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TA简单规则联合CDFI及血清CA125鉴别诊断卵巢肿瘤良恶性的价值

2022-01-07 04:02年子敬孔德姣董晓秋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21年12期
关键词:实性敏感性恶性

年子敬 姜 娜 孔德姣 王 娜 于 也 董晓秋

卵巢恶性肿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肿瘤之一,但因卵巢位于盆腔深部,大多患者确诊时已为晚期,预后不良[1]。超声是目前常用的卵巢肿瘤检查方式,但由于操作者经验及超声仪器的不同,对卵巢疾病的诊断准确性亦有所不同。2008年国际卵巢肿瘤分析组织(International Ovarian Tumor Analysis,IOTA)提出了诊断卵巢肿瘤良恶性的简单规则[2]。本研究旨在探讨IOTA 简单规则联合CDFI 及血清CA125 鉴别诊断卵巢肿瘤良恶性的应用价值。

资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选取2018 年9 月至2020 年1 月在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肿瘤患者 89 例,年龄 19~78 岁,平均(48.9±15.4)岁;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组48例和恶性组41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经阴道超声、CDFI 及CA125 检查。排除标准:①妊娠期及哺乳期患者;②转移性卵巢肿瘤或其他恶性肿瘤患者;③本次就诊前曾接受治疗;④导致血清CA125 异常升高的其他疾病。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

二、仪器与方法

1.超声检查:使用GE Logiq E 9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RIC5-9-D 腔内探头,频率5.0~9.0 MHz。患者取截石位,于横切面、纵切面、斜切面多角度连续扫查子宫、双附件区及盆腔,记录肿瘤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以及有无分隔、乳头状结构等;彩色血流取样框应包含整个病灶,图像稳定后选择血管数量最多的切面观察血流信号及位置,测量阻力指数(RI)和血流速度。所有参数重复测量3 次取平均值。CDFI 诊断参考Adler 分级标准[3]分为 0~3 级,0 级和 1 级判为良性肿瘤,2 级和3 级判为恶性肿瘤。

2.血清CA125 检测:抽取5 ml 空腹静脉血,采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记录血清CA125。

3.IOTA 简单规则评价标准[3]:良性肿瘤特征包括:①单房囊肿;②伴实性部分,实性区最大径<7 mm;③实性部分伴声影;④分隔光滑多房囊性肿瘤,最大径<100 mm;⑤无血流信号。恶性肿瘤特征包括:①不规则实性肿块;②伴腹水;③囊内乳头状结构≥4 个;④不规则多房囊性或囊实性肿块,最大径>100 mm;⑤伴丰富血流信号。至少存在1个恶性特征而不存在良性特征归为恶性肿瘤;存在至少1个良性特征而不存在恶性特征归为良性肿瘤;当良、恶性特征均存在或均不存在则归为不确定性。

4.联合评价标准:当IOTA 简单规则诊断为不确定性时,CDFI或CA125其中一项为恶性判为恶性;当IOTA简单规则诊断为确定性时,三者中两者为恶性判为恶性。

三、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6.0 统计软件,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表示,组间比较行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IOTA 简单规则、CDFI、血清CA125及其联合应用诊断卵巢肿瘤良恶性的效能,曲线下面积比较行Z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一、超声检查结果

良恶性组形态、边界、内部成分及有无乳头状突起及血流分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和图1。

表1 卵巢良恶性肿瘤二维超声特征比较 例

图1 良恶组卵巢肿瘤超声图像

二、血清CA125检查结果

良性组血清CA125为5.80~133.10 U/ml,中位数19.76 U/ml;恶性组血清 CA125 为 8.97~5000.00 U/ml,中位数 92.40 U/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三、IOTA 简单规则、CDFI、血清 CA125 及其联合诊断卵巢肿瘤良恶性的情况

IOTA 简单规则、CDFI、血清CA125 及其联合诊断卵巢肿瘤良恶性的情况见表2。

表2 IOTA简单规则、CDFI、血清CA125及其联合诊断卵巢肿瘤良恶性的情况 例

四、ROC曲线分析

IOTA 简单规则、CDFI、血清CA125 及其联合对卵巢肿瘤良恶性的诊断效能见表3 和图2。联合应用的曲线下面积、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均高于各方法单独应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表3 IOTA简单规则、CDFI、血清CA125及其联合诊断卵巢肿瘤良恶性的ROC曲线分析

图2 IOTA 简单规则、CDFI、血清CA125 及其联合诊断卵巢肿瘤良恶性的ROC曲线图

讨 论

文献[4]报道,经阴道超声诊断附件肿块的准确率可达90%以上,但对于复杂肿块的诊断准确率仍然较低。卵巢肿瘤早期缺乏特异性表现,晚期患者5年生存率较低,早期诊断卵巢恶性肿瘤可以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其生存率。因此寻求一种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探讨IOTA 简单规则联合CDFI及血清CA125鉴别诊断卵巢肿瘤良恶性的应用价值。

本研究二维超声检查结果显示卵巢良恶性肿瘤形态、边界、内部回声及有无乳头状突起等超声特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Chen 等[5]研究结果一致。分析原因可能是恶性肿瘤细胞为非均匀生长,呈侵袭性,局部乳头上皮细胞增生,形成乳头状结节突向囊内,且癌细胞增生活跃,使肿瘤内部产生较多的实性成分[6]。本研究CDFI 检查结果显示良恶性肿瘤血流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研究[7]结果一致。良性肿瘤可于周边或内部探及少量血流信号,恶性肿瘤内部血流丰富,可探及较多混合型血流信号,原因可能是新生的肿瘤血管无肌肉组织,血管壁薄,这也是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主要病理改变[8]。

血清CA125是目前临床常用的卵巢肿瘤标记物,是诊断卵巢肿瘤、监测预后及复发的重要指标。本研究ROC曲线分析显示,以血清CA125为45.25 U/ml为截断值判断卵巢肿瘤良恶性具有较高的特异性(85.42%),表明血清CA125>45.25 U/ml时卵巢肿瘤恶性几率可能增加。原因可能是卵巢上皮发生癌变时,癌变的上皮产生大量CA125,导致血清中CA125浓度升高。研究[9]表明,虽然血清CA125在部分妇科炎症性疾病及良性肿瘤中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升高程度一般较低,CA125在卵巢良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具有较大差异,根据其升高程度可以提示恶性程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IOTA 简单规则、CDFI、血清CA125单独应用与三者联合应用诊断卵巢肿瘤良恶性的曲线下面积、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表明联合应用价值更佳。本研究IOTA 简单规则的诊断敏感性为56.10%、特异性为91.67%,分析敏感性较低的原因可能是IOTA简单规则诊断结果中有16 例患者为不确定性,其中12 例病理结果为恶性,这可能是因为交界性及恶性肿瘤早期阶段既存在恶性特征,又存在良性特征,故分类为不确定性,导致敏感性降低。单独应用CDFI 的诊断敏感性为63.41%,特异性为93.57%,可能是由于CDFI 对低速及细小血管显示存在局限,或部分恶性肿瘤患者形成静脉癌栓,导致单独应用的诊断敏感性低。单独应用血清CA125时的诊断敏感性为63.41%,特异性为85.42%,可能是由于CA125 对不同病理类型的敏感性不同,导致其对早期卵巢癌的敏感性较低。三者联合应用能明确诊断IOTA 简单规则无法确定的肿瘤类型,弥补CFDI 及CA125 敏感性低的不足,降低漏诊率。

综上所述,IOTA 简单规则联合CDFI 及CA125 鉴别诊断卵巢良肿瘤恶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实性敏感性恶性
CT联合CA199、CA50检测用于胰腺癌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探讨
超声造影在乳腺囊实性复合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及指导活检决策中的价值
NEAT1和miR-146a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计及需求敏感性的电动私家车充电站规划
超声在诊断甲状腺囊实性结节中的应用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探讨超声检查在甲状腺肿块良恶性鉴别中的诊断价值
痤疮患者皮肤敏感性的临床分析与治疗
胰腺实性-假乳头瘤超声误诊一例分析
教育类期刊编辑职业敏感性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