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新形势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存在的挑战及建议

2022-01-01 13:12天津泰达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关素娟
区域治理 2021年25期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天津泰达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关素娟

一、引言

为了给人们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我国相关部门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注重污染物的科学排放与管理,从环境污染的源头详细分析与解决,使各领域都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逐渐改善我国生态环境污染情况。在环保新形势的背景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能够提升人们的环保意识,使人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逐渐提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为我国现代化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战略性的指导,对传统化环保理念与环保模式进行优化、创新,从而全面提升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效率。

二、环境影响评价的内涵

建设项目开工建设前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对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并进行跟踪监测。与此同时还要针对相关环境污染性问题提供更加科学且具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并利用相关的评价审批结果对其环境污染进行一定的改善环节。一定程度上来讲,环境影响评价隶属大型的环境评价内容,它能够辅助人们对环境质量更进一步的了解掌握,并同时也了解其对环境影响的实际性因素,从而根本上消除各种导致环境受到影响的因素,起到环境保护的作用,起到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三、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存在的挑战

(一)专业能力不够完善

从根源上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严格管控影响生态环境的不良行为,从而实现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同时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浪费,制定高质量的处理措施是工作开展的关键,对于技术人员的专业方面的要求也特别严格,但是根据市场调查发现,大部分从事相关工作的员工本身的知识体系不够全面,同时缺少丰富的社会经验,对于评价工作的开展无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甚至会影响评价工作的进度,因此加强培养员工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二)评估尺度有待统一

就当前情况来看,在审批评估中地下水评价等级判定方法仍然较为模糊,因此出现了污染治理新技术和项目建设新要求,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应使环评技术方法满足评价需求。同时,复杂山区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模式有待完善,这样的情况影响了污染排放量预测,且导致政策、规划体系无法有效发挥出实际效果,制约了相关技术与政策的发展。现阶段的节奏过快,基层监管缺乏配套的指导措施,且不同地区对项目的关注重点不同,监管水平和承载能力不足,最终导致评估尺度等存在差异,使审批变得可有可无。

(三)公众参与度低

在保护生态环境过程当中,需要充分调动起群众的力量,激发出群众参与到环境保护中的热情和积极性,充分地将群众监督的力量发挥出来,同时也让大众充分地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意义,并大幅度地提升自己环境保护的意识。我国部分地区群众的环保意识仍比较薄弱,评价人员在工作中如果有敷衍、马虎的工作态度和心理,在公众参与工作过程中不给予充分的宣传,势必会影响公众的实际参与程度和参与效果,所得出的结论就成为应付审批和检查的工具,导致公众参与并没有发挥出实际的意义和作用。

(四)缺乏监管机制

为了通过减少环境影响评价的资源投入,降低实际成本来实现自身的经济目标,使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质量得不到保障。恶性竞争不仅对环境影响评价市场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而且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我国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不能得到有效监控,相关部门和人员对于这一问题缺乏重视程度,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目前,我国缺乏全面管理的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缺乏以市场为导向的发展监管机制,导致缺乏制定评价指标的有效依据。由于缺乏相关行业规范,一些环境影响评价机构通过降低收费标准引发恶性竞争。此外,由于缺乏监管机制,市场准入资质混乱,相关机构评价能力存在较大差异,许多实际问题无法得到解决。

四、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策略

(一)提高环境影响评价重视度

各领域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高重视,结合其发展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并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全面落实到各项工作环节中,一方面,可对各项工作约束性管理,详细分析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的影响因素,并采取针对性解决措施;另一方面,加强对管理制度的实施与完善,明确各项工作流程,使各项工作都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要求规范性实施,确保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质量。而从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实施的宏观角度分析,结合实际情况,修订相关政策内容,可约束管理各项工作,全面扩大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影响范围,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实施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引进评估技术

结合环境影响因素的预测和评价,重视资源的分配程度,同时将这些内容集中于评价系统,从而设计出不同等级的环境影响评价体系,有效地展示环境影响评价在促进生态城市建设、低碳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此外,还需要更加注意相关数据的收集、分析和使用,如生态标准、影响强度、环境敏感地区、环境现状、污染物控制能力、环境影响评估等。相关部门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构建环境影响评价数据库,实现信息数据实时共享,根据数据有效整合排放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总量控制和其他环境保护制度,并开展深层次的研究。网络技术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的应用将使评价工作更加科学、高效。

(三)制定监督环境影响评价体系

在具体展开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过程中,要建立健全监督制度,让环境影响评价在监督汇总中规范开展。目前,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在实际的实施过程当中,监督环境影响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各部门之间也缺乏有效的沟通和资源共享,造成环境影响评价在各个步骤与环节展开的效果并不理想,也未有强有力的监督制度来监督规范该项工作的开展,因此,健全、完善的监督环境影响评价体系非常关键,同时也能够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顺利地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促进其项目顺利、健康、有序地进行。

(四)完善举报通道

为了能够保障新时期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能够科学顺利开展,在审批过程中能够合法化、透明化、完全站在集体利益上来考虑问题,充分的采纳公众的建议,所以在相关审批部门进行审批过程中,要综合运用内外监督制度,内在的监督不仅要留下,还要逐步的强化,相关的审批部门在审批的过程中能够透明化,将自己的审批过程从头到尾呈现于大众的眼前,让公众切实地参与到审批的环节中。此外,外部监督制度,也可以同相关的环保部门来建立一套监督体系,联合政府其他部门、社会团体、人民群众,都要参与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审批中,尤其要注意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的责任制度,责任应具体到每个部门的某个领导者,要避免无人监督、无人看管、无人负责的情况发生。

(五)加强审批力度

建立科学的导则体系,能够对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的工作过程提供更加鲜明的导向和更加全面的保障,它不仅能够加速其工作质量的提升,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推动我国相关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工作向更加科学、健康、高效、全面的方向发展。为了加强工作力度,其导则体系的完善要从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技术导则及专题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三方面来逐一全面予以完善。同时也要结合我国当下的环境影响评价的整体大环境,并指出我国目前环境影响评价审批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并按照我国国情的基本方向,来综合制定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的工作细则,加大工作力度。此外,加强环境影响报告审议后的监测工作也是其加大工作力度的重要方式,在相关的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的报告书编撰完成后,要对其项目的实际影响进行全面的监测,通过系统全面的监测来判定相关的建设是否符合当下我国的环境标准,若是不满足我国的环境标准,要对其进行改正措施及系列的管理手段。同时也可以将预测结果与监测结果相互对比观察,以此来发现目前存在的不足或是优势,进而提升对其类似项目的环境预测的准确率。

五、结束语

随着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逐步完善,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步增强,政府以及相关单位应加强对生态环境的管理和规划,并且大力宣传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推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针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尽快制定相关处理措施,加强完善环境评价体系,从而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以保护环境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理念。

猜你喜欢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静压法沉桩对周边环境影响及质量控制
水产养殖中有毒有害污染物残留及其环境影响
不工作,爽飞了?
高超声速热化学非平衡对气动热环境影响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文化环境影响下的儿童行为探析
选工作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