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我国高级实践护士药物处方范围专家共识(续)

2022-01-18 02:45共识制订单位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省护理学会护理研究编辑部编辑部循证护理编辑部全科护理编辑部
护理研究 2021年24期
关键词:共识处方咨询

共识制订单位: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省护理学会,《护理研究》编辑部, 编辑部,《循证护理》编辑部,《全科护理》编辑部

项目负责人:韩世范

参与研究人员:韩世范,段志光,韩清华,薛 平,程金莲,王益锵,朱瑞芳,曹 妍,张 倩,王亚萍,高锦萍,王旭梅,樊建楠,薛 妮,李进鹏,李 幸,韩慧慧,杨叶青,张根柱,李锐臻,宋华文,岳小丁,贾小越,许竹雅,孟伊霏,焦 然,侯永超,任红霞,窦思雨,王秀娟

1971 年美国爱达荷州为解决医生短缺问题赋予护士处方权[1],开启护士处方权的先河,之后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赋予护士处方权。迄今为止,全球已有44个国家(地区)授予护士处方权[2]。护士处方权已连续多年成为国际护士大会的热点话题,在2021年国际护士大会上,国际护士理事会发布全球首部《护士处方权利指南》[2],并发出护士处方权全球行动倡议。由此可见,护士开具处方已逐渐成为高级护理实践的一个重要角色和职责[3],赋予护士处方权已成为全球发展的趋势。国外实践证明,护士处方权可以提高医疗保健服务的可及性和高效性,促进整体护理的实施,提高专业满意度,并提高卫生服务的整体质量[4-6]。目前我国大陆地区的护士在法律层面还未获得处方权。《护士条例》指出护士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危重病人生命,应先行实施必要的紧急救护,同时护士有义务对医嘱进行监督与检查[7]。

近年来我国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与经济发展伴行的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快和慢性病群体的增多,加之人们更高的健康保健需求,均已成为我国医疗服务需求增加的重要因素。《2021 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显示,2020年我国注册护士约470.9 万人,而执业医师约340.2 万人,每千人口执业医师2.41 人,每万人口全科医生2.90 人,同比德国、奥地利等国家每千人口执业医师已超过4 人,我国医疗环境“供需失衡”局面和基层卫生保健缺口日益严峻[8]。

《2020 世界护理状况报告》强调,在实现全民健康覆盖和可持续发展目标中,护理工作起到关键作用[9]。健康需求的改变使护理服务领域不断扩大、护理服务角色不断扩展。《健康中国2030 规划纲要》提出健康中国要将预防为主关口前移[10],这为我国给予护士处方权带来契机;随着我国护理高等教育的发展和专业实践的奠基,我国高学历、高年资护士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国内纷纷试行探索高级实践护士角色和岗位[11-13],这为我国护士处方权的实施奠定了人才基础,作为专科护理人才储备成熟条件下的产物,我国专科护理门诊发展迅速,然而护士处方权的缺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级护理实践的发展和专科出诊的工作难度[14-15],因此,在健康中国背景下授予我国护士处方权的价值与意义尤其凸显[16]。应该给护士哪些药物及检查的处方权、以什么方式开具处方是实施护士处方权前需要明晰的关键内容。

基于全球各国在医疗保健政策、文化、教育、伦理层面的不同,不同国家的护士处方权法律法规、处方模式以及处方用药目录等方面存在差异,本研究团队自2005年开始,借鉴国外护士处方权发展的经验,结合我国护士的教育培养、专业发展及临床实践等方面,探索我国护士处方权的研究,现就临床各系统护士可开具的药物处方内容、形式及教育培训内容进行报告。

1 护士药物处方相关知识

1.1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共识。

高级实践护士(advanced practice nurse,APN):国际护理协会定义APN 为一名注册护士,拥有深厚专业知识、复杂的决策能力及扩展临床实务的能力。APN大致可分为4 类,护理助产师(CNMs)、护理麻醉师(RNAs)、临床护理专家(CNS)和开业护士(NP)。

处方权:医疗专业人员可以合法开具处方(药物或治疗方案)的权威或程度[17]。

药物处方权:确定病人应服用的药物以及正确的剂量和疗程的权利[18]。

独立处方:护士通过自身对病人的评估和诊断,可以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独立地开处方[19-22]。

协议处方:在医生提前授权并签署协议的前提下,护士可以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开具规定范围内的处方[19-22]。

延长处方:在医生诊断明确并开具药物后护士根据病人情况沿用原有处方药物和剂量[19-22]。

调整处方(补充处方):在医生明确诊断并开具药物后护士根据病人病情变化改变原有处方药物和剂量[19-22]。

1.2 护士处方权与医生处方权的区别和联系 两者的区别:从定义上而言,护士处方权是指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开具药物处方等具有法律效力的权利[23];而依据《处方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53号),医生处方权是指经注册的执业医师在执业地点取得相应的开具处方(药物或治疗方案)的权利[24]。就目前相关研究得出的护士药物处方形式而言,不同药物有不同的处方形式,如独立处方、协议处方、延长处方以及调整处方[19-22],可见护士药物处方权的自主程度不同。而医生处方更强调独立性、复杂性和全面性,在专业领域内完全享有处方自主权[25]。

两者的联系:根据目前研究,医生所学病理学、药物治疗学、病理生理学等理论课程,符合资质的处方护士都要进行理论学习且必须接受专业领域内的临床实践训练,所以,医护人员在开具药物处方的质量上具有可比性[26-28]。从护士处方与医生处方的关系来看,实施护士处方权是为了让医生有更多的时间处理复杂疾病,让护士充分利用自身知识技能提高病人就诊满意度,因此,护士处方权和医生处方权力是一种互补的关系,在诊疗过程中互不干扰从而达到合作共赢的状态[29]。

2 方法

2.1 文献调研法 通过查阅PubMed、Science Direct、Web of Science、CINAHL、Scopus 等国外数据库及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等国内数据库以及网络搜索引擎查阅国内外相关资料,翻译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执业护士处方集》、新西兰《初级保健和专科团队中注册护士开药的药物清单》、英国《国家处方集》、美国俄亥俄州《规范管理委员会制定的处方集》及南非《标准治疗指南和基本药物清单》中各系统护士处方药物,同时参考我国《临床药物手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5版),以此制订访谈提纲和初始函询问卷。

2.2 半结构访谈法 通过文献回顾和课题组讨论形成半结构访谈提纲。专家入选标准:①有10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②副高级及以上技术职称;③具有严谨求实的态度,自愿参加本研究。按上述标准遴选各系统医疗专家与护理专家若干名进行半结构访谈,根据访谈结果对咨询问卷进行修改、整理,最终形成第1 轮各系统护士药物处方专家函询问卷和药物处方课程培训大纲专家函询问卷。

2.3 德尔菲法 采用德尔菲法通过电子邮件或纸质版的形式将问卷发给符合入选标准的各临床医疗专家和护理专家进行审阅,当专家意见趋于一致时结束函询并对结果进行整理形成专家共识初稿。专家入选的原则为同意授予护士处方权,专家入选标准为:①副高级及以上职称;②从事本专业10年及以上;③本科及以上学历;④具有严谨求实态度,自愿参与。前三项符合两项即可。

3 结果

3.1 护士呼吸系统和抗微生物药物处方内容专家共识[22,30]

3.1.1 函询过程 通过半结构访谈对呼吸科3 名医疗专家和5 名护理专家进行访谈,根据访谈意见以及小组讨论结果,形成专家咨询问卷内容。运用德尔菲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专家进行2 轮咨询,全程参与的专家共33 名,其中医疗专家15 名,护理专家18 名,2 轮咨询专家的积极性分别为92.1%、100.0%,权威系数为0.79,0.86,对结果进行整理形成专家共识内容。

3.1.2 专家意见 专家建议护士开具3 个类别、31 种呼吸系统药物,具体结果见表1。专家不建议护士开具微生物药物。

表1 护士呼吸系统药物处方内容

3.2 护士心血管系统药物处方申请资格和处方内容专家共识[31-32]

3.2.1 函询过程 通过半结构访谈对心内科5 名医疗专家和5 名护理专家进行访谈,根据访谈意见以及小组讨论后,形成专家咨询问卷内容。运用德尔菲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专家进行2 轮咨询,全程参与的专家共30 名,其中医疗专家11 名,护理专家19 名,2 轮咨询专家的积极性分别为83.33%、100.00%,权威系数为0.85,0.90,对结果进行整理形成专家共识内容。

3.2.2 专家意见 专家建议心内科护士处方权最低申请资格须同时满足本科学历、主管护师职称及心内科工作10年以上3 个条件。

单一疾病情况下,专家建议心内科护士开具7 个类别、93 种心血管药物,具体结果见表2。在非单一疾病情况下,专家不建议心内科护士开具任何形式的处方药物。

表2 护士心血管系统药物处方内容

(续表)

3.3 护士内分泌系统和代谢性疾病药物处方内容专家共识[33-34]

3.3.1 函询过程 通过半结构访谈法对3 名医疗专家和5 名护理专家进行访谈,根据访谈意见以及小组讨论后,形成专家咨询问卷内容。运用德尔菲法对符合入选标准的专家进行2 轮咨询,全程参与的专家共42名,其中医疗专家14 名、护理专家28 名,2 轮咨询专家的积极性分别为89.0%、100.0%,第2 轮权威系数为0.885,对结果进行整理形成专家共识内容。

3.3.2 专家意见 专家建议我国临床护士开具5 个类别、24 种代谢性疾病药物,具体结果见表3。专家不建议以任何一种形式开具内分泌系统药物。

表3 护士代谢性疾病药物处方内容

3.4 护士抗肿瘤药物、免疫抑制剂与免疫调节剂、血液及造血系统药物处方内容专家共识[35-36]

3.4.1 函询过程 通过半结构访谈法分别对山西省2所三级甲等医院肿瘤科医疗专家3 名与护理专家5 名、风湿免疫科以及血液内科的医疗专家各3 名与护理专家各5 名进行访谈,根据访谈意见以及小组讨论后,形成专家咨询问卷内容。运用德尔菲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专家进行2 轮咨询,全程参与的肿瘤科专家共24 名,其中医疗专家和护理专家各12 名;风湿免疫科专家共22 名,其中医疗专家10 名,护理专家12 名;血液内科专家共23 名,其中医疗专家10 名,护理专家13 名。2轮咨询专家的积极性分别为92.86%、100.00%,权威系数为0.85,0.88,对结果进行整理形成专家共识内容。

3.4.2 专家意见 专家不建议肿瘤科护士以任何一种处方形式开具肿瘤科药物。

专家建议风湿免疫科护士仅可以以协议处方形式开具免疫抑制剂中的一种药物,不建议护士开具免疫调节剂,具体结果见表4。

表4 护士免疫抑制剂与免疫调节剂处方内容

专家建议血液内科护士开具2 个类别、16 种血液及造血系统药物,具体结果见表5。

表5 护士血液及造血系统药物处方内容

3.5 护士中枢神经系统、泌尿系统及麻醉药物处方内容专家共识[37-38]

3.5.1 函询过程 通过半结构访谈法分别对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内科3 名医疗专家和5 名护理专家、精神科的3 名医疗专家和5 名护理专家、泌尿系统肾内科5 名护理专家和3 名医疗专家以及麻醉科的3 名医疗专家和5 名护理专家进行访谈,根据访谈意见以及小组讨论后,形成专家咨询问卷内容。运用德尔菲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专家进行2 轮咨询,全程参与的中枢神经系统专家共40 名,其中医疗专家19 名(神经内科专家10 名,精神科专家9 名),护理专家21 名(神经内科专家15 名,精神科专家6 名);泌尿系统专家共23 名,其中医疗专家10 名,护理专家13 名;麻醉科专家16 名,其中医疗专家9 名,护理专家7 名。2 轮咨询专家的积极性分别为88.24%、100.00%,权威系数为0.81,0.87,对结果进行整理形成专家共识内容。

3.5.2 专家意见 专家建议护士开具8 个类别、19 种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内科)药物,具体结果见表6。专家不建议精神科护士开具精神科相关药物。

表6 护士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内科)药物处方内容

专家建议护士开具3 个类别、13 种泌尿系统药物,具体结果见表7。专家不建议麻醉科护士开具麻醉科任何一种药物。

表7 护士泌尿系统药物处方内容

3.6 护士消化系统及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血容量扩张剂、营养药物处方内容专家共识[39-40]

3.6.1 函询过程 通过半结构访谈法分别对消化科5名护理专家、3 名医疗专家以及普外科4 名护理专家、4名医疗专家进行访谈,根据访谈意见以及小组讨论后,形成专家咨询问卷内容。运用德尔菲法对符合入选标准的专家进行2 轮咨询,全程参与的消化科专家共25名,其中医疗专家11 名,护理专家14 名;普外科专家共26 名,其中医疗专家12 名,护理专家14 名。2轮咨询专家的积极性分别为83.33%、100.00%,权威系数为0.82,0.85,对结果进行整理形成专家共识内容。

3.6.2 专家意见 专家建议消化科护士开具9 个类别、37 种消化系统药物,具体结果见表8。专家不建议开具血容量扩张剂。专家建议普外科护士开具2 个类别、25 种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及营养药物,具体结果见表9。

表8 护士消化系统药物处方内容

表9 护士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及营养药物处方内容

3.7 护士皮肤科与烧伤整形科药物处方内容专家共识[41-42]

3.7.1 函询过程 通过半结构访谈法对皮肤科4 名医疗专家和4 名护理专家以及烧伤整形科4 名医疗专家及4 名护理专家进行访谈,根据访谈意见以及小组讨论后,形成专家咨询问卷内容。运用德尔菲法对符合入选标准的专家进行2 轮咨询,全程参与的皮肤科专家共32 名,其中医疗专家和护理专家各16 名,烧伤整形科专家共32 名,其中医疗专家和护理专家各16 名,2轮咨询专家的积极性分别为88.89%、100.00%,权威系数为0.82,0.81,对结果进行整理形成专家共识内容。

3.7.2 专家意见 专家建议皮肤科护士开具13 类、63种皮肤系统药物,具体结果见表10。

表10 护士皮肤科药物处方内容

(续表)

专家建议烧伤整形科护士开具5 类、26 种烧伤整 形科药物,具体结果见表11。

表11 护士烧伤整形科药物处方内容

3.8 我国护理硕士研究生护士药物处方课程培训大纲内容专家共识[43]

3.8.1 函询过程 通过半结构访谈法对医学院校和三级甲等医院从事临床医学、护理、药学专业的专家各3 名进行半结构访谈。根据访谈意见以及小组讨论后,形成专家咨询问卷内容。运用德尔菲法对符合入选标准的专家进行2 轮函询,全程参与的临床医学、护理、药学专业专家共26 名,其中医疗专家9 名、护理专家各10 名、药学专家7 名,2 轮咨询专家的积极性分别为86.67%、100.00%,权威系数为0.831,0.850,对结果进行整理形成专家共识内容。

3.8.2 专家意见 经过2 轮专家咨询对咨询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后,最终确立了面向我国护理硕士研究生的护士药物处方培训大纲,其共涵盖了课程导论、诊断学、药理与药物治疗学、相关法律法规、诊疗伦理与药物管理、课程考核等6 个课程板块,这6 个板块共有18个方面(包含91 个授课内容和2 个考核内容),并根据培训内容设定了相应的培训目标以及学时数,共116学时(1 学时为50 min),此外,还确定了讲授、案例分析法、基于问题的教学法(PBL)、演示法、翻转课堂、实验室高仿真模拟教学等培训方式,具体结果见表12。

表12 我国护理硕士研究生护士药物处方课程培训大纲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3.9 不同临床专科护士处方权申请者护士药物处方通用培训大纲专家共识[44]本培训大纲的培训对象是前期课题组经专家论证后得出的具有护士处方权申请资质的护士(在三级医院工作、具有护理本科学历、主管护师、有5年的临床工作经验)[45]。

3.9.1 函询过程 通过半结构访谈后整理分析访谈结果,根据访谈意见以及小组讨论后,形成专家函询问卷内容。运用德尔菲法对符合入选标准的专家进行2轮咨询,全程参与的临床医学、护理、药学专业专家共26 名,2 轮咨询专家的积极性分别为86.67%、100.00%,权威系数为0.823,0.840,对结果进行整理形成专家共识内容。

3.9.2 专家意见 通过2 轮专家咨询分析整理,最终确立的培训大纲包含6 个培训单元(课程导论、诊断学、药理与药物治疗学、相关法律法规、诊疗伦理与药物管理、课程考核)、18 个培训课程和57 个培训内容,具体结果见表13。

表13 不同临床专科护士处方权申请者护士药物处方通用培训大纲内容

(续表)

4 专家共识声明

《健康中国2030 规划纲要》将人民群众健康放在国民战略的发展首位。在推动全民健康覆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中,护理工作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医学的快速进步,我国护士学历、综合能力的不断提升,盘活护理人才资源、发挥护理人员潜力提升病人就医质量成为解决我国医疗资源供需失衡的有效路径。近年来我国护理专科门诊、护理工作室的涌现,不仅降低了病人的就医成本和医生的工作负担,而且极大发挥了促进病人疾病康复、预防保健和健康促进的作用,得到社会的一致认可。然而护士处方权的缺失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护士出诊难度,更影响了病人就医体验和就诊效率。

本次共识借鉴国外护士处方权发展经验,构建适用于我国国情的护士药物处方集及教育培训大纲,以期通过授予护士处方权的形式,盘活护理人力资源,整合优质护理资源,推动高级护士实践发展,从而缓解我国医疗供需失衡,弥补基层卫生保健不足,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差异化的护理服务需求,为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发挥推进作用。

处方权是高级实践护士的核心执业权限,呼吁各高校或医院对高级实践护士(包括高级专科护士、开业护士)进行处方权教育培训时建议参考本共识,呼吁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积极关注护士药物处方权研究动态,共同打造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护士药物处方内容、教育培训、实践体系,积极参与护士处方权政策制订与试点工程,这对于提升我国护理事业国际化发展乃至我国人民整体健康水平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5 小结

护士处方权的获得过程需要经过申请—资格认证—临床实施3 个步骤[46],处方的内容及形式是处方权培训及实施的核心。本共识作为前瞻性研究,重点对护士药物处方内容及教育培训方案进行专家论证,期望可为未来我国护士药物处方权的试点、立法、完善处方护士认证流程等方面提供参考和借鉴,期望本共识内容可以成为撬动我国实施护士药物处方权的杠杆支点,为我国护士处方权的落地实施提供理论依据,为护理政策的制订提供意见与思路。

专家共识是基于国内外文献查阅、专家观点和临床经验,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证实和发展。此外,临床医学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临床用药也在更新变化,故本专家共识需要定期修改、增补和完善。

猜你喜欢
共识处方咨询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论思想共识凝聚的文化向度
人间处方
商量出共识
处方
“慢养孩子”应成社会普遍共识
服务与咨询
祝您健康处方(8)烧心、反胃
祝您健康处方(7)心悸、过早搏动
健康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