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扩招学生学情调查分析与对策建议
——以广州C 职院为例

2022-01-04 03:38阳恩丰张德宜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所学高职专业

阳恩丰,张德宜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 a.继续教育学院,b.校长室,广东 广州 510925)

高职院校面向社会扩大招生规模,为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高素质农民、在职职工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提升自升职业能力及获取专科学历创造了机会,为此类群体突破个人职业发展瓶颈,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创造了可能。在高职扩招学生注册入学后紧随而来的教育教学问题,让高职院校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让扩招学生不因特殊生源背景而影响教育教学质量,《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扩招后高职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厅〔2019〕20 号)指出,各高职院校要主动适应技术技能人才多样化培养需要,针对不同生源、不同学习时间、不同学习方式,充分挖掘高职扩招学生生源的特长潜质,实施扬长教育,补齐短板,系统开展学情分析,实现质量型扩招目标[1]。广州C 职院以2020年春季入学的高职扩招学生为研究对象,开展学情调查并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为高职院校实现质量型扩招提供针对性的因应策略。

一、问卷调查与数据分析

本课题组以张艺兰老师面向普通高校学历继续教育学员学情研究所制定的问卷为蓝本[2],根据高职扩招学生的实际情况对问卷进行了完善,形成了高职院校扩招学生学情调查问卷。调查内容涉及“专业基础、专业认知情况、专业与工作的相关性、专业兴趣、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支持、学习效果、学习保障”等十个维度,于2020 年9 月开始,面向广州C 职院2020年春已入学的扩招学生开展了网络问卷调查,共收集到655 份有效问卷,通过SPSS24.0 对问卷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分析,进而从四个方面呈现高职扩招学生的学情状况。

(一)学生的专业背景、工作性质、及兴趣爱好分析

1.专业基础分析

参与调查的605 人中,共涉及到14 个专业,26.9%的学生没有任何专业基础,56.5%虽有基础,但也只是略有学习,其中建筑工程技术专业32.3%的学生无任何专业基础,显示出高职扩招学生的专业基础较为薄弱。

2.专业认知情况分析

参与调查的608 人中,77.5%的学生了解所学专业,22.5%的学生对所学专业不了解。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需加强专业教育,提高学生的专业认知率。

3.专业与工作的相关性分析

参与调查的604 人中,71.5%的学生认为所学专业与其本职工作或者未来将从事的工作具有相关性,25%的学生认为密切相关,46.5%的学生认为在一定程度上相关;28.5%的学生认为所学专业与其工作不相关。较高比重的学生所学专业与工作不相关,显示有不少学生在专业选择方面存在一定的盲目跟风性。

4.专业兴趣分析

参与调查的610 人中,仅5.4%的学生对专业不感兴趣或完全不感兴趣;个案超过30 的专业中,专业不感兴趣或完全不感兴趣的最高占比仅为10%,这说明绝大多数高职扩招学生是基于自身的兴趣来选择专业的。

学生的专业背景、工作性质、及兴趣爱好调查的具体数据见表1,详细展现了广州C 职院2020 年春季入学的高职扩招学生的现状。

表1 专业背景、工作性质、及兴趣爱好现状

(二)学生学习目的、态度及方法分析

1.学习目的分析

如图1 所示,参与该项调查的学生约605 人,共有1794 个应答。高职扩招学生所选的“学习目的”,其中最高占比的是“取得文凭”,为25.9%,紧随其后且占比超10%的分别为:提升工作能力(22.4%)、提升工资(14.30%)、职位晋升(13.00%)、做有兴趣的事情(11.30%)。说明高职扩招学生对于参加高技能人才学历提升计划的目的是较为明确,主要是聚焦于通过学习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获得更高学历,以争取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更高的发展平台,这也符合教育部提升社会人员学历的基本要求。

图1 学习目的现状

2.学习态度分析

参与学习态度调查的学生共609 人,很认真(29.10%)与比较认真(38.90%)的达到68%,不太认真(7.7%)与很不认真(0.7%)的占8.4%,不清楚自己是否认真学习的占比为23.6%,显示出高职扩招学生的学习态度较为端正。

3.学习方法分析

学习方法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共7 个维度进行调查,如图2 所示。第一,是否考虑学习方法?参与调查的学生共610 人,会考虑学习方法的学生占比达87.7%,其中通常考虑的达到46.6%,偶尔考虑的为41.1%,从来不考虑的为12.3%,显示多数高职扩招学生对学习方法较为重视。第二,是否制订学习计划?参与调查的学生共605 人,会制订学习计划的学生达到95.1%,其中:26.3%的学生一直制定,22.8%的学生经常制订,46%的学生偶尔制订,不到5%的学生不制订学习计划。学习计划的制定对于高职扩招学生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非常实用,可切实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第三,课前是否预习?参与调查的学生共609 人,有课前预习习惯的学生占比为49%,很少预习的学生占41.6%,另有9.4%的学生基本不会预习,显示超半数学生没有做到课前预习。第四,课堂是否做笔记?参与调查的学生共608 人,有记笔记习惯的学生达到64%,很少记笔记的学生为31.7%,从来不记笔记的为4.3%,显示多数学生有记笔记的良好学习习惯。第五,课后是否进行复习?参与调查的学生共611 人,很少复习和基本不复习的占48.3%,显示不少高职扩招学生对于知识学习缺少课后及时巩固。第六,是否重记忆轻理解?参与调查的学生共606 人,其中“重记忆轻理解”的学生占比为35%,另外75%的学生较为重视“对知识的理解”,显示多数学生在实际学习中能够通过“理解”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第七,是否平时少学习,考前才集中学习?参与调查的学生共609 人,有46.9%的学生存在临时抱佛脚的习惯,只有9.9%的学生是从来不会这样做的。显示学生在备考方面并不重视平时的学习积累。

图2 学习方法现状

(三)学生学习支持与保障分析

1.学习支持分析

此项调查从条件、环境、网络等方面多个维度进行。第一,学生对学校所提供的学习条件的评价。参与此项调研的604 名学生中,有57.8%学生认为学校提供了比较好的学习条件,40.2%的学生认为学校提供学习条件一般,仅有2%的学生认为学习条件比较差。结果显示我校所提供的学习条件能较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第二,课堂教学是否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参与此项调研的603 名学生中,认为课堂教学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有62.6%,觉得做得不够的有29.9%,有7.6%的学生认为完全没有。结果显示课堂教育仍需改进,需切实从学生的发展需求出发,为学生学习提供满意的课堂教学。第三,课堂教学是否体现“以问题为中心”?参与此项调研的学生共607 人,认为课堂教学体现“以问题为中心”的仅有58.6%,觉得不够的有33.1%,8.2%的人认为完全没有。问题是课堂开展“启发式”教学的起点,数据显示现有的课堂教学离“启发式”教学尚有较大差距。第四,学生所喜爱的教学方式。参与调查的学生共607 人,喜欢讲授式的占20.1%;喜欢研究式的占7.3%,喜欢案例式的占20.1%,喜欢实战操作式的占48.4%,喜欢其它教学方式的占4.3%。调查显示约半数学生喜欢“实战操作”教学方式,这要求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适度增加实践操作的教学内容,以及将实践操作作为重要的学习评价方式。第五,对网络教学的态度。参与调查学生共有605 人,完全同意“以网络为主教学模式”的占37.5%,基本同意的占48.4%,不太同意网络教学的占11.1%,坚决反对的占3%。数据显示绝大多数学生认同“以网课为主”开展日常教学工作。

2.学习保障分析

此项调查涵盖单位、家庭、社会等方面,如图3 所示。第一,当前的管理机制对教学质量的保障,共有约608 人参与,其中10.2%的学生认为当前的管理机制“不能保障”教学质量,49.5%的学生认为“保障一般”,31.4%的学生认为“较好保障”,8.9%的学生认为“很好保障”。调查显示约60%的学生认为当前的管理机制不能有效保障教学质量,这也显示当前教学管理机制亟待完善。第二,工作忙是否影响学习(学习时间),共有605人参与,其中16.2%的学生认为“一直受”工作忙影响,40.2%的学生认为“经常受”工作忙影响,34.7%的学生认为“很少受”工作忙影响,8.9%的学生认为“基本不受”工作忙影响。由此显示高职扩招学生在兼顾工作与学习方面,较难做到两全。第三,家务是否重而影响学习(学习时间),总体上有38.2%的考生因为家务繁重影响到了学习,61.8%的学生认为家务不影响学习,显示多数学生不会因为家务事而影响到日常的学习。第四,单位对学习的支持,共有607 人参与调查,其中68.4%的学生认为单位对其学习“很支持”,27.7%认为“比较支持”,3.1%认为“不太支持”,0.8%认为“坚决反对”。这说明绝大多数学生所在单位鼓励学生在岗进修提升学历。第五,家人对学习的支持,共有590 人参与调查,其中56.4%的学生认为家人对其学习“很支持”,38.3%认为“比较支持”,4.2%认为“不太支持”,1.0%认为“坚决反对”。这说明绝大多数学生所在家庭鼓励学生通过在岗进修提升学历。第六,家庭能否保证良好学习环境,有606 人参与调查,其中39.3%的学生认为家庭“一直能保证”良好的学习环境,41.1%认为“经常能保证”,17.3%的学生认为“很少能保证”,2.3%认为“基本不能保证”。由此显示仍有近20%的学生在学习环境方面有待改善。

图3 学习保障现状

(四)学生学习效果分析

教学内容的实用性直接影响着专业学习的效果。接受调查的约有607 位学生,如图4 所示,有56.1%的学生认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很强,有43.9%学生认为学习效果一般,显示教学内容并没有达到学生提升个人职业能力的预期。在教学内容的时效性调查中,89.5%的学生认为学习内容的时效性可以接受,10.5%学生认为学习的内容比较陈旧,显示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工作的实际吻合度有待提高。在调查学生是否理解学习内容中,有82.8%的学生能听懂,有17.2%的学生听不懂,这说明课程内容的难易程度适中,符合高职扩招的教学要求。在网络课程内容的评价中,82.1%的学生认为网络课程内容能满足学习需求,17.9%的学生认为不能够满足学习需求,显示网课内容能够基本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关于学习对提升个人素养的帮助调查中,72.6%的学生认为有帮助,27.4%的学生认为帮助较少,显示高职扩招学生通过学习,能够使个人素养得到较大提升。在学习对工作的帮助调查中,94%的学生认为有帮助,6%的学生认为对其帮助不大或很少,显示大多数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将所学应用于工作实践,促进其工作质量的提高。从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文科类专业,例如工商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等专业,都认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还是比较好。

图4 学生学习效果现状

二、问题关注及其原因分析

(一)关注学生专业基础的分析

参与专业基础调查而个案超过30 个的电子商务、工商企业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建筑工程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市场营销等专业中,不具有专业基础占比最大的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比例为32.30%,超过全校均值(26.9%)的有建筑工程技术(32.30%)、工商企业管理(31.20%)、电子商务(30.20%)。建筑工程技术、工商企业管理、电子商务有30%的学生没有任何专业基础,这说明部分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受学校办学特色(建筑工程技术)、社会需求热度(电子商务),以及专业本身的通用性(工商企业管理)等方面较大影响,此类学生多数没有从自己所从事职业的角度出发,也没有结合自身的专业发展实际做出适切的选择,不排除受从众心理影响的结果。此类学生由于没有任何专业基础,这使其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较大。因而,学校对如何提高没有专业基础的学生的学习成效,应是未来工作的重点。

(二)关注学生对所学专业了解程度的分析

通过调研发现,个案超过30 的专业中,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学生对专业不了解的不论是本专业群体所占比例(30.80%),还是在全校不了解专业群体所占比例(17.50),均位列第一,这说明就读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学生,显然对于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所学课程内容,以及该专业对其职业发展的支持,均缺少应有的了解,不排除此类学生,因感受到互联网对传统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从而认定就读该专业有前景,对其个人职业发展有促进作用。计算机应用技术是一门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专业,特别是对学生的数学、逻辑能力要求较高,全日制在读学生要学好此专业亦不容易,对于高职扩招学生来说,其所面对的困难则更大。

(三)关注所学专业与其工作相关性的分析

在所学专业与其本职工作或者未来将从事的工作具有相关性的调研中,针对个案超过30 的专业研究发现,学生所选专业与工作不相关的占比超过30%的有学前教育(40.60%)、计算机应用技术(31.20%)、建筑工程技术(30.80%);在工作与专业不相关群体中,学前教育学生的占比最大,达到22.70%。这说明此类学生认识到计算机应用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学前教育等专业的就业前景较为广阔,即使自己现在不是从事与该专业相关的工作,也希望通过专业的学习,能够为自身实现职业变轨创造条件。这是高职扩招学生积极进取的一面,值得肯定。但同时也衍生出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对学校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如何让一个高职扩招学生,在不能通过工作实践学习专业知识的情况下,能够确实掌握新专业的知识与技能,从而获得新专业能力的生长,为有需要的学生在毕业后进行职业变轨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如何让高职扩招学生在选填专业时,能够尽量从自身的工作实践出发,本着提升自己工作水平的角度加强专业学习,以免盲目跟风,导致学非所用,产生不必要的教育浪费。

(四)关注教学质量保障有效性的分析

学校当前的管理机制对教学质量保障的调研中,约60%的学生,觉得当前的管理机制不能有效的保障教学质量,不能达到需要的学习效果,只有40%的学生认为能保障学生效果。在《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文件中,明确要求质量为先,强化资源配置,提升培养能力,确保质量型扩招,其方向是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需要服务。这就对学校提出了要求:一是如何制定相关制度,优化资源,确保高职扩招教学质量;二是如何选聘师资,提高教学质量,确保质量型扩招,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的就业。

三、针对相关问题分析的对策建议

(一)没有专业基础的学生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课程结构,做到因材施教,实施分类教学管理,提升学生的学习方法能力,促进学生核心能力深化和综合素质提升[3];为无专业基础的学生开设专业入门讲座,引导学生通过网络课程学习提升学生的专业基础;扩大实践课程比例,引导学生通过参与专业紧密相关实践,切实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构建起所学专业知识体系;对于不具专业基础较多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凝练管理要素,逐步建立起“管理就是实践”的意识[4]。

(二)对专业不了解的学生

针对学生对专业不了解的情况,在学生入学环节加强专业认知教育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讲解,增强学生对所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设置、职业技能及就业方向的充分了解。在教学内容方面更注重于应用层面的知识传授和技能掌握,特别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工作所使用的计算机软件进行课程同向学习,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以使学生能够做到边学边用,逐步提升其专业技能,达到企业工作岗位要求。

(三)所学专业与其工作不一致的学生

从目前情况来看,高职扩招学生的教学主要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因而在工作中学习,应是此类学生提升专业能力与素养的主要路径。对于所学专业与工作相关的学生,可以结合工作项目的完成来评价其学习的成效,引导学生能够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有机地应用到工作中,从而提升工作效果,把“应用”作为学生学习成绩评价的重要指标;对于所学专业与工作不相关的学生,需要为其创造更多实践的机会,可以采取学生结对成立学习小组的方式,让所学专业不相关的学生能够在专业相关学生的带动下,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从而提高学习的成效。可以为已就读学生开展专业倾向测试,帮助学生找到契合于自身性格特质的专业,对于性格特质与专业吻合度较底的学生,为其转专业提供方便[5];对于目前高职扩招专项招生,可在学生选填专业进行咨询时,通过引入专业倾向测试环节,透过测试结果帮助学生推荐专业,以使学生在专业选择方面更为科学合理。

(四)教学质量保障的有效性

优化师资结构、改革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实现质量型扩招的关键,要联合企业组建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分工协作进行模块化教学,坚持送教上门、送教到企业;创新教学组织形式,改进当前的教学管理机制,坚持在岗与学校培养相结合、线上与线下教学相结合、集中与分散教学相结合、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①;坚持因材施教,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中心,推广项目教学、案例教学、体验教学、工作嵌入式教学,减少网络课程的比例,增加现场授课比例;与企业联合,共同进行教学管理,做好服务工作,加强与学生的联络,了解其学习、工作、生活动态;加强对学生的关注度,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完善奖学金制度、资助制度和党团组织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学习态度问题;校企联动,充分发挥优质企业资源优势,开展特色班、专项班培养;增加校园招聘会场次,引进更多企业进校园直接选聘人才,降低企业招聘成本,提高高职扩招学生的入职机会和就业质量。

注释:

①关于组织高职院校面向社会人员做好普通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通知(粤教职函〔2019〕137 号).2019-12-10.

猜你喜欢
所学高职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非所学
非所学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提高复习教学的实效性
一道课本题 几点新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