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研究

2022-01-01 12:57孙大磊
中国金属通报 2021年18期
关键词:矿山企业采空区边坡

孙大磊,李 野

(辽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有限公司,辽宁 大连 116037)

我国拥有十分丰富的矿产资源,所以矿山开采也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要活动。但是,随着矿山的持续开发,区域地质稳定性变差,经常会有地质灾害发生,严重影响矿山开采和资源利用。因此,矿山企业要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并对地质环境加以良好保护,确保矿山开采安全顺利进行,实现矿山开采与地质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1]。

1 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的意义

一般来说,矿山区域内的地质环境十分复杂,加之矿山开采的特殊性,所以当地很容易发生一些地质灾害。如果不事先做好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就贸然开采,将会给矿山开采预留很多安全隐患,甚至引发重大安全事故,造成不可估量的财产损失与人员伤亡。基于此,矿山企业要加强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在矿山开采中,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可为矿山企业提供科学的地质环境信息,有效防止洪涝灾害,保障周边人员的生命安全,并合理规划开采路径,进一步确保矿山开采效率与质量。其次,可为矿山企业节约安全事故处理成本,有效确保矿山开采安全,这对于矿山企业的经营和发展都十分有利。

2 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分析

2.1 现存问题

2.1.1 环境恶化

我国资源分布极广,矿产资源的开采会造成废弃矿山或老旧矿山形成,一旦进入高温多雨的夏季,随着降雨强度的递增,泥石流等地灾出现的频率随之提升。另外,长期暴露在外的岩体石化速度较快,对生态环境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2.1.2 灾害频发

矿山开采后,通常会有坡度较大的边坡出现,而边坡是矿山宕面倾斜的主要原因,如果边坡接近竖直状态,基岩裸露的情况将无法避免。

2.2 问题成因

(1)部分从事矿产开采工作的人员保护环境的意识较弱,将经济效益置于环境保护之上,通过牺牲环境的方式换取经济效益,长此以往,矿产开采给企业带来的总体效益必然会受到影响。

(2)现有管理制度涉及地质环境的内容较少,不合理的开采方式及不完善的管理制度,使矿山环境得到有效监督,少数企业过于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潜在问题自然无法得到解决[2,3]。

(3)由环境问题所带来的一系列危害,通常与工艺技术和流程存在直接关系。针对目前状况,急需加大环保科技体制改革,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引入先进实用的环保技术。

3 矿山地质灾害的典型成因

3.1 滑坡和崩塌

当前,矿山开采的主要方式有两种,一是地下开采,二是露天开采。具体开采过程中,无论采用哪种开采方式,都会对矿山地质环境造成负面影响,进而导致滑坡和崩塌等灾害。同样地,无论是哪种地质灾害,都会给矿山企业带来非常大的经济损失,甚至造成人员伤亡。同时,矿山地质灾害也会对矿山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造成很大的不利影响。另外,开采所处环境不同,开采引发的地质灾害也会有不同的形式。在地下开采中,最常见的地质灾害是崩塌;而在露天开采中,矿山边坡区域很容易出现滑坡与崩塌,而且山体表皮剥落可能引发泥石流等严重地质灾害。

3.2 地表下沉

随着矿山开采的不断进行,矿山区域地质环境会逐渐发生变化。矿山开采后,如果不能及时填充采空区,就容易导致矿山地表下沉。受地壳运动和地层风化等因素影响,矿山地质环境破坏会进一步加剧,后果也越来越严重。地表下沉会破坏矿山地貌,影响土地资源的循环利用。

3.3 地下水位下降

矿山开采会导致区域地下水位下降,其发生率高,危害极大。地下水位下降会影响矿山开采,如果地下水位出现过大变化,会引发矿山坍塌,进而威胁开采人员的生命安全。基于此,在进行矿山开采时,矿山企业要做好地下水位评估,及时跟踪地下水位变化,以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最大限度地确保矿山开采安全。

4 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4.1 提前做好矿山地质勘查

要想有效防治矿山地质灾害,开采之前必须做好矿山地质勘查。矿山企业应安排专业勘查人员对矿山区域进行全面的实地考察(勘查内容包括地质构造、地质环境、水文信息等),然后将勘查结果作为依据,合理制定矿山开采计划。这样可以有效避免矿山开采中出现突发性地质灾害问题,最大限度地确保矿山开采安全、稳定地进行。矿山企业要实时监测矿山边坡位置,及时发现边坡变形、岩石碎裂等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采取边坡加固措施。对于地形条件特殊、容易出现地质灾害的区域,矿山开采过程中要做好特殊标记,并通过合理预防来确保矿山开采安全。

4.2 加大矿山开采现场的管理力度

在矿山开采过程中,若要实现良好的地质灾害防治,进一步确保开采顺利进行,并对现场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与企业财产安全加以良好保障,就要加大力度对矿山开采现场进行管理。首先,矿山企业要将防护网设置在容易出现碎石掉落现象的区域,最大限度地消除碎石掉落对现场作业人员与机械设备等的不利影响,确保矿山开采安全有序地进行。其次,矿山企业要安排专业管理人员定时巡视矿山开采现场,及时发现矿山开采风险,并对所有作业人员进行监控,一旦发现违规操作现象,应立即责令整改。最后,矿山企业要定期对一线技术人员进行专业的安全教育培训,通过安全教育讲座、安全知识与操作技能考核、地质灾害应对措施演练等方式来不断提升一线技术人员的安全意识与安全生产技术水平。这样才可以保障开采现场的安全,避免现场操作不当引发矿山地质灾害。

4.3 构建矿山地质安全防护体系

在矿山开采中,为有效防治地质灾害的发生,确保矿山开采安全,矿山企业要科学构建矿山地质安全防护体系。矿山开采之前,矿山企业要安排专业勘测人员科学计算矿山区域内的地下涌水量,如果发现地下涌水量非常高,就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应急预案,科学合理地进行排水,有效避免地下水位过高,确保矿山地质安全,以免造成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

4.4 建立完善的地质灾害信息反馈系统

地质灾害的发生有着必然性,所以建立完善的地质灾害信息反馈系统,十分地必要。在进行矿山开采的工作过程中,应该进行主动的措施防范,通过监测系统可以监测整个地质灾害发生过程当中的数据,进行信息数据采集。接着建立一个动态的数据库,该动态数据库内针对所采集的信息进行处理,而矿山企业在发展过程当中的管理部门可以针对动态数据库内的信息数据进行分析,进而提供给设计施工单位,设计施工单位根据管理部门所提供的信息来进行,如何开采矿山,从而提高整个矿山开采的决策水平。所以在灾害信息收集的过程当中,基于监测系统来不断地完善地质灾害信息反馈系统十分的必要,这样能够有效地达到地质灾害的防治与预防的协同发展。

5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措施

5.1 完善矿山开采标准,科学处理矿山废物,加强矿山监测

矿山资源开发势必会对周边区域的地质环境造成破坏,同时会使周边生态环境变得更加脆弱,严重影响矿山开采安全和矿山周边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在矿山开采中,矿山企业要重视地质环境保护。首先,应制定一套科学的矿山开采标准,防止开采对矿山地质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其次,对矿山开采废料和废渣进行科学处理,专门设置堆放点,然后进行统一处理,不可随意堆放废物,有效避免环境污染。最后,要安排专门的监测人员对矿山周边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矿山区域内的地质环境问题,以便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确保矿山地质环境不受严重破坏,促进矿山开采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5.2 恢复矿山采空区植被

在进行矿山开采之前,要清除开采区域内原有的植被,以有效确保后续开采的顺利进行。而在完成矿山开采后,对于采空区,矿山企业要重新种植植被。若植被覆盖率不足,加之矿山开采对地质环境造成的破坏,就很容易导致采空区出现地质环境恶化问题,甚至引发不必要的地质灾害。因此,矿山企业应充分重视采空区的地质环境治理与保护。一般来说,可用土和砂石等填充采空区,然后做好植被恢复,避免地质环境变化所引发的地质灾害。可选择一些与当地气候环境相符的草和树木进行种植,以保障其生长效果,全面提升采空区植被覆盖率。这样可有效防止采空区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保护矿山地质环境,以确保矿山周边居民的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同时,植被恢复可以改善矿山采空区的自然环境条件,这对于矿山所在区域的居民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都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5.3 设立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专项基金

当前,地方政府应设立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专项基金,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积极鼓励各大企业参与封闭矿山的生态修复,以获得更多的资金。这样可以将矿山地质环境的治理与恢复提升到一个新高度,通过更大的资金投入、更好的技术措施来达到更好的环境保护效果。同时,应建立矿山地质环境保护长效机制,确保矿山地质环境的可持续发展[4]。

6 结语

矿山地质灾害不仅会严重威胁矿山开采安全,也会对矿山周边居民的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在矿山开采中,矿山企业要明确地质灾害的主要成因,并通过合理的措施来做好地质灾害预防。在此过程中,矿山企业要联合地方政府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确保矿山安全,促进矿山开采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猜你喜欢
矿山企业采空区边坡
水利工程施工中高边坡开挖与支护技术的应用
露天矿地下采空区探测与综合整治技术研究
建筑施工中的边坡支护技术探析
瞬变电磁法在煤矿采空区探测中的应用
矿山企业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敦德铁矿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后采空区的治理
陡帮强化开采边坡立体式在线监测技术研究
边坡控制爆破施工
矿山企业安全员量化考核体系建设
基于矿山企业的资金管理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