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如何健全农村环境保护长效管理机制

2022-01-01 21:34益阳市赫山区泉交河镇人民政府孙建波
区域治理 2021年22期
关键词:管理机制环境保护意识

益阳市赫山区泉交河镇人民政府 孙建波

最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部门更加重视农村的经济和文化发展。但是在农村建设过程中,给农村的生态环境产生不小的伤害。当前在我国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中,农村环境保护是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需要马上采取措施来解决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我们国家为了有效改善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多年来发行了多项有关政策和措施,但是这些政策并没有产生太大的实际效用。这是因为在我国农村的环境保护工作中,没有一个合理的环境保护长效管理机制,导致一些环境保护工作没有得到有序合理的实施,进而影响了有关政策和措施的作用。基于此种情况,本文针对当前农村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如何健全农村环境保护的长效管理机制。

一、当前我国农村环境保护现状

(一)农村的环境保护设备和资金短缺

在我国农村的环境保护工作中,少不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资金的投入来保证环境保护工作能够正常进行。例如,人们的生活垃圾需要有专门的场地来对其进行分类处理,生活污水需要专门的设备来进行收集并处理等。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资金来源比较单一,主要来自国家财政投入,这就需要得到政府部门足够的财政支持才可以顺利开展。然而,目前我国对于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专项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国家政府部门下拨的资金从省级逐渐往下传递,最终到各级村委会已经剩余不多,本就不足的资金还要供给多个部门使用,没有多余资金去购入有关的污染物处理设备,根本无法满足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资金需求,这也使得国家投入的专项资金使用效率低,不能保证农村的环境保护工作的正常开展。环境保护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程,在整个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投入资金才可以保证污染物处理设备后期的正常运转。所以,政府投入资金不足是一个重要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进行。例如,一些农村地区在当地建立了小型垃圾处理厂,对人们生活产生的垃圾进行分类处理,随着时间的推进,垃圾处理设备肯定会有一些磨损,功能性也有所下降。但是由于政府投入资金不足,对一些基础设备的保养和维护做得不到位,导致这些设施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效果。

(二)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监管力度不足

任何一项工作的有效开展都离不开对工作过程的严格监管。然而,在我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中,管理人员对整个环境保护过程的监管力度不足。首先是地方政府的监管机制效果不明显,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管理不只是环保部门的职责,更需要全体农村基层人员承担起这份工作,因为环境质量的提升对全体人员有益。所以只要是农村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就需要发动所有部门一同采取行动。但是近几年来,在我国农村的环境保护工作中,由于地方政府没有健全环保执法机制,每个部门的职责比较模糊,各个部门之间没有做好协调工作,就会导致出现一些问题无人负责或者是一些事情争相管理的现象。在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一般由环保部门来解决,但关键在于环境保护问题不是只依靠一个环保部门就能够解决的,各个部门之间需要全力配合环保部门来解决环境问题。除此之外,政府所配给的硬件设备落后。当前在环境保护工程中,免不了要对当地环境进行污染程度的检测,进而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法。但是我国农村地区缺少环境检测设备,没办法对环境中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需要送到其他地方检测,这样就耗费了更多的物力和财力,也降低了工作效率。

(三)农村群众的环境保护观念薄弱

虽然目前我们国家已经意识到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并且也采取了相应措施来保护环境,但是仍有一些基层农民群众没有意识到农村环境污染的影响,环境保护意识比较薄弱。农村群众的人均年收入与城市人民相比通常较低,因此,相较于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他们往往更加注重自身经济收入情况,而对自身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关注度不够。农村的发展通常与城市有一定的差距,在一些农村发展较好的地区,也会经常出现这种情况,比如,室内装修和设计都逐渐趋于现代化,然而室外环境却无人维护,造成农村居民不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由于农村居民本就生活在一个发展速度比较缓慢的地方,所接触到的东西比较片面,没有完全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如果当地政府也没有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对于保护环境的宣传和教育不到位,就会使得在当地的环境保护方面存在许多盲区,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推进。农民对环境保护意识的缺乏,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妨碍我们国家新型农村建设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构建农村环境保护长效管理机制所面临的困难

众所周知,当前我们国家农村的经济发展状况一直不太良好,政府在致力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同时,也一直在大力开展有关农村环境保护的有关措施。农村在进行工业生产时,由于人为因素产生了大量的生产垃圾,又因为没有及时合理处置这些垃圾,而给环境造成了较大的污染,导致农村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不小的破坏,需要采取措施来保护农村环境不再恶化。我国农村的环保工作根基一直都比较薄弱,如果想要农村成功建立起合理的环境保护长效管理机制,就必须提高农村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对于一些还没有购入环境保护设备的农村地区,要立刻建立起与之相匹配的环境保护措施与办法,例如,对该地区的生活污水进行统一排放和净化处理,生活垃圾进行统一的分类处理等。尽管一些农村地区有基础的环境保护设备及有关体制,但是在真正意义上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再加上农村地区政府的环保宣传力度不够,没有让居民深刻意识到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这些都是阻碍农村建立环境保护长效管理机制的因素。所以,农村当地政府如果想要真正地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就必须用尽可能少的时间构建一个适合农村发展的环境保护长效管理机制,以此提升农村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加大环境保护工作力度。

三、健全农村环境保护长效管理机制的策略

(一)增强宣传力度,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想要真正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深入开展,建立并健全农村环保长效管理机制,就需要当地政府部门增强有关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对全体农村群众进行环境保护思想教育,让农民对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和重要性有一个清晰的认知,提高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有效促进农村环境保护长效管理机制的建立健全。只有当地政府以及全体人民群众重视起环境保护工作,获得农民的大力支持,并且都投入到各项环保工作中,才会真正地促进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与此同时,有关的环境保护宣传工作可以通过电视、广播等多渠道来展开,让环境保护意识深刻地烙印在农民的心中。

(二)建立健全有关农村环境保护的规章制度

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不只是农村地区人民的任务,更是全中国人民的目标。为了给农村的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充足的制度保障,保证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就需要建立健全有关农村环境保护的各项法律制度,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国家的法律支持。不过,当前形势下,由于我国缺乏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所以在农村生活环境保护工作中,长效管理机制的建立和健全也有着较大的难度。正是因为缺乏健全的法律法规,而使得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开展过程中,没有相关的法律条文可以遵循,不能够保证所实施的行为的合理性,不利于各项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尤其是在生活污水、废弃垃圾物以及耕地中使用的化学农药等的处理和应用,必须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才可以保证生态环境不受到严重影响。

(三)加强环境保护机制落实的监督管理

对于农村的环境保护长效管理机制来讲,在不断使用与完善的过程中,也需要建立与之相匹配的环保机制,从而对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进行监督管理和落实。要想建立较为完善的环境保护机制,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在建设新项目时,要对项目和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作出一个预期估计,要充分保证每一个新项目工程的标准化开展。第二就是在建设新项目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周围生态环境的保护,不能够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而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要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共同发展。第三就是要严格依照有关的操作标准来开展各项工作,落实每一项工作,并且每个人都要承担起自身的责任,保证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精准落实。

四、结束语

综述以上内容可知,我国农村环境保护长效管理机制的建立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是一项具有一定难度的工作。就我国农村地区环境的实际情况来讲,想要真正彻底地改善环境质量需要长期的努力,通过建立健全环境保护长效管理机制,选择科学合理的环境保护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推动农村地区环境质量的提升。而想要构建农村环境保护长效管理机制,不仅要求地方政府的基层管理人员时刻关注环境保护工作的动向,还要求农村地区的全体居民积极配合并参与政府的环境保护工作。

猜你喜欢
管理机制环境保护意识
环境保护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试论工程造价管理机制的完善与创新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关于软科学质量管理机制的问题探讨
加强管理机制创新 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