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探析

2022-01-01 21:34汕尾职业技术学院江子羽
区域治理 2021年22期
关键词:贫困学生资助育人

汕尾职业技术学院 江子羽

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件极具教育意义的事情,能够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1]。

但是就我国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开展的现状分析,学生资助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并未得到充分的发挥,弱化了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功能,为此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从业人员,必须将学生资助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重视起来。

一、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之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一)资助工作重视经济层面,而轻视思想层面

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虽然是针对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一种补贴,但其本身的作用和价值却不仅仅局限于物质层面。为了尽可能地提升资助工作的价值,学生资助工作者必须从资助工作价值的发挥角度进行思考,发挥出学生资助工作应有的作用和价值。但就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开展的现状分析,部分学校在开展学生资助工作时,仅仅将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作为一种物质层面的工作开展,只是将国家或学校的资助金给予学生,并未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而学生也只是被动地接受各种经济资助。学校教师和学生对学生资助工作经济层面的重视以及思想层面的忽视,让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失去了原有的价值和意义。

(二)资助形式多但缺乏思想教育性

不可否认的是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的价值和意义需要被挖掘,需要被高职院校相关从业者进行强调,并引导学生感受到学生资助工作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但反观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开展的现状,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从业者更加关注资助发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并借助各种不同的资助形式对学生进行资助,期待能够通过更加科学、合理、有效的方式引导学生,切实的解决贫困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2]。但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角度分析,虽然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实现了创新,可以通过不同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鼓励,但其本身的思想教育性却并未得到体现,部分学生依然只是单纯的通过不同的渠道得到国家或学校的帮助而已,并未对自己得到帮助的意义进行深入的思考,从而导致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的思想教育价值被弱化。

(三)全员育人缺乏合力,资助工作育人收效甚微

在新时代背景下为切实解决为谁培养人、培养怎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人等问题,国家提出“三全育人”的教育方针。要求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能够基于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以及全过程育人等角度进行思考,利用好每一份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教育资源,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的科学性和正确性,真正地将学生发展成为一名对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有价值的人才[3]。但就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开展现状分析,国家资助和学校资助分别是由不同的部门进行负责,在实际工作开展中,各个部门也仅是从自身的角度进行分析,尽可能地提升高职院校资助工作的教育价值。从“三全育人”的角度分析,各个部门如此开展学生资助工作,虽然切实地履行了自身的职责,但实际育人的效果不佳,收效甚微也是摆在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人员面前不争的事实。

二、影响高职院校学生资助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要素

(一)资助政策

资助政策是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开展的基础和依据,也是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长期开展的主要推动力,但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开展所依据的资助政策,其主要的内容都是从经济的角度进行工作的,要求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者能够遵从合理原则、公正原则、需求原则等开展学生资助工作[4]。同时为确保学生资助工作开展的规范性,更是要求学生资助工作要坚持透明化原则,让广大师生都可以参与到监督的工作中。虽然各个资助政策对学生资助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都有所强调,但相较于经济层面的要求而言,其强调的程度还有待加强。因此在实现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开展的优化时,学校学生资助工作人员必须将政策的影响重视起来,学会并善于利用资助政策,有效的开展学生资助工作。

(二)资助工作者

资助工作者是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开展的主体,是影响该项工作开展的关键因素。只有先提升资助工作者自身的建设水平,才能让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者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入手,全面提升资助工作开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但在实际工作中,不可否认的是,部分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者的建设水平仍有待提升。如部分院校学生资助工作者在开展学生资助工作时,只是单纯的依照国家或学校的要求,拉出需要被资助的学生名单,然后定期地进行资助,虽然切实地履行了国家和学校对贫困学生进行资助的工作要求,但同时也让国家和学校的资助工作变成了经济层面的单一工作,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价值的发挥。

(三)资助对象

对于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本身而言,其主要的资助对象是学生,是生活在较为贫困的地区或家庭中的学生,部分贫困学生受其生活水平的限制,其在学习和发展的过程中受到多个方面的不良影响,使之在思想和观念等方面的建设存在偏差。

无法有效地参与到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让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受到限制,进而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为实现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的优化,资助工作人员必须加强对资助对象的研究,要能够充分的了解贫困学生的实际生活,对贫困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切实地将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的育人价值发挥出来。

(四)资助环境

从生物学角度分析,环境是对人成长与发展影响的重要因素,可以帮助人形成多种不同的性格或特点,让人发展成为具有独立个性的人。因此对于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而言,资助环境对学校资助工作也具有较大的影响作用。高职院校工作人员必须基于实际工作开展的需求进行考虑,要适当地融入和谐、平等等多种不同的内容,进入到资助环境中,让贫困学生在得到资助的同时能够感受到来自他人的尊重和鼓励,为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价值的体现提供基础。

三、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一)导向功能

在新的社会发展背景下,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所接受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具有多元、丰富的特点,而这种情况让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充满了不确定性。高职院校教育工作的开展,从本质上分析就是为了解决为谁培养人的教育问题,其一切的教育活动应当满足于主要教学任务的诉求。因此高职学生资助工作就具有一定的导向功能,能够让学生知道该向哪个方向进行发展,帮助学生明确人生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从而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调节功能

不可否认,部分贫困学生在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会存在一些认知上的问题,这种问题既可能是来源于心理方面,也有可能是来源于对民族、国家、党的认同方面。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除了是针对学生本身的一种经济鼓励措施之外,还是一项惠民的助学政策,借助学生资助工作,资助工作人员可以从多个角度入手,不断对学生的情感或认知进行调节,使之能够正确、客观的看待日常生活中的各项事物,逐渐提升对民族、国家以及党的认可。

(三)育人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通过隐性或显性的方式,对学生的思想或情感造成影响,使得学生可以正向发展,逐渐让学生发展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积极作用的人。而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本身是一项暖人心的工作,借助该校工作的开展,资助工作者可以对被资助者进行影响,使之在情感和价值观念方面进行转变,逐渐提升对自己、对学校、对国家、对社会以及对民族的认同。因此,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本身还具有较高的育人职责。高职院校资助工作人员必须将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通过科学、合理、有效的方式对贫困学生进行引导,不断提升贫困学生的归属感、成就感和安全感,在不知不觉中提升提供学生建设和发展的品质。

(四)激励功能

就当前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开展方式分析,并不是直接或等额的将各种资助给予贫困学生,而是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奖励给学生,从而引导和促进学生正向的成长和发展。而这种差额的资助,从另一个角度分析,是对学生个人努力成果的认可。学生能够在资助工作的认可下,进一步端正自身的学习行为,加强自身的思想建设,朝着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方向进行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本身还具有一定的激励功能。专业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者,在实际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需要基于资助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进行进一步思考,采用多种不同的资助方式,实现对学生的有效激励,让学生能够在接受学校或国家的资助的同时,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国家和学校对他的期待,并引导学生主动承担起属于自己的历史责任,从根本上提升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实效。

四、结语

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引导学生科学正向发展的关键内容,尤其是对于贫困学生而言,但如何切实的发挥出高职院校学生资助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却始终是摆在学生资助工作人员面前的重要问题。为此资助工作人员应当加强对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的研究,明确该校工作的影响因素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科学、合理的对学生进行资助。

猜你喜欢
贫困学生资助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陕西全省教师结对帮扶贫困学生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遭车祸仍信守资助承诺
筹资百万救助贫困学生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