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视角下区域污染防治研究*——以博兴县为例

2022-01-01 13:12博兴县委党校孙在江付园园孙敏敏
区域治理 2021年25期
关键词:博兴县环境治理污染

博兴县委党校 孙在江,付园园,孙敏敏

一、引言

污染防治攻坚战需要立足于全党的格局,推动国家的全面发展,是为帮助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所创建的战略部署和发展机遇。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表明,我国需要深度发掘污染防治的思路,坚决走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每一步。整体而言,我国生态环境朝着良性方向发展,并有着稳定的发展趋势,但是环境治理效果并不理想,如果出现松动,环境污染问题将频繁发生,就好比逆水行舟,如果无法前进必将面临退步,在新的背景下,课题组梳理了博兴县污染防治面临的重点难点,提出了污染防治的有效建议,得出了区域污染防治的启示,以期对本地区及相似地区产生深远价值和意义,能有效推动全面社会主义国家、美丽中国等战略发展和落地。

二、博兴污染防治面临的重点和难点

课题组学习了博兴县污染防治相关文件和近年来全县环保有关会议精神,在前期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梳理了博兴县污染防治面临的重点和难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1)传统产业比重大,转型升级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博兴县是一个传统工业县,传统产业占比较大,县域经济主导产业为石油精细化工、粮油食品深加工、商用厨具、高端铝箔、新型金属材料五大产业。这些产业中除了高端铝外,其他产业创建时都伴随着废气、废水、废弃固定物等对环境产生的污染问题,虽然进行了一系列环保处理,但是目前处于由重度污染向轻度污染的转化,离高科技绿色无污染还有较大差距,主产业的转型升级必然面临漫长的时间周期。

(2)保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成果缺乏长效机制。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是国家组织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核心内容,由于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面源污染、冬季取暖气体排放等都会对大气、水、土地等产生深远影响,尽管在农村环境治理方面执行了众多工作,并且与过去相比有较为明显的改变,2020年中国农村环境整治优秀率为92%,但受于农村传统观点、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等因素影响,农村环境治理缺乏长期有效的管理制度。

(3)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有待提升。目前来看,博兴县在组织环保基础建设时依然存在滞后性,并且要低于经济发展效率,某些程度上限制区域环境防治质量。首先,城乡生活污水整合能力缺失,缺乏足够的处理厂承载功能,受管网设计等历史遗留问题制约,造成污水收集困难。二是垃圾处理能力不足,县内缺少垃圾处理厂。此外,在垃圾分类、垃圾处理方式、废旧电池回收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提升。在环境基础设备运作时,缺乏长期有效的基础,无法发挥足够的作用,推动环境基础建设工作必然属于持续的、长久的攻坚战争。

(4)城乡居民的环保意识有待提高。为了更好地了解博兴县城乡居民的环保意识,课题组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可以看出,博兴县居民的环保意识还有待提高。在收回的180份有效问卷中,去超市购物时选择尽量少用塑料袋的只有35.56%;在如何处理废旧电池时,有33.33%的居民选择了和其他垃圾一起处理;当遇到有损环境保护现象发生时,有近30%的群众选择观望,事不关己、不多管闲事等。由此判断,公众主动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积极创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社区生态环境治理格局任重道远。除此之外,在开展攻坚战时,因为部分任务和目标面临时间周期长、涉及范围广等特征,加上项目配套资金不到位、治理技术瓶颈、治理方案调整等方面的原因,短期内难以完成任务。

三、博兴县污染防治的对策建议

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文件表明,深入探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有效路径,创建更健康、更全面的环境治理结构,积极推动科学、准确、系统的治污体系和系统,保持减污降碳工作的协调性,持续提升空气质量,促进水体环境质量的提升,做好土壤污染风险控制工作,基于县内污染防治成果,课题组提出了以下建议。

(一)坚持问题导向,加强源头治理,增强主动性

做好区域污染防治必须找到污染发生的根源,从源头上加强治理。首先,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逐步完成新旧产能的转换,以此作为生态环境治理的治本基础,积极推动绿色发展理念创新,培育全新的经济利益增长空间,使其朝着产业化的方向发展,实现智能、高端、绿色。二是全力整治移动污染源。博兴是运输大县,车辆流量和保有量都很大,公路货运车辆是中重型柴油货车尾气排放的主要污染来源,所以积极推动国三柴油车淘汰和替换工作尤为关键,对过往车辆尾气进行检测,有效打击和清理黑加油站点,按照定格标准查处劣质油品储存销售企业。三是积极推动环保工作,提升第二污水处理厂建设效率,实现污染处理能力的全面提升。促进城区和开发区的雨污分流改造,加快农村管网铺设,全面提升镇村环保基础设施水平。

(二)坚持目标导向,抓住“牛鼻子”,增强精准性

在统筹区域污染防治工作时,需要抓住主要矛盾和问题,强化科学性和准确性。首先,协助省级、中央环保督察等部门开展反馈管理工作,通过“回头看”的方式提升反馈质量,在区域内组织更大规模的整治和排查工作,积极开展蓝天保卫战,严格按照重污染天气,创建应急减排清单,制定行之有效的应急减排操作思路,实施精细化管理。加强工业排放的常态监管,扬尘治理。更好地发挥基层网格员的职能作用,切实加强宣传引导和巡查督导。三是坚决做好区域水环境治理工作,客观分析问题原因、科学施策,不断提升污染防治水平,搞好巡查排查工作,坚决杜绝新增直排口。提升执法和监督强度,定期开展检查行动,严厉打击偷排偷倒、超标排放等行为,所有违法行为都需要坚决“零容忍”的思路,将问题一起发现、一起处理。

(三)坚持结果导向,进行综合治理,注重实效性

环境问题具有复杂性,其中包括政治、文化、生态、经济、自然等多方面的信息,需要联动多个部门,保持更强的配合度,共同发力,做好各自负责的板块,建立相互协调的工作格局。首先,压紧压实责任,总指挥团队更应该发挥模范作用,统筹不同镇办、不同战役部门的工作,全面梳理、加速推进,把任务落到实处。然后,严格执行问责问效机制。针对生态环境破坏责任较大的部门,应该追求相关人员的责任。最后,提升环保宣传工作强度,促进公众环保意识的提升。引导公众树立绿色消费理念。编写富有地方特色的生态文明教材、戏曲等,提升公众环保意识。强化互联网思维,创新环保宣传方式,引导公众有序参与环境公共事务管理,传播绿色理念、促进社会共建共治共享。

四、做好区域污染防治的几点启示

(一)要切实加强党的领导

在开展区域污染防治工作时,面临时间紧张、任务繁琐、难度偏大等问题,显然区域污染防治属于大仗、硬仗、苦仗,此时更应该拥护党的指导。博兴县委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和污染防治,第一时间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总指挥的指挥部,县委领导通过督导环保状况,地方政府多次组织专题会议,对外呈现攻坚战最新进度,县委书记在历年全县环保大会上作重要讲话,这些工作确保了攻坚战的有序开展。

(二)尊重客观规律,提升主动性

有序开展污染防治工作和任务,尊重外部客观情况,正确对待历史遗留问题,坚持“层层加码、级级提速”的原则和思路。自2019年11月以来,博兴县以最严的措施、顶格的处罚和最快的速度全面开展板材产业VOCs集中整治。外部聘请专家团队开展会诊项目,基于109个彩涂企业进行现场调研工作,通过“一厂一策”的方式调整方案,便于企业快速采取行动,以此提升工艺效果,降低整体排量,改善当前的局面,提升环境治理效果。

(三)要始终坚持系统论

区域污染防治属于系统管理工作,应该确保综合施策工作的落地,以此建立行政、法治等相互结合的限制措施,提升经济、市场、技术的基本支持功能,强化依法行政、依法治理等工作。做好全面统筹工作,同时保持环境效益的提升,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丰收。生态环境对党的使命和宗旨有深远影响,也是目前的重要政治任务,对社会民生问题高度关注,站在“四个意识”战略高度进行管理,提升党领导功能,积极推动创新发展理念的落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坚决做好区域污染防治,向人民交出满意的时代答卷。

猜你喜欢
博兴县环境治理污染
滨州博兴县召开中小学线上教学推进会议
国家乡村环境治理科技创新联盟
城市水环境治理问题及对策探讨
联合国环境治理体制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陕西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显现“叠加”效应
阅读让我收获太空梦想
绕晕爸爸,我最强
对抗尘污染,远离“霾”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