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实习生法律保障问题探究

2022-01-01 13:12湖南中医药大学湘杏学院罗淞午
区域治理 2021年25期
关键词:实习生手术室护士

湖南中医药大学湘杏学院 罗淞午

一、引言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的需求正在从治疗疾病向预防疾病和健康护理发展[1],这必然将给社会造成巨大的护士缺口,带来可以预见的“护士荒”。目前相关护理行业的发展还不够完善,特别是对广大护理学校毕业生而言,实习往往是他们成为正式护士必须经历的重要阶段。可与那些已经在岗在编的正式护士相比,实习护士既没有正式的编制,没有签过正式合同,往往经验不足,容易出错,且一般没有取得相关的护士资格证与执业证。医疗行业本身就是一个风险极高的行业,难免会遭遇各种医疗纠纷。

虽然说,作为学徒,实习护士不允许单独顶班,但由于“护士荒”,实习护士也必须要参与具体的护理工作中来,如果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如何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就成为了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如果考虑欠妥,必然会给护士行业人才规模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使已经到来的“护士荒”更加严重。

二、医院与护理实习生的法律关系认定

护理专业毕业生在毕业前都要去医院实习,虽然会有相应的实习协议,但目前尚缺乏有关于学生实习问题相对适用的法律。实习生既是在校学生,也是劳动者,在双重身份的情况下,护理实习生有可能在参加实习工作时,出现自身权益受到损害的状况,此时实习生的权益往往又不能得到有力保障。

我国《劳动法》也有这方面的规定和要求,即用人单位需要与被雇佣者签下合同,此时双方才是合法的劳动关系。而《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十二条中也规定了:如果是大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劳动,则不是就业的范畴内,无实际劳动关系,也就不能够签订合同。

但现实中,劳动者所持有的从业资格与劳动法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劳动合同法》对于单位来说,是有一定影响的。然而这样的影响也是具有两面性的。由于护理实习生并没有从学校毕业,尚未取得从业资格,如果双方签订了劳动合同,这显然是不符合有关规定的。因此,从促进就业的角度来看,兼职类型的工作是比较常见也比较新的雇佣模式,可以将某些单位的用人需求解决好,还可以降低成本。因此还在校的护理专业学生参加实习工作,能够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但因为大学生具有教育部确定的学籍背景,因此便不具有成为劳动者的基本要求,这种情况一般不被认为是就业行为。

单位在对实习生进行聘用之前,需要对其的一些基本资料进行审核,这就包括了该实习生在学校期间的成绩、专业和是否有资格证书等。当学生毕业时,其就已经符合了建立劳动关系最基本的条件。但往往单位聘用了实习生,却没有与其签订劳动合同。这种情况在法律上一般认为单位与实习生之间是存在劳动事实的[2]。因此,雇主必须确保在接受实习生时履行其形式审查义务。否则,根据实际劳动关系,实习生也可以在其被辞退或者补充缴纳社保的时候,由单位承担双重责任,原因是没有签订劳动合同。

一般来说,如果护理实习生在实习期间因履行医院治疗职责而受伤,此时医院应承担责任。但由于双方没有雇佣关系,因此可以通过民法典的一些规定进行处理。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实习生和医院不存在雇佣关系,医院既不是单位也不是雇主,如果护理实习生在医院工作时受伤,医院也必须适当赔偿。事实上,护理行业是一个操作性比较强的行业,带教老师需要在进行临床工作的同时,对护理实习生进行教育教学,因此医学院校要和医疗单位进行劳动合同的签订,首先就要将责任明确好。如此一来,一旦发生事故,便可以迅速查清双方的责任,保障双方法益。

三、护理实习生法律权利保障措施

(一)加强法制教育,强化法制意识

随着国家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和法制教育的逐步深入,有关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的法律得到落实。护理实习生可通过法律手段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在手术室工作的护理实习生首先要充分结合自身的工作特点,对医疗法律知识进行学习。其次要留意在工作中可能会碰到的法律问题,在恰当的时候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3]。

尤其是我国宪法、民法等法律中各类关于医疗的法律条款,护理实习生需要明白自己所拥有的权利与义务,同时知晓医院的要求。要去学习、理解和遵守法律,以便在问题出现之前加以预防。

(二)预防生理、心理性疲劳,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医院工作劳动时间较长,且由于其工作特殊性,工作的时间也是不规律的。因此在进行实际操作的时候,实习生比较容易疲劳、紧张,从而产生一些心理上的问题。而这种情况会严重干扰工作的正常进行,会降低动作的准确性和流畅性,增加判断错误的风险,导致一些医疗事故的发生。针对这些情况,在手术室中的护理实习生必须积极应对。

首先需要加强力量训练,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锻炼方式,比如晨跑或有氧运动。还要有比较规律的生活方式,同时也要有积极、乐观的心态,提高自身的适应能力和承受能力,多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娱乐活动,这样才能全身心投入工作,并在工作之外得到充分的放松。

(三)严格执行护理技术操作常规

虽然护理实习生并不是医院的正式工作人员,但作为医院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参与者,护理实习生需要有一定的专业能力和灵活机变的头脑。作为护理实习生,要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道德修养,将科学仪器和设备的使用方法牢固掌握,并且理解护理技术操作规程的基本内容。只有从根本上解决护理实习生对技术操作生疏的问题,才能够让专业的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顺利、称手,并能够很好地配合医生完成手术室中的工作。

护理技术操作的规章就是每一个护理人员进行工作时的指导思想,是工作的权威性规章。一旦发生医疗纠纷,要看其是否按照适用技术的规定处理,否则要承担相对应的责任[4]。所以在护理工作中,实习生需要严格按照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去进行工作,做到对患者负责,同时也能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所以通过结合手术室工作的特点,护理实习生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护理实习生应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工作

当手术较多且人员短缺时,专业带教老师有可能会让实习生们单独完成工作。但是实际上护理实习生的工作经验并不丰富,还是不成熟的,需要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按照操作常规去进行工作。因此护理老师需要时刻叮嘱指导,严格按照规定办事。同时护理实习生也应当遵守基本的操作章程和医院的相关规定,在无带教老师指导的情况下,不应当对紧急事故进行处理。

2.接送病人时严格遵守交接班制度

在接送病人的时候,需要对其身份进行审查核对,避免接错病人这种低级错误的发生。除此之外,在进行手术之前,要做好准备工作,并将病人的贵重物品妥善保存。没有进行妥善完整的术前准备,手术室禁止接收病人。只有等手术室做好完全准备后,病人方可被带至手术室。患者带入手术室中的贵重物品需要交给患者家属,不可以带进手术室。如果需要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转交,则需要让病人亲属提供收据填写并签名。

3.保管好病理标本,防止弄错弄丢

相关管理办法规定,如果造成了病理标本丢失的,就应当视为严重错误[5]。因此,护理人员需严格控制管理好标本。在护理操作技术常规中也要求了,在手术中出现的标本应当由专门的器械护士保留,手术后交给医生。所以在手术过程中,如果护理实习生收集到了什么组织,应当向医生询问是否保留,严禁自行处置。术中如需病理检查,那么就需要将标本由专人送去检查,标本的接手者需要签字进行登记。快速冰冻切片的报告也应当将报告单填写完整后送至手术室,不能以电话或口头告知,防止信息的传达不当造成损失。

四、结语

随着人们医疗需求的不断变化,未来对护士的专业程度与服务意识会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只有通过对护理人才培养体系的大力建设,才能真正缓解当前我们所面临的“护士荒”难题。而护理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充分保障护士们的合法权益,特别是实习护士的合法权益,因为只有让他们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才能有效降低他们的职业方向与心理压力,降低护士的离职率与改行率,提高他们的职业预期,增强他们对护士这一救死扶伤行业的认同感与使命感[6],最终推动我国护理行业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实习生手术室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
精益管理工具在手术室耗材管理中的应用
手术室体位护理对手术室脑瘤患者长时间手术压疮形成的影响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在美国当护士的酸甜苦辣
最牛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