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抓好乡村振兴发力点

2022-01-11 11:33李维俊李洪瑜董明桃段和生
河北农业 2021年12期
关键词:村民农村发展

□文/李维俊 李洪瑜 董明桃 段和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兴旺,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全力以赴消除农村贫困,推动乡村生活富裕。在全国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中,各地都涌现出了一批好典型、好作法。在具体实践中,特别是如何因地制宜、找准乡村振兴的战略支撑点和发力点是乡村振兴成败的关键性所在。

一、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向改革要红利

1.“要想富,先修路”是发展乡村经济的必由之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2020年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的目标。这就包括乡村建设除农村道路建设外,就业、教育、文化、体育、社保、生态、住房、环保等方面都要有改善和提高,这必须要政府继续加强对公共设施的投入。由于农村产业风险大,利润低,必须要有一个完善的保险体系承担托底的功能。国有金融机构要加大对农业产业化,农村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有针对性地支持一批竞争能力强、带动农户面广,效益好的龙头企业和较大型农民专业合作,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并且带动和发展农村合作金融,不断丰富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类型。坚持社员制,封闭性原则,不对外吸储放贷,不支持固定回报,推动社区性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发展[1]。

2.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扎实做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探索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和农民房屋财产权,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

3.因地制宜,统筹乡村农业种植和农机使用情况。申报和享受国家红利政策。目前国家推进的有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

二、强化村“两委”和村民小组的组织领导和带动功能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和谋生的需要,很多村民背井离乡到处打工就业,维系多年的传统文化受到冲击,在新的历史时期,实现十九大提出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实现自治、法治、德治的社会这就需要有一批有事业心、乐于为村民服务的村干部和党员村民及乡贤带头人。湖北省秭归县北峰村以村落为依托,搭建公益小单元,细分成若干个村民小组,以村民自治为核心,形成了公益事项权责目标,公益治理人人参与的良好格局。

三、因地制宜、找准农业产业振兴的突破口,农业产业化发展是拓展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党的十七大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党的十八大提出“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国地域广阔,自然、历史、文化基础条件相差较大,农业农村发展极不平衡。如何因地制宜找准突破口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要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可持续发展,产业融合是关键[2]。

1.深度贫困脱贫地区要继续得到国家层面的支撑

2021年8月27日,国家乡村振兴局发布了西部10省份160个县(市、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名单,从这份名单看出,160个县(市、区)中,大多数是多轮攻坚最后才啃下来的“硬骨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任务仍然艰巨。这些地方的产业振兴仍然需要国家进一步对产业振兴的资金、人才等方面进行支持,继续加强东西部对口支持。

2.在现有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利用并开发资源

对那些先天区位欠佳与资源不足的村镇,要针对其特点进行资源整合和优化。浙江省瑞安市陈岙村通过改水创收、依山改富、借地生财三大举措,极大的充实了村集体收入与集体资产,为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村民脱贫改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们把村里的无名小溪开发利用,每年增收150万元,对山脚坟墓迁移,整理土地进行建厂房出租每年80万租金,既收获了“金山银山”,也拥有了“绿水青山”[3]。

3.对具有一定特色资源的地方,做好产业链

湖北省竹山县地处鄂西北边缘地区,绿松石资源丰富,被称为中国绿松石之乡。该县在持续加强矿山管护、平台构建、质量监管的基础上引导绿松石产业健康发展。能工巧匠们各显神通,有的将绿松石从三星堆出土文物包含绿松石元素中获得灵感,打造原创产品;有的与当地民间故事和传说相结合,打造文旅创意产品。

4.充分利用当地植物资源,发展种植加工产业链

浙江省湖州市荻港村是杭嘉湖平原的一个典型的江南水乡,也是一个具有千年历史的古村落,该村除挖掘本村文化资源办旅游外,还实行“桑葚鱼塘”产业链发展壮大经济实力。实行种桑、养蚕、养鱼相互配合,充分利用水土资源,发挥生物生产潜力,通过鱼塘,把桑、蚕废弃物或副产品转化成高蛋白的营养品——鲜鱼。农民养蚕后剩余的桑叶进行加工增值,生产“桑叶茶”[3]。

5.实施一乡(县)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发展集聚态势

河南省西平县依托当地丰富的文化积淀,主动融入一带一路,用智能制造承接产业转移。2015年西平县规划了占地5.31平方公里的嫘祖服装新城,聚集了服装生产企业42家,成为HM、Zara、优衣库、海澜之家等内外知名品牌的生产基地。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金田镇返乡创业青年彭蔚从药食同源中食物淮山中得到启发,流转380亩土地建立淮山种植基地,生产推出了淮山面条、淮山馒头、淮山糕点等系列产品,形成一村一品,提高了淮山的附加值。

6.无中生有,积极引种适宜本地栽种的资源,打造产业链

新疆霍城县四宫村村民侯毛,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四宫村曾因砂石遍地、土地贫瘠而被称为“石头滩”。为了改变贫困村面貌,2010年村党支部尝试引导村民种植薰衣草,侯毛成为第一批种植薰衣草的农民,目前霍城县薰衣草种植面积约5.6万亩,每年可生产薰衣草精油200多吨,薰衣草干花1000余吨,可实现产值约10亿元。

7.挖掘当地文化资源,打造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子

四川省岳池县白庙镇郑家村,在全县建设以“农民文化”为主题的岳池农家生态文化旅游区的建设中,作为旅游核心区的郑家村,打造《岳池农家》大IP,以诗为底蕴,再现了800多年前的农家文化。从贫困率达19%的贫困村蜕变成为AAAA级旅游区核心景区。

8.实施“动产质押”获贷加快产业发展

湖北省赤壁市湖北羊楼洞果茶股份有限公司,凭借存放在“洞茶木仓”的青茶砖,获得银行贷款500万元,公司名下设有土地、房产等不动产,但最值钱的就是青砖茶存货,不久前公司接到一笔1600多万元的订单,流口资金的缺口就这样轻而易举解决了。

9.充分发挥各方面力量和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

除了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村党支部村委会两委的重要引领作用外,还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足功夫。一是充分发挥老年协会的作用。“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二是要发挥外来建设者的作用;三是引进返乡本土人士和乡贤能人返乡创业,引进新的产业和技术,创造新的生产点和效益门路;四是充分发挥妇女在治理乡村环境、家庭教育、普法宣传、精神文明、廉洁自律等方面的独特作用。

10.营造遵纪守法、勤劳致富、崇尚学习、团结进取的新风貌,把村镇建设成为美丽的家园

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在村镇营造一种良好的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鼓励和奖励德才兼备、建功立业的新一代农民,把美丽乡村建设推向新的高度。

猜你喜欢
村民农村发展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科学种植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