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葡萄产业集群建设提升涿鹿特色产业水平

2022-01-11 11:33梁旭忠
河北农业 2021年12期
关键词:果品全县葡萄

□文/梁旭忠

“千里桑干唯富涿鹿”,张家口市涿鹿县作为传统农业大县,县委、县政府一直把果品产业当作振兴县域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来抓,到2020年底,全县干鲜果品总面积为44.17万亩,果品总产量为17.52万吨。其中葡萄面积8万亩,产量为15万吨,分别占全县果品的18.11%和85.62%。现已形成了以温泉屯镇、五堡镇为主的葡萄专业乡镇两个,从事果品生产农户达到3万余户、10万多人,占到全县农业人口的30%。

近几年,涿鹿县结合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现状,重点突出质量导向,深入推进产品开发。同时,借助冬奥契机,开创中国“葡萄和葡萄酒+生态旅游+康养”的产业大融合新模式,通过特色小镇、葡萄酒庄等建设,打造中国一流的葡萄和葡萄酒产业集群。

优化产业布局,加快葡萄产业集群建设

持续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葡萄产业的发展作为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来抓,促进其提档升级。一是葡萄发展休闲采摘。涿鹿县按照科学规划、整体推进、集中连片的原则,将葡萄产业由过去分散基地种植向集中产业带和产业园区建设转变。结合文旅产业发展,以郭沫若先生对龙眼葡萄“北国明珠”的赞誉为切入点,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县建成果品观光采摘园15家,经营面积2000余亩,年接待人数超过15万人次,从而推动了果品生产的转型升级;二是做好果品保鲜。全县建有果品贮藏库800余座,贮藏能力达到8000余吨,占全县葡萄总产量的5%,可以实现季产年销,周年供应市场;三是发展葡萄产业集群。建立和完善五堡镇、温泉屯镇鲜食葡萄园区和东小庄酒用葡萄园区,园区内共有农业企业5家,葡萄专业合作社120家,入社社员3600户,经营葡萄面积为5万余亩,占全县葡萄总面积的62%,带动从事葡萄生产的农民1.2万余户,从事葡萄储运、经营农户5万余人。

健全技术服务指导,强化农业科技支撑

为了促进涿鹿县葡萄产业的持续发展,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县政府组建了专职科普服务队,县农业农村局精选中高级职称以上的农业专家,成立了涿鹿县特色产业发展专家团队(25人),全面指导农业生产,解决葡萄产业发展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同时完善县、乡、村三级农业产业技术服务体系,建立了10支乡镇产业技术服务队,80名驻村技术指导员,落实技术指导员挂牌承诺服务。通过精准培训、实地指导、田间学校、科技赶集等多种形式开展指导培训150多场次,解决葡萄生产技术难题7项,发放宣传资料15000多份。采取“专家+农技员+基地+农户”的推广带动模式,建设葡萄产业“县级农业科技示范基地”3处,推广主推技术,开展农技指导和培训服务推动全县葡萄产业持续向好发展。

突出龙头企业示范,促进葡萄产业提档升级

全县共有省级龙头企业5家,其中以葡萄产业为主的省市级龙头企业两家,推广了“公司+合作社+基地”的经营模式,实行定单式生产,加强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和保护;今年,在东小庄镇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万腾葡萄酒有限公司鲜食葡萄基地150亩,在温泉屯镇省级现代农业园区葡萄基地,发展设施葡萄200亩,开展葡萄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依托全县现有益利、龙珠、三祖帝都等规模化葡萄酒加工企业12家,年葡萄加工能力7万多吨,成品酒生产能力可达5万多吨。紧跟葡萄产业发展需求,加强项目引领带动,通过做好中央农机购置补贴、高标准农田建设、支持农民合作社示范社、高素质农民培育等项目实施,改善葡萄产业生产条件,提高生产水平和综合效益。

开展生态原产地保护,强化产品品牌建设

2018年涿鹿的葡萄、杏扁、悠悠枣通过了国家质量检验检疫监督总局《生态原产地保护示范区及产品保护》,涿鹿县成为全省首家“生态原产地保护示范区”。通过生态原产地示范区建设,涿鹿县葡萄自有品牌优势得以发挥,市场竞争力明显提升,龙眼葡萄销售价格从1元/斤提高到30元/斤以上。目前,全县葡萄及葡萄酒注册商标主要有轩辕秋紫、北国明珠、三祖帝都、葡龙液、亚珑、益利、神农、保得利等15个,有力地提升了葡萄产供销标准化、精细化、专业化水平,促进农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增创现代农业发展新优势,推动涿鹿县由农业大县向品牌大县转变。

为了应对涿鹿县果品品种单一、中高端果品少,种植基地规模小,机械化、标准化生产难以实施,果品产业链条短等问题,今后将从以下方面着手,提升以葡萄为主的果品产业发展水平。

一是加强果品质量建设,开展绿色果品生产。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开展绿色、有机果品生产技术的推广。推广应用机械化与肥水一体化,实施节水灌溉,提高应用田间松土、施肥、除草及采收、运输的机械化程度,降低果园的生产成本。

二是实施果品采后商品化处理,强化营销力度。借力“产业扶贫”加强果品产地处理,形成果品生产、加工产业集群,通过科学的营销,实施品牌战略。对现有优质良种果品,加大宣传,提高市场知名度。

三是调整果品种植结构,加速老果园改造。与科研院所及市场对接,紧跟市场需求,对低产低质果园实施、树形改造和品种改良,推进种植模式转变。同时,推行区域化栽培,使果品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

四是建设观光示范园区,推动果品生产转型。提倡、鼓励家庭型观光休闲果园的建设,建设规模以30~50亩中小型园区为主,实现一园一品种、一园多品种或一园多树种的模式,打造特色高标准果品示范园区,通过新品种引进、新技术应用等典型示范,带动全县果品的生产转型。

五是加大设施栽培力度,实现果品的错季生产。在交通方便、条件适宜的乡镇,支持、鼓励发展大棚葡萄栽培、温室葡萄栽培和避雨葡萄栽培,实施葡萄的提早栽培、延迟栽培,错季供应市场,实现果品增值。在自然灾害易发区,鼓励果农架设防雹网,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实现果品的丰产丰收。

猜你喜欢
果品全县葡萄
专家传授“美颜术” 果品销售不再愁
葡萄熟了
当葡萄成熟时
做强果品生产业,促进农民增收
惟妙惟肖——中国古代器物之粉彩像生瓷果品盘
夏令果品入古诗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
妙笔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