丧偶老年人社会隔离的研究进展

2022-01-01 04:10宋菲菲孙康明周丽君
护理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丧偶老年人

王 宁,季 红,宋菲菲,贾 琨,孙康明,周丽君

1.山东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山东 250355;2.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丧偶老年人是指其中一方因各种原因死亡,另一方失去配偶的老年人。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 年末60 岁以上老年人为2.53 亿人[1],其中丧偶老年人占26.89%[2]。配偶是家庭的主要照顾者和情感关怀者,丧偶老年人会表现出更强烈的孤独感,其社会隔离发生率严重高于有配偶老年人[3]。社会隔离是一种在客观上表现为社交网络关系缩窄,主观上孤独感增加的行为情绪状态。社会隔离不仅会增加老年人罹患阿尔茨海默病和抑郁症的风险[4],还会加大丧偶老年人死亡概率[5],是阻碍丧偶老年人实现成功老龄的重要影响因素。目前针对丧偶老年人的社会隔离研究较少,现综述丧偶老年人社会隔离现状、影响因素等,以期为制订丧偶老年人社会参与的管理方案提供策略,进而促进成功老龄化,帮助丧偶老年人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

1 社会隔离的概念

Anderson 等[6]认为,社会隔离是社交网络范围缩窄、联系频率减少以及利用社会支持资源能力下降的表现。美国国家科学院学者认为社会隔离是独居或特殊群体人与周围事物联系减少的状态[7]。这两种定义均从客观角度出发,重视与他人关系网络的建立与联系,忽略了个体心理差异对状态的影响。随着研究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采用社会隔离的多维定义,将社会隔离分为客观层面和主观层面[8-9]。Taylor 等[10]从家庭和朋友2 个角度出发,分别阐释了客观社会隔离和主观社会隔离。客观社会隔离指与家人和朋友的接触频率减少,其衡量标准为社会支持程度、社交网络规模;主观社会隔离指与家人和朋友的亲密度下降,大多用孤独感测评。此后,研究者对社会隔离的定义更加完整,但仍侧重于结构体系,忽略了横向发展[11]。此外,也有研究者将社会隔离的定义分为结构和功能层面[12]。田鹏等[13]研究认为,社会隔离是一种群体性现象,是群体之间的互动减少,包含3 种形式,即制度隔离、社区隔离、自我身份认同困难型隔离。如今的研究对社会隔离还未形成准确的定义,但大多数研究认为社会隔离是社会联系的减少或存在强烈的孤独情绪,从而产生与社会脱节的行为表现。

2 社会隔离相关理论

①脱离理论鼓励老年人自觉脱离现有的社会角色,逐渐寻找一种平静的生活方式。但随着老年预期寿命延长,过早地脱离原有社会角色会对老年人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应积极寻找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老年人社会参与水平,提高其生活质量。②社会网络理论强调个人的社会关系网络所造成的影响。但过于强调一个人所接触到的社会关系网络数量,忽略主观感受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反而会加剧老年人负面情绪滋长[9]。③理性孤独理论包含社会孤独和情感孤独2 个方面,主要指社交网络的缺失和亲密度的丧失。④社会排斥理论认为观察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如丧偶、单亲、失独、吸毒者等困难现状能够解释个体产生社会隔离的心理动态变化过程[14]。它强调一个动态过程,对分析丧偶老年人产生社会隔离的机制有一定帮助。

3 丧偶老年人社会隔离的研究现状

3.1 丧偶老年人社会隔离发生率 目前对丧偶老年人社会隔离状态的单独报道较少,大多用孤独感这一结局指标衡量社会隔离增加风险。Sunwoo[15]利用欧洲健康、老龄化和退休调查(SHARE)数据对2 129 名老年人进行调查发现,8%的丧偶老年人存在严重的孤独问题。Boyd 等[16]在研究居住方式对老年人孤独感的影响时调查了578 名老年人,其中40.1%的丧偶老年人报告产生强烈的孤独感,其发生率是已婚者的8 倍。程新峰等[17]利用2014 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数据(CLASS)对11 511 名老年人进行调查发现,丧偶或其他婚姻状态老年人遭遇家庭隔离的比例为16.57%,遭遇朋友隔离的比例为41.29%。可见,丧偶老年人产生孤独感和发生社会隔离的情况较多,因此,有必要关注丧偶老年人的社会心理状态,正确评估社会隔离风险因素,帮助实现成功老龄化的目标。

3.2 社会隔离对丧偶老年人的影响

3.2.1 精神健康问题 孙晓冬等[18]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15 问卷研究发现,城乡丧偶老年人精神健康水平得分分别为3.99 分和3.75 分,低于城乡有偶老年人,易导致不良负面情绪甚至不良结局事件发生。程新峰等[17]调研发现,婚姻状态异常的老年人遭遇家庭隔离的比例增加,而家庭隔离是导致老年人抑郁的重要风险因素,老年人容易因此形成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进而引发身体疾病,影响身心健康。孤独感是主观社会隔离的表现形式之一,在社会隔离和抑郁间发挥着中介作用[17]。Hajek 等[19]调查发现,丧偶等婚姻状态异常的老年人被送往精神病院的概率比未丧偶老年人增加5~6 倍。肖丹丹等[20]研究发现,老年住院丧偶病人抑郁症发病率高达88.64%。另有研究发现,老年人失去配偶后,与社会联系减少,倍感孤独,性格偏激易怒,容易行事冲动,继而走上自杀这一极端道路[21]。提示丧偶造成的精神健康问题不容小觑。

3.2.2 躯体健康问题 社会隔离会增加老年人死亡概率,而婚姻状况是社会联系的基础纽带,纽带断裂易导致基本社会关系中断,影响躯体健康。Ahmad 等[22]分析第3 次全国健康与营养体检调查(NHANES-Ⅲ)数据发现,丧偶等婚姻异常状态造成的社会隔离会使机体对急性或慢性疾病的应激反应增加,不良健康结局风险增加。另外,有研究指出,照顾痴呆病人的老年丧偶女性,通常也会存在健康状况不良[23]。

3.2.3 社会支持问题 缺乏社会支持的丧偶老年人会面临更多负性情绪,其精神健康水平不容乐观。Houston 等[24]对尼泊尔的丧偶妇女进行调查发现,大多数处于社会隔离状态,其社会支持能力严重不足,甚至有遭受虐待和暴力的风险。付双乐等[25]调查丧偶老年人社会支持来源发现,超过四成的老年人自己为自己提供日常生活照料,家庭和社会资源占比较低,不利于关注老年人精神状态,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丧偶老年人社会参与频率。肖汉仕等[26]对湖南省老年人进行调查发现,配偶逝去、得到的安慰和关心比例低、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低等均会减少老年人获得的社会支持,且该类老年人伴随着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卓惠萍[27]认为农村丧偶妇女面临着多种形式的社会排斥,不仅表现在社会对其个人的政治、经济权利的剥夺,还表现在个人往往产生自卑心理,加之不良思想影响,获得的社会资源较少,使其产生强烈的社会隔离感和挫败感。因此,重点关注丧偶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的社会关系网络,及时识别和筛查存在社会隔离的老年人,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有利于帮助老年人保持乐观心态,提高生活质量,进而达到实现成功老龄化的目标。

4 老年人社会隔离的影响因素

老年人感知到社会隔离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心身健康特征、社会经济特征、家庭特征、环境特征。

4.1 一般人口学特征 一般人口学特征主要包括年龄、性别、文化背景、城乡发展水平等。张硕等[28]基于我国城乡老年人口追踪调查数据发现,年龄与社会隔离的发生风险呈正相关,这可能与年龄增加,生理机能衰退有关。英国一项关于丧偶老年人的质性研究显示,高龄男性的社会参与活动空间有限,容易产生更强的孤独感,增加社会隔离风险[29],原因可能是接连遭遇配偶、亲人、朋友离世,其友谊网络受到严重影响。而尼日利亚学者Olawa 等[30]发现,丧偶女性更容易遭受强烈的晚年孤独感,与当地实行一夫多妻的制度有关。孤独感常作为主观社会隔离的表现形式,宋晓南[31]认为,当代农村空村化现象严重,老年人丧偶后心理承受能力低,导致孤独感增加,社会网络断裂,社会隔离发生风险增加。对城镇丧偶老年人的调查发现其社会参与积极性强,社会融入程度高[32]。因此,应重点关注农村老年人社会网络,根据农村发展政策提出针对性干预措施。

4.2 身心健康特征 身心健康特征可概括为认知功能、健康状况、主观幸福感、情感平衡水平等。张立龙[33]在对老年人失能过程研究中发现,认知功能下降会影响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导致社会隔离;而自理能力弱、体力活动水平不足、体质指数(BMI)高、慢性病多发、疼痛程度高等与孤独感呈正相关[15],应为该状态老年人提供积极、主动的护理支持服务,以减少其晚年遭受孤独和社会隔离的风险。李少杰等[34]研究发现,老年人对自身健康和幸福感的主观认知程度会影响社会隔离感,增加主观评价这一内容,能为以后进行社会隔离干预提供多方位参考意见。此外,研究发现,情感平衡水平对产生社会隔离感方面有重要影响[35]。Taylor 等[36]研究结果显示,老年人抑郁、孤独情绪的产生与家庭、朋友之间的联系频率减少密切相关,这可能是由于良好的情感平衡调节作用能很好地缓冲个人负性情绪滋长。

4.3 社会经济特征 社会经济特征可以概括为社会保障金、经济状况、有无医保、社会网络规模等。Shaw等[37]研究证实,经济状况差的老年人更容易遭受孤独感与社会隔离感,提示国家相关部门可通过上调养老保障金等相关政策提前预防或降低老年人社会隔离感。李少杰等[34]在对济南市社区老年人进行调查时发现,医疗保障服务能有效降低老年人社会隔离感。与周红云等[38]研究结果一致。提示,良好的社会支持能对社会融合起到积极、正向的作用。从社会关系网来看,老年人对社会网络的满意程度、主动加强社会联系的意向均与孤独感相关[15],应重新考虑老年人社会角色,加强其自我身份认同感,以减少其发生晚年孤独和社会隔离的风险。

4.4 家庭特征 家庭特征主要包括婚姻状况、健在子女数量、家庭关怀情况、代际支持等。有研究表明,婚姻状况是社会隔离感的关键预测指标,这可能与婚姻关系是社会关系的基本表现有关[39]。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家庭养老仍然起着核心作用[40],但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子女所承受的压力随之增大。子女的数量成为老年人养老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41]。丧偶老年人子女数量多时,容易扰乱家庭关系平衡,导致矛盾增多[42],加剧社会隔离风险。提示子女应加强与父母的联系,促进沟通交流,巩固老年人非正式支持网络,从而降低社会隔离的风险。

4.5 环境特征 环境特征主要包括居住方式、邻里关系、政策优待等。已有研究显示,独居会造成老年人幸福感减弱、生活质量下降、社会隔离的风险增加[43-44]。Jeon 等[45-46]在对韩国老年人口调查时发现,独居的丧偶女性更易产生抑郁情绪,进而表现为社会活动参与频率下降,导致社会隔离发生。我国城乡丧偶老年人独居比例高达42%[47],更应重视所产生的社会问题,给予独居老年人特殊关怀和服务,减少社会隔离和孤独风险。另外,任何行动的推进都离不开政策扶持与指导,国务院出台老年特殊群体救济金补偿政策、低保政策等切实可行的规划,全方位考虑了特殊老年群体所面临的生活困境。

5 丧偶老年人社会隔离的管理策略及建议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老龄化进程日益加快,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随着丧偶老年群体比例不断增加,因其产生的生理、心理、社会隔离和被孤立的风险问题凸显,因此,针对丧偶老年群体制订预防社会隔离的干预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5.1 国家应坚持统筹兼顾、整体和局部相结合的方针政策 国家既要关注人口老龄化总体趋势,又要拆分整体,关注不同特征老年群体。“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应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稳步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将慢性病支出费用纳入医保范围,完善经济困难高龄老年人补贴制度和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制度等内容[48],为老年人及特殊群体生活质量的提高奠定基础。

5.2 政府应发挥建设性作用,进行针对性部署 针对精神健康问题频发、社会支持不足、城乡差异的现状,政府应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加快制度、政策建设。在心理健康方面,应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为丧偶等弱势群体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缓解孤独感,提高社会参与的积极性[49];在社会资源方面,应督促医养结合政策落实,吸引企业资金注入,推动医养院的发展,保障高龄、慢性病、经济困难、独居、丧偶等老年弱势群体的生活质量;还应关注农村丧偶老年群体,建立点对点的政府支持方案,保障丧偶等老年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减小城乡差距。

5.3 基层组织应注重与政府联合,为社会性参与创造条件 无论是社区还是农村的基层组织,都应在养老服务方面发挥作用[44]。应提供资源平台,推动医养结合政策实施,组织医院定期下乡、义诊等;根据老年丧偶群体的实际情况建立服务项目,如老年活动站、邻里互助站等,吸引政府购买服务,帮助预防社会隔离,增强社会参与;与社会工作者合作,采用小组介入或社区工作介入的方式,面对面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缓解老年人因丧偶导致的负面情绪和精神创伤[50];加强社区宣传,分别制订适合不同性别丧偶老年人的活动方案[29],丰富活动类型,定期组织健康讲座、广场舞、象棋、钓鱼等活动,巩固丧偶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网络,促进丧偶后持续的社会参与,提高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减少隔离感。

5.4 巩固和谐温暖的家庭氛围,满足丧偶老年人情感需求 丧偶是老年女性感到孤独和产生家庭隔离的主要原因[30]。家庭养老是我国重要的养老形式[40],要宣传孝道文化,鼓励子女在经济支持时加强精神赡养,加强代际支持联系;鼓励老年人走出家门,参与社区组织的活动,增强老年人归属感;子女可以教会老年人使用社交软件,如微信语音、视频聊天功能,增强与朋友、家人间的联系,减少社会隔离感;针对农村丧偶独居群体,发挥邻里支持作用;老年人自身也应正确认识自己的精神需求和所处的社会环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具备良好的心理弹性[50]。

6 小结和展望

随着丧偶老年人比例增高,丧偶老年人社会隔离现象将成为未来社会亟待关注和解决的问题。社会隔离是老年人产生一系列生理、心理健康问题的风险因素,目前国内外研究大多针对社会隔离进行量性研究,研究对象多集中于社区老年人,对丧偶老年人关注较少,未来我国学者可依据国情,加强丧偶老年人对社会隔离现状的认识,分析社会隔离对丧偶老年人身心健康状况的影响,构建相关干预方案以减轻其社会隔离感,为实现丧偶老年人的成功老龄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丧偶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丧偶后的老人该如何安排晚年生活?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丧偶对中国老年人健康的影响:社会连结的调节作用
老年人噎食的预防、互救和自救
老年人崴脚之后该怎么办?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丧偶者适应性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
全球约有2.59亿丧偶妇女 近半数贫困潦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