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斗争视阈下“三个敬畏”对于民航院校的指导意义和实践路径探析

2022-01-25 07:43谢明洋段益
中国军转民 2021年24期
关键词:中国民航规章抗击

■ 谢明洋 段益

2019 年底,新型冠状病毒突袭而至,疫情来势汹汹,迅速席卷全球,一年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一场已经深刻载入人类史册的伟大抗疫斗争,取得了重大战略成果,为人类应对有史以来全球最严重传染病大流行交出了中国答卷,做出了中国示范,体现了中国担当,并在此过程中铸就了伟大抗疫精神,为中国精神的当代图谱注入了光辉一页。

民航系统,作为我国交通运输战线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抗击新冠疫情人民战、总体战、阻击战的运输队、排头兵、急先锋,是必须时刻畅通的大动脉,是片刻不能阻断的生命线,广大民航干部职工万众一心、坚守岗位、尽职尽责、甘当最美逆行者,用生命守护生命,用规章守护安全,用职责守护蓝天,保证了民航生产运行安全平稳,为中国抗疫斗争贡献了特殊重要力量。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简称“中飞院”)作为中国民航局直属高等院校,肩负着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校园保卫战和科学推进立德树人伟大实践的艰巨任务,从始至终都是中国抗疫部队中坚定勇毅的战士。

2020 年4 月中旬,面对依然复杂多变的疫情防控形势和紧迫繁重的民航安全发展各项工作,中国民航局局长冯正霖在民航安全运行形势分析会上指出,民航人都是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逆行者,要大力弘扬和践行当代民航精神,以“敬畏生命、敬畏规章、敬畏职责”为内核,切实增强敬畏意识,深入推进作风建设,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全力确保民航安全运行平稳可控,为取得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终胜利贡献力量[1]。这是中国民航局首次明确提出“三个敬畏”并对其进行系统阐述和贯彻部署。

一、在抗击新冠疫情实践中锻造凝练“三个敬畏”核心价值

“三个敬畏”首次正式提出于2020 年4 月14 日的民航局安全形势分析会,梳理时间脉络和实践背景不难得出结论:民航系统抗击新冠疫情的斗争态势是锻造出“三个敬畏”的重要实践来源。根据2020 年4 月13 日国务院新冠疫情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消息,截至4 月12 日24 时,现有确诊病例1156 例,其中重症病例121 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77663 例,累计死亡病例3341 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2160 例。4 月12 日0 时—24 时,新增确诊病例108 例,其中98 例为境外输入病例。据世界卫生组织通报,全球累计死亡病例已超10 万例,连续4 日单日新增确诊病例超8 万例[2]。

根据以上数据显示,经过包括民航系统在内的举国上下各条战线的艰苦抗疫斗争,在2020 年4 月中旬我国国内本土新增病例形势趋于稳定,绝大部分新增病例来源于境外输入,外防输入压力巨大。民航系统作为中外交通、沟通、融通的桥梁纽带,此时已经成为了抗击疫情的最前沿作战部队,中国民航局果断出台“五个一”政策,大幅调整国际客运航班;采取包括“客改货”“点对点”货运包机、降费减负在内的一系列措施促进航空货运物流业发展,为中国产业国际供应链的保通、保运、保供提供坚实保障。

中国民航人在此时刻真正成为了沟通海内外的逆行英雄,冲在了离疫情最近的地方,中国民航局在此形势下不失时机地正式掀起了宣传贯彻践行“三个敬畏”的思想和行动热潮,既是生动刻画出了挺在抗疫前线的中国民航人用生命、汗水和意志坚持对生命、规章、职责的崇高敬畏的感人画面,更是以“三个敬畏”总结凝练出的民航事业核心价值理念为凝聚起全体民航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守岗位、履职尽责,坚决打赢新冠疫情防控遭遇战和民航安全发展攻坚战提供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

二、在抗击新冠疫情实践中学习领会“三个敬畏”思想精髓

无论是从思想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方法层面解析“三个敬畏”,它都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哲理、体现着明确的价值追求、涵盖着清晰的逻辑体系,而这些核心要素只有结合民航工作,特别是民航系统抗疫工作的丰富实践,才能够真正学懂弄通、学深悟透。深究其精神实质和价值逻辑不难发现,“三个敬畏”是基于中国民航事业使命、行业特点和专业要求的,关于从业者在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个人作用与整体作用、个人特点与职业准则等方面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而这在民航系统抗击新冠疫情的艰苦斗争中得到了鲜明的凝练、丰富的体现和实践的检验。

“敬畏生命”是敬畏生命和职责的思想基础,是贯彻党的宗旨和践行行业要求的统一,集中体现了民航人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底色,是对民航创业初心的坚守。“敬畏规章”是敬畏生命和职责的实现路径,是科学安全理论和长期实践经验的统一,集中体现了民航业的生产方式和运行规律,是对民航行业价值的恪守。“敬畏职责”是敬畏生命和规章的必然要求,是履行岗位责任和锤炼专业能力的统一,集中体现了民航人的事业品格和职业操守,是对民航事业使命的护守。

“三个敬畏”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合力相向,组成了一个辩证统一、有机循环的思想体系。“三个敬畏”作为民航工作核心价值理念立足中国民航事业,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综合运用辩证思维、系统思维、战略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精准思维,为民航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抗疫工作和民航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统筹做好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和行业安全发展工作描绘了战略思想蓝图,开出了一剂猛药良方。

三、在抗击新冠疫情实践中体现践行“三个敬畏”院校担当

中飞院作为中国民航飞行员的“摇篮”,民航管理干部的“黄埔”,伴随着中国民航教育事业的诞生和发展,对生命、规章、职责的敬畏天然地蕴含于其传承的中国空军红色基因,这鲜明地体现于横亘2020 年以来的中飞院抗击新冠疫情生动实践。自2020 年1 月23日中飞院召开紧急会议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部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起,抗击新冠疫情校园保卫战正式打响。在之后的寒假应急防控、线上复课复学、毕业就业保卫战、学生分类分批返校、常态化下的校园疫情防控保卫战、成都市郫都区疫情遭遇战等各个历史阶段,中飞院采取了一系列坚决果断的措施,凝聚全校师生力量,毫不松懈与新冠疫情斗争到底,切实保障了全校师生生命健康安全,并不间断地顽强推进立德树人伟大实践。

面对疫情防控的大考,中飞院始终坚持着对生命、规章、职责的崇高敬畏。中飞院始终坚持敬畏生命,始终将师生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坚持“日报告”“零报告”制度,以对师生高度负责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根据疫情形势采取有力防控措施,不断调整教学训练形态,坚决确保师生身心健康安全。中飞院始终坚持敬畏规章,依据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结合学院实际,制定并贯彻了一整套以“七案七制三流程”为四梁八柱的中飞院疫情防控制度流程体系,在统筹疫情防控和日常工作中做到有章可依、有章必依、执章必严。中飞院始终坚持敬畏职责,学院医疗卫生战线、学生工作战线、飞行训练战线、机关后勤战线依照案制要求,根据职责划分,各司其职,坚持在岗在责、履职尽责,立足平凡岗位进行伟大斗争,捍卫师生健康安全,保障学院行稳致远。

四、在抗击新冠疫情实践中探索弘扬“三个敬畏”飞院路径

冯正霖局长在2020 年教师节调研中飞院时指出:“民航学子要以当代民航精神为引领,牢牢树立‘三个敬畏’,扎实学好专业知识,提前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在实践中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加强自我约束,以便更好适应民航工作规章制度;热爱自己所学专业,热爱自己未来的工作,要有担当意识,努力提升专业技能”[3]。这是中国民航局开展“三个敬畏”专题教育以来,冯正霖局长对民航院校和民航学子贯彻坚持“三个敬畏”的一次现场动员和精准辅导。

中飞院作为中国民航人才培养主力院校,学习贯彻好“三个敬畏”事关未来中国民航建设者的思想根基和实践水平,不只要喊口号,更要见真招、进真心、出真效。中飞院坚持科学贯彻、精准实践“三个敬畏”,以其战略内涵指导学院治校兴学,并将其贯穿于立德树人育才全过程。将“三个敬畏”系统嵌入学校发展规划的战略蓝图,让“三个敬畏”进战略思维、进办学思路、进教育流程、进科研重点、进校园文化,真正让其体现在学院改革发展的全流程、各阶段,进入运行肌理,形成系统合力,指导学院改革发展行稳致远。中飞院自1956 年建校以来,培养了近20 万名各类人才,他们中的大多数长期坚守在民航一线,羽翼渐丰,不断推动我国民航事业的发展和进步,能否将“三个敬畏”深植于中飞院学子心中,是中国民航交给中飞院的历史答卷。真正让“三个敬畏”入脑入心入行动,需要与学院教学训练实践深度融合,使其科学融入到学生学习成长全过程,让“三个敬畏”进校本课程、进训练规章、进德育考核、进理想信念,不断加强作风建设,让中飞院师生员工心里面有生命、脚底下有规章、双肩上扛职责。在抗击疫情和立德树人的中飞院实践中,一条特色鲜明、形式丰富、影响深远的弘扬践行“三个敬畏”的飞院路径逐渐勾勒出了清晰的轮廓,并在持续深入的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充实饱满。

猜你喜欢
中国民航规章抗击
抗击疫情 我们在一起
齐心人定胜天
——为团结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而作
抗击瘟疫的那些事
通告
过度限制地方政府规章重复立法之思考
过度限制地方政府规章重复立法之思考
地方政府规章备案审查:参与及控制
抗战中国民航秘闻之和“桂林”号事件有关的那些名人
抗战中国民航秘闻之中航“桂林”号客机被截击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省政府规章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