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思政理念混合式教学在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2-01-18 02:45乔永丽闫俊萍郭桂英孙瑞丽麻晓玲杨支兰
护理研究 2021年24期
关键词:护理学教学效果实训

乔永丽,闫俊萍,郭桂英,杨 丽,孙瑞丽,麻晓玲,杨支兰,赵 华

1.山西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山西 030619;2.山西中西医结合医院

护理作为一门集知识、技能、爱心于一体的专业,体现护理工作以“照顾、人道、帮助”的内涵[1],对从业人员护理“双技能”即硬技能与软技能要求均很高[2]。其中,硬技能是基础,软技能则是灵魂[3]。护理软技能是指在护理工作中,促进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得到更好应用的个人内在品质和人际间的交往技能、管理技能,即个人技能和社会技能,是与护理专业操作技能相对的概念[4]。基础护理学属于技能型人文科目[5],其教学模式的选择直接关系着护生的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水平[6],已有研究结果表明,本科护生的软技能处于较低水平[7]。这与以“技术”考核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有关。熊通成等[8]将软技能分层形成“金字塔模型”,该模型将软技能划分为应用层、修炼层、天赋层3 个层次,其中应用层技能对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直接有效。在全面推进“课程思政”课堂教学改革的当前,为充分发挥专业课程育人作用,本研究结合本院校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将课程思政理念混合式教学应用于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中,达到较好教学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19年6月-2020年6月选取某医学院校493 名护理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获取知情同意后将其分为对照组268 名和观察组225 名。纳入标准:普通高中统招生,学制4年;大学一年级前期由相同老师讲授医学基础课程;具有认知与行为能力。研究对象年龄18~20(19.35±0.47)岁。

1.2 研究方法

1.2.1 教学反馈分析 分析近3年本科护生实训考核成绩分析报告、护生对该课程的反馈建议、临床带教老师实习评价及超星学习平台学生学习反馈。汇总结果:①护生操作学习被动,操作技能机械;②部分护生不与病人沟通,有的护生沟通时内容把握不准;③缺乏人文关怀意识,没有顾及病人的感受;④操作中遇到问题时,运用专业知识分析、解决的思维欠缺;⑤线上(MOOC 平台)实训学习效果调查报告中,46.51%护生认为需要线下手动体验操作过程。

1.2.2 修订教学目标 修订实训教学目标,突出职业情感、价值和能力。培养护理专业学生具有“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理念,“促进人类健康为己任”的专业价值观;具有良好科学和团队精神,关爱生命和慎独修养;能运用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具有评判性思维能力,为病人提供满足其身心需要的整体护理。

1.2.3 制订教学策略 选取基础护理学12 项重点实训项目,导入典型病例,融入传统医药文化的混合式教学设计。以导尿术为例,见表1。

表1 导尿术教学策略

1.3 教学评价

1.3.1 护生实训技能操作考试成绩 包括过程性评价(线上,占总成绩的40%)和结果性评价(线下,占总成绩的60%)。其中结果性评价指实训课程结束后统一组织护生每人完成1 项考核,成绩按照百分制计分。其中硬技能(操作技能步骤)指标65 分,软技能指标(20 分)包括素质指标、小组合作意识、沟通语言;反馈指标(15 分)包括病人感受、教师感受、病例问题回答。

1.3.2 实训教学效果 实训课课程结束后,自行编制问卷调查护生对混合式教学效果评价。

1.3.3 护理软技能 采用金字塔模型软技能调查问卷[9],采用Likert 5 级评分法,从“极差”到“极强”分别赋值1~5 分,分数越高表示软技能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定性资料采用人数及百分比描述,两组比较应用χ2检验;定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描述,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护生实训技能操作过程性评价结果(见表2)

表2 观察组护生实训技能操作过程性评价(n=225) 单位:人(%)

2.2 两组护生实训技能操作考核结果比较 观察组护生技能操作成绩(85.34±6.63)分,对照组为(76.46±9.80)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3。

表3 两组护生实训技能操作结果及成绩比较

2.3 两组护生对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效果的肯定评价比较 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前后,护生对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效果肯定评价中各条目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4。

表4 两组护生对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效果的肯定评价 单位:人(%)

2.4 两组护生护理软技能问卷调查结果比较(见表5)

表5 两组护生护理软技能得分比较(±s) 单位:分

表5 两组护生护理软技能得分比较(±s) 单位:分

项目应用层沟通技能换位思考评判性思维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性总分观察组(n=225)3.96±0.48 4.27±0.53 4.19±0.40 3.78±0.64 3.96±0.28 3.60±0.54 23.76±2.87对照组(n=268)3.22±0.43 3.01±0.61 3.88±0.34 3.13±0.55 3.03±0.35 2.96±0.33 19.23±2.61 t 值17.875 24.537 9.172 11.969 33.304 15.399 18.340 P<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

3 讨论

3.1 课程思政混合式实训教学提高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教与学成效 传统教学方法下,以“硬技能”为主导的护理模式使护生对操作步骤的练习与掌握主要依靠模仿记忆,缺乏逻辑推理和相关知识的理解,很难在实际病人护理中灵活应用[10]。本研究对护生前期实训课的学习反馈也表明,反复模仿操作过程,学习枯燥、被动。机械的模仿和枯燥的重复将学生对实训操作学习置于被动的状态,对能力的培养、素养的提高有限。“以学生为中心,课程为载体,将育人渗透到课程教学各环节”的教育理念成为当下教育新模式,教师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能力培养相融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为课堂的主人,在润物细无声中立德树人[11-13]。混合式教学既能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14]。研究显示,该模式有利于促进护生学习兴趣、实践能力,以及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升以及教学效果的改善[15]。通过线上学习资源的推送,使护生学习内容丰富,学习时间自主;线下护生在聆听“顺藤摸瓜”的病例分析和富含育人元素的传统医学文化故事后,理解操作步骤之间的逻辑关系和步骤所蕴含的职业责任与价值,自觉将自主思考、职业新知、职业情感带入到实训学习中,并在每一次的练习中体验着收获的愉悦[16-18]。张立山等[19]研究认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参与程度越高,学习效果越好。本研究中,线上学习参与度在73.3%以上,92.4%护生表示肯定。观察组护生实训技能操作成绩较对照组显著提高。

3.2 课程思政混合式实训教学优化了课程教学效果的过程性与结果性评价 在“互联网+教育”的大环境下,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发生变革,单纯终结性评价很难反映教学过程护生能力变化,也很难对护生学习过程进行分析、反馈[20]。本研究遵循课程目标要求和混合式教学的模式,利用线上平台统计资源,将操作视频学习、人文关怀主体讨论、操作项目测试、主动提问、主题文献学习、操作反思日记6 项教学活动设计为过程性评价内容,以便授课老师可视化护生参与各环节学习进程和发现学习疑问,及时开展教学讨论,调整教学策略。史瑞芬等[21]提出在考核护理技术的同时,要重点考察临床护理能力,包括人文关怀能力、临床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护理软技能,且该类护理软技能与工作职责紧密相关[22]。鉴此,本研究修改编制了兼软技能和硬技能为一体的终末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以达全面评价学生技能水平的目的。

3.3 课程思政混合式实训教学有效达成了实训教学目标的硬技能与软技能培养 “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在本科护理教育工作注重护士软技能的培养与提高已成为增强护士职业素质和满足病人身心健康的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23],而软技能没有指令性的范围和尺度,难以量化,以定性为主[24]。

本研究围绕金字塔模型中应用层维度软技能5 个因子聚焦分析,修订实训教学目标,寻找有效途径,精准发力,实施教学策略设计。通过病例情景练习操作,引导护生在角色转换中回归人的本位:作为护士,我应如何评估病人?怎么与病人沟通?怎样取得病人的配合;假如我是病人,最难以接受操作中哪一步?通过课后护生书写反思日记,在反思中寻找操作中评估的怎么样?沟通是否自然流畅?操作重点步骤完成情况等问题,并剖析原因有哪些?该怎么解决?还有哪个问题需解决?如此护生在一次次“沉浸式”的练习中,一次次“追问式”的反思中规范操作步骤,组织沟通语言,提高表达能力,建立人文关怀意识及小组合作意识,培养和启发护生的思辨能力,从而促进了其评判思维能力的养成。调查结果显示,两组护生软技能得分和对实训教学效果的肯定评价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然而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长期过程,需要打破常规,不断探索。

综上所述,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混合式教学使护生在共情共鸣自主的、探索的、趋于规范的职业使命体验中完成每项操作,也发挥了以教师为主导的对教学过程的把控优势。今后将继续深入病例分析,拓展沟通情景,挖掘传统医学文化元素,以丰富线上线下课程教学资源,发挥课堂教书育人主战场作用。考虑到本研究由于观察时间及样本量有限,故结论具有一定局限性,后续将力求深入研究,以探析新发现。

猜你喜欢
护理学教学效果实训
《护理学报》第六届编辑委员会成员名单
《护理学报》举办“护理科研与论文写作”高峰论坛的第二轮通知
《护理学报》举办“护理科研与论文写作”高峰论坛的第二轮通知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提高策略
项目驱动的启发式程序设计实训探索与实践
《护理学报》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2019版)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样规制作的任务实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