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媒体发展背景下国企如何开展思政工作研究

2022-01-01 13:12重庆市忠县排水有限公司吴学武
区域治理 2021年25期
关键词:政工思政人员

重庆市忠县排水有限公司 吴学武

一、国企思政工作现状

(一)缺乏重视意识

国企的思政工作在宣传方面还是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国企的日常管理主要还是以经营管理为主,比较重视运营理念,忽视了思政工作和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此外,虽然国企在思政工作方面对政治管理内容有严格的要求,但是在具体实施的时候缺乏责任心,在思政教育精神内涵的具体实施方面做得不到位,没有取得理想效果,很多教育内容变成了形式上的敷衍,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1]。

(二)思想意识混乱

国企员工基数比较大,这些员工自小生活的环境不同,接触的人和事务对他们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在思想意识方面很难统一。此外,国企中还有很多年轻人,这些年轻人受到现代社会风气的影响,在思想意识方面比较追求自由,对思政工作也缺乏兴趣了解。因此,如何调和国企员工的思想意识,进行有效的思政工作就成为国企工作的重点,在进行思政工作的时候,由于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较容易出现思想意识混乱的情况。

(三)思政教育工作效率偏低

国企员工数量多,而且很多还是基层员工甚至是编外员工,政工人员思政教育压力很大,局限也比较多,对他们产生了很大的困扰。政工人员要完成这么多人的思政教育工作,在效率方面会大打折扣。

(四)员工存在作风问题

由于年龄阶段和生活环境的不同,国企管理层和员工在思想意识和价值观方面都存在差异,在进行思政教育时会出现思想意识不同的问题。员工受到多元化社会意识的影响,比较追求个人内心表达、重视私人利益,这些思想都不符合思政教育的精神内涵。

二、自媒体发展背景下国企开展思政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思政工作效率有待提升

国企一般规模比较大,员工群体基数也大,由于每位员工的生活背景和教育水平不同,导致员工的思想意识也会存在差别,而且在国企的组织体系中,领导层和技术层人数占少数,但是普通员工的数量比较多。这些员工生活环境不同、文化水平和政治素养参差不一,有些人在政治教育方面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也没有兴趣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另外,部分国企比较重视发展经济效益,没有足够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在思政方面也没有投入足够的人力资源成本,日常的思政工作只是敷衍了事,思政教育不深入、不到位,这些都影响了思政教育理念的宣传效果,并且限制了思政教育质量的提高。

(二)思想意识受到影响

由于国企员工数量庞大,彼此的经历和文化水平不尽相同,想要完成思想意识方面的统一难度很大。以前的思政教育工作体现在思政部门的宣传和政工人员的强制教育中,但是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员工承担了信息接收和传播的双向任务,也可以随时随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在价值观方面比较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一些辨别能力比较弱的员工容易受到错误引导,产生错误的思想意识和价值导向。另外,国外的资本主义思想意识也在不断渗透,国企的年轻员工很容易受到资本主义思想意识的影响,逐渐形成了多样化的思想意识体系,这给国企思政教育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三)思政教育形式单一

目前很多国企日常的思政教育工作还是停留在学习党和国家的会议精神、学习理论知识的层面,没有落实这些精神的实际行动,未能利用这些理论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发生的问题[2]。还有一些国企虽然认识到了思政教育创新的重要性,但是在具体形式上缺少正确的方法指导,导致创新进行得不伦不类,没有真正实现内容上的创新,任然是换汤不换药。另外,在进行思政教育工作时,也没有注意到政工人员和普通员工之间的双向交流,和普通员工出现了貌合神离的情况,不能真正实现思政理念的传播和发展,这也是造成员工认识不深刻、缺乏思政教育参与性的原因。

(四)无法进行有效的舆论监控

新媒体的特点就是创造轻松自由的环境,可以为人们传播、交流、发表信息提供平台。自媒体的多样化也拓宽了员工表达思想的渠道,但是这种自由也会带来双面的影响。这种信息传播的时效性、便捷性、双向性的特点,既是新媒体时代的优势,也为舆论控制带来了难度。部分员工没有正确认识到自由的含义,随意传播发表不实言论,给国企舆论控制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也为国企的稳定发展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三、自媒体对于国企开展思政工作的意义

(一)提高思政教育工作的效率

新媒体时代,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使用,让信息传播打破了地域限制,并且实现了信息传播的时效性,让员工可以随时随地接受并且传播信息内容,及时了解党和国家的战略精神,充分体现了新媒体时代信息的时效性。而且新媒体时代使用的信息载体都是年轻人比较容易接受的,符合年轻人的使用习惯和生活习惯,年轻人可以轻松自由地利用互联网学习思政教育内容,利用这种形式提高年轻人学习思政教育内容的兴趣和动力。这种形式也可以调动员工参与国企思政教育的积极性,提高思政工作的效率。

(二)加强双向交流沟通

之前国企的思政教育工作宣传模式是召开精神学习会,对广大员工进行讲解,员工做好笔记记录,学习党和国家制定的战略思想。这种模式太过于生硬,形式也比较单一枯燥,员工很难说服自己以平和愉悦的心态接受思政教育,员工的被动接受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思政教育的传播。政工人员通过和员工的互动交流,建立平等对话、双向交流的宣传模式,可以让政工人员及时了解国企内部的思想动向,掌握员工的心理变化趋势。

(三)有利于实现思政教育的全覆盖

新媒体手段作为当代国企宣传思政教育思想的新模式,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了跨地区和跨时间的信息传播,可以确保员工随时随地接受思政教育,而且员工也可以通过移动智能设备,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随时接收政工人员发布的信息,了解党和国家颁布的新思想和新政策。政工人员对于员工的思政教育由此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桎梏,实现了全覆盖的思政教育模式,完成了对员工全天候的思政教育工作。

四、在自媒体发展背景下国企开展思政工作的策略

(一)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

要将新媒体手段和国企思政教育建设深度融合,首先要做的就是合理利用新媒体平台,国企政工人员需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搭建新媒体平台用于思政宣传。目前很多国企都在积极利用新媒体形式加强思政教育建设,比如“学习强国”等APP的使用,就是通过新媒体平台传播党和国家最新指导精神,通过签到打卡等方式提高员工参与度,并且还有小测试等可以检验员工的学习成果、巩固学习成果、提高员工思政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二)提升政工人员新媒体技术的操作能力

国企要想与时俱进,提高新媒体宣传思政教育内容的利用率,就必须让政工人员认识到新媒体的优势,并且动员政工人员掌握新媒体技术。企业也需要加强新媒体使用的重视程度,邀请传媒相关人员对员工掌握新媒体技术进行指导,加大新媒体方面的成本投入,不断提高政工人员的新媒体思维和操作水平。企业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招聘一些传媒人员,加快新媒体和思政教育的结合程度,发挥两者的集合效应,达到更好的效果。

(三)定期进行思政教育成果检测

国企之所以要采取各种办法提高思政教育的质量,就是为了通过思政教育提高员工的政治素养,形成团结共进的企业文化。因此,需要政工人员加强对员工思政教育成果的检验,这既是对员工学习成果的检查,也是对思政教育方式的完善。企业可以举办思政教育竞赛,并且可以将检验结果纳入考核系统,提高员工的重视程度。对取得好名次的员工进行物质奖励,对名次靠后的员工进行鼓励,这样既可以在内部形成竞争意识,也不会对员工造成精神伤害,取得更好的教育成果,确保员工积极学习思政教育内容。

(四)完善舆论监控和相关处理制度

国企是由国家控股或者参股的企业,大多是关系到国民生产的重要企业,因此需要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保证企业员工的政治纯洁性。想要达到这些目的,必须及时收集和处理舆论信息和发言,一旦出现不良的舆论发言要及时制定处置措施,做好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情况,保持舆论环境的良好状态。最后是建立舆论处理机制,针对一些现实中存在的批评性舆论发言,需要及时处理、公开回复,掌握舆论的主动权,对于造谣的言论需要公开辟谣,声明立场。

五、结论

面对新媒体时代的挑战,国企必须转变思政教育的方针和策略,接触了解新媒体的相关知识,吸收媒体专业人员或者邀请媒体专业人员对员工进行知识和技能培训,充分挖掘新媒体对于思政教育的价值。实力比较雄厚的国企还可以建设自己的新媒体平台,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思政教育内容的传播,这样可以确保思政教育符合内部员工的思想需求和价值取向,提高员工的学习效果。企业也可以建立相关的奖励机制,对员工的学习成果予以肯定,发挥竞争效应和从众效应,激发全体员工的学习热情。政工人员也需要不断加强自身对于新媒体的掌握程度,充分利用先进的媒体手段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通过这些手段完成新媒体时代国企思政教育的转型,确保思政教育内容符合新时代党和国家指导精神的要求,这也是国企对于指导精神的具体实践,确保国企内部政治环境氛围的纯洁性,促进国企政治文化的深入贯彻落实。

猜你喜欢
政工思政人员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政工学刊》2021年优秀通讯员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如何加强企业政工队伍建设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论新形势下企业政工管理方式创新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再来一次,这太有趣了!
跟踪导练(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