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要注意养护眼睛

2022-01-18 10:35孟昭群
青春期健康 2022年1期
关键词:泪液结膜干眼症

文/孟昭群

(作者系山东省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理疗科退休副主任医师)

冬季寒冷风大,气候干燥,干冷的空气会刺激人的眼睛,导致泪液蒸发较多,使眼睛产生干涩不适的症状。此外,冬季温暖的室内,空气湿度往往比较低,尤其是使用暖气、电暖风等加热设备时更是如此,都会加重眼干的症状。再加上近年来雾霾肆虐,很多人感觉眼睛不舒服,眼睛干涩不适,这种情况,很可能会引发一些眼部疾病。所以,青少年在寒冷干燥的冬季要注意养护眼睛。那么,冬季容易发生的眼部疾病有哪些呢?

过敏性结膜炎。冬季异常寒冷,冷刺激以及空气中的灰尘、真菌等容易导致此病发生,特别是过敏性体质的年轻人为高发人群。主要表现为白眼球发红、眼痒、怕光、分泌物增多,大多是黏稠的丝状,并有灼热感、异物感,有的会出现频繁眨眼、不敢睁眼或视力下降等情况。

干眼症。冬季天干物燥,容易受寒风刺激,导致泪液分泌减少,出现眼睛缺水、干涩、痒痛、视物模糊等症状,从而引发干眼症。另外,冬季室内大多都有暖气等供暖设备,空气非常干燥。很多青少年还经常佩戴隐形眼镜,长时间、近距离上网、玩手机、看电视等。过度用眼,泪液蒸发较多,容易导致眼疲劳,产生酸胀感、干涩感,发生眼睛刺痛、发干、畏光等干眼症的症状。

眼结膜下出血。这是一种常见的眼病,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白眼球下的小血管破裂,出现的结膜下出血症状。有很多因素可导致结膜下出血,如用手揉眼睛、经常过度用眼,及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都容易导致结膜下出血。此外,冬天容易引起眼结膜下出血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天气寒冷引起血管收缩,血压及局部压力增高所致。若是血管弹性较差,则更容易引起结膜下小血管破裂而出血。

青光眼。冬季气温骤降,室内温暖,室外寒冷,冷刺激引起交感神经异常兴奋,眼压就会急剧升高,很容易引发急性青光眼。青光眼不仅多发生于老年人,年轻人也时有患病。这是因为冬季昼短夜长,瞳孔放大的时间较长,提供眼睛养分的房水不容易流动,导致房水大多积留在后房,致使眼压急速升高,从而引起急性青光眼。主要表现为眼睛红肿、剧烈的胀痛、视力下降、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视网膜动脉阻塞。此病就是俗话说的“眼中风”,寒冷的冬季是此病的高发时期。若是人处于室外,受到0℃以下的冷空气刺激面部,就会导致眼部血管收缩,血流变得缓慢,甚至血液循环受阻或出现血栓,造成血流中断。视网膜因供血不足而严重缺血,就会出现缺氧、坏死。主要表现为视力严重下降、散光,严重时可致失明。视网膜动脉阻塞一旦发现应尽早前往医院,进行疏通眼部血管等治疗。需要提醒的是,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或胆固醇过高的人更易发病,所以,在天冷时应格外注意给眼睛保暖。

冬季眼睛怕干又怕冷,养护眼睛至关重要。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冬季养护眼睛的几个小方法。

注意日常养护。天气寒冷风大时尽量减少出行,必要的外出时一定要注意眼睛的保暖,可佩戴墨镜、防风镜等,做好眼部防护,减少眼部刺激。经常眨眼可以使泪膜再次均匀分布,防止眼睛干燥。平时应注意控制用眼时间,避免长时间专注地看东西。如果感到眼睛疲劳了,可以眨眨眼睛,或闭上眼睛休息10分钟左右。同时还要注意多饮水,避免脱水引起眼睛干燥。尽量不要用手揉眼睛,否则眼睛就会受到刺激,使眼部不适症状加重。若是感到眼睛疼痛、干涩、疲劳等不适,休息一段时间后还是不能缓解,应尽快就医。

注意给眼睛补充营养。中医的养目护眼方法就是从全身出发,有针对性地调理肝脏气血。铁皮石斛被公认为护眼“仙草”,可养阴补肾、祛湿养肝、滋润明目,对眼疲劳、眼疾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平时要注意营养平衡,不挑食、不偏食,可适当多吃些对眼睛有保健功效的食物,如动物肝脏、鱼肉、新鲜蔬菜水果、豆类、蛋奶等。

注意合理用眼。避免经常熬夜及过度用眼;不要长时间玩电脑、看电视等;不要在阳光直射下、光线暗弱中或走路、乘车、卧床时看书。应经常眺望远处,可使眼睫状肌松弛,有利于视力的恢复;还要经常进行眼保健操,可以缓解眼部疲劳。每天保持8小时的充足睡眠,中午小睡一会儿,眼部会得到适当的休息,有助于防止眼病发生,还能提高下午的学习或工作效率。

猜你喜欢
泪液结膜干眼症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蛋白ACE2和TMPRSS2在人结膜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玻璃酸钠+rhEGF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
戴口罩易引发干眼症
切洋葱时嚼口香糖就不会流眼泪吗
老泪纵横可能是结膜松驰症
你可能不知道,眼睛也会长结石!
吃口香糖,切洋葱时就不会流泪?
干眼症——现代人的常见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