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梧茶香*
——六堡茶文化在“互联网+”模式下的创新与发展

2022-01-24 07:40罗宝艺李斯亮石志英黄思鹏韦珊珊广西财经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
品牌研究 2021年31期
关键词:苍梧县六堡茶文化

文/罗宝艺 李斯亮 石志英 黄思鹏 韦珊珊(广西财经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

一、研究目的

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根据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我们积极探索特色农业发展之路,贯彻“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推进农村电商发展,培育宜居宜业特色村镇”的文件精神,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做足产业的发展铺垫。此项目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导,发展乡村产业为基础,通过研究苍梧县特色茶业、旅游业、文化资源的发展现状,以“六堡茶文化旅游节”为切入点,旨在探索产业与文化的融合发展路径,以促进茶业产业发展、提高务工人群收入、维护绿色生态环境、传承茶业传统文明、实现乡村功能的产业化。

二、研究方法

(1)前期采用文献查阅法,通过查阅文献,全面初步了解六堡茶和我国国内茶旅文化产业现状,了解地方政策法规。(2)实地调研法。通过前期调研提纲内容规划和确定调研路线、车辆、食宿、联系人等方面,进行实地调研。

三、国内研究现状

项目实施初期,通过文献查阅法,全面初步了解了我国六堡茶以及国内茶旅文化产业的现状背景。

(一)国内茶旅产业现状

近年来,得益于我国高速发展的经济,人民生活水平得到长足的提高,公众更趋向于精神上的消费,在这样的形势下,茶文化旅游逐渐成为主流。茶文化旅游是一种生活态度、健康理念、社交方式、休闲体验和度假体验的复合消费体验[1]。是一种将茶产业资源与旅游有机结合,集茶生态环境、茶叶生产、自然资源、茶文化内涵为一体进行旅游开发的旅游方式。基本形式是以茶叶为主题,以优美环境为条件,以茶区生产为基础,以茶叶基地为载体,以茶文化旅游为消费核心,以市场为发展动力,以产业化为导向,以丰富的茶文化内涵和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为内容,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涵盖观光、平安、体验、艺术、娱乐、商业、购物、度假等多种旅游功能的旅游新产品[2]。通过走进茶馆、旅游、观赏、娱乐、体验、休闲等方式,领略茶叶、茶园、茶叶加工技艺,品味茶文化所蕴含的价值和人文精神。后来,随着“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提出和《国民旅游休闲纲要》的实施,茶旅融合发展模式正不断探索创新。

国内多数著名的茶产区开始寻求茶旅结合的发展道路。以主导产业的性质为角度,茶文化旅游有以农业为主导的“现代化+特色化+休闲化”结合、以文化为主导的“产业+创意+传承”结合、以休闲娱乐为主导的“旅游+生态+养生”结合的3种茶旅融合模式[3]。茶文化旅游是“茶+旅”创意结合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它综合了现代茶叶与现代旅游业,以茶为主题将茶叶的生长、生产、文化等结合起来,创新了传统旅游功能,使茶文化用另一种方式得以传承,我国多省市茶旅产业已取得良好发展,例如:福建省武夷山市香江茶业园区、浙江杭州市中国茶叶博物馆、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三道茶”等,发展前景宽广。

(二)广西苍梧县六堡茶研究现状

梧州六堡茶选用苍梧县群体种、广西大中叶种及其分离、选育的品种、品系茶树的鲜叶为原料,按传统熏陶工艺进行加工的黑茶品种[4]。自清代起,六堡茶便远销港澳地区及东南亚各国,在此过程中积淀了深厚的“茶船古道”历史文化,蜚声海内外,已然成为广西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中国茶叶行销史上的瑰丽篇章[5]。经过多年的发展,苍梧县茶园面积已有12.42万亩,同时六堡茶在国内国际获得多项荣誉。2019年,六堡茶产量达1.7万吨,产值达25.5亿元。其县域内有多个茶园,其中旅游开发潜力、规模较大、代表性强的4个茶园—八集山庄六堡茶生态茶园、双贵六堡茶生态茶园、苍松六堡茶厂生态茶园和天洪岭六堡茶生态茶园[6]。

农业是我国的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但由于其特殊性,“互联网+”模式下的农业发展相对缓慢。如果把生产与销售相结合,所得收益将极其可观。例如横县茉莉花茶网络营销,新疆阿克苏溏心苹果地域推广,都根据符合自身的产品定位取得了很好的发展成果。

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苍梧茶产业规模日趋扩大,成为苍梧的主要发展产业,其充分利用了当地优越的自然环境,整合茶业资源,加大优质茶、极品茶的开发,先后获得国家级、自治区级多项金奖、茶王奖,更是入选中欧地理标志保护名单,虽然规模大,效果好,但没有形成完善的产业链,经济带动和辐射能力还不强。

(三)广西苍梧县茶旅产业现状

苍梧旅游资源丰富,景点山水极具特色,县内著名旅游景点有国家级森林公园飞龙湖森林公园、沙地观光农业生态旅游景区,该县的石桥镇更有奇特的石灰岩地貌以及龙岩风景区、中共石桥地下党支部旧址、石桥老街、宋代千年石拱桥、培中古民居群等景点。但其旅游业大多是以地区节日观光体验为主,同时由于当地文化旅游季节性强,日常休闲娱乐项目和游客互动娱乐项目较少,对相关产业经济拉动能力不足。多项产业如茶业、加工业等缺少与旅游业融合动力,旅游业发展途径较单一,不能将该产业做大做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近年来,苍梧县凭借六堡茶文化旅游资源使得茶旅文化开发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诸如:麦艳提到六堡茶文化旅游开发单一,茶文化场所没有很好发挥文化的传承传播作用,产品结构不够丰富,缺乏资源整合,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茶文化旅游产品等[7]。而在进一步的调研中,我们发现当地从事六堡茶茶叶工作的年轻技术人才严重不足,加上六堡茶文化旅游宣传深度不足,外地游客对六堡茶原产地等信息知之甚少,能真实感受六堡茶文化的更是稀少。

综上所述,六堡茶文化旅游自然环境发展条件好,文化历史底蕴深厚,同时有着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但其文化旅游内容开发单一,产品结构不够丰富,缺乏资源整合,人才培养不足,宣传深度不足,推介范围不广。

茶旅产业对苍梧县而言是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型项目,通过实现茶旅融合方式,让全国各地人民了解六堡茶产业运作方式,体验其独特的茶文化底蕴,了解其精髓。政府按照“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将生态立县纳入农业稳县、工业强县、旅游旺县、商贸活县、城镇兴县的总体布局中,把发展六堡茶产业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切实加大统筹协调的力度并出台系列优惠扶持政策,立足当地具体实际,多方争取发展资金,扶持苍梧当地茶叶企业发展壮大。

四、项目中期实施过程

项目中期小组到达梧州对六堡茶进行实地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一)六堡茶文化旅游发展尚存不足

梧州政府在理念层面上未能及时跟上现代旅游新思潮,使得梧州区域旅游发展意识不足。众所周知,在当地,六堡茶种植历史悠久,面积广阔,基层人民从事的生产生活与茶产业茶文化息息相关,又与多地经济发展具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这些丰富的经济、文化、产业资源早已具备和茶文化旅游产业全面、立体整合的基础。然而,当前情况却是梧州大多数的六堡茶相关生产、企业关注的仍是较为单纯的茶叶产品推广和促销。在各方面,包括茶企业的包装销售、茶叶种植生产链等仍没有能够彻底地与茶文化旅游产业开展融合。可以说,梧州目前六堡茶的种植、生产、销售仅仅停留在初级农产品的产、制、销阶段,却将文化、旅游层面的资源白白搁置一旁。[8]

另一方面,较为落后的指导观念导致六堡茶文化旅游被限定在粗浅的观光、茶叶纪念品、外销等层面,无论是旅游路线的开发还是当地茶园生产都难以全面照顾到游客在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期望值。不能实现产品整合,茶文化旅游个性欠缺,游客对六堡茶在文化价值、历史含蕴等方面并不容易产生深刻的印象,使得六堡茶文化旅游的宣传和推广大打折扣。

(二)问卷结果分析

通过实地发放、QQ等渠道发放调查问卷,由当地居民、六堡茶爱好者以及部分游客填写,共发放问卷420份,有效问卷375份,有效率为89.29%。

从六堡茶产品的消费者偏好上观察分析。第一,活动的时长、内容两因素占比大。据图1显示,活动内容占比91.05%,时长占比67.08%,相比于饮食、费用、安全等因素的关注度低,结合六堡茶产品的消费者大多数为两广地区可以明白,大多数的消费者及潜在消费者希望活动时长是在5天及以下。这与两广地区的区域特征相关。第二,六堡茶文化旅游消费者在对六堡茶文化中的民俗产品、体验娱乐等产品上有更多的偏好选择。

图1 六堡茶文化旅游活动要素关注统计图

根据图2研究分析发现,六堡茶文化旅游项目的消费者偏好上更多的是选择文化性、历史性、特色更强的产品。根据组员的观察发现,消费者们更多选择了采茶、制茶、品茶的体验项目。消费者对六堡茶产品的特色性、文化内涵、类型的丰富性、安全性关注度更高,绝大多数的消费者认为将六堡茶文化的特色历史融入旅游产品中,是具有极大吸引力的方向。同时他们对茶文化旅游相关纪念品的购买力相当,在茶具、茶叶、茶点等方面的购买选择上比重相差不大。这体现出六堡茶文化旅游纪念品对消费者有着相似的吸引力。

图2 游客对六堡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关注统计图

五、六堡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策略

(1)深度挖掘六堡茶文化内涵,提高产品的特色文化内容,增强产品组合的吸引力。六堡茶的产品特点由当地民族文化与茶文化整合提炼出来的,这也突出了文化是茶文化旅游的核心,六堡茶古朴、灿烂的文化特征也相应地在旅游产品的内容及形式上体现出来。以文化为主题对六堡茶文化旅游业进行创意包装,整合当地资源与环境,重点突出茶文化特色内涵。发挥其文化辐射带动作用,打造苍梧县六堡茶品牌,依托三农电商政策,打造“生态旅游+特色产品”产业模式,拓宽产业链,形成覆盖乡村生态旅游与特色、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六堡茶产业。将“电商+农产品”模式引入苍梧县,线上线下相结合,畅通供销流通网络,同时引导大型农村电商企业进驻该县,打造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电商渠道。(2)加强硬件设备的开发,积极开展产学研究结合科技开发,使用自行研发的相关自动控制技术对六堡茶生产过程中的核心工序进行操控,利用各种物理及化学作用提高六堡茶的品质。(3)加强各类茶文化主题的纪念品开发。诸如小罐茶模式、茶叶、茶摆件、明信片、手机壳等不同形式的旅游纪念品。这样在满足了消费者需求的同时也提高了消费者对产品的满意度,最重要的是在发扬六堡茶文化方面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从而提高六堡茶文化旅游产业链的经济效益,提升当地百姓的经济收入和地方经济收入。

六、总结

本课题通过相关问卷调查及实地调研结果进行研究,对茶文化旅游消费者的调查和六堡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市场偏好和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相关方法完善六堡茶文化旅游产业的部分不足之处,使六堡茶文化产品组合的开发过程中,更注重产品的文化性、特色性、历史性等,以实现六堡茶文化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猜你喜欢
苍梧县六堡茶文化
小小行医记录折射红色卫生事业——苍梧县汇票背后记载的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防疫工作
参观六堡开茶节游记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茶文化的“办案经”
林岚微 把红边茶文化传播得更远
六堡茶的“茶气”
与茶相逢在六堡
六堡茶
从德昂族茶文化的现状看少小民族茶文化的发展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