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揭开海洋的秘密

2022-01-29 16:55鱼桶
课堂内外(小学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观测站潜水器大洋

鱼桶

从第一艘进入大海的独木舟开始,人类就没有停止过探索海洋的脚步。在浩瀚无垠的大海面前,人类是如此渺小,千万年以来,我们对海洋依然只能算是略有所知。如今,随着现代科技装备的加入,我们对海洋的探索如虎添翼。它们一定能帮助我们揭开更多海洋的秘密。

海洋卫星

飞得高看得远,人造卫星在海况预报、海洋观测和海洋科学研究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海面观测·水陆空,齐上阵

海洋观测站

海洋观测站的功能非常多样,以海洋气象、水文和环境监测为主,有的兼具海洋生态研究的功能。大型的观测站还建有实验室、办公室和研究所等設施。

海洋观测站通常建在空旷的海边或岛屿上,方便布置各种科学设备,如传感器、气象站、近海浮标等。

海上观测平台

将海洋观测站直接建到海上,就是海上观测平台。人们能更近距离地观测大海,预防海洋灾害。

海洋浮标

海洋浮标是漂浮在海面上的无人微型观测站,可以全天候、连续、定点,监测水文、水质、气象等情况。每隔一段时间,科研人员会去收集一次数据或收回浮标;有些浮标连接着卫星信号,能远程发送数据。

海洋浮标一部分露出水面,观测海风、气温、气压、湿度和海面辐射等数据;另一部分藏在海面下,测量海水的温度、盐度、深度、海流等数据。

海洋探索·远洋深海无所惧

海底探秘 最深、最暗、最危险

对于地球表面最深处——海底的探索,人类一直在挑战极限。这里压力极大,如果人处于500米深的水下,承受的压力相当于负荷数百吨重。海水对电磁波的吸收也相当明显,我们常用的卫星信号等无线电信号都很难传输至海底。同时,在水深200 米以下,基本就漆黑一片了。

因此,潜入深海,一直都是一场冒险。

深潜服

深潜服有着坚固的外壳和完善的换气系统,能帮助潜水员潜入几百米深的水下,并在水下持续工作。它拥有小巧而强劲的推进器,可以在水下压力过大,潜水员行动不便时进行自主移动。

大洋钻探计划

大洋钻探计划是一项国际合作的大规模科学研究计划,通过向大洋底部钻探,深入地球内部采集沉积物和岩石样本,以研究大洋地壳的组成、结构和演化历史。这些研究在气候变化、防震减灾、资源勘探等领域具有深远的意义。

载人潜水器

载人深潜的难度不亚于载人航天。我国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是7 062 米,已经拥有到达全球99.8% 海域海底的能力。

无人潜水器

我国的“海斗一号”万米级无人潜水器,已经成功实现了探测海洋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的目标,它搭载先进的科考设备,能够完成海底样品抓取、沉积物取样等多项任务。

海底地震仪

它们被放置在海底,长期观测海底地形、地貌和地震的情况,同时为海底油气资源勘探和海底工程建设提供有用的数据。

猜你喜欢
观测站潜水器大洋
内爆是如何发生的
GPS导航对抗数据质量特征实例分析
四川省甘孜州:航拍四川稻城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
悬浮屋
《无人潜水器检验指南》将于2019年7月1日生效
五行真经(6)
前往大洋深处
第十章 前往大洋深处 (上篇)
我国首艘载人潜水器支持母船“深海一号”在武船开工
去中心化时差频差直接定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