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葆本色 续写荣光
——走近2021 年度“最美退役军人”

2022-01-25 07:43吴东斌,包斌
中国军转民 2021年24期
关键词:中共党员称号荣获

退役不褪色,建功新时代。2021 年,全国“最美退役军人”方阵又增添了2个先进集体和17 名先进个人。

他们中有红色精神的传承者,爱党、信党、跟党走,初心不改、奋斗不止;有积极投身公益事业的暖心人,把大爱化作行动,用温暖播撒希望;有扎根一线的奋斗者,立足本职,敬业奉献;有推进乡村振兴的基层“带头人”,带领一方百姓建设美丽乡村;有返乡创业的企业家,开拓创新,回馈社会……

不同的战场,一样的冲锋。他们是广大退役军人的优秀代表,身处不同领域,立足不同岗位,展现出退役军人奋勇争先、勇于奉献的最美姿态,自觉为党分忧、为国奉献、为民服务,书写了无愧于时代和军旅的精彩人生篇章。

——编 者

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老战士宣讲团。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老战士宣讲团前身是被周恩来总理称赞为“人民的战士、人民的艺术家”的伤残军人课余演出队。60 多年来,老战士宣讲团与党同心、跟党同行,坚守初心使命,赓续红色血脉,义务作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防教育报告近万场。宣讲团从最初的20 余人发展到70 余人,目前仍有11 名平均年龄近85岁的老战士坚守宣讲一线。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 周年之际,习主席给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全体同志回信,充分肯定休养院全体同志为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活动所作的贡献。

河南邓州编外雷锋团“薪火营”。邓州编外雷锋团“薪火营”由退役军人组成,成员大多是雷锋生前战友、所在部队退役军人。他们致力于弘扬和践行雷锋精神,续写新时代雷锋故事。雷锋战友、雷锋生前所在团第九任团长、“薪火营”现任营长宋清梅,50 年如一日宣讲雷锋故事,足迹遍布14 个省市、51 个区县。他们发挥优秀退役军人示范引领作用,帮扶1.2 万个贫困户、2.9 万名贫困群众脱贫。“薪火营”成员中,有160 余人担任过村干部,118人被评为邓州市“优秀共产党员”,在他们的带领下,37 个贫困村脱贫致富,57 个村被表彰为邓州市“双文明建设示范村”。

于文静,女,汉族,中共党员,1978 年出生,1996 年入伍,2007 年退役,北京市公安局通州分局潞源派出所政委。于文静在生活中是100 余名自闭症儿童的“于妈妈”,她用爱和陪伴打开孩子的心扉,点燃他们生活的希望。她牵头成立“运河金盾志愿服务队”,参与“崇尚功臣,关爱老兵”活动,走访慰问通州区600 余名80 岁以上的抗战老兵,拍摄留存近万张宝贵照片资料。在工作中,她创造的“323”和“五争五创”工作法在全市推广,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创新启动疫情防控远端查控,带领全所干警累计核查594 万辆车次,核录476 万人次。2017 年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2018 年荣获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称号。

王敏,男,汉族,中共党员,1972年出生,1990 年入伍,1995 年退役,安徽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埇桥综合实验站站长。王敏退役26 年来扎根基层,探索秸秆全量还田技术,在安徽全省推广,仅2016 年至2018 年累计节约成本7419 万元。他培育了2000 余个农机科技示范户,为26 个乡镇、163 个村派驻农机科技指导员,普及冬小麦精量播种技术,播种面积达240 万亩,为农民节约耕种成本近9000 万元。他主动申请到埇桥区最贫困的雪花村扶贫,帮助270 个贫困户实现脱贫。他用7 年时间把埇桥区第一农机化技术推广站建设成为拥有自主产权的试验基地,基地连续6 年荣获安徽省农机推广工作先进单位,成为全国优秀基层站。2019 年被农业农村部授予“全国十佳农技推广标兵”称号,2021 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王文水,男,汉族,中共党员,1957 年出生,1976 年入伍,1979 年退役,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张家产镇西洋参协会会长。王文水在威海市文登区率先试种西洋参,用4 年时间研究西洋参土壤改良方法,探索种子催化、幼苗移栽等几十项新技术,种植成功后,他义务推广西洋参农田栽培技术,先后培训参农20 余万人次,其中退役军人达5000 余人次,辐射带动当地农民种植西洋参6 万余亩,年产鲜参8000 吨,帮助3000 余户家庭种参致富,辐射带动10 万余人就业。在他的引领带动下,文登区成为全国最大的西洋参主产区。2018 年,文登区荣获“中国西洋参之都”称号。2020 年王文水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山东省“优秀兵支书”称号。

龙福刚,男,朝鲜族,中共党员,1975 年出生,1994 年入伍,1997 年退役,南方电网贵州兴义供电局输电所五班班长。龙福刚20 余载坚守带电作业岗位,他将区域内1467 公里输电线路牢记于心,带领班员开展了500 余次高压输电线路带电检修,巡维路程超30 万公里,连续8400 余天带电作业“零差错”“零事故”。他潜心研究高压输电线路带电检修等技术,获得国家专利17 项。他花4 年时间潜心研制带电作业TYK 卡具,成功开展带电作业200 余次,减少电量损失2.3 亿度,价值近1 亿元。他为贵州电网培养输电专业人才386 名,技师28 人,高级技师6 人,技术、技能专家5 人。以龙福刚名字命名的“技术能手创新工作室”被贵州省总工会授予“劳模创新工作室”。2018 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20 年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龙吉克·卡德尔,男,塔吉克族,中共党员,1962 年出生,1979 年入伍,2008 年退役,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义务护边员。龙吉克·卡德尔一家三代四人70 余年戍边卫国、守边护边。龙吉克·卡德尔牢记“子孙后代要用生命来守护祖国边境线,跟共产党走”的家训,自主择业时主动放弃留在大城市的机会,回到家乡塔县,在帕米尔高原千里边防线上当一名义务护边员,沿着爷爷、大伯、父亲的足迹,担负起护佑一方百姓的责任。他探索建立“随队实践教学和定期集中教学”培训模式,培养了素质过硬的护边员队伍,多次协助边防官兵处置不法分子越境,维护边防稳定。他还先后送两个儿子去边防一线当兵,扎根基层,戍边守防。2019 年荣获“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称号。

刘维,女,汉族,中共党员,1979 年出生,1995 年入伍,2016 年退役,陕西省西安大兴医院质控科主任。两次疫情,刘维都义无反顾地选择逆行出征。2003 年非典疫情不期而至,时任西京医院消化病院护士的她,逆行北上,支援北京小汤山医院,坚守2 个月,直至战胜非典病毒。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她再次写下请战书,出征武汉,奋战60 余天。她所在医疗队负责援助武汉协和医院西院重症病区,作为医护队护理组副组长,她主持制定60 余项工作流程制度,和陕西医疗队医护人员一起,累计护理患者280 名,收治患者113 名。2020 年,刘维荣获陕西省“最美退役军人”和“巾帼建功标兵”称号。

刘清伟,男,汉族,中共党员,1966 年出生,1985 年入伍,1990 年退役,广东省珠海市淇澳-担杆岛自然保护区护林员。刘清伟退役时放弃珠海市区工作机会,主动申请参加自然区保护工作,是第一个被派上岛的护林员。他克服艰苦的条件,在岛上一待就是32 年。常年海岛生活,使刘清伟患上严重的痛风,但他坚守海岛守护猕猴,经过悉心呵护,岛上猕猴数量从不到300 只繁育至2000余只。他多次冒着生命危险守护珍稀植物,和队友们抓获不法分子累计160 余名,追回被盗挖的罗汉松、黄杨等珍贵植物2000 余株,为国家挽回上亿元经济损失。2013年荣获“全国道德模范”称号,2019 年荣获“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称号。

李庆峰,男,满族,中共党员,1981 年出生,2000 年入伍,2019 年退役,辽宁边检总站丹东边境管理支队大江口边境派出所政治教导员。李庆峰从事边境警务工作16 年来,徒步走遍辖区156平方公里,用3 年时间手绘28 张辖区图,被形象地誉为边境线上的“活地图”。他探索创新边境乡村警务工作,协调推动支部建在“农家院”上、民警进企业任支部书记等基层治理模式,有效维护辖区安全稳定,促进基础设施薄弱、一年发案百余起的河口村转变为享誉全国的“道德与法制示范村”和“中国十大最美乡村”。他建立“线上调解机制”,成功调解大小矛盾纠纷200 余起,及时预防制止群体性事件5 起,辖区矛盾纠纷引发的治安案件同比下降30%。2017年荣获“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称号,2021 年荣获“全国公安机关优秀军转干部”称号。

李春燕,女,汉族,中共党员,1990 年出生,2007 年入伍,2015 年退役,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凤山镇峨嵋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春燕退役后着力打造客家桂圆品牌,建立桂圆产业链,研发模拟自然干燥技术,有效解决桂圆保鲜问题。她利用电商平台进行销售,辐射带动全县60 余个村加工桂圆肉,扶持123 个贫困户就业,帮助峨嵋村36 名困难群众就业。她创业成功后回到家乡担任村党总支部书记,带领村民种植银妃李、青柚等水果,发展果林产业850 亩,将峨嵋村打造成远近闻名的果园村。她推动该村参与县农村改革试点,带领村民以土地经营权形式入股合作社成为“股东”,参与分红。她筹资为村里修桥铺路、开渠引水、修建文化休闲广场,对低收入家庭进行就业指导,引进第三方公司,科学管理村级集体经济产业。2020 年荣获“全国优秀农民工”“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称号。

张保华,男,汉族,中共党员,1963 年出生,1979 年入伍,1983 年退役,甘肃省庆阳市爱国拥军促进会会长。张保华是因公致双目残障的三级伤残军人。他自主创办的公司拥有固定资产520 万元,年销售额1000 余万元。他先后到山西、陕西、宁夏等地收集历史图片1300 余幅,实物300 余件,军功章90 余枚,建立红色教育展室和党员活动室,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他热心公益,把伤残军人抚恤金全部捐献给困难群众,奔赴平均海拔3500 米的甘肃省碌曲县助力脱贫攻坚。36 年来,他先后为困难群众、灾区群众累计捐款100 余万元,帮助230 余人就业,扶持60 余名退役军人自主创业,帮扶救助贫困学生270 余人。2020 年荣获“陇原最美退役军人”称号。

张华荣,男,汉族,群众,1958年出生,1979 年入伍,1981 年退役,江西省赣州市华坚国际鞋城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华荣创办的企业累计出口创汇50 余亿美元,缴纳税收20 余亿元。他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捐款8000 余万元用于救灾、扶贫、助学,兴建小学24所。他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到国外投资建厂,创办轻工业园,解决当地8000 余人就业,创造外汇2 亿余美元,带动当地10 万余人就业。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创办的企业为国内抗疫捐款捐物合计1310 万元,向非洲多国捐赠防护服6800 套、隔离衣5300 套、一次性外科口罩224 万只。2010 年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2018 年荣获“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称号。

张志勇,男,汉族,中共党员,1958 年出生,1976 年入伍,1980 年退役,上海张志勇公益服务社理事长。张志勇投身公益事业20 余年,倾情投入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牵头成立张志勇公益服务社,组建志愿团队27 支,带动1000 余人参与教育扶贫,足迹遍布云南、甘肃、新疆、宁夏、贵州、西藏等省区,长期资助中小学生、大学生、研究生800 余人。他组织服务社志愿者捐赠电教设备、开设科普课堂、建立学校图书室,惠及贫困学生约5 万人、教师500 余人,累计捐款达280 余万元,捐赠各类物资达580 余吨。2016 年荣获“中国好人”称号,2020 年荣获“全国最美志愿者”称号。

陈聪河,男,汉族,中共党员,1976 年出生,1991 年入伍,1994 年退役,福建省泉州市宝洲商品批发市场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聪河情系桑梓、乐善好施,先后捐资2000 余万元参与困难群众帮扶、教育扶贫、关爱老人等多项公益慈善事业。他发起成立“惠安县东桥镇陈桂林慈善基金会”,建设“惠安县东桥镇屿头山村老人居家幸福院”,连续10 年开展敬老慈善慰问金发放活动,为家乡屿头山村60 岁以上老人发放慰问金,为村里50 岁以上老人缴纳医保费用。他牵头出资500 万元参与发起“惠安县大病救助及儿童白血病救助爱心基金”。今年河南部分地区持续遭遇强降雨,他捐赠价值1000 万元物资,帮助当地灾后重建。

孟金霞,女,蒙古族,中共党员,1973 年出生,1990 年入伍,1993 年退役,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家政服务协会会长。孟金霞退役后艰苦创业,将一个只有几人的家政公司,发展成为呼伦贝尔市最大的家政服务企业,拥有12 家子公司、3000 余名员工。她致富不忘带动周围群众脱贫,热心帮助盲人、贫困残疾妇女,培训家政服务员4656 人,带动本市3800 人就业,服务1.2 万余户家庭。她牵头成立呼伦贝尔家政服务协会,组织家政服务技能大赛;举办家政服务员推介会,拓展择业空间;建立智慧家政网络信息服务平台,规范引领当地家政服务行业健康发展。2019 年荣获“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内蒙古好人”称号。

赵凤全,男,汉族,中共党员,1965 年出生,1983 年入伍,1997 年退役,河北省华丰裕达集团党委书记。赵凤全作为民营企业党委书记,注重用党建引领企业经营管理,建企之初,公司就成立党组织,是武安市最早成立党组织的民营企业。他重视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创建6 个以党员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参与公司技术研发,先后获得国家专利136 项,为公司攻克技术难题,创造效益1500 万元。他关心关爱退役军人,优先录取退役军人,协调其他企业帮助2500余名退役军人、军属就业。他资助500 余名贫困生上大学,近年来累计向社会捐款捐物价值达7000 余万元。

窦正满,男,汉族,中共党员,1960 年出生,1978 年入伍,2004 年退役,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爱心助学基金会监事长。窦正满自主择业后,创办了江阴澄港拖轮船务有限公司。创业成功后,他优先录取退役军人,公司300 余个工作岗位,退役军人占三分之一。他推动成立省级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就业创业示范基地,开展就业创业培训,帮助战友学习岗位技能。他奉献爱心、回馈社会,牵头成立“洪泽区爱心助学基金会无锡分会”,结对资助多名贫困学生,常态资助养老机构,慰问孤寡老人,捐赠300 余万元用于公益事业。2014 年荣获“全国模范军队转业干部”称号。

衡飞,男,汉族,中共党员,1986年出生,2005 年入伍,2010 年退役,

天津市飞浪洗衣总店店长。衡飞带领战友从一家20 平方米的“擦鞋店”起步,发展成面积达3000 余平方米的智慧中央工厂,门店数量达40 余家,累计带动600 余人就业创业,其中390 人为退役军人。他探索智能互联网洗衣业态新模式,开发洗染平台手机软件。2019 年,他们为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109 个国家、9300 余名运动员提供熨烫、洗涤保障服务。他牵头成立“洗染业退役军人职业技能培训指导中心”,为退役军人提供技能培训服务,并成立了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开展公益活动。2019 年荣获“天津好人”称号,2020 年入选“全国退役军人创业光荣榜”。

猜你喜欢
中共党员称号荣获
中国共产党山东省第十二届委员会书记、副书记、常委简介
我刊2020年荣获3项奖励
我刊2020年荣获3项奖励
我刊2020年荣获3项奖励
东源顺天镇荣获省第二届 《乡村振兴大擂台》“十强镇”称号
军人称号
第十三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揭晓
获得全球最小称号4K投影机 Acer VL7860
一对中共党员夫妇飘零苏联25年的故事
吴彦祖:实力比男神称号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