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质培优 创新发展 打造技能人才培养新高地

2022-02-01 02:49王红星
职业 2022年23期
关键词:大赛实训学院

王红星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将职业教育的地位予以界定,并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符合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的职业教育制度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技能支撑。可以看出,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对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蓝图进行了清晰的勾勒。

平顶山技师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在平顶山市委、市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各位“平技人”的接续奋斗下,60多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从技工学校到技师学院的跨越,从百人到万人的突破,从一般院校到位居全省技工院校第一梯队的升华。面对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机遇,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提质培优、创新发展的理念,不断提升学院内涵建设和教育教学质量,倾力打造高技能人才培养新高地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

加强内涵建设,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

党建引领,推动学院发展。学院以“内抓管理、外树形象、铸就品牌、服务地方”为办学宗旨,紧抓年度党政工作要点,对标国家重点技师学院、优质专业建设标准,以促进就业创业、服务企业行业、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将党建工作与学院事业发展同部署、同落实、同考评,让党建工作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定盘星”“强引擎”。

完善硬件,打造品质校园。学院南、北两个校区实习实验场地有 5 万平方米,实习实训设备总价值超1亿元。配置的德玛机车削中心、五轴加工中心、三坐标测量机等先进的实训、检测设备,已经达到了世界技能大赛对竞赛设备要求的水平。同时,学院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北校区投资4 500多万元建设的汽车实训大楼已投入使用,南校区的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综合大楼也已开工建设。在提升硬件的同时,学院不断加强内涵建设,不断向质量发展、精细发展方向持续探索。

锻造作风,提升能力素质。学院以“提升能力、锻造作风、实干立身、争先出彩”为主题,将各项工作同“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深度融合,在学院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扎实推进“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大力开展中层干部专业化能力培训,让干部学有专长、术有专攻;开展“能力作风建设年·最美学生”系列宣传报道,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崇德尚技的文化氛围,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文化引领,促进内涵提升。文化是学院发展的灵魂,学院以党建带团建,加大学院文化建设力度,以校风校训为引领,打造以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为主题的特色校园文化;开足开齐体、音、美等美育课程,开展丰富多样的文体活动,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立德树人关键课程,大力推进课程思政,逐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传授、技能培养的融合统一;加强校园学风、师德师风、校园文化建设,争创河南省文明校园标兵,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创新办学模式,打造特色职业教育品牌

中考失利的王子壮进入学院学习,最终光荣地站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河南省选拔赛数控车项目的冠军领奖台上,并获得河南省技术能手、全国“最美中职生”等荣誉,成功“逆袭”。毕业后,他留校任教,成为一名实习指导教师。

王子壮的成长成才故事,在学院的毕业生中并非个例。近年来,学院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培养出大批技术技能型人才。同时,学院加大对预备技师的培养力度,2022年,学院招收高级工及预备技师3 000余人。

践行知行合一,深入进行教改教研。学院以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将课程内容与实际工作岗位需求紧密结合,将实训内容与职业资格认证相结合,对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与优化;与行业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先后成立平顶山技师学院润泽餐饮学院、宇通汽车产业学院等,采用校企共同培养教师、共同开发教材、共同制定课程内容、共同开展技能大赛等多种合作形式,提高专业建设水平。

坚持项目带动,积极申报国家、省级项目。2022年,学院成功申报了省级“一体化”教学示范基地项目、省级世界技能大赛重点赛项提升项目等6个全民技能振兴工程项目,入选全国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第一阶段建设院校,将强化项目带动,励志笃行、开拓创新、不断突破的内涵发展之路走稳、走实。

加强软硬件设施建设,打造智慧校园。学院借助“钉钉+泛微”平台,建立“公文管理”“党务服务”“合同管理”“日常工作”“考核与请假”“为您服务”6大类29个流程,让信息多跑路,让教职工少跑路。做到教室智慧黑板全覆盖,结合“智慧校园平台”软件技术,与大门、宿舍先进门禁系统构建新型教学管理平台,实现了信息化办公、智能化教学、数字化管理。

勤学苦练,技能大赛实现新突破。学院依托校級技能大赛平台,选拔优秀选手,建立技能大赛人才梯队。2022年3月,学院开展了第十一届技能竞赛月活动,928名师生参加38个项目的技能比武,营造了精益求精的学习氛围。在河南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平顶山市选拔赛中,学院4个项目均获得第一名,代表平顶山市参加河南省总决赛,并在河南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铜奖1人,优胜奖16人,成绩可贺。学院1名学生获“技能雏鹰”助学金。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学科研能力。学院通过组织教师开展教学能力提升培训、落实专业教师每年下企业实践制度等,培养既上得了课堂又进得了工厂、集理论与实训于一体的“双师型”教师队伍。2022年,学院现代制造系技术攻坚服务团队被平顶山市总工会授予“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1名教师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授予“全国轻工技术能手”称号;2名教师被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评为省级名师培育对象,3名教师被评为省级骨干教师培育对象;在第四届河南省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中,学院2名教师获得二等奖、2名教师获得三等奖。 在2022年全省技工院校公共课、财经商贸类及焊工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中,5名教师获奖;学院所申报的市级调研课题申报中,19项获奖;2名教师分别获平顶山市“最美科技工作者”和“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

服务地方经济,彰显职业教育担当

凸显特色,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院充分发挥技能人才培养优势,采用工学一体化教育教学方案,学生在“仿真实习工厂”边学边练,入校便成为“准职业人”;“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评、以赛促建”,练就学生过硬技能,并形成了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培养人才目标的机制,使学院成为鹰城技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

产教融合,与城市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学院紧紧把握城市产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与平高集团共建综合能源服务管理专业,与中汝廷怀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共建陶瓷艺术与工艺专业;开设民宿运营与管理专业,助力平顶山市乡村振兴;在平高集团等大型企业构建30多个稳定实训基地……全力为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储备高素质技能人才。

服务社会,为发挥效能勇担当。学院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在鲁山县尧山镇上坪村建设河南省乡村振兴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与此同时,深入贯彻落实“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要求,采用建章立制,示范引领,统筹协调凝聚合力;聚焦创新,科学谋划,校内校外同步推进;夯实基础,增促就业,校企合作提质增优,培训技能人才15 000余人;与平顶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合作共建“法治教育实践基地”,与平顶山市司法局合作共建“市社区矫正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基地”,助力平安鹰城建设;发挥专业特色,积极参加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利用家电维修志愿服务队和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特色引领,广泛开展技能扶贫、爱心捐赠、无偿献血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在社会服务工作中冲锋上前、勇于担当。

奋进新时代,技能创未来。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我们指明了今后发展的方向,学院将把握机遇,坚持高质量发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定信心,努力培养爱党报国、敬业奉献、技艺精湛、素质优良,能堪当时代重任的高技能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平顶山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大赛实训学院
“鸟人”大赛
插秧大赛
初等教育学院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学院掠影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
独立学院:“我该如何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