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的就业定位与培养途径的思考*

2022-01-01 21:34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潘梦琦陆泳怡谢丽仪
区域治理 2021年22期
关键词:服务行业专业人才家政

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 潘梦琦,陆泳怡,谢丽仪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我国对服务行业的发展也更加关注,在国家相关政策落实与实施背景下,我国服务行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新形势下,人们对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对高质量的家政服务需求度也变高,致使对技能专业水平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因此,为了促使家政服务质量获得高效提升,促进相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有的短板得到有效弥补,就应采取有效举措来促使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获得高质量提升,企业需与高校建立起合作关系,共同解决人才建设与培养的问题。此外,企业本身也应重视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力度,构建竞争机制来促使就业人员形成较强的竞争意识,令其工作态度变得积极起来,将有利于促使其工作效率获得高效提升,继而促进家政行业获得持续稳定地发展。

一、现阶段家政服务人才与管理人才培养的主要路径

(一)高校实施的教学培训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场地,但是因落后的职业观念的影响,社会对家政服务行业存有偏见,且认知水平较为有限,这也进一步给专业的教学发展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更导致高校不重视家政服务专业的教学。同时,当前社会存有的普遍现象是:相关专业学生一时难以在国内市场中找到合适的职位,面临着严重的就业选择问题。而市场短缺的专业人才在高校中又得不到重点培养,很多该专业的毕业生虽掌握到了丰富的理论,但却并不具备相关的实践运用经验,致使理论流于形式,难以满足客户的实际需求。所以,在国内市场中这一专业人才还相当匮乏,家政服务行业尚未获得理想化发展。

(二)企业开展专业培训工作

当下,我国相关企业所开展的管理培训活动主要有两种形式,即内部培训和外部机构专业培训。企业开展内部培训活动的首要前提是拥有一支专业的培训讲师队伍,只有依靠专业教师的专业教学培训,才能促使专业水平获得显著提升。但是从当前国内多数企业的实际现状发现,很多企业的管理层缺乏家政工作经验丰富和相关专业学历的资深人才。所以,内部培训质量不高。而外部机构专业培训,不仅时间长,加之企业需要支付高额的培训费用,这就致使很多企业无力承担。虽然不同企业的实际情况存有差距,但大多是自身的原因导致的,所以也难以找到能够满足企业需求的人才培训方式。根据调查研究,发现各企业主要存有的共同问题主要有:专业人才匮乏、管理人员不具备充足的相关经验、专业培训耗时长、职业发展方向模糊、相关工作者不具备晋升机会等方面。

二、目前家政服务与管理人才培养中的不足之处

(一)专业学生对于家政行业的认知水平不足

在过去家政服务人员被称为管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迅猛提升,人们的意识也发生了转变,对于过去的帮佣工人也有了不一样的看法。但是,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很多从事这一行业的人员都难以具备职业认同感,甚至不愿意长期从事这一行业。目前,基于新形势下,家政服务行业的管理模式与其他行业是类似的,但是其管理质量与其他行业相比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的。很多现代家政专业的学生对于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相关知识的学习意识不够强烈,这很大程度上就致使其无法掌握到全面的家政专业知识,也难以满足经济市场的实际发展需求。

(二)高校专业教学目标过于模糊,未设置相匹配的课程

当前,为了适应经济市场的实际发展需求,我国有很多大专院校也陆续增设家政专业。但是由于相关专业经验的匮乏,我国很多院校就出现专业教学目标过于模糊,未设置相匹配的课程。而且在教学中多重视理论教学,疏于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导致其培养的学生难以完全满足用人企业的实际需求,未做到基于市场情况和企业需求来构建适宜的课程体系。从了解到的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院校虽然设置了专业基础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等,但是这些课程系统都没有注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而这对本身就要求专业技能高、综合能力强的家政相关企业而言就难以符合其用人标准。

另外,由于多数院校的专业教学水平低、学校本身条件有限,很多院校对于家政相关专业的教学质量和学生实践应用能力重视程度不高。在学期结束时,学校也一般采用试卷答题或撰写专业论文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测,这种考核方式对于实践性很强的家政服务专业而言,显然是一种既不合理又不科学的方法,难以准确掌握到学生的真实水平,更不利于促使学生对已掌握的专业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理论与实际脱轨,最终难以有助于促使其专业技能获得提升,也难以有利于促使其职业综合素养获得提高。

(三)家政专业师资队伍专业水平低下

从专业视野来看,大部分院校都严重缺乏家政专业的师资队伍,很多都是非家政专业毕业的,出现部分教师在开展专业教学活动时,才开始进行相应科目学习,在教学过程中也只注重带领学生阅读教材上的知识内容,未进行相关实践应用,未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和学生的专业特征来构建完善的教学体系,致使教学质量不高。另外,基于多数教师所安排的教学内容来看,由于很多家政服务专业教师未进入过家政市场来进行教学调研,对于行业的发展趋势并不了解,也不知新形势下家政市场对于人才的具体要求,因而致使其教学内容一成不变、教学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在教学方法上面也一直是重理论而轻实践,难以促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得到高效培养与提升,继而难以有助于促进学生未来的就业发展。

三、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的就业定位与培养途径

(一)提升家政服务专业学生的认知水平

我国相关部门应重视提升家政服务行业的社会地位,让更多的社会群体意识到家政服务对于促进社会优质发展所具有的积极作用。尤其对于从事家政服务行业的相关工作者应加强宣传,提升其对于该职业的认知水平,提倡积极参与专业培训活动,以此来提升其职业水平。另外,还需要在更多的工作群体中来宣传进行职业培训的重要意义,这将促使我国家政服务行业越来越趋正规。国家也应对此行业引起重视,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对于一些设置家政服务专业的院校进行教育扶持,建立专业培训基地,为了使该专业学生的学习认知水平获得高效提升,应着力推进企业与学校的合作,为学生提供职业体验机会,进一步令其意识到家政服务行业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继而形成强烈的职业自豪感。

(二)基于市场发展和行业需求来设置完善的专业课程体系

相关院校想要促使其家政服务专业的教学质量获得高效提升,就应明确意识到合理、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对于培养家政专业人才所具备的重要意义。高校在开展家政服务专业的教学活动时应推行“大家政”理念,致力于促进学生的知识面得到进一步的延伸,引导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职业规划来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做好就业发展计划,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多为学生创设实践课程,积极摸索能够与行业发展需求匹配、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家政服务课程体系,将有利于促使学生的综合能力获得高效提升。

(三)加强家政服务专业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专业教学活动的重要实施者和引导者。因此,想要获得高质量的教学效果,就应加强家政服务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力度,这样才能为人才培养的质量提供有力的保障。高校首先应对师资队伍的管理模式进行创新改革,构建科学的人才流动体系。高校可积极利用国际交流活动,招聘一些专业相符的且具有国际视野的家政专业人才来高校担任家政服务专业教师。其次,高校应重视为学校现有的家政服务教师提供专业培训的学习机会,鼓励其参加相关的主题讲座和学术研讨会,或者去校外培训机构参加教学培训,以此来促使其专业教学水平获得高质量提升。最后,高校也应提倡家政服务专业教师去相关企业进行调研,进一步掌握家政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对于人才的实际需求,这样将有利于开展针对性教学,不断完善其教学内容,促使教学体系得到不断完善与优化,继而有利于促使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获得高效提升。

猜你喜欢
服务行业专业人才家政
农嫂进城——家政行业状态观察
语言服务行业的本地化专业建设
2019年国家级家政服务政策盘点
2019年省级家政服务政策盘点
家政未来 个性定制
德国拟启动实施专业人才战略
市场主导下高校高尔夫专业人才的培养初探
基于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的高职机械行业英语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互联网上网服务行业面临转型升级关工委“五老”开展网吧监督
2016年《黄金》 传播信息 传递经验 促进创新 服务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