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研究

2022-01-01 13:12北京林业大学张苏元
区域治理 2021年25期
关键词:支流源头水土保持

北京林业大学 张苏元

当前,我国经济正在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居民的生产生活质量也得到了稳步提高,因此环境治理也凸显出它的重要性。一方面,经济的超高速发展导致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另一方面,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也要求高质量的生态环境。因此,对生态环境进行源头治理的步伐不可阻挡。生态环境保护的源头治理将预防和监控设置贯穿治理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坚持标本兼治的同时,将治本提到更加重要的位置。

一、源头治理的思想渊源

对比应急治理,无论是从保护生态的角度,还是从解决环境群体性问题的角度来看,源头治理都更具前瞻性、长远性和根本性。从古至今,我们就有“安而不忘危”的忧患意识,《黄帝·内经》中亦曾提出了“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的思想[1],这句话旨在告诉我们要在危机未发生之前就进行预防和治理。当前,我国的社会矛盾层出不穷,由于生态环境破坏而发生的群体性事件与日俱增,因此,完善源头治理机制变得更加迫切。为了树立起安全发展的理念,我们要坚持治标也治本,完善源头治理机制,最大力度地保护当前的生态环境,降低环境风险,解决环境群体性事件造成的社会问题。

二、源头治理的主要实现路径

近些年,针对治理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我国已经积累了一些成熟的经验,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从源头治理出发,结合黄河重点支流源头区现状,提出切实可行的源头治理建议,为源头治理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提供一些新的想法。

黄河拥有许多支流,有补充黄河水的作用,每个支流都十分重要。此外,许多大型水库都建立在黄河的支流上,这些水库不仅保障了黄河支流周围的第一二产业发展的水源需求,还是城市重要的水源地。近几年,生态脆弱区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究其原因,在于人们不合理的耕作方式、过度放牧、破坏地表草皮等。除此之外,国家大型开发战略的实施导致各个支流的林草覆盖率锐减,水土流失程度加剧,水源涵养功能下降,径流量增加减少,流域内的水资源冲突问题更加凸显。因而,政府更应该强化对黄河支流地区的源头治理工作[2]。

(一)黄河重点支流源头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1.当地群众生态环境保护观念淡薄

重点支流区所处地理位置相对偏僻,当地民众的生态保护意识没有完全建立,他们更加缺乏科学可持续的环保观念,与此同时,当地经常出现过度放牧的现象。过度放牧、水土脆弱区进行耕种等不科学现象层出不穷,不仅打破了当地的生态平衡,污染了地表土壤,还导致包括地震在内的自然灾害频发。

2.监督管理不到位,重开发、轻保护

目前,少数地方政府对施工单位在源头区的监管不到位,秉承着过分强调建设的观念,忽略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有关建设部门不重视水土保持工作,很多建设单位错误地认为水土保持方案获得批复,水土保持工作就算完成。但其实他们的方案与水土保持法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各重点支流源头区虽逐步开展了监督执法工作,但起步较晚,追查典型环境污染案件、征收相应的水土保持规费等工作进展不平衡,个别地方尚未全面展开。水土保持预防保护机构尚不健全,缺乏专职水土保持技术人员,现有执法人员业务水平不高、执法装备不足且较为落后,工作经费落实不到位,缺乏系统的基础性观测,各重点支流源头区预防保护工作基础薄弱,严重制约了预防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加强黄河重点支流区源头治理的几点建议

针对上述几点问题,我们应该重点关注社会治理的前端治理和预防,将着手点摆在解决问题的次序上。从这一视角入手,改变之前在问题发生后进行处理的传统思维,在治理手段中融入前瞻和预见性,实现黄河重点支流区的水土保持源头治理。

1.转变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治理观念

转变生态环境治理观念,首先就要做到从事后治理转变为事先和源头治理,即从原本污染问题发生后再治理的观念,变为在污染问题还未发生时就进行高效治理。坚持源头治理旨在对当前社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了解和剖析,准确地预见社会未来的发展动向。针对黄河流域居民生态环境保护理念薄弱的问题,我们应该继续加强对水土保持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各个重点支流源头地区的环保部门一定要将对水土保持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做到制度化,每年要组织人员制定具体的宣传和培训方案,并安排相应的宣传资金以及专项经费,运用传单、固定标语、广播电视等各种形式对环境卫生保护立法,宣传当地相关法律法规、经典案件,进而激发培养当地人民群众对环境卫生保护的相关法律、政策意识及依法对生态环境问题防控的自觉性[3]。

2.坚持通过政策引导来强化源头治理的力度

保护生态环境是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在政策导向上,政府要不断使发布的相关政策更加适应生态环境现状,认真实现生态环境保护源头控制的目标。通过颁布和落实有关环境政策,政府可以引导企业参与到环境保护的源头治理工作中。在具体的发展目标上,建立黄河生态保护区和相关的生态功能示范区,从而保护区域内的效益,杜绝一切造成环境恶化的行为,停止附近一切高污染项目建设。要对本地区人口进行监测和控制,随时准备根据最新趋势采取移民安置政策和措施。

同时还要加强水土保持监测预报,加强各个重点支流源头区的水土保持和监测工作,在发生裸地、水土流失、沙化的情况下布设一些观察点,对裸地、沙化的扩散速度、沙化严重程度、植被和森林毁坏的严重性以及沙地和周边草地和动植物种类和群落的发育与演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观察,为源头地区水土流失的科学治理提供基本信息,为源头地区生态建设的宏观决策发挥作用提供可靠的依据[4]。

3.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源头治理的政府监管

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来源性治理应该以政府部门为主体,强化政府的权威性,充分发挥政府的监督管理职能,引导企业自愿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从源头上进行有效整合。这就必然需要在政策和体系等方面进行一些改革,转变政府的职能,增强其对公民利益的服务职责,加强环境保护战略性的创新机制,改善环境保护监管的力度和效力。具体而言,各重点支流源头区水土保持监督执法部门应强化对重点支流源头区生产建设项目的监督管理,做到监督检查经常化,对未编报水土保持方案、违法开工建设的项目应立即纠正,对已经造成了严重水土流失者要立即制止他们的破坏性犯罪行为,加大整改和治理力度,对一些老大难工程和行政干涉严重、当地部门查处困难、情节严重、影响很大的犯罪案件应当逐级向社会上报,并充分发挥好人大、群众和媒体的监督作用。同时对封禁地区进行了加强监督,尽可能多地杜绝农牧民在封禁地区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建立水土保持等违法犯罪案件的举报惩戒奖励制度,切实遏止人为的破坏及不合理的活动。

4.生态环境保护源头治理的公众参与

公众参加环境保护的源头管理主要涉及社会公众的参与和管理公共事业,其中包含保护生态环境的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的保护直接影响着生态环境,也影响着那些长期以来在这个生态环境之中生存的人。生态环境保护从本质上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因此,作为一个具有较强主观能动性的个体,我们必须积极地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中,从源头上进行控制。人们不仅应该是环保的实施者和管理监督者,还应该对环境的维护和生态保持者。因此,政府必须充分集中公众力量,控制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成因。一是地方政府广泛推进环境信息公开,保护公众环境知情权。第二,公民有监督违法项目和清理污染的权利。因此,必须优化监管形式并适应最新的技术发展,比如,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匿名举报水土流失,联系媒体了解情况。三是地方政府通过政策引导、技术引导、资金支持等方式,积极建设水土保持大户,参与水土保持、水土流失治理。最后,要充分发挥环保团体的积极作用。地方政府对有关社会组织和环保组织给予政治保障,使他们能够有序、高效地开展工作。加强环保团体的培训监测和环保团体的监督,鼓励环保志愿者有序参与水土保持工作。

总体而言,党的十九届四次全会提出,要通过四维整合、互联互通,加强制度治理、法治治理、全球治理、资源管理。其中,资源管理很重要,从源头上精准捕捉环保管理的源头,解决环保问题的根本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措施,用长远的前瞻性规划和措施的实施确保国家持续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支流源头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通报》第七届编委会章程
《水土保持通报》第七届编委会成员名单
辛店沟水土保持示范园
水土保持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向源头学诗艺
常回源头看看
广西主要支流柳江治理工程(鹿寨县导江乡段)护岸建筑物型式设计
抓源头 技术改造关键环节
南京市某城市内河支流水环境问题浅析
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