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红色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2022-01-19 03:57刘瑞华刘淼鑫李雪娇
中国德育 2022年2期
关键词:研学思政红色

刘瑞华 刘淼鑫 李雪娇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红色文化的传播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切实把红色资源开发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指示精神,郑州市二七区大学路第二小学把“二七精神打底,红色基因铸魂”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线,将二七精神的内涵与学校的育人目标相融合,贯穿于立德树人的课程体系中,充分挖掘红色文化的丰富内容,发挥红色文化的育人价值,根据学校、学生和地域特点,持续开展红色教育活动,引导全体师生深刻领会红色革命精神,把握红色革命精髓,学校红色教育开展得有声有色。

一、加强红色教育研究

在最初组织“红色二七”少先队活动时发现,我校各年级普遍存在少先队员对二七区红色资源和文化的了解过于表面化,对红色文化的传承不感兴趣的现象,访谈结果也证实学生对“红色二七”精神远远没有达到入脑、入心的程度。分析原因发现,一是在区域红色资源整合方面,暂时没有开发出成套的“红色二七”教育课程资源;二是在“红色二七”文化传播中,布道式的说教多,方式较单一,缺乏生动性和感染力;三是普及和宣传“红色二七”文化方面的活动较少,学生没有受到系统性、持久性的红色教育。为此,学校寻因溯源、制订方案,系统设计红色教育内容,深入开展红色教育研究。

(一)厘清育人目标,开发红色课程

二七精神不仅仅是一种精神财富,更是助推我们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源泉。在小学阶段的德育工作中,新时代的二七精神更是一种极具教育意义的“教材”,学校成立研究团队,深刻解读新时代的二七精神内涵,建立二七精神与学校育人目标之间的深度关联,确立了学校德育的目标。(见表1)

依据学校德育目标,一方面加强德育在各基础课程中的渗透,落实思政教育的各项要求;另一方面,将不成体系的散点式的活动纳入课程视域来考虑,开发蒲公英广播、节日文化、校园主题节、主题队会、仪式典礼、红色研学、生活实践等特色课程,并将这些课程分别融入学校的阅享课程、艺享课程、动享课程、润享课程、乐享课程五大特色课程群,丰富和完善学校的课程体系,为学校德育的深入实施理清思路、奠定基础。

(二)组建研究队伍,优化实施策略

按照学校红色教育实施方案,将思想素质好、研究能力强的优秀党员和骨干教师聚合在一起,成立二七精神实践研究团队。通过理论学习、研究策划、活动实践,以更加系统化的手段进行课程研发与设计,探究二七精神有效实施的策略,学校的“红色二七”德育工作有了实质性发展。

经过研究团队的多次研讨、实践总结,确定了“红色二七”德育工作的实施策略:党团队一体化建设策略、主题活动课程化实施策略、学科课程融合式教学策略、特色课程体验式教学策略。即依照德育目标,将党团队建设统一规划,统一部署,同步实施,形成教育合力;把主题活动以时间线连接,编制成校园主题节课程,设计课程纲要,有目的地规范实施,提升活动课程的育人价值;各学科将德育目标融合进学科学习目标之中,赋予基础课程更多的育人功能;对于红色教育特色课程,多采用研究性学习、项目化学习的方式,增强课程的实践性、体验性,使学生在接受思想教育的同时,学习能力也得到提升。

(三)开展课题研究,引领红色教育

为了进一步提升学校红色教育的科学性、有效性,研究团队加强对有关红色教育实践方面的理论学习,并在学校红色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中加以灵活运用。同时,积极申报研究课题,力求以课题研究引领红色教育的目标落实,用科学的方法把红色文化作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不断传承下去。

其中,在《基于红色资源整合的小学红色文化启蒙教育新模式》研究中,探索出的小学红色文化启蒙教育新模式,即为一种科学和适时的实践创新;《基于新“四史”的小学思政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着眼于以新四史为主线的思政课程开发与实施,以更加科学、系统的方式创新红色文化传承的模式,使得对于小学生的红色教育,更加适应新时期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形势,成为引领社会风尚、构建和谐校园的精神力量。

二、营造红色育人氛围

在活动课程化实施过程中,围绕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开展教育活动,改变以往红色教育活动无体系、随意性、效果差的状况,使红色基因的传承有了有效抓手,红色育人的氛围更加浓烈,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更加突出,红色教育达到了入眼、入耳、入脑、入心的效果。

(一)蒲公英广播传播红色教育之声

以建党100周年为契机,学校的蒲公英广播设置紧跟“红色二七”教育的课程内容。周一为“榜样的力量之少年英雄”,通过讲述英雄事迹,引导队员向榜样看齐、向使命聚焦,感受他们的家国情怀以及进取奉献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周二为“梓源带您吟古颂今”,这是由一名自闭症孩子开创的栏目,他喜欢品赏红色革命诗词,也希望和愿意把这些美丽的诗文分享给更多孩子;周三为“红领巾讲中国精神”,小播音员们将自己搜集的红色革命事迹,通过动听的声音让队员们更好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周四为“红领巾学党史”,学校购买了《写给青少年的党史》系列丛书给小广播员提供播音思路,希望通过一个个党史小故事,展现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坚持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重温经典事件、致敬英烈人物、回眸历史瞬间;周五为“唱响红歌”,用最振奋人心的曲调带队员去解读每一首歌曲背后的故事和意义。岁月的积淀、心灵的交织,带给全体学生不一样的惊喜和感动。

(二)校园主题节播种红色基因

校园主题节课程在内容设置上结合一些红色节日与纪念日,精选育人素材,提炼育人精髓,注重育人過程,落实育人目标,以丰富多彩的形式,使学生感受到不一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如在国庆期间,将“红歌润童心,激情颂祖国”为主题的歌咏比赛作为一次校园主题节课程内容,全校38个中队参加,各中队用独具匠心的唱法和服饰、气势磅礴的歌声和旋律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红色歌曲的传唱不仅发扬了各中队团结协作的精神,增进同学间的友谊,更加强了少先队员的光荣感,激发了队员们的爱国热情,使同学们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更加刻苦学习、奋发图强,做好共产主义的接班人。

在毛泽东同志诞辰126周年之际,为缅怀毛泽东同志的丰功伟绩,弘扬毛泽东思想,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学校精心策划,将校园主题节课程内容设置成为期一周的“纪念伟大领袖毛主席诞辰126周年”主题教育活动,邀请老红军现场讲述长征故事。通过回首艰苦奋斗的历程,回望革命胜利的来路,同学们肃然起敬,“一切为人民服务”“为共产主义而奋斗”将铭记于心。

(三)主题队会落实思政教育目标

2020年初,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我校将主题队会纳入思政课教育课程,以38名班主任为主组建思政课教育团队,通过集中研讨,完成了主题队会思政课程的课程纲要设计,定出三个主题作为不同年级的课程内容,一二年级是“中国少年先锋队”,三四年级是“听习爷爷的话,做小小追梦人”,五六年级是“了解党史国史,做党的好孩子”,每周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

本学期学校思政队伍正在策划开展“红领巾带您领略红色二七”主题队会课程,借鉴“红领巾爱学习”的模式,让小小解说员带领全校师生一起领略“红色二七”风采,感受“坚定信仰、忠诚为民、敢于斗争、勇于担当”的新时代二七精神。

三、开展红色教育活动

学校确立了中原英烈纪念馆、二七烈士陵园、二七纪念塔三处红色研学基地,开发红色研学课程。研学采用项目化学习的方式,每次活动都认真设计方案,学生根据任务单有目的地进行学习调查、实践记录、体会总结、反馈评价,突出体验感受,重视学思结合,大大提升了教育效果。

(一)新队员入队仪式萌发红色基因

每年的建队节,学校都会在中原英烈纪念馆组织一年级新队员开展“缅怀革命先烈,争当先锋少年”新队员入队仪式研学活动。前半部分,伴随着音乐,新队员入队仪式庄重而热烈,小队员们精神抖擞地迎接队旗,用嘹亮的声音歌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红色基因的种子从此开始萌动发芽。后半部分,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在任务单的提示引领下,对中原英烈纪念馆进行有目的的参观学习,家长和孩子们纷纷被革命先烈为国家和人民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甚至不惜牺牲生命的精神感动,从记录的任务单中可以看出孩子们传承红色基因的决心。

(二)清明扫墓滋养红色少年心灵

烈士陵园作为红色育人的重要场所,对少年儿童的思想教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都在这里坚定了“继承先烈意志,将来报效祖国”的决心。庄严的场景,庄重的仪式,激昂的誓言,感人的故事,都成为刻在孩子们脑海里的红色记忆,这也是我们坚持开展“继承先烈遗志,争做文明队员”主题的烈士陵园研学活动的初衷。特别是孩子们聆听带队老师在烈士墓前生动讲解时留下的眼泪,用心填写的研学记录单上的感言,都成为他们心灵成长的见证。

(三)二七纪念馆研学传承二七精神

二七区作为全国唯一一个以重大革命历史事件命名的城区,承载着更加厚重的红色教育使命。为了大力弘扬新时代“坚定信仰、忠诚为民、敢于斗争、勇于担当”的二七精神,激发青少年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坚定永远跟党走的信念,增强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学校每年都会按照红色研学课程的进度,组织队员到二七纪念塔开展“追寻红色足迹,传承二七精神”红色研学活动。通过打卡红色地标的研学实践,让学生与红色文化更加贴近,对二七精神的感知更加深刻,传承红色基因的责任感、使命感更加强烈,促进学校德育目标的有效达成。

红色在当代已不仅仅代表着革命、社会主义,它还代表着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新元素和新内涵。新时代二七精神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内涵具有更强的普适化属性,更值得去深耕和传承。未来,我校也将继续围绕二七精神的精髓,开展好红色教育课程,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勞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刘瑞华,郑州市二七区大学路第二小学校长,高级教师;刘淼鑫,郑州市二七区大学路第二小学支部副书记,高级教师;李雪娇,郑州市二七区大学路第二小学大队辅导员,二级教师】

责任编辑︱李 敏

猜你喜欢
研学思政红色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快乐研学之旅
红色在哪里?
《红色系列之一》、《红色系列之二》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基于研学旅行的地理综合思维培养例析
紧绕目标定位 开发研学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