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探析

2022-01-01 21:34延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于航
区域治理 2021年22期
关键词:舆情思政民族

延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于航

当前,互联网因其开放、交互、迅速的特点,已成为社会各阶层发表观点的主要媒介,而大学生作为其中最为活跃的群体,是网络舆情的主要参与者和传播者。作为以培养少数民族人才为目标的民族地区高校,应当进一步加强对在校学生网络舆情的引导,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民族地区高校网络舆情概述

(一)民族地区高校网络舆情的概念

网络舆情是社会舆论的表现形式之一。即人们围绕某一社会事件,通过网络传播的方式,表达对该事件的观点、态度、情感及行为倾向。网络舆情以网络为载体,是广大网民所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及价值观的反映。民族地区高校网络舆情是指以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为主体,通过互联网,对社会热点事件、与大学生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校园事件以及所发表的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倾向性的态度、观点及意见的总和。互联网为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提供了更加自由、隐匿的表达情绪的平台,也正是互联网的这个特点,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更愿意通过网络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大学生群体使用新媒体应用的形式之多、频率之高,推动了网络舆情的产生和发展。

(二)民族地区高校网络舆情的特征

1.传播主体特殊性

一方面,民族地区高校网络舆情的传播主体主要是在校学生。大学生的业余时间比较充足,思维较为活跃,容易接受新思想,对社会热点及校园内部的突发事件关注度较高,参与积极性强。同时当代大学生的心智还尚未成熟,社会经验不足,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成型,导致易被网上不实信息或谣言误导,发表一些非理性的言论,部分言论还表现出盲目的从众心理及个人主义。

另一方面,民族地区高校在校学生普遍以少数民族学生为主,而少数民族学生具有自身独特的语言文字和文化习俗,因此在参与网络舆情的过程中自然存在其特殊性。当民族地区高校出现一些突发热点事件时,少数民族学生就会表现出十分强烈的民族性,将生活中琐事发展成网络舆情,甚至引发各民族学生之间的矛盾。在民族性的心理意识驱动下,这类问题所造成的网络舆情具有更快的传播速度,更易引发校园网络舆情危机。

2.传播内容复杂性

一方面,民族地区高校普遍位于边疆民族地区,这就导致民族高校网络舆情存在传播内容的复杂性。民族地区普遍存在众多少数民族居民和学生,在不同民族文化和习俗的背景交织下,民族地区高校网络舆情内容的发展存在天然复杂性。在实际的网络舆情问题处理过程中,因为民族地区的复杂性,往往在非民族地区普通高校的普通问题,在民族地区高校就极易变成具有高度复杂性和敏感度的网络舆情问题。另一方面,民族地区高校在校学生普遍为少数民族学生,极易受到境外势力的思想侵蚀。民族地区高校的少数民族学生具有天然的语言文字优势,但与此同时也更易受到境外相同民族语言文字网络舆情的文化侵蚀。民族地区高校的少数民族学生往往更易接受和参与境外相同语言文字的网络舆情,而在境外网络舆情自身不确定性和学生自身风险防范能力较差的双重背景下,导致民族地区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网络舆情存在高度复杂性。

3.传播范围敏感性

一方面,民族地区高校主要以少数民族学生为主,而少数民族学生自身的特殊性导致其参与网络舆情的范围具有敏感性。在少数民族参与网络舆情的过程中,民族地区高校网络舆情往往是因为微不足道的小型事件而发生具有民族特性的快速发酵,进而对民族地区高校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另一方面,中国的民族地区普遍分布于绵延的边境,与具有同源民族文化的国家相邻。这就导致民族地区往往处于复杂的地缘政治格局之下,网络舆情的传播范围存在高度敏感性。同时,民族地区高校普遍基于自身区位优势与具有同源民族文化的邻国存在频繁的文化和学术交流。因此,民族地区高校网络舆情的传播范围并不局限于高校内部和所属地区,而具有极易传播到邻近国家的特性,这就导致民族地区高校网络舆情无论大小,其传播范围都具有高度敏感性。

二、民族地区高校网络舆情面临的困境

(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地位不稳固

第一,互联网时代下,高校大学生群体获取信息、思政教育的渠道不再仅仅局限于辅导员、班主任以及思政课老师,更多是依靠网络,如微博、微信、抖音等各种社交平台及论坛,这种分散化、多样化的渠道与方式使得大学生群体接收到多元化的信息,随之也必然带来价值观的多元化。

第二,传统思政教育中,教师扮演着权威主导的角色,思政课教师可以针对不同阶段学生思想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育。而现在,在庞大的网络系统下,一部分大学生认为自己在思政教育中具有较大的自主性,从而对于学校思政课的态度不端正,老套的教育方式更会使大学生群体产生逆反心理。

第三,对于民族地区高校而言,其地域性和民族特性更易受国内外形势影响,境外敌对势力会在网络信息中对国内民族地区大学生进行思想上的不良渗透。另一方面,当民族地区高校发生突发公共事件时,一些学生或网友为引起学校与社会的重视,在表达的时候会增加民族这个特定的标签,引发民族间的矛盾。

(二)网络舆情管理机制不完善

第一,在前期的监督管理上,许多民族地区高校暂未形成专门的网络舆情监测小组。目前的大学生群体,心智还没有完全成熟,对社会上的事件认知不够理性,容易发表一些不当的言辞,形成负面的网络舆情事件。同时,各类即时通信软件兴起,使得收集和监测网络舆情信息成为高校工作的难点,许多民族地区高校相关技术落后,只靠人工的监测方式,缺乏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支持。

第二,在网络舆情的应对方面,大部分高校的处理方式过于被动,本着想把事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的低调处理原则,希望把事态控制住,减少事件再次传播对高校声誉所产生的伤害。但在当前的网络时代,有些舆情事件已经借助新媒体力量或其他别有用心的传播而被社会广泛关注,进而成为公众事件、热点事件。如果高校没有在第一时间作出回应,反而会引起更大的信任危机。

(三)网络舆情引导队伍建设不足

第一,民族地区高校网络舆情队伍建设机制不完善。民族地区高校由于自身地处边疆偏远地区,对于建立健全网络舆情队伍机制和队伍保障建设存在滞后性。高校网络舆情管理者对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同时,民族地区高校在网络舆情队伍建设方面的经费支出难以保障,人才队伍建设力不从心。

第二,民族地区高校网络舆情治理人才匮乏。民族地区高校因自身地理位置的偏僻性,其人才吸引力匮乏已成常态化,导致民族地区高校在网络舆情人才队伍建设方面面临人才匮乏、无人可用的局面。进而导致民族地区高校被迫安排大量兼职人员从事网络舆情的治理。

第三,民族地区高校网络舆情治理队伍素质不足。民族地区高校网络舆情人才队伍普遍存在专职教师数量不足的现状。同时,网络舆情治理人才队伍普遍存在网络舆情技术治理能力不足的问题,教师存在不了解学生使用网络平台的情况,且在网络舆情的技术管理能力方面存在缺失。

(四)师生间沟通不畅通

第一,民族地区高校师生间存在民族差异。在民族地区高校,学生的民族成分比较复杂,少数民族学生习惯用本民族语言,对汉语运用能力较弱,面对非本民族的辅导员或思政教师不愿意与其沟通,这就导致民族地区高校在处理涉及少数民族学生的校园事件中处在过于被动的状态。

第二,民族地区高校学生诉求表达机制不畅。目前,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在表达个人诉求方面存在表达机制不畅的问题。民族地区高校的诉求表达渠道往往存在表达诉求程序繁琐,诉求难以及时传达等问题。同时,高校的诉求表达方式过于落后,符合当代学生基于互联网的诉求表达渠道尚未建立。

三、民族地区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机制

(一)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地位

第一,坚持理论灌输。高校网络舆情是高校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要想加强马克思主义“三观”教育,引导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自觉巩固、培养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三观”,就要求思政课教师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统领,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发挥思政课在高校思政教育中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增强思政课的引导力。

第二,优化思政课教学环境。思政课教师在提升自身专业理论素养的同时还必须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进而提升课堂说服的力量和效果。在思政教学的过程中,要切身加强与大学生的互动交流,针对校园热点事件或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关的网络舆情事件进行沟通,贴切有效地回应学生的问题。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疏导原则,采用积极正面的教育方式,潜移默化地消除网络舆情对大学生产生的负面干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效果。

(二)完善网络舆情治理机制

第一,建立民族地区高校网络舆情专项治理体系。民族地区高校应当建立由党委领导的校——院——系——班的多级网络舆情治理体系,不断强化党委领导的核心作用,逐步形成网络舆情治理全面覆盖各民族学生的良好局面。此外,应当进一步完善网络舆情的技术保障机制。民族地区高校应当加大投入,尤其是要加大在大数据侦测、处理等方面的硬件设备投入,形成设备维护保养常态化机制,不断强化网络舆情治理的技术支撑。

第二,形成民族地区高校网络舆情治理的突发处理机制。民族地区高校应当逐渐形成适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网络舆情突发处理机制。网络舆情治理机构应当提升在主流网络舆情平台的治理能力,强化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其次,应当形成快速联动反应机制。高校应当研究探讨形成适合高校自身实际情况的快速联动反应机制,拥有在短时间内妥善处理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加强网络舆情引导人才队伍建设

第一,建立健全民族地区高校网络舆情人才队伍保障机制。民族地区高校应当首先建立网络舆情人才队伍建设统筹机制,明确专、兼职网络舆情治理教师的管理规范、工作制度、奖惩措施等具体细则,逐步形成制度完善、运行高效的民族地区高校网络舆情人才队伍体系。

第二,提高民族地区高校网络舆情治理人才吸引力。民族地区高校应当逐步提高网络舆情治理人才吸引政策的力度,提高网络舆情人才在高校总体人才中的比例。其次,应当逐步提高网络舆情治理人才的福利保障,不断提高网络舆情治理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和稳定性。

第三,提高民族地区高校网络舆情治理人才的综合素质。民族地区高校应当切实提高网络舆情治理人才队伍的积极主动性,端正网络舆情治理工作态度。其次,民族地区高校应当切实加强网络舆情治理人才的专业水平,定时举办技术培训并考核,建立全程跟踪的培养体系。

(四)构建学生诉求表达通道

第一,强化民族地区高校师生间沟通机制。民族地区高校应当针对不同民族学生合理优化配置网络舆情引导教师,按照一定比例配备与学生具有相同民族文化背景的教师。同时,应当积极探索不同民族师生之间及时准确沟通的表达机制,培养不同民族师生间逐渐形成深厚的师生情谊,以逐步形成适合高校自身发展情况的各民族师生高效表达机制。

第二,畅通民族地区高校学生诉求表达机制。首先,民族地区高校应当切实打通学生诉求表达渠道,简化诉求表达程序,提高诉求反馈效率。民族地区高校应当针对各民族学生不同的民族文化特点建立适合其表达喜好的诉求表达渠道,满足各民族学生的表达诉求。其次,民族地区高校应当探索扩大各民族学生的诉求表达权,积极引导各民族学生提高诉求表达欲望,充分发挥各民族学生中舆论领袖的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舆情思政民族
我们的民族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数字舆情
数字舆情
消费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