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时代背景下养老机构的发展现状
——以YH区为例

2022-01-01 13:12湘潭大学沈柳芝侯娟彭静怡雷丹
区域治理 2021年25期
关键词:护理员自理医养

湘潭大学 沈柳芝,侯娟,彭静怡,雷丹

在人口老龄化的今天,老人越来越多,年轻人养老负担重,急需社会养老的补充,但受传统观念、老人经济实力的制约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社会养老面临着巨大挑战,以往我们会更多看到报道说老龄化如何严重,养老床位缺失,但就根据笔者的调查可知,目前YH区却呈现出另外一番景象,养老机构、服务业出现老人购买力不足呈现卖方市场的景象。

一、概念界定

养老机构是社会养老专有名词,是指为老年人提供饮食起居、清洁卫生、生活护理、健康管理和文体娱乐活动等综合性服务的机构。它可以是独立的法人机构,也可以是附属于医疗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组织、综合性社会福利机构的一个部门或者分支机构。

二、YH区老人及养老机构基本情况

YH区60岁以上老年人9.18万,占总人口的17.5%,80岁以上老人1.4万人,90岁以上高龄老人988人,百岁老人13人,城乡低保老人3001人,特困供养老人805人。

YH现有公办敬老院4家,民办养老机构12家。全区养老床位3408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37张,这其中公办敬老院床位506张,入住特困老人176人;民办养老机构床位960张,入住社会老人467人。

三、YH区养老机构现状

(一)基础设施

一方面各机构按照国家标准配备了相应的生活设施设备(电视、空调、桌子等)和物品,老人家床头安装呼叫装置、公共场所安装监控等。但另一方面基础设施设计却没有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特点。适老化的设计还有很大的完善空间。从走访的12家养老机构来看楼层都超过两层,但仅有23%的机构设置了电梯,且功能室的配备尚不足。

(二)服务情况

从走访的12家机构入住情况来看,除1家还未入住老人之外,其他机构老人总人数为512人,自理老人为177人,半自理老人为194人,失能老人141人,自理老人所占比重为34.6%,半自理老人比重为37.9%,失能老人所占比重为27.5%。目前,YH区整个养老机构服务对象大多以半失能、失能为主,占65.4%。从自理老人或者半自理老人以及失能没有失智的老人访谈来看,一方面,90%的老人都对医疗健康服务抱有很大的需求,自身产生无能感也是觉得自身身体老化对很多活动无能为力。但目前对老人提供医疗服务、康复等服务似乎更多的是在医院,养老服务机构提供的老人健康服务较少;另一方面,90%的老人都有陪伴需求,但在养老机构中,老人无人陪伴,很多老人与其他老人、工作人员无共同话题,聊天谈心的时间不多,聊天谈心属心理慰藉、情感支持的范畴,这部分服务目前养老服务机构做得还不够。

(三)人员配备

养老机构人员配备是以“管理人员+护理员”为主,管理员占比为17.8%,护理员占比为37.5%。其中有专职医务人员的机构仅占41.6%,且都为护士,持有国家职业资格的养老护理员为60%左右,年龄集中在40-50岁之间,文化水平以小学至初中为主,大多数为农村妇女,护理员工资一般为2000-3000元,有绩效考核,护理员与老年人一般配比是1:5,提供的是24小时当班、值班服务。80%的护理员认为自己是没什么本事才来干这份职业,对养老服务行业的认同度不高。

(四)运营管理

调查的12家机构整体入住率尚未饱和,最高的入住率为90.6%,是一家经营了10多年的民办养老机构,据了解,该养老机构是自家房屋,两代人都是从事养老行业。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入住也相对较高为82.8%。自理老人收费标准在1440-4000元之间波动,半自理老人在1800-5000元之间波动,不能自理老人在2200-7000元之间波动。根据老人实际情况、服务内容等弹性收费。略有盈余的仅占27.27%,基本持平占36.36%,有所亏损的占36.36%,盈利可观的则完全没有。在人员培训管理方面一般是以护理员师徒制培训,除却民政系统要求的岗前培训,仅有极少数的机构会时常给护理员培训。

(五)服务满意度

从对入住老人的调查来看,大部分老人对机构的基础设施、膳食等硬件方面较为满意,但在被问及是否与护理员时常聊天时,大部分老人表示不怎么聊天,平均每天与护理员说话不超过半个小时,护理员那边也表示与老人存在无话题聊等现象。值得一提的是老人家属对养老机构满意度高于老人。

四、YH区养老机构呈现的三大矛盾

(一)老人对养老需求大与养老市场尚处于卖方市场的矛盾

一方面YH区已步入老龄化时代,老人的养老需求大,但另一方面因YH区的养老机构的服务大都向半自理、失能老人提供生活照料服务,虽也有自理老人入住,但对不同类型的老人所提供的服务并未进行细分,老人的多元养老需求得不到满足,且与其提供的服务不相匹配,致使供给出现相悖现象。

(二)老人需求个性化、多元化的趋势与养老机构发展处于中低端发展水平的矛盾

YH区的经济实力雄厚的老人对养老服务要求高,但目前YH区的养老服务提供尚处于中低端发展水平,同时农村以及城市无退休金的老人对于养老机构的费用又难以承担。养老机构仅提供生活照料、膳食等服务,康复、心理咨询等服务提供得少甚至没有。

(三)老人医养需求大与养老服务医养结合难的矛盾

从访谈的老人情况来看,所有的老人都对医疗有迫切的需要,但无论是养老机构,还是社区的日间照料中心,医疗与养老结合的服务都存在不足。现有的医疗服务也仅仅是与一些医院签订合作协议,定期开展医诊等活动,而老年人对这些医诊的评价不是很高,普遍认为没什么用。机构自身配备的医务人员也不足,养老服务机构在医疗服务这方面不仅需要提数也需要提质。每个服务提供主体都想开拓医疗与养老融合的服务,但存在很多制约因素。

五、YH区养老机构现状原因探讨

(一)投资与回报不成正比,迫使养老机构难以提供高质服务

养老机构收费标准与老人收入水平是不对等的,据调研了解,各养老机构服务收费定价依据当地老年人退休金标准上下浮动,但对于其他没有退休金以及农村地区的老年人来说,享受付费制的养老服务是一种奢侈,加之受养儿防老观念影响,一些家庭不愿意送老人入住养老机构,这些都影响了老人的入住率,导致了养老机构资金回笼慢,盈利不足,无法发展,提供的服务不够多元。

(二)养老服务人员服务水平制约服务的精细化

护理人员紧缺,队伍结构不合理。首先,一方面护理人员工作强度大,人员素质及专业水平较低;另一方面护理人员紧缺,难招聘。其次,队伍结构不合理,相关医务、康复人员、社工等专业人才配备不足。上述各种原因导致养老机构服务普遍停留在生活照料层面。

(三)部门壁垒难打通,医养结合遇阻碍

对于老人来说,健康的需求是不容忽视的,近年来YH区大力推进医养结合养老,但情况不乐观,原因在于相关部门之间的职责、政策没有配套。不仅在行政审批上有难度,机构的监管职责划分还未有政策上的统筹和分工细则。同时机构提供医疗服务会增加机构人力运营成本,且民办的医养结合体是否纳入医保等问题尚未解决,养老机构搞医养难。

六、建议与对策

(一)完善养老相关政策,提升养老服务质量

民政部门健全评估、监督机制,对养老机构进行细分,分类进行评估,引导养老机构做精做细做专业;出台人才培养政策,对于护理员的培训继续加强,规定每年多少小时的培训时间,评选优秀人才,给予表彰与奖励,引导机构建立人才培养晋升制度;精准财政补贴,民政系统给予的补贴需精准到位,起到引导高质量服务发展的作用。引导观念转变,加强宣传报道养老机构的正面消息,同时营造全社会尊老爱老氛围。

(二)丰富养老服务内容,增强养老服务底蕴

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完善养老服务内容,增加老人心理慰藉、情绪安抚等精神服务内容,促使老人获得感、满足感不断增强。科学推进养老机构的“医养结合”,民政部门积极牵头相关部门,打通部门壁垒,鼓励有条件的医院增添养老床位,如一些以前的职工单位医院可鼓励其开设养老机构。

(三)加强服务队伍建设,增加养老服务厚度

完善养老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制度,制定职业伦理、职业操守、职业晋升途径等一系列人才管理制度并贯彻落实;重视在职护理人员技能的培训,“一对一”师徒制的结对帮扶有可取之处,但也还应有定期的正规的专业的培训来提升护理人员素质;建立高校人才输送机制,加强与学校之间的沟通,依托当地的医卫职业学习、设置养老和民政等方面专业的学校的生源,积极引进高校人才。

(四)推进信息化建设步伐,提高养老服务效率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建立综合性信息网络服务平台对养老机构运营而言是一大优势,依托大数据、云服务等可减少人力成本的同时提高服务效率,建立“互联网+”智能养老照护机构,是以后养老机构的一大发展趋势。

猜你喜欢
护理员自理医养
医养当兴
在困惑与坚定之间——年轻护理员的职场心态
当“我”老了——“90后”养老护理员的“自述”
基于CiteSpace的我国医养结合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分析
医疗护理员工作满意度研究进展
农村医养结合运行机制构建研究
浅谈优秀护理员的工作要求
《我是自理小能手》说课稿
笑到生活不能自理
我会“自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