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

2022-01-01 13:12重庆市忠县排水有限公司杨晓冬
区域治理 2021年25期
关键词:关怀管理者人文

重庆市忠县排水有限公司 杨晓冬

一、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在国企职工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1)引导协调职能。随着国企制度改革的深化,国企职工的工作内容、形式以及思想动态等也在时刻变化。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新时期,国企职工在处理自我利益与企业利益的过程中常会面临抉择难题[1]。国企管理者在开展职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强调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不仅可以及时发现职工的消极情绪,还能正确引导职工进一步认同国企的价值文化以及管理理念,有利于帮助职工科学协调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之间的关系,使其将个人追求与企业目标相关联,并实现共同进步。(2)凝聚激励职能。国企日常生产管理过程中,职工工作积极性的提高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优势的发挥。国企管理者正确认识并积极开展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严格遵循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辅助开展有针对性、个性化以及实效性的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工作,同时采用物质奖励、职位刺激以及荣誉激励等方式,能够全面调动职工的工作热情,外加管理人员的高效管理以及企业文化的推动作用,能进一步引导职工认同和接受国企的管理理念,使其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2]。(3)稳定促进职能。在整个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在国企改革的关键时期,良好的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工作,有利于管理者及时发现并高效解决职工在工作中存在的负面情绪,从而帮助管理者改革和完善国企管理理念,不仅能够稳定职工思想和情绪,还能进一步增强国企规章制度的合理性,并保证全体职工团结协作,积极发挥自身在国企整个团队建设过程中的聪明才智,并构建良好的合作互助关系,对推动国企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背景下稳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在国企职工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状

(一)人文关怀理念缺失

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目的是为弱化职工对国企管理理念等方面的不认同感和排斥心理,从而增强国企内部的凝聚力。受国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影响,国企为保证自身的持续健康发展,与其他企业一样也过于强调职工的社会价值,导致职工的个人价值和心理诉求被严重忽视,使其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处于相对对立的层面,就会影响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国企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又忽视对职工的心理疏导,也未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只是采用单一的教育理念命令职工接受国企的工作理念,且制定严苛的绩效考核制度,极少关心职工的内心世界,无视职工内心需要,也就脱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

(二)管理人员意识不强

部分国企管理人员的思想意识相对落后,其较为偏颇地将思想政治教育等同于阶级斗争,且采用强硬的方式逼迫职工参加,往往会适得其反,导致职工产生反抗心理,从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优势的有效发挥。国企日常生产经营的活动主要是开展生产管理工作,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时代背景下,管理人员过度强调国企经济效益,忽视企业文化的构建,不认可人力资源等行政部门以及政工干部的工作价值,不重视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工作的开展,将会严重降低职工日常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导致职工与国企管理者相互离心,从而威胁国企发展。

(三)人文关怀方式落后

国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心理疏导和落实人本理念的工作人员,其自身的思想观念和人文关怀方式相对落后,缺乏对新时期人文关怀理念的深度理解,不能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正确认识当前不同职工主体的不同内心需求,只是一味按照固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开展培训工作,导致人文关怀的内容空洞、心理疏导缺乏实效,尤其是千篇一律的慰问或仅停留在表面和口头的人文关怀,根本无法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凝聚力量、激发职工潜能的作用[3]。

(四)制度化管理不完善

国企管理模式与其他企业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开展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往往需要接到上级管理部门的命令,且需要在明确规定的时间内开展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工作,而职工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思想动态时刻都在变化,相对局限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根本无法发挥其价值优势。国企管理人员忽视国企经营发展现状以及当前职工的个性化需求,只强调国企生产经营规章制度、财务管理规定等的制度化建设,忽视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导致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工作流于形式,很难确保国企经营内部的稳定性。

三、国企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人为关怀与心理疏导的路径探索

(一)增强国企管理人员的意识

国企管理者作为制定国企发展战略、引领国企发展方向的重要力量,只有增强管理者对提升国企内部凝聚力价值意义的正确认识,才能保证其在日常管理过程中,重视职工的利益与诉求,并紧密结合新时期不同职工主体的个性化差异以及不同的思想观念,高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不仅能够加快推进国企改革发展的步伐,更能利用国企的发展模式推动和带动职工个人成长成才,实现国企与职工双方共赢。国企管理者要积极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关心职工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家庭生活需要,并根据职工实际情况开展困难职工慰问活动,同时可成立专项基金,以保证职工在遇到实际困难时,国企能够真正落实人文关怀理念,及时救助和慰问职工[4]。

(二)打造国企人文关怀的队伍

为保证国企管理人员能够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并确保心理疏导工作落到实处,要重视打造专业的人文关怀队伍,从而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效开展打下基础[5]。国企在引入优秀人才的过程中,要提高人才引进的招聘门槛,加大专业人才的筛选力度,确保真正具有高素质以及高能力的优秀人才被吸纳到国企行政部门,以保证其开展心理疏导工作的实效性。建立健全培训制度,确保人力资源等管理者正确认识人文关怀以及心理疏导的对象,并能根据多元主体提供具有个性化的帮助与服务。如加强对职工与职工家属的人文关怀力度,保证职工没有家庭的后顾之忧,便能进一步提高职工在工作中的积极性。

(三)健全人文关怀常态化制度

在国有企业改革快速推进的时代背景下,国企已逐步转变为独立自主运营的市场主体,管理模式也呈现多元化。因此,在国企内部机构设置发生变革的新时期,管理人员要重视结合国企生产经营发展目标以及当前职工的个性化心理需求,建立健全人文关怀常态化制度,从而在职工日常工作中开展心理疏导,帮助其消除负面情绪。国企管理者要成立专门的人文关怀部门,并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纳入国企日常管理工作中,定期开展大规模职工培训,通过开展专项咨询、定向服务引导职工心理健康发展[6]。管理人员要根据以往心理疏导工作的情况,科学制定考核机制,并将职工个人真实的反馈信息与政工部门业绩有效关联,从而确保人文关怀常态化制度的严肃性,保证国企所有职工和管理者都能正确认识并高度重视人文关怀制度,有效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优势。

(四)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

时代在进步,市场经济体制以及国企改革也在持续深化。新时代背景下,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员要深入基层,真正了解当下职工的心理需求,以拓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度和广度,保证职工在经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后,能够正确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念和思想意识,同时确保心理疏导工作的开展能够真正凝聚所有职工力量,以构建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7]。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软件支撑能为国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新的发展思路和开展模式,如播放具有感染力,能够引发职工产生情感共鸣的视频短片,有效疏通职工负面情绪。同时,可邀请专业的心理学专家定期坐班,开展心理疏导培训课程,从而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具有针对性和现实的价值意义。

(五)发挥心理疏导的引导职能

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功能价值的有效发挥是建立在管理者与职工之间彼此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有效的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来帮助职工正确处理和疏导心理矛盾,并拉进职工与国企之间的距离,增强职工对国企生产经营管理方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在无形中激发职工的工作潜能[8]。国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为引导各职能部门的职工都能正确认识并履行自己的职责,管理人员要结合国企生产经营目标和各职能部门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深入基层,及时发现职工在日常工作中存在的不良情绪,并有针对性地改进工作方法和管理制度,尤其是强调固定工作时间制到弹性时间制度的转变,以帮助职工减轻工作压力和心理负担,使其以更加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日常工作中。

四、总结

国企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初衷是为了有效团结和凝聚国企所有职工的力量,使其激发自身潜能,共同为国企持续发展努力奋斗。新时期,国企开展职工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视增强国企管理人员意识,打造专业、一流的国企人文关怀队伍组织,以有效提高干部职工队伍的战斗力和执行力。同时结合国企经营发展目标,健全人文关怀常态化制度,优化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等工作开展的方式,并强调发挥心理疏导的引导职能,以引导职工认同和接受国企的文化底蕴、精神内涵和发展愿景,为国企发展壮大和职工成长成才打下基础。

猜你喜欢
关怀管理者人文
请别拿管理者的标准要求员工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感悟关怀厚望 立志跟党前进
窗口和镜子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人文社科
从孔子的管理思想谈管理者的自我修炼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
亲切关怀 殷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