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整治

2022-01-21 03:49谢永丽
云南农业 2022年1期
关键词:施用量粪污利用率

谢永丽

(砚山县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云南砚山 663100)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砚山以发展畜牧、烤烟、蔬菜(辣椒)、水果、花卉、三七为主的中药材等产业为重点,在全县农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农业投入品增多,废弃物利用率降低,不合理的生产方式也导致农产品产地环境污染日趋严峻,直接影响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产地环境是农产品生产的“第一车间”,也是直接影响食品质量安全的重中之重。

一、农产品产地环境及现状

从当前农产品生产环节上来看,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主要来源于种植业源、畜牧业源两个方面。

(一)种植业源污染情况

1.化肥施用不当,造成土壤肥力退化和养分失衡。2020年砚山县肥料施用量9.61万t,其中氮肥施用量2.71万t、磷肥施用量2.33万t、钾肥施用量8720 t、复混肥施用量3.69万t。化肥利用率为32%,流失量为6.53万t。不合理施肥或过量施肥最大的危害是导致土壤有机质下降,土壤有效氮、有效磷含量严重偏高,微量元素失衡,施肥效益下降。土壤污染据污染物质性质不同,主要包括无机物和有机物两类。无机物主要有汞、铬、铅、铜、锌等重金属和砷、硒等非金属,有机物主要有酚、有机农药、油类、苯并芘类和洗涤剂类等。上述这些化学污染物主要是由污水、废气、固体废物、农药和化肥带进土壤并积累起来的,在农产品生长过程中随水分和养分一同吸收进入果实,进而影响农产品质量,甚至造成更大的危害。

2.农药使用不当,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当前砚山县主要农作物使用的农药均为低毒、低残留农药,2020年全县农药施用量为253.89 t,流失率为34.5%,流失量为87.59 t。不合理使用农药,一方面会造成农产品农残超标,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十分严峻;另一方面是农药降解过程中,也会对大气和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在部分农村,剧毒农药如甲胺磷、久效磷、磷胺等高毒农药仍然有销售和使用;部分地区农民往往固守自身经验和用药习惯进行病虫害防治,不合理用药现象(改变使用范围、超剂量使用、安全采摘期内使用等)较为普遍。所以农药残留的危害成了影响初级农产品质量最重要的因素。

3.秸秆资源化利用程度不高。砚山县2020年秸秆产生量35万t,综合利用量28.91万t,综合利用率为82.6%。目前全县秸秆使用量最大的为饲料,做原料的基数最小,商品化利用程度也较低。

4.农膜回收率低。全县种植业地膜使用量为3105 t,地膜回收量(烟膜)为1569.3 t,回收率为50.5%,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砚山县地膜回收主要是烟膜,由于县内没有地膜回收企业,其他地膜均为群众捡拾后在田间地角堆放或焚烧。地膜残留较高的主要分布在山区、半山区,给这一区域造成一定污染。

(二)畜牧业源污染情况

近年来,砚山县畜牧业发展迅猛,已经成为砚山县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2020年,全县存栏生猪144.7万头、牛17.1万头、羊8.2万只、家禽213.6万羽。根据农业污染源普查结果显示,县域内畜禽养殖粪便年产生量45.4万t,年利用量39.84万t,利用率87.75%;尿液年产生量35.23万t,年利用量31.16万t,利用率88.45%。由于传统、分散、高密度的饲养方式仍占较大比例,粪便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率不高。虽然集中养殖粪便处理利用,但是基数大,排放量也就相应增大,养殖污染不可轻视。

二、农产品产地环境整治措施

农产品产地环境污染已成为阻碍砚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化肥、农药长期不合理且过量使用,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和农田残膜等农业废弃物不合理处置,造成农产品产地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积极开展以农药化肥、农作物秸秆、畜禽养殖粪便为主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已刻不容缓。

(一)科学施肥

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增加有机肥施用量,控制氮肥用量,稳定磷肥用量,适当增加钾肥用量,针对性补施中微量元素肥料。到2025年,全县实现农作物化肥用量零增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0%,农作物肥料利用率达到35%,耕地基础地力提高0.2个等级,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0.15个百分点。

(二)合理用药

积极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先进施药机械,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实施专业化防治,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提高综合防治水平。到2025年,全县实现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技术覆盖率达30%以上,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40%以上,农药利用率达38%以上,实现农药使用量零增长。

(三)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

进一步加大示范和政策引导力度,大力开展秸秆还田和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和能源化利用。建立健全政府推动、秸秆利用企业和收储组织为轴心的市场运作秸秆收储运体系,降低收储运输成本,加快推进秸秆综合利用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到2025年,全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8%以上。

(四)科学合理使用农膜

推广科学使用农膜技术,减少“白色污染”。制定下发了地膜回收工作方案,向群众宣传地膜回收政策和要求,营造良好氛围,引导全员参与地膜回收。逐步健全废旧地膜回收加工网络。加快推进地膜残留捡拾和加工机械产学研一体化进程,将生产和使用厚度0.008 mm以下地膜列为农资打假范围,到2025年全县农膜回收率达75%以上。

(五)提高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

切实加大工作力度,推动各项重点工作落实到位,确保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进一步巩固提升,确保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5%以上,其中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85%以上。

(六)加大农业投入品和生产环节监管力度

加强与相关执法部门协作,强化农资经营市场的监督管理。对不合规范的限期进行整顿,达不到要求的按照法律规定坚决予以取缔。逐步建立农药等特殊农资销售登记备案制度,加大对违禁农药、种子、肥料等农资的监管,从源头上控制农业投入品的使用。在有条件的农产品批发市场、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生产基地探索性地推行农业投入品台账制度,强化对生产过程中农业投入品的监管,做到生产过程全记录,逐步规范其产品生产行为。

(七)积极探索建立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规范农产品入市管理

按照“先检验、后入市”的原则,在生产基地、批发市场逐步建立和完善入市农产品登记、检测、验证(产地证明、产品质量证明)、质量追溯、建档等制度,强化对农产品入市的规范和管理,确保入市产品的质量安全。

猜你喜欢
施用量粪污利用率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及养殖污染防治措施探讨
两部门:各省确保年底前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75%以上
2020年第三季度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6.7%
山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今年要达75%
河北九成规模养殖场配套粪污处理设施
公共充电桩利用率不足15%
山西省煤炭产业产能利用率测度
山西省煤炭产业产能利用率测度
韩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倒数
旱田土壤调理剂改良酸性土壤的合理用量及蔬菜增产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