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模式校企“双导师”团队建设的破垒与立局

2022-01-15 15:36陈希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2年2期
关键词:双导师导师校企

陈希

[摘           要]  现代学徒制立足校企深度合作背景之下,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依据行业、企业发展对人才质量的需求,拟定培养目标、教学标准、课程结构、考核评价等顶层设计,并携手实施校企双元育人的新模式。以中职建筑专业为例,聚焦时下现代学徒制模式导师团队建设症结,立足导师工作职责,探寻校企“双导师”团队建设破局之策。

[关    键   词]  现代学徒制;校企双元育人;职责;校企“双导师”团队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02-0025-04

现代学徒制是我国职业教育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有效途径。它源于校企合作这一基础,注重职业技能传承,由校企共同拟定培养目标、教学标准、课程结构、考核评价等一系列顶层设计,通过学校教师与企业师傅开展双元育人。2014年,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首次提出“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这为我国职业教育探索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改革播种了第一颗种子。2019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19〕12号)中明确指出推进现代学徒制的重点工作之一是“推广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承担教育教学任务的双导师制度,打造专兼结合的双导师团队”[1]。由此可见,建设高素质校企“双导师”团队已成为现代学徒制工作顺利开展的一项关键要务。

一、校企“双導师”团队建设的重要作用

(一)有益于校企联合育人工作的开展

推进现代学徒制重在加强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但碍于各种原因,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相关项目开展得较为谨慎,走得步履蹒跚,给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带来了拖后腿的现象。学校教师、企业师傅作为现代学徒制工作的核心力量、直接执行者,组建成一支高素质校企“双导师”团队,基于政策推动保障好校企双方正当权益,科学制订管理措施,并使其常态化运作,可利于校企间建成紧密的联合体,助力双方克服合作障碍,实践产教融合、产学合作,可有效促使校企双方导师端正个人责任意识,正视教师岗位使命,合力推进联合育人工作顺利实施。

(二)有利于理实并举教学任务的实现

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是我国职业教育的社会责任,也映射了职业教育教学中坚持理实并举的重要性。教育部相关文件就此作了定性与定量的指示,如2019年发布的《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号)中表明“要注重学用相长、知行合一;实践性教学原则上占总学时数50%以上;顶岗实习时间一般为6个月”[2]。故而,建设校企“双导师”团队,开展跨界深度合作,有效弥补了当下职业教育师资不足的短板,校企导师依据教学计划将原本分裂的专业理论和实践训练有机结合,组织教学与评价;亦可提升学校产学研实力,利用企业设备、技术、项目,师生参与项目研究,激发创意创新意识;还缩小了学校实践教学内容、顶岗实习工作与岗位职业技能、企业实际需求之间的差距,较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三)有助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既能胜任理论教学任务,又能指导学生技能训练,持有“双证”(即教师资格证和“非师”系列职业资格证书)从事职业教育教学工作,则被普遍界定为“双师型”教师。建立校企“双导师”团队,首先,引进企业技术能手、能工巧匠指导学生实训、实习等教学活动;其次,短期内可借助企业师傅过硬的专业技能,有效提升学校教师队伍的产学研能力和社会竞争力;最后,通过企业师傅指导学校教师技能锻炼、企业实践,逐步修复学校教师的业务短板,助其顺利通过技术技能考核,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并实现建设一支专业理论扎实、职业技能娴熟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远景规划。

二、现代学徒制导师团队现状分析

我国现代学徒制工作由初期试点进入全面推进阶段,适逢“七年之痒”,笔者以中等职业学校建筑专业为研究对象,在福州、厦门、泉州三市各选取1所建筑专业学校,就现代学徒制导师团队现状开展调研,具体情况见表1、表2。

通过数据反馈及对调研结果的分析,时下现代学徒制导师团队建设矛盾已彰显。

(一)团队结构欠合理

中职校企双主体育人正处于现代学徒制工作的初级阶段。校方在政策激励下急于项目上马、敲定合作任务,专业教师仓促组建团队,执行力趋于保守;企方合作意愿欠佳,积极性偏弱,不愿将优秀技术能手派往学校担任企业导师。这种一头热的现象,导致导师团队内学校导师占据多数,企业导师人数偏少,团队比例失衡,严重的话还将影响教学计划的实施。

(二)教育功能未发挥

据调研反馈,“双导师”团队课堂教学工作开展较顺畅,但企业导师对专业规划、课程开发、基地建设、考核评价等任务的参与度、贡献力均偏低,未形成“双导师”教育合力,协同育人口号“名不副实”。究其主因,是校企“双导师”团队运行管理机制不健全,导师间沟通渠道不畅,未与企业导师进行教育技术交底,致使团队协作实际功效大打折扣。

(三)准入标准待完善

职业教育功能定位的特殊性,使其从业人员认定、考核标准应有别于普通教育教师标准,即职教教师需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娴熟的实践技能和丰富的企业经验。纵观调研样本,学校导师学历、专业知识均足以胜任教育教学工作,但技术能力(即便已持有专业技能证书)和企业经验则有明显的短板;企业导师虽技术熟练、经验丰富,但最致命的硬伤莫过于教育技术和知识体系的缺漏。这恰是由于中职校教师资格认定、考核标准承袭了普教教师相关标准,对实践技能、企业经验等要求乏有重视,对现代学徒制校企导师资格认定更是无章可循,继而桎梏了学校导师业务素质的提升和企业技术骨干的引进,对校企“双导师”团队建设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产生了严峻的考验。

三、校企“双导师”团队的主要工作职责

(一)科学规划顶层设计

能高水平、高质量地实现“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间的对接,是现代学徒制发展的生命力和社会价值体现,也是其相较于传统学历提升教育、校企订单培养的优势所在。该培养模式下,企业应居于主导角色,与学校一同根据行业发展对人才质量的需求,拟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专业标准体系,规划课程建设内容等。主要工作见表3。

校企“双导师”团队成员在工作中需深计远虑,知悉行业发展趋势、职业岗位群变动,保障专业顶层设计有前瞻性,课程建设与职业标准黏合紧密,教学策略可操作性强,培养模式有借鉴、推广价值。

(二)精准落实教学任务

对标顶层设计,细化团队成员课程教学任务(见表4),规范组织教学实施,方能促进育人目标的顺利达成。校企“双导师”团队作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课前,科学设计不同授课环境(即学校教室、企业车间等)的教学方案;课中,组织教学活动,使师生在课程思政、专业知识、操作技能、职业健康、企业文化等教学内容上产生共鸣,并对学生各教学环节中反馈的学情信息予以采集和做形成性评价;课后,汇总学生的学习成果,给予客观的综合评价,反思、研讨教学成效,分析得失,拟定诊改措施。

四、校企“双导师”团队建设的举措

(一)完善导师资格认定标准

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下,导师团队成员的专业知识、技术能力、实践经验等水平的高低关乎着育人质量的优劣。为此,教育主管部门需针对现代学徒制校企导师团队这一群体制订选拔、认定指导意见,学校和企业应协商出台校企导师资格认定标准、业务和绩效考核办法等实施细则,使校企“双导师”团队成员的选聘工作有法可依,确保遴选导师综合素质符合“四有”好教师标准。

(二)健全团队建设激励措施

筑牢现代学徒制育人质量,需让校企“双导师”团队产生内生动力,具有“活水”的特性,即能吸引社会、企业优质人才加入导师团队,淘汰不适合者。這需要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给予现代学徒制校企导师团队更多的关怀,以较高标准考核团队成员业务、绩效的同时,依据超均率、优秀率等评价指标,给予学校导师物质和精神奖励(如额外的绩效加薪、评先晋级优先等),合作企业享有税收优惠待遇,并给予企业导师相应的薪资补助。借助政策红利,筑巢引凤,激励社会精英、企业技术骨干、优秀毕业生参与校企“双导师”团队建设,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服务。

(三)开启导师团队提质培优工程

1.完善团队结构

师生间沟通、学习、指导直接且高效是现代学徒制教学有别于传统班级制教学的显性特点。学校依据现代学徒制文件精神,优化“双导师”团队结构,控制导师及其指导的学生数,将生师比限定于科学、合理的区间内。鉴于现阶段我国现代学徒制相关文件中对校企“双导师”的生师比未做具体限定,笔者基于我国国情及专业特点出发,借鉴了国外学徒制(或双元制)模式生师比经验值,提出一个较合理的建议值,如现代学徒制模式下的中职建筑专业,学生与学校导师之比宜为8∶1至6∶1之间,学生与企业导师之比宜为6∶1至4∶1之间,学校导师与企业导师之比宜为1∶1.5至1∶1之间。

2.搭建交流平台

现代学徒制建设工程需由校企导师共同描绘专业顶层设计,准确把控教学任务稳健挺进。为使此浩大的合作项目实施顺畅,校企之间需建立多元化交流平台,发扬线下面对面沟通的优势,探索线上协作学习的创新。线下,校企导师在教学工作上形成周教研例会、月总结制度,秉承教研、集备活动有目标、有计划、有成果的原则,一同构建课程体系、开发课程标准和新课程、设计教学方案、实施课堂教学与教学反思等;线上,借助互联网社交软件建立校企导师联盟,辅助线下各项任务的顺利开展,支持企业导师向学校导师传授行业新技术、新标准,发挥学校导师为企业导师指导教育教学技术的作用。线上线下“两手抓”,助校企导师取长补短,促育人工作扎实推进。

3.强化导师培训

倡导“专业教师技师化、企业导师教师化”建设思想,利用岗位培训提高校企导师业务技能是“双导师”团队持续成长的源动力。校企共同拟定“校企导师培优工程”,以“校内+校外”多渠道培训方式,组织导师成员参加职业教育新理念、新知识学习,教育教学技能培训,企业实践委培等学习活动,针对改革议题开展教育教学研讨会,并定期实施业务和绩效考核,稳固提升“双导师”团队的战斗力。

(四)建立企业导师人才储备库

企业导师,乃现代学徒制建设工程之磐石,承载传承工匠精神、传播企业文化之重任,不容小觑。为保障现代学徒制的长远发展战略,学校需注重人力资源规划,建立企业导师人才储备库,从层次、结构、数量、环境等方向优化企业导师的竞争力,使学校导师资源长期、持久地居于业界高地。企业导师人才储备库建设,应坚守“责任心强,热爱职教事业;专业理论扎实,操作技能娴熟,有五年以上(含五年)企业工作经验;接受过职业教育教学技能培训且考核合格”这一标准,多点发力,壮大导师库,即首先积极吸纳合作企业技能骨干进入导师库;其次利用优厚的薪资福利吸引行业精英、能工巧匠加入导师库;最后,瞄准技术精湛、经验丰富、闲暇之余又乐于传教的行业离退休技术人员,号召加盟导师库。

政、校、行、企四方协同配合、各尽其责,科学培育高素质校企“双导师”团队,是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工作的一项战略举措,为对接科技发展与市场需求,优化职业教育专业布局,协调好职业教育与岗位培训间的抵牾,探索校企联合办学,实践“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改革倍道兼进。学校现代学徒制建设工程有了“双导师”团队的悉心规划和保驾护航,必将径情直遂,成绩斐然。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工作的通知[EB/OL].(2019-06-03)[2021-10-20]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s7055/201906/t20190603_384281.html.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EB/OL].(2019-06-18)[2021-10-22].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moe_953/201906/t20190618_386287.html.

[3]孙中涛.职业院校“双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J].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19(2):73-76.

[4]伏军,马仪,李光明,等.浅析校企联合“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J].教育现代化,2019,6(94):11-13.

◎编辑 栗国花

猜你喜欢
双导师导师校企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导师的猫
广东鹤山实施新录用公务员双导师制
技工院校“双导师”学制技师培养模式初探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双导师”队伍建设研究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校企双师团队建设研究
“物流工程”领域职业资质认证中双导师有效运行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