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高山与沿海地区成年人桡骨骨密度调查

2022-01-10 12:08郑滢滢孙雪春屠莉洁吴晶晶李进华
关键词:宁德市年龄组县市

郑滢滢,孙雪春,屠莉洁,吴晶晶,李进华

(宁德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福建 宁德 352100 )

骨密度(BMD)值是衡量人体骨骼健康状况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BMD 值低容易导致骨质疏松[1],骨质疏松可引起骨痛、骨变形、甚至骨折,BMD 值是反映骨质疏松程度并预测骨折危险性的重要标志[2].随着医疗器械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骨质疏松症被检出[3],这种隐匿的疾病,威胁全世界人民的健康,并出现年轻化趋势.年轻时具有较高的BMD 值,可为进入中老年后保持骨骼健康奠定良好的基础[4].通过对BMD 值的检测,了解骨质健康现状,及早预防,可降低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本文通过对宁德市高山与沿海县市机关与事业单位成年人(22~59 岁)进行桡骨超声骨密度测量,了解宁德市成人骨质健康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成人骨质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对居住在宁德市高山地区(周宁县和屏南县等)与沿海县市(宁德市蕉城区等)5 年以上(包含5 年)的机关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598 人)进行调查,其中男性275 人,女性323 人,年龄为22~59 岁.高山地区285 人,男性135 人,女性150 人;沿海地区313 人,其中男性140 人,女性173 人.本次研究对象都排除相关影响性疾病,受试对象均属自愿参加.

1.2 研究方法

1.2.1 骨密度检测法 1)身高、体重测量.按标准测定受检者的身高、体重;

2)骨密度检测.采用Sunlight Omnisense 7 000 超声骨密度测定仪(以色列阳光公司),测定受检者非优势手前臂桡骨远端外侧(在其手肘至中指顶部距离取中点位置进行检测:SOS 值、T 值、Z 值)[5].检测的结果是超声骨密度检测仪系统分析后给出的结果报告.这种检测方法的优点是无创伤、无辐射、无疼痛[6].检测结果中T 值是测量数值与年轻健康成年人群的平均值比较的标准差值,其数值表明受检者的骨密度是否正常;Z 值是测量数值与年龄相同性别一致人群平均值比较的标准差值;SOS 值是超声在骨中穿行速度,其值越大,表示此部位骨质含量越高;

3)评定标准.采用目前WHO 建议的诊断统一标准:T≥-1 为骨量正常;-2.5<T<-1 为骨量减少;T≤-2.5 为骨质疏松[7].Z 值标准:Z≥-2 为同年龄人范围;Z<-2 为低于同年龄同性别人群.

1.2.2 问卷调查法 根据超声骨密度测定仪检测系统内影响骨密度的相关因素:年龄、性别、高钙饮食、运动频率、烟酒咖啡碳酸饮料的摄入等选项,补充测试对象在宁德地区居住时间选项.查阅相关资料,设计《饮食运动与日晒时间对骨密度的影响》调查问卷.对研究对象骨密度检测时,现场进行问卷调查,同时将骨密度检测报告结果记录在问卷上,问卷无记名,为有利于针对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问卷当场收回.共计发放问卷678 份,回收问卷678 份,回收率为100%,其中符合研究对象要求的有效问卷598份,有效率为88.20%.其中男性275 人,女性323 人,年龄为22~59 岁.高山地区285 人,男性135 人,女性150 人;沿海县市313 人,其中男性140 人,女性173 人.年龄与性别构成:高山地区22~29 岁年龄组68 人,其中男性31 人,女性37 人;30~39 岁年龄组78 人,其中男性35 人,女性43 人;40~49 岁年龄组70 人,其中男性32 人,女性38 人;50~59 岁年龄组69 人,其中男性35 人,女性34 人.沿海县市22~29岁年龄组75 人,其中男性32 人,女性43 人;30~39 岁年龄组87 人,其中男性40 人,女性47 人;40~49岁年龄组78 人,其中男性34 人,女性44 人;50~59 岁年龄组73 人,其中男性36 人,女性37 人.高山和沿海县市两组资料男女性别、年龄构成无显著差异(P>0.05).

1.2.3 数据统计法 运用SPSS 20.0 软件,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诊断标准”对BMD 的正常值、骨量偏低、骨质疏松进行评价,对评价的结果进行数理统计和处理,数据统计以百分比表示.组与组之间的对比采用卡方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调查结果

2.1 桡骨BMD 检测结果

宁德市高山与沿海县市工作人员桡骨骨密度检测结果见表1.

表1 宁德市高山与沿海县市工作人员桡骨BMD 检测结果

宁德市机关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桡骨骨质疏松检出率男性为2.55%,女性为5.94%,女性高于男性,平均检出率为4.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98,P<0.05).骨量偏低率男性为31.27%,女性为30.31%,平均为30.60%.骨量正常率男性为66.18%,女性为64.69%,平均为65.05%.骨量正常率与骨量减少率男女之间无明显差异(X2=0.29,P>0.05;X2=0.11,P>0.05).

2.1.1 沿海县市BMD 检测结果 宁德市沿海县市工作人员桡骨骨密度检测结果见表2.

表2 沿海县市工作人员桡骨BMD 检测结果

宁德市沿海县市参与检测工作人员共有313 人,桡骨骨质疏松检出率平均值为6.07%,其中男性为2.86%,女性为8.67%,女性高于男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59,P<0.05).骨量偏低率男性为36.43%,女性为30.64%,平均值为33.23%,两者之间无统计学上差异(X2=0.53,P>0.05).骨量正常率男性为60.71%,女性为60.69%,平均值为60.70%,男性与女性之间无统计学上差异(X2=0.00,P>0.05).

2.1.2 高山地区BMD 检测结果 宁德市高山地区工作人员桡骨骨密度检测结果见表3.

表3 高山地区工作人员桡骨BMD 检测结果

宁德市高山地区参与检测工作人员共有285 人,桡骨骨质疏松检出率平均值为2.46%,其中男性为2.22%,女性为2.27%,骨质疏松率无性别差异(X2=0.06,P>0.05).骨量偏低率男性为25.93%,女性为29.33%,平均值为27.72%,女性高于男性,但无统计学上显著差异(X2=0.41,P>0.05).骨量正常率男性为71.85%,女性为68.00%,平均值为69.82%,骨量正常率与骨量减少率男女之间无明显差异(X2=0.50,P>0.05).

2.2 骨质疏松发生率对比分析

宁德市高山与沿海县市工作人员骨质疏松发生率对比结果见表4.

表4 宁德市高山地区与沿海县市骨质疏松发生率对比

由表4 可知宁德市高山地区与沿海地区工作人员桡骨骨质疏松发生率即T≤-2.5.通过对比分析,沿海地区工作人员桡骨骨质疏松发生率明显高于高山地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69,P<0.05).

2.3 不同年龄段桡骨BMD 现状

宁德市高山与沿海县市工作人员不同年龄段性别桡骨BMD 现状见表5.

表5 宁德市工作人员不同年龄性别桡骨BMD 现状

续表5

从表5 可知,宁德市高山和沿海县市工作人员骨质疏松检出率占比第一的年龄是50~59 岁成年人,达7.04%;占比第二的是20~29 岁年龄段,达4.89%.各年龄组组间对比,女性桡骨骨质疏松检出率均高于男性.而其中性别对比差异较大的是50~59 岁人群,女性显著高于男性(X2=3.87,P<0.05).依其余年龄组各年龄组间骨质疏松率性别对比均无明显差异(X2=0.00,P>0.05;X2=2.08,P>0.05;X2=0.16,P>0.05).

2.4 身体活动对BMD 的影响

身体活动对桡骨BMD 的影响情况见表6.

表6 身体活动对桡骨BMD 的影响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高山地区经常参加运动锻炼人数(即每周锻炼三次以上,每次锻炼时间大于30 min)明显高于沿海地区,且有统计学上显著差异(X2=72.6,P<0.01);而对于桡骨骨密度正常情况,高山县市成年人也明显高于沿海地区,两者对比具有统计学上显著差异(X2=5.46,P<0.05);对于骨质疏松的发生率从表4 已显示沿海地区明显高于高山县市,两者对比具有统计学上差异(X2=4.69,P<0.05).可见经常参加身体活动,能促进骨质健康.

2.5 碳酸饮料摄入对青年人BMD 影响

碳酸饮料摄入对青年人桡骨BMD 的影响情况见表7.

表7 碳酸饮料摄入对青年人桡骨BMD 的影响

本次调查显示,22~29 岁年龄组成年人中,有7 人骨密度低于正常健康人群-2.5 个标准差,而其中高山县市有3 位成年人经常性摄入碳酸饮料,其中有2 位青年人骨密度低于-2.5;沿海县市有8 位青年经常性摄入碳酸饮料,其中有5 位骨密度测量值低于-2.5 个标准差.年龄在30~39 岁,也同样显示经常性摄入碳酸饮料导致青年人骨密度严重低于正常水平,说明青年人不良的饮食习惯对骨钙丢失造成很大影响.

2.6 日晒时长对桡骨BMD 影响

日晒时长对桡骨BMD 的影响情况见表8.

表8 日晒时长对桡骨BMD 的影响

高山地区机关事业单位每周日晒超过70 min 的人员达37.53%,而沿海县市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每周日晒超过70 min 的人员仅占22.36%,高山地区显著高于沿海县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6.50,P<0.01);高山地区几乎不晒太阳的人数比率占12.28%,而沿海县市占36.74%,沿海县市显著高于高山地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7.50,P<0.01).通过骨密度正常率对比,高山地区机关工作人员高于沿海地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8.39,P<0.01).

2.7 豆类、奶类及海产品摄入对BMD 的影响评价

豆类、奶类及海产品摄入对桡骨BMD 的影响情况见表9.

表9 每周豆类、奶类及海产品摄入情况对桡骨BMD 的影响

高山地区每周摄入豆类>3 次人数占比为68.07%,而沿海县市占比为50.16%,高山地区明显高于沿海县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9.74,P<0.01);而每周摄入奶类>3 次的人员沿海县市占59.42%,高山地区占37.89%,沿海县市明显高于高山地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7.67,P<0.01);而每周摄海产品>3 次的人员沿海县市占74.76%,高山地区占51.23%,海沿县市明显高于高山地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5.66,P<0.01).表9 还显示通过饮食摄入量与骨密度减少现象人数占比发现:低摄入豆类、奶类或海产品易导致骨密度减少,分别占62.68%、64.59%、65.08%,而经常摄入豆类、奶类、海产品的成年人骨密度的减少分别只占比率37.32%、35.41%、34.92%.

3 结果与讨论

3.1 不同年龄段桡骨BMD 现状

日常生活中桡骨骨折时有发生,例如人体在失去平衡时会不自觉地用手撑地,这个动作常常导致桡骨远端2~3 cm 处发生骨折[8],因为该部位是人体解剖薄弱处,故本次选择桡骨作为检测的部位.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宁德市沿海县市在职工作人员桡骨骨质疏松率为6.07%.T≤-2.5 的人数中年轻人的占比不容忽视,T≤-2.5 的调查对象中有4.89%存在于22~29 岁年龄组,T≤-2.5 的调查对象中有3.65%存在于30~39 岁年龄组.通过男女性别对比,本次研究中女性在各个年龄组桡骨骨质疏松的发生率均高于男性,尤其是50~59 年龄组,女性的骨质疏松率明显高于男性,且差异具有统计学上意义,这符合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的研究结果[9].

本次对高山与沿海县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调查结果显示:22~29 岁年轻人群骨质疏松发生率为4.89%,与年轻人过多摄入碳酸饮料密切相关,这与孙雪春[1]研究结果相似.而影响30~39 年龄组女性骨质的最重要因素可能是生育、哺乳及长期摄入碳酸饮料.此外骨量减少方面本次调查结果无性别差异,这与刘翔[10]等的研究结果不同,其研究结果显示骨量减少方面女性高于男性.

3.2 BMD 偏低的影响因素

运动量未达标和日晒时间不足,是城市机关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本次调查结果BMD 偏低的重要因素之一.钙在骨中沉积的速度与运动有关,而钙质的良好吸收还依赖维生素D,维生素D 的主要来源:一是从食物中摄取;二是通过阳光照射促进皮下合成维生素D.

3.3 BMD 相对较高的影响因素

根据本次调查结果,高山地区工作人员的运动量较沿海地区大,每周日晒时间长;虽然高山地区牛奶以及海产品的摄入量比沿海城市人员低,但大部分人每天都会摄入豆类及豆制品;同时他们所摄入的咖啡及碳酸饮料相对较少.因而高山地区工作人员保持较高的骨密度,说明运动与日晒时间对骨密度的影响更大.

4 结语

骨骼是支撑人身体的基本框架,造成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因素有两点:一是青年时期骨密度的峰值没有达到较好的高度;二是老年时期的骨钙流失较大.故从以下四方面对防治宁德地区骨质疏松症提出建议:

1)重视骨质疏松应该从青少年时期开始,在骨密度增加的过程中,从饮食、生活作息以及运动上做出改变,提高青少年时期骨密度,增加青少年时期的骨量储备;

2)调整生活习惯,加强运动,减少碳酸饮料和咖啡的摄入.青年人需限制碳酸饮料的摄入,严格限制烟、酒、浓茶的摄入;

3)女性一生中骨钙流失严重的阶段是绝经期,由于此时期雌激素水平骤然下降,造成骨钙流失严重,因此女性在年轻时注意骨钙的储备非常重要,同时加强力量训练和适当的户外运动是中老年女性减缓骨量流失的重要手段;

4)对于本次桡骨骨密度检测结果为T≥-1 的成人,应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加强规律运动,特别是阳光下的运动,对提高骨密度效果更佳;对于本次检测结果为-2.5<T<-1 的成人,除上述建议外,还需戒除不良生活习惯,如碳酸饮料的摄入、挑食偏食等,多摄入含钙物质丰富的奶制品、绿叶蔬菜等,必要时补充钙片;对于T≤-2.5 的成人,应及早加强运动、调整饮食结构,补充钙片,必要时可寻求专业医生进行药物治疗.

猜你喜欢
宁德市年龄组县市
华东地区典型山区县市空气质量分析——以新昌县为例
同享好时光
宁德市妇联举办“传承好家风·建设新宁德”主题活动
“寓教系列”:拓展县市媒体新闻队伍建设新模式
2005年与2010年河北省经济较好与经济一般城市成年女子健身程度的比较与分析
高原地区736例消化性溃疡临床特点分析
鄂尔多斯地区2005-2014年无偿献血人群年龄性别分布及其变化趋势
县市报本土评论题材的深度开发
新传播格局下地方媒体的创新与发展——县市报观察篇
2005年与2010年黑龙江省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