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气祛瘀解毒汤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研究*

2022-01-25 03:34王铭
河南中医 2022年2期
关键词:补气证候原发性

王铭

濮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河南 濮阳 457000

原发性肝癌是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是治疗该病的常用微创术式,具有局部药物浓度高、创伤小、安全性高、抗肿瘤效果好等优点,得到了临床医师和患者的广泛认可[1]。但患者仍需面对肝功能差难以吸收化疗药物、肝癌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性、免疫功能降低、生活质量明显下降等问题[2]。随着中医药在恶性肿瘤术后辅助治疗中逐渐显示出增效减毒的良好作用,TACE后使用中药改善预后逐渐成为临床研究热点[3-4]。笔者将补气祛瘀解毒汤运用于原发性肝癌TACE后,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就诊于濮阳市第五人民医院的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35~68(58.46±5.33)岁;Child-Pugh肝功能分级:A级13例、B级17例。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35~68(58.52±5.47)岁;Child-Pugh肝功能分级:A级14例、B级1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纳入标准符合《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版)》[5]中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标准,经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结合临床表现确诊;符合TACE治疗指征且顺利完成手术;符合“癥瘕”“肝积”中医诊断标准,主症为胁痛、腹胀,次症为消瘦乏力、口干口苦、食欲不振、心烦易怒,舌脉症为舌红苔薄、脉弦;符合本研究用药指征;认知和理解能力正常;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病例排除标准肝癌转移者;有肝脏手术史者;合并其他恶性肿瘤或免疫性疾病者;有精神疾病或交流障碍者;无法遵医嘱服药或中途退出本研究者。

1.4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TACE治疗,具体操作方法:局部麻醉,聚维酮碘消毒后采用Seldinger血管穿刺技术行经皮股动脉穿刺,将导管选择性插入肝固有动脉、左右肝动脉至肿瘤供血部位,导管插入成功后进行肝动脉造影,经导管局部灌注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1 000 mg,表阿霉素50 mg,顺铂20 mg),并用碘化油3~5 mL进行栓塞。

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护肝、止吐、抑酸、营养支持等。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气祛瘀解毒汤,具体药物组成:白花蛇舌草15 g,姜黄15 g,当归12 g,生牡蛎15 g,虫6 g,牡丹皮12 g,半枝莲15 g,党参9 g,桃仁12 g,白术9 g,红花12 g,薏苡仁9 g,茯苓9 g,甘草6 g。每日1剂,水煎2次,每次剩余药汁200 mL,混匀后分早晚口服,连续治疗2个月。

1.5 观察指标

1.5.1 肿瘤标志物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水平。

1.5.2 免疫功能指标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结果变化情况。

1.5.3 中医证候积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对患者胁痛、腹胀、消瘦乏力、口干口苦、食欲不振、心烦易怒等证候按照无(0分)、轻度(2分)、中度(4分)、重度(6分)计分。

1.5.4 生活质量评分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发布的生活质量问卷(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QLQ)-C30量表[7]进行评分,共包括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和社会功能5个领域,每个领域0~100分,评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

1.6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实体瘤治疗疗效评价标准》[8]制定。完全缓解:肿瘤病灶消失,且维持>1个月;部分缓解:肿瘤病灶体积缩小50%以上,且维持>1个月;稳定:肿瘤病灶体积缩小25%~50%,且维持>1个月;进展:肿瘤病灶体积增大25%以上或有新病灶出现。

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n×100%

1.7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2.0进行统计和处理,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组间比较采取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有效率为60.00%,对照组有效率为40%,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两组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QLQ-C30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QLQ-C30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QLQ-C30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QLQ-C30评分比较 (±s,分)

表2 两组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QLQ-C30评分比较 (±s,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n 时间 中医证候积分 QLQ-C30评分对照组30治疗前24.93±4.17 50.52±6.10 30治疗后 12.55±2.72* 65.36±6.47*观察组30治疗前 25.06±4.22 50.44±6.07 30治疗后 7.12±1.68*# 72.33±6.83*

2.3 两组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及免疫功能指标检测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VEGF、AFP、CEA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CD3+、CD4+、CD4+/CD8+、NK细胞水平均高于本组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VEGF、AFP、CEA水平低于对照组,CD3+、CD4+、CD4+/CD8+、NK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及免疫功能指标检测结果比较 (±s)

表3 两组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及免疫功能指标检测结果比较 (±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n时间VEGF(ρ/ng·L-1)AFP(ρ/mg·L-1)CEA(ρ/μg·L-1) CD3+/% CD4+/% CD4+/CD8+ NK细胞/%对照组30治疗前284.17±29.25 1.69±0.23 10.38±1.69 52.65±4.28 32.35±3.37 1.11±0.31 16.98±2.93 30治疗后211.06±20.47# 0.80±0.13# 8.13±1.08# 58.42±5.11# 37.24±4.04# 1.33±0.37# 18.22±3.01#观察组30治疗前285.65±30.42 1.70±0.25 10.44±1.77 52.71±4.34 32.33±3.53 1.12±0.33 16.93±2.95 30治疗后153.03±18.46#* 0.20±0.06#* 6.14±0.75#* 67.22±5.64#* 43.85±4.95#* 1.58±0.42#*21.01±3.25#*

2.4 两组原发性肝癌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6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3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原发性肝癌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例(%)

3 讨论

原发性肝癌在我国恶性肿瘤中发病率位居前列,病死率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TACE是目前临床治疗原发性肝癌的首选介入手段,将化疗药物灌注至肝动脉中作用于靶器官,阻断肿瘤生长的血液供应,达到抑制瘤体生长、诱导肿瘤细胞坏死和凋亡的目的[9]。大量文献报道也指出,TACE能够有效延长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生存时间,而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10]。但调查研究显示,肝细胞肝癌患者对TACE化疗敏感性较差,导致远期复发率较高,无法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而且由于肝细胞肝癌在原发性肝癌中所占比重较大,导致原发性肝癌整体预后难以达到预期效果[11]。

原发性肝癌属中医学“癥瘕”“肝积”等范畴[12],主要病机为气血本虚、情志失畅、肝用受损,因而气滞、血瘀、顽痰、热毒等实邪壅于胁肋之下,相互搏结,郁结日久而成积,癌毒内生,日久而成肝癌[13]。原发性肝癌患者正气不足、气滞血瘀、邪毒治病贯穿于始终,临床辨治应以益气扶正、行气化瘀、解毒抗癌为主要原则[14]。补气祛瘀解毒汤方中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姜黄为君药,可清热解毒;当归、牡丹皮、桃仁、红花为臣药,均有活血化瘀之功效;其余为佐使药,其中党参、茯苓、白术、薏苡仁可健脾益气、祛痰利湿,生牡蛎与虫能软坚散结,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补气健脾、解毒祛瘀之功效[15-16]。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QLQ-C30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补气祛瘀解毒汤对原发性肝癌有标本兼治的临床优势,能够有效提升TACE手术效果,改善患者症状体征,提高生活质量。

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是临床评估肿瘤预后的可靠手段,AFP、CEA与肿瘤大小、分化等密切相关,VEGF与肿瘤血管的新生、肿瘤的侵袭和转移等密切相关,是临床常用的特异性[17]。T细胞亚群和NK细胞能够反映机体的免疫状态,CD3+、CD4+、CD4+/CD8+、NK细胞检测结果均与原发性肝癌患者免疫功能呈正相关[18]。观察组治疗后VEGF、AFP、CE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CD3+、CD4+、CD4+/CD8+、NK水平高于对照组,也表明补气祛瘀解毒汤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与TACE手术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能够有效抑制肿瘤细胞,提高化疗效果,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改善机体免疫功能。现代药理学研究也表明,补气祛瘀解毒汤中白花蛇舌草、当归、半枝莲、薏苡仁虫等均有增强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生牡蛎强肝解毒;党参则有增强免疫力、改善微循环等作用,对化疗放疗引起的白细胞下降有改善效果[19]。而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则表现了补气祛瘀解毒汤的减毒作用,有利于提升患者的耐受性和治疗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补气祛瘀解毒汤治疗原发性肝癌,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补气证候原发性
“补气之王”黄芪,你吃对了吗?
夏季养生 重在补气
AFP、CA19-9、CEA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
靶向免疫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疗效观察
宏基因组测序辅助诊断原发性肺隐球菌
夏季养生 重在补气
针对肝郁化热证的证候类中药新药临床评价研究
炮制对于中药药性改变的研究进展
SF?6气瓶加热服的研制
益气养阴祛瘀煎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4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