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Response培养英语文学阅读自主性探究

2022-01-27 10:45范文慧
中小学班主任 2022年2期

范文慧

[摘要] Reading Response是利用一些格式化的打印纸,帮助学生整理自己的阅读思路,并根据纸上的框架记录阅读心得。在英语文学阅读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情况下,本文以海明威的短篇小说A Clean Well-lighted Place为例,探讨如何以Reading Response为辅助工具,进行英语文学小说阅读教学,培养学生阅读自主性,提高其文学欣赏素养。

[关键词] Reading Response;文学小说;阅读自主性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提出了高中英语新课标内容包含6个要素,其中主题语境教学处于统领地位。在人与社会的主题语境中提出文学、艺术与体育的主题群,其强调对小说、戏剧、诗歌、传记、文学简史、经典演讲、文学名著等的学习。高中阶段的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欣赏,需要一定的文学背景知识,大量的词汇积累,更需要一定的文学素养,这对于中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在词汇和背景知识储备不足的情况下,学生如何自主有效地进行文学作品的阅读值得深思。本文利用Reading Response进行英语小说教学,以辅助学生进行自主

阅读。

一、Reading Response的内涵及教学价值

Reading Response是一种新型的信息处理方式(Kelly,2007)。具体来说,Reading Response利用一些設计好的表格、信息纸,帮助学生在阅读中形成一定的框架和思路。它不是对阅读的一个总结,而是对阅读的一种思考。在Reading Response的协助下,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可以被检测。同时,学生的英文写作能力也在完成表格时得到锻炼。而且,Reading Response也并不是一种固定的阅读表格的打印纸,因而对于不同的阅读文本,其Reading Response的选择也不同。

Reading Response主要分为Fiction Reading Response和Nonfiction Reading Response,其中Fiction Reading Response适

用于小说、童话、寓言等叙事类图书阅读。不同的Reading Response检测不同的阅读任务,包括内容复述、人物分析、情节分析、环境分析、提问反思等多种任务形式。在自主完成Reading Response的过程中,学生的阅读思路更加清晰,将读到的内容变成表格内容,既锻炼了思维能力,也练习了英文写作能力。

Fiction Reading Response给予英文小说的阅读提供一定的框架和思路的指导。但是,对于此类Reading Response的选择并不能生搬硬套,应基于文本的基础有选择性地挑选和设计Reading Response。就英文小说阅读文本来说,要掌握其构成的三要素:人物描写、情节描写及环境描写。其中,人物描写要求学生抓住人物的肖像描写、细节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等进一步剖析人物性格、了解人物特征;情节描写则注重引导学生关注事件的开始、发展、高潮、结尾,从而准确地把握文章表达的主旨含义;环境描写则不仅仅包括自然环境,即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还包括社会背景,即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这样一来,通过对时代背景的了解进一步把握文章的深层含义(如表1)。

二、Reading Response在英文小说阅读中的应用

(一)教学内容

A Clean Well-lighted Place是海明威的短篇小说,其主要通过在咖啡厅对话表现文中三个人物(一个老者,一个年长的侍者,一个年轻的侍者)对待生活的态度。该小说是海明威虚无主义的代表,表达作者对黑暗孤独无希望、无意义、精神无所寄托的迷惘。虽然海明威的写作特点是简短朴实,但是海明威善于运用象征表达深层含义,对于缺少生活实践的高中生来说理解文章的中心主旨则需要循序渐进、慢慢引导。因此,本课的文学小说教学以小说三要素为切入点,在Reading Response的辅助教学下,使学生能够掌握故事发展的大体情节,明白文章主旨含义,赏析文本语言修辞,体验作者情感,评价作者观点,最终形成自己的文学欣赏

品格。

(二)教学过程

Step 1 Pre-reading

英语文学小说的基本特征是用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这就决定了文学小说的阅读并非简单的文本阅读,其意义和内涵往往超越文本信息。在阅读前让学生在A Wonder Wall的辅助下,根据标题、插图对阅读内容先进行思考。利用why、how、what、who、when等词对问题进行归类并思考,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对于阅读内容进行一个较为全面的预测;另一方面,通过A Wonder Wall的问题,学生可以有目的地阅读。

Step 2 While-reading

Procedure 1:Fast Reading

英语文学小说的篇幅偏长,且内涵意义较难体会,故利用Reading Response帮助学生自主整理文章脉络,是掌握文章大意必不可少的。此外,为了增加学生对于小说阅读的流畅性,要对影响句意理解的个别生词和西班牙语进行注释;另一方面,为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表达的深层含义,笔者提前在阅读文本中注释文章撰写的时代背景。在此基础上,下发Reading Response要求,包括故事场景、主要人物、故事问题和解决措施等。此阶段只要求学生在自主阅读时形成初步的看法和

认识。

Procedure 2:Detailed Reading

Task 1:人物分析

小说情节的发展离不开人物的推动,因此对于小说中人物描写往往会利用大量的肖像描写、细节描写、心理描写、行为描写、语言描写去表现人物的性格。学生在进行小说阅读时会形成对于人物的一个整体认识,但是不够具体细化。所以,尽管学生对于人物的分析有一定的能力,但需要引导和细化形成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就本篇小说来说,作者注重通过细节描写、行为描写、语言描写等刻画人物,表现人物个性。

本文决定采取Character Map(如图1)来分析文章中人物的性格。首先要求学生6人一组,每2人负责一个人物完成Character Map。学生不仅要找出支持人物性格的细节证据,还要评判这些细节是否能有效支持自己的观点,并且对于人物性格的描写有自己的思考、分析与判断(常万里,2019)。在完成各自的Reading Response后,每组可就不同人物表達自己的观点,并进行组内补充。之后,每组派出代表分析,而其他组则进行补充说明。在学生分析完人物性格后,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人物的细节描写、行为描写、语言描写以及侧面描写对文中的三个人物性格进行归纳总结。通过对人物性格的分析,学生体会作者擅长使用简单语句的朴素写作手法描述任务。如此一来,在赏析文本语言特点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思维由read the line,read between the line到read beyond the line的提升。

Task 2:情节分析

情节的分析体现了学生对于整个事件的把握,并在此基础上理解文章大意、掌握文章主题、最终体会作者情感。因此,对于Reading Response的选择,我们采用了Map It Out。首先,要求学生简单整理出事件发生的过程,这是通过简单的阅读基本可以获取的信息。在此之后,要在文中找出topic sentence,旨在检测学生对于主题大意的把握是否正确。待整体了解后,可聚焦文中的内容,就事件的开始、发展、结束写出支持性信息,进一步论证和加深学生对情节的理解。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总结句,从而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在学生完成Map It Out后,要求学生根据故事的大概主题将文章改写成对话,但要体现文章主题大意。有时间的情况下,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去进行表演,从而更深刻地体会小说主题大意、情感态度。因为后面改写和role play活动,对于学生的总结和归纳能力、语言能力以及思辨能力要求较高,所以Map It Out的铺垫一定要充分、系统,否则后面活动很难开展。

Task 3:环境分析

对于环境分析,目前并没有可利用的Reading Response。因此,笔者对此进行了设计,旨在学生在进行小说主题分析时,不仅关注自然环境,还要注重社会背景,从而能够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进行联系,体会战争对人们内心的影响,并进一步体会小说主题(范洪亚,2019)。其中,社会背景将在文本阅读前备注在文本中,让学生带着一定的背景知识进行阅读。在Reading Response(如图2)后,教师对海明威这一时期的作品进行了总结,得出该阶段的海明威作品都表达了对于生活的无助和失望,唯有心灵上的安逸和宁静才能使一个人永远不被打败,这就是典型的海明威式人物。

Step 3 After-reading

如果学生能够有意识地根据语言规则很好地组织语言,表达思想,通过此活动再现自己的生活经验,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自己的思维严密性,从而提高思辨能力(程晓堂,2015)。Make A Connection Text to Self(如图3)正好实现了从立足文本、理解文本、内化文本到超越文本的转变,意在帮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联系自身实际进行观点表达。

(三)教学反思

英语文学的阅读不仅仅涉及对文本的解读、语言知识的掌握以及思维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自主阅读习惯的培养。在Reading Response的辅助下,学生降低了文学阅读难度,形成了自主阅读的习惯。在整篇小说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始终抓住小说的三要素进行Reading Response的选择和设计,以辅助学生阅读,降低阅读难度。因此,在Reading Response的选择和设计过程中要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并根据教学环节的需要选择,不能生搬硬套。此外,对本节课的Reading Response的选择,还可以更加多样化、丰富化,从而更好地促进教学。

三、结语

英文小说的阅读教学旨在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素养。教师在此类阅读课上应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话语权,关注学生思维成果。因此,如何引导和辅助学生形成阅读框架,关注阅读核心,发散阅读思维,最终形成自己的阅读习惯是教师教学的重点。Reading Response这种新型信息化阅读表格的运用使英文小说阅读变得有法可循,提炼阅读重点,形成阅读思路,发展阅读思维,形成正确的阅读习惯,从而真正意义上实现自主阅读。借助侧重于对联系、总结、推理、角色分析等阅读策略的练习Reading Response,学生可以在阅读前根据文章标题,插图等进行内容预测,从而为阅读做准备;在阅读中,借助此理解小说内容和主旨,解剖和赏析文学内涵;在阅读后,可用来保存、记录自己的阅读情况,实现阅读的自主化。

[本文系无锡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基于新高考“读后续写”题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探索与实践”(课题编号:E/B/2020/02)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Kelly,D. Reading Response Activities with Graphic Organizers[M].New York: Scholastic Teaching Resources, 2007.

[2]程晓堂.英语学习对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J].课程·教材·教法,2015(6):73-79.

[3]常万里.指向思维品质发展的5E英语阅读教学[J].中学外语教与学,2019(3):20-22.

[4]范洪亚.高中英语文学欣赏课程的实践与反思——以英国文学作品《化身博士》为例[J].中小学外语教学,2019(3):38-42.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