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企业文化建设促进石油企业职工思政工作创新

2022-01-01 13:12渤海石油离退休服务中心张玲
区域治理 2021年25期
关键词:海油石油海洋

渤海石油离退休服务中心 张玲

石油企业员工的思政教育培养尤为重要。有些员工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在牺牲了产品质量的同时,也给自身专业技术的发展造成了阻碍,同时影响了企业形象和自身人格[1]。如何协调好各方利益关系,使企业改革顺利进行,除了相关配套的制度和政策因素外,最根本的就是要发挥思想政治的教育、激励和引导作用。因此,企业要重视员工思政文化工作的培训,搞好企业治理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要将员工的思想吸引到正确的价值观念上来,避免员工走上歧途。

一、海洋石油的企业文化

(一)海洋石油的发展

海洋油气开发是近代以来陆地油气活动的延伸。陆地的石油被过度开采,造成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全球变暖愈发严重,空气中的硫元素也在增加,造成了酸雨,对土地、植物和生物带来了危害。土壤本身含有大量铝的氢氧化物,一旦酸化后,便加速了土壤中含铝的原生和次生矿物风化而释放大量铝离子,形成植物可吸收的形态铝化合物。植物如果长期和过量吸收铝,就会中毒甚至死亡。酸雨能加速土壤矿物质营养元素的流失,在酸雨的作用下,土壤中的营养元素钾、钠、钙、镁会流失,并随着雨水被淋溶掉。酸雨会使土壤中大量的营养元素被淋失,导致土壤中营养元素严重不足,从而使土壤变得贫瘠[2],改变土壤结构,导致土壤贫瘠化,影响植物正常发育。此外,酸雨能使土壤中的铝从稳定态中释放出来,使活性铝增加而有机络合态铝减少。土壤中活性铝的增加会严重抑制林木的生长。据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估计,全球的森林正以每年2%的速度消失,按照这个速度,50年后人们将无法再看到天然森林。人类在开采石油的过程中会对地表植被造成严重的破坏,地表一旦失去了植被的保护,不但土壤会被破坏,土地物质也会发生移动。流失过程加速,就会发生水土流失[3]。我国目前水土流失总的情况是点上有治理、面上有扩大,治理赶不上破坏。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在解放初期为17.4亿亩,到1980年约治理6亿亩,但由于治理赶不上破坏,水土流失面积扩大到22.5亿亩,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6,涉及近千个县。全国山地丘陵区有坡耕地约4亿亩,其中修梯田约1亿亩,而另外3亿亩坡地正遭受水土流失的危害。过度开采石油会造成地面在一定程度上镂空,再加上人口增多,城市建筑的增设,地表下沉,导致部分地区海平面高于地面,从而被海水淹没。因此,人们逐渐将石油开采工作转向了海洋区域。近年来,国内海洋油气开发活动不断发展,相关技术研讨会也不断在各地举办。据智研数据研究中心统计显示,世界海洋石油资源量占全球石油资源总量的34%,全球海洋石油蕴藏量约1000多亿吨,其中已探明的储量约为380亿吨。目前全球已有100多个国家在进行海上石油勘探,其中对深海进行勘探的有50多个国家。世界海洋油气储量很丰富,而且海洋油气产量将会稳步上升,成为世界油气产量增长的源泉。

(二)海洋石油企业文化

以中国海洋石油为例,自1982年成立以来,中国海油通过成功实施改革重组、资本运营、海外并购、上下游一体化等重大举措,企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综合竞争实力不断增强,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由一家单纯从事油气开采的上游公司,发展成为主业突出、产业链完整的国际能源公司,形成了油气勘探开发、专业技术服务、炼化销售及化肥、天然气及发电、金融服务、新能源等六大业务板块[4]。中国海油在认真梳理海洋石油工业发展脉络的基础上,不断汇聚发展历程中积淀的优秀文化元素,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代表的石油文化与海洋石油工业实践相结合,锻造了以“爱岗敬业、求实创新”为核心内容的新时期海油精神,形成了既具有国有企业和石油行业精神内涵,又具有时代性、开放性、国际性的独特企业文化,公司的品牌形象不断提升。2011年,“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企业文化基础不断夯实,党建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工会工作和共青团工作全面推进,政治优势转化实践进一步深入,塑造了海洋石油工业核心价值体系,增强了干部员工的使命感和荣誉感,弘扬了新时期“爱岗敬业、求实创新”的海油精神,公司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优秀典型和先进模范。中国海油落实“人才兴企”的核心战略,提升总公司可持续发展竞争优势,保障建设国际一流能源公司目标的实现[5]。坚持科学合理、精干高效的用人政策,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加强“三支队伍”建设,落实人才滚动发展规划;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立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用工制度和薪酬制度;发挥人力资源比较优势和政策导向作用,建立员工不同的职业发展通道,实现公司与员工的共同发展。根据总公司的战略目标,构建并保持精干、高效的组织机构,使组织规模、结构和特征满足业务快速发展的需要,确保组织发展的适应性与前瞻性,打造核心竞争力。支持激励员工不断学习,提供与公司发展目标一致的培训与发展机会,全力提升员工竞争能力,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双赢”。根据国际一流能源公司的要求,不断更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机制,营造清晰的政策环境,完善配套的制度体系,保障并推进总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营造开放、透明、平等、包容的环境,坚持“以人为本,关爱员工”的理念,构建和谐海油。除不断推进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设,为社会提供清洁、可靠、稳定的能源供应以外,中国海油还持续深入慈善事业,赞助乌干达驻华使馆拍摄旅游纪录片,向柬埔寨红十字会捐款,对安徽页岩气矿区开展贫困助学活动,对金山区山阳镇卫东村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参加第八届加中能源环境论坛并提供赞助经费……通过既符合国际惯例又适应中国实际的管理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实践,使管理有效率、有效益、有竞争力,让中国海油得以成为国际一流的能源公司。

二、企业思政创新

思想政治工作是用崇高的理想信念去统一职工的思想,凝聚职工群众的力量,努力实现企业的奋斗目标。用先进思想武装人,用现代知识培育人,用科学机制激励人,用良好环境安顿人,用榜样力量感召人,用浓厚情感温暖人。在这一点上,进行海洋石油开发的企业可以效仿中国海油,进行具有时代性、开放性、国际性的企业文化建设来推动员工的思政工作创新。通过建设可持续性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发挥人才资源优势,潜移默化地影响员工的思维方式,在精神激励中注入物质鼓励,提升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让思想政治建设工作围绕着企业经济利益,抓好企业的物质文明和员工的精神文明双重建设,促成人才培养和企业获利的双重效益。拒绝思想政治理念的单向灌输,要通过开展座谈会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方式,以员工与专家的交流互动有效培养员工的思政理念。企业要做到以人为本,将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方法,将人才发展与企业建设提高到同一个水平上来。培养员工与企业共同进退的思想意识与奉献精神。通过精干的人才体系,配以强有力的制造、创新团队,优化企业领导团队,建立自上而下的高效组织机构,配备完整的制度体系。加大公司福利力度,坚持关注员工身心健康和个人成长的管理理念,激励员工不断创新,抢占产业链上的新目标,营造平等、开放、关怀、和谐的工作氛围。放弃单纯进行海洋石油开采的单向企业战略规划,在增强经济效益的同时,发展壮大企业产业链条,及时并购可操作的项目公司,开创新的业务板块。在思政工作上,建立健全综合的员工反馈机制,从多个方面详细了解员工对于思政工作的各项疑问和困扰,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回答,消除解惑。领导阶层要把各段实践的思想政治工作成果汇入年终总结,并且在下一年中弥补缺漏,树立新的思想政治工作目标,提升全体员工的思想觉悟与工作信心。要完善奖惩机制,为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提供不竭的动力,让员工寓教于乐,在接受思政创新工作的同时获取一定的经济和福利回报。思政工作者应该深入员工实际生活、扎根基层,倾听一线员工的烦恼与压力,适时为他们解决问题,把握员工内心所想,克服思想政治误区,耐心地开展疏导工作。企业发展离不开员工,要以各种方式增强员工的凝聚力。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进行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动之以情,激励职工高尚积极的情感,并使之转化为勇于进取的力量。通过情感的双向交流和沟通实现有效的管理,激发职工的积极性,消除职工的消极情绪。要敞开民主渠道,创造员工大会、投票表决等多种机会和条件让广大职工积极参与企业管理决策,参与解决企业的各种问题。

三、结束语

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相互关联,要在各项工作中灌输二者的文化内涵与核心思想,使员工掌握二者的内容,实现企业更大的发展目标。党员干部也要在企业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联系职工的思想工作,通过理念学习、形势宣传、启发教育等方式,对职工的思想认识和工作态度施加影响,以调动其生产经营的积极性。通过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对员工进行长期的教育和熏陶,可以营造良好的企业风尚,并且对员工起到重要的制约作用。企业文化中强制性的规范作用也与这种观念趋同,二者相互促进有助于企业向着规范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海油石油海洋
渤海生明月 原油量夺魁
——我国第一大原油生产基地建成记
海油发展:北斗设备已经顺利运行一个多月
奇妙的石油
爱的海洋
延长石油:奋力追赶超越 再铸百年辉煌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打造具有海油特色的离退休服务品牌
石油PK太阳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