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说”为什么还要说?*
——断言话语标记“不用说”及其立场特征

2022-02-03 21:47宗守云
语言科学 2022年1期
关键词:断言话语背景

宗守云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广西 桂林 541004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上海 200234

提要 从意义上说,“不用说”是说话人基于背景事件和断言之间显而易见的关系作出肯定;从功能上说,“不用说”用来“断言化”,使后面的小句成为断言。“不用说”异于其他断言标记之处主要在于立场不同,一是用来表现说话人对背景事件和断言之间所具有的显而易见关系的认识;一是用来表示说话人邀请听话人共同断言,从而达到认知协作的目的。

1 引言

先看下面例子(本文语料来自CCL语料库和MLC语料库):

(1)刘梅在厨房翻箱倒柜,居然连吃涮羊肉的小漏勺也没有了,不用说,也被张家借走了。

(2)她寻思,儿子要行凶,说杀干部王,不用说,就是指导员曹振德了。

(3)不久,曹丕果然如愿以偿地当上了皇帝,不用说,郭女王在他心目中更是旺夫之极。

(4)瞧这些来自十六个社区的巾帼代表表演起来的认真劲儿,再看观众评委们的专注劲儿,不用说,活动非常成功。

上述各例包含的“不用说”用来连接背景事件和断言,前面小句包含背景事件,后面小句则是断言,即说话人十分肯定地说出自己的意见(周明强2015)。“不用说”符合话语标记特征,是断言话语标记(周明强2015),以下称为“断言标记”。

前人研究主要集中在“不用说”的构式化熟语用法上,代表研究有肖任飞和张芳(2014)、王晓辉和池昌海(2014),前者讨论了“(更)不用说”的递进意义,后者讨论了“(更)不用说”的程度意义。“不用说”作为断言标记尚无专门研究,但在其他问题的研究中有所涉及,包括尹海良(2009)、潘晓军和胡成佼(2015)、周明强(2015)、温锁林(2020)。本文拟专门讨论断言标记“不用说”。

2 形式特征和语法位置

2.1 “不用说”的形式特征

从形式特征看,“不用说”存在变体或类聚成员。

第一,“不用说”存在一些不带语气词的变体形式,包括“我不用说、此刻不用说、这不用说、那不用说、也不用说、那么不用说、都不用说”等(周明强 2015)。这些变体形式都是断言标记,在功能上具有共性,但由于受到源义的影响,或多或少也会有一些语义或用法上的差异。

第二,“不用说”可以带语气词“了”,用例详见4.1节例(31)-(32)。沈家煊(2011:98-122)指出,寒暄话后面出现语气词“了”和事件句后面出现语气词“了”本质上是一致的,只不过后者表示“新事态”,而前者表示“新言态”。寒暄是一种言语行为,而话语标记和言语行为有密切的联系,根据Van Dijk(1979)和Roulet(1984),话语标记的作用在于将言语行为组织为更大的话语单位。话语标记带语气词“了”和寒暄话带语气词“了”本质上也相同,都表示“新言态”,对“不用说”而言,就是“我说‘不用说’了”。相比而言,带语气词“了”,后面小句的断言语气更加强烈一些。

第三,“不用说”有类聚成员“不用问、不用猜”等,语义和功能基本相同,不同的形式虽然积淀有字面意义,但作为话语标记,这些形式的字面意义已经磨损,意义和功能逐渐趋于一致。例如:

(5)行至市区的入口,始见一条宽阔的环城公路已经成形,施工队里多为妇女,不用问,又是来自“山的那边”。

(6)在首都街头,经常可见几个人围在一起,如果他们手中有一个收音机的话,不用猜,这肯定是在听世界杯赛的实况转播。

例(5)的“不用问”和例(6)的“不用猜”都可以用“不用说”替换,语义和功能基本不变,由此可见这些类聚成员的趋同性。

2.2 “不用说”的语法位置

从语法位置看,“不用说”具有“居间”性质,多出现在分句之间(见例(1)-(4)),有时也出现在句子之间。例如:

(7)有整整一个星期,他们说无法跟我们谈,因为在处理王治郅的事情。不用说,这令人沮丧、精神紧张。

(8)毫无疑问,这一切布置与旺古无关,必定出自一个女人的照料。不用说她就是沈同生的女儿小梅了。

“不用说”有时也出现在单句的成分之间,且多出现在主谓之间。例如:

(9)护村自卫团的人,大部分都向着咱们的,只有康二旦、康肉肉几个二流子,是跟着康家败跑。周毛旦、张忠老汉这些人,不用说,都愿意抗日。

(10)南京的新名胜,不用说,首推中山陵。

例(9)-(10)“不用说”都在单句成分之间,且都在主谓之间。表面看来,例(9)-(10)没有背景事件和断言关系,实际上,主语不妨看作背景事件,谓语可以看作断言,因为汉语主语在语用上一般是话题(topic),谓语是述题(comment),话题和述题是背景信息和前景信息的关系(陈忠2007:486),因此“不用说”前面的主语可以作为背景事件,后面的谓语可以作为断言。在形式上,“不用说”前面的主语可以用“说起”领起,其背景事件的性质就更加明显。如例(9)“说起周毛旦、张忠老汉这些人,不用说,都愿意抗日”,例(10)“说起南京的新名胜,不用说,首推中山陵”。

3 意义和功能

一般认为,话语标记具有语篇功能和人际功能,话语标记多数情况下都没有命题意义,因此通常被认为是没有概念功能的,但这不等于说话语标记没有意义(谢世坚2009)。语法形式总是和语法意义对应,话语标记作为一种语法形式,都有特定的语法意义对应。因此,作为断言标记的“不用说”既有语法意义,也有篇章和人际功能。下面先回顾前人关于“不用说”意义和功能的研究,然后提出我们的看法。

3.1 研究回顾

3.1.1 传信说

潘晓军和胡成佼(2015)认为,“不用说”主要用于表达言者的主观态度,具体又细化为两个方面:传信效果与意愿表达。潘晓军和胡成佼(2015)在对“不用说”的具体分析上是合理的,有一定的说服力,但用“传信”概括是不准确的,因为传信范畴(evidentiality)主要关注的是信息的来源和信息的获取方式,而“不用说”用于说话人根据背景事件作出断言,这和信息的来源以及信息的获取方式关系不大。

3.1.2 析因说

周明强(2015)对九种断言类话语标记的语用功能进行了概括总结,其中提到析因功能,即断言内容除了断定之外还分析原因、条件、目的等因素,“不用说”具有析因功能,用“不用说”显得理由十分充足。在实际话语中,“不用说”所在句子没有因果关系的也不少见,例如:

(11)他的歌居然走红了,这首歌名叫《笑脸》,不用说,大家已经猜出了这位歌手就是谢东。

(12)护士一手高举输液瓶,一手扶着嘎嘎作响的平车,不用说,平车上躺着的是刚下手术台的病人。

例(11)-(12)背景事件和断言之间有密切联系,但并非因果关系。因此,析因说有一定的解释价值,但不能涵盖“不用说”用法的全部。

3.1.3 推导说

潘晓军和胡成佼(2015)认为“不用说”用来据实推导,温锁林(2020)也持相同观点,认为话语标记“不用说”用来表示推导意义。用“推导”来概括“不用说”的语法意义,多数情况下是没问题的。但如果遇到下面的情形,似乎就不能说是“推导”,例如:

(13)您仔细看看这是什么?不用说,你一眼就能认出,这不就是螳螂嘛。

(14)我竟然爱上了我们的班主任高原老师,这种不该发生的恋情,从一开始就是一场悲剧,可惜年幼无知的我那时是不会懂得这些的。高原是我们的语文老师,不用说,他长得很帅。

例(13)是媒体语料库用例,源于中央电视台“第一时间”栏目,说话人在现场直指一幅画面,无论是说话人还是观众,“一眼就能认出”,根本无需推论,因此用“推论”解释显然是很困难的。例(14)说话人说高原长得很帅,自己竟然爱上高原,显然“高原长得很帅”并不是推论,而是说话人已知的确定事实。

3.2 “不用说”的意义

“传信”概括不够准确,而“析因、推导”都只是“不用说”附带的或隐含的意义或功能,在特定情况下都可以取消。我们认为,话语标记“不用说”的意义是“显而易见,肯定如此”,具体说,就是说话人基于背景事件和断言之间显而易见的关系作出肯定。这实际上就是“不用说”作为断言标记所体现的意义。

潘晓军和胡成佼(2015)认为“不用说”可以用“一定、肯定”替换,而且“不用说”和这些确定意义的情态词语共现还可以加强表达效果。应该说,这一观察是正确的。“不用说”表示对背景事件和断言关系的肯定,因此,“不用说”在语义上和表肯定意义的情态词语相容。具体包括三种情况:一是包含,即断言包含表肯定意义的情态词语。例如:

(15)大约过了五分钟,他终于发现一个男子站在窗帘旁边,不用说,那肯定是卡罗斯了。

(16)胡老头娶小新娘,不用说,这赏钱一定丰厚。

(17)当差是个体面的事,我这丢了老婆的人若能当上差,不用说,那必能把我的名誉恢复了一些。

(18)这个女的是什么人?她怎么会跟福克搞在一块儿的?不用说,他们准是在孟买到加尔各答的路上碰见的。

二是可加,即断言虽然不包含肯定意义的情态词语,但可以添加而意义不变。例如:

(19)截止到记者发稿的时候,彭先生还是没有拿到火车票,不用说着了骗子的道了。

(20)这两天的瓢泼大雨也影响了深圳的菜价,不用说,又是涨价了。

例(19)-(20)断言添加“肯定”分别为“肯定着了骗子的道了”和“肯定又是涨价了”,添加后意义都不变。即使非推论意义的断言,也可以添加“肯定”而意义不变,如例(13)添加后是“这肯定是螳螂嘛”,例(14)添加后是“他肯定长得很帅”。

三是接近,即断言所包含的情态词语虽然不表示肯定意义,但和表示肯定意义的情态词语接近。例如:

(21)其实按常理想一想,也能觉得这些婚介所说得太不靠谱了。哪儿那么多亿万资产的钻石王老五啊?怎么都让你们网罗到了?再说得白点儿,亿万富豪找个女秘书还有大串儿排队的呢,找老婆还用求你们帮忙?不用说,这八成是婚托,而婚托揭黑的节目,我们以前也作过。

(22)假如在旅游地看到成群结队身穿学校制服的学生,不用猜十有八九是修学旅行。

例(21)“八成”和例(22)“十有八九”是表盖然意义的情态词语,但在语境中和肯定意义的情态词语接近,因为盖然意义最接近肯定意义,如果换成或然意义的情态词语“可能”等,则不能接受,不能说“这可能是婚托”“可能是修学旅行”。

3.3 “不用说”的功能

“不用说”作为断言标记,其具体功能是“断言化”,也就是,“不用说”使后面的小句或所在的小句成为断言小句,前面的小句常常是背景事件。如果没有断言标记“不用说”,这种背景事件和断言关系有可能不存在,这可以通过删除测试说明。例如:

(23)a.这些带着农民习气进矿的青年,当他们从好奇地扒在舞厅窗外观看,到跃跃欲试走进舞厅时,穿着言谈举止也发生了变化,不用说,变得文明了。

b.这些带着农民习气进矿的青年,当他们从好奇地扒在舞厅窗外观看,到跃跃欲试走进舞厅时,穿着言谈举止也发生了变化,变得文明了。

(24)a.不久以后,她的朋友出国定居去了,她的朋友的朋友也杳无音讯,不用说,那5万元借款也如泥牛入海了。

b.不久以后,她的朋友出国定居去了,她的朋友的朋友也杳无音讯,那5万元借款也如泥牛入海了。

(25)a.他没有资格参加基干民兵,更没有资格得到一支神圣的枪,不用说,参加征兵体检的资格也没有。

b.他没有资格参加基干民兵,更没有资格得到一支神圣的枪,参加征兵体检的资格也没有。

(26)a.现在他作了官,不用说,你得求他提拔你了。

b.现在他作了官,你得求他提拔你了。

例(23)-(26)的a句都是背景事件和断言关系,“不用说”前面是背景事件,后面是断言小句。删除“不用说”,例(23)b前后小句是解注关系,例(24)b前后小句是并列关系,例(25)b前后小句是递进关系,例(26)b前后小句是因果关系,例(23)-(26)的b句都不是断言化的断言小句。

需要说明的是,所有断言话语标记都具有“断言化”功能,因此“断言化”不是“不用说”所特有的功能。“不用说”还有异于其他断言标记之处,就是其特有的立场特征。

4 为什么“不用说”?——背景和断言

一般情况下,“不用说”处在句子、分句或单句成分的中间位置,前面是背景事件小句,后面是断言小句,其存在模式为“背景事件+不用说+断言”。“不用说”一定有背景事件,“事件”包括行为动词事件和状态动词事件,这是广义的“事件”概念(Parsons 1990:187-190)。“不用说”前面的事件,不一定都是背景事件,只有与断言具有显而易见语义联系的核心事件才是背景事件。例(14)的核心事件是“我竟然爱上了我们的班主任高原老师”,只有这个事件和断言“他长得很帅”联系最为密切,因此只有这个事件才是背景事件。

“不用说”反映了说话人的立场特征。所谓立场,就是言者对信息的态度、情感、判断或者承诺的显性表达(方梅和乐耀2017:3)。“不用说”是说话人认识立场的反映,在说话人看来,背景事件和断言具有显而易见的关系,因此,对说话人而言这是不用说的。具体说来,背景事件和断言之间显而易见的关系受语境、常识和联想制约,这些制约因素和背景事件的类型有关。

4.1 现实事件和语境制约

现实事件是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件,已经发生的事件是已然事件,正在发生的事件是现场事件。先看已然事件,例如:

(27)方先生一点也没奇怪,这么突然地停水,不用说,肯定又是哪个地方的供水管爆了。

(28)既然罗维民已经彻底暴露,不用说,市公安局的有关行动也一样已经被彻底暴露,包括你自己和你这个公安处的有关行动,也同样被暴露无遗。

(29)食品安全检测专项资金被官员们盖了楼、买了车,不用说,百姓吃得放心不放心的问题被官员们给扔到脑后了。

(30)1983年,我第一次作为国际评委率三个节目前往参赛。当年竞争虽然激烈,但我们的节目质量占压倒优势,三个节目全拿到了金牌的前三名,大胜而归。不用说,我这个评委当得也很自豪。

已然事件可以是意会的,如例(27),“停水”是已经发生的现实事件,但没有用特别的时间性词语标记;也可以用副词“已经”,如例(28);还可以用词尾“了”,如例(29)“盖了楼、买了车”,例(30)“拿到了金牌的前三名”。

再看现场事件,例如:

(31)来看搜狐网上的一张照片,一看这打扮,再加上推的这个餐车,不用说了,空姐。

(32)这是一个停车场上的告示。打出免费停车的告示了,什么目的?不用说了,肯定是吸引顾客前来消费。

(33)先来看这幅漫画,图画这上面代表农村,下面代表城市,而中间这位农民大叔正一手拎着个大口袋,一手拿着钱,走在这条用问号造就的大道上,从农村到城市来。不用说,看大叔这表情,也是满脸疑惑。

(34)山谷里迷雾缭绕,隐隐约约看到远处有一座孤坟,附近没有人家,不用说,坟里埋的一定是肇事死亡的司机。

例(31)-(33)是通过画面展示的现场事件,事件并不是说话的时候发生,而是画面上正在发生,说话人都用“这”来指示画面现场,包括“这打扮”“这是一个停车场上的告示”“这幅漫画”。例(34)是现场事件的描写,“看到”可以反映事件的现场性。

背景事件为现实事件,背景事件和断言在语境中具有显而易见的关系。比如例(27),在特定语境中,存在着供水管经常性爆裂导致停水的事实,说话人正是根据语境中的这一事实,在“突然停水”这一已然背景事件的基础上,作出“有哪个地方供水管爆裂”断言的。再比如例(31),特定语境中有一张照片,其打扮和行为是空姐形象,说话人根据语境中的背景事件作出“这是空姐”的断言,语言形式上用光杆名词“空姐”进行陈述。

4.2 虚拟事件和常识制约

虚拟事件是假设性事件,是说话人想象的事件,不是现实中的事件。例如:

(35)有两家大汉堡连锁店设置于某城市的大街上,不用说,这个地区交通繁忙,而这两家店生意都很兴隆。

(36)如果你莫名其妙地突然感到心情沮丧,工作打不起精神,遇事总会从悲观的角度去看,那么,不用说,你在某方面出了问题。

(37)如果你看到街上那一张张脸都充满了自信与乐观,不用说,这个经济肯定是繁荣的,有希望的。

(38)手里若是有钱,不用说,买着吃是顶自由了,爱吃什么就叫什么,弄两盅酒儿伍的,叫俩可口的菜,岂不是个乐子?

例(35)-(38)中,说话人先提出一个虚拟的背景事件,后面作出断言,作为虚拟事件的结论。例(35)虽然没有虚拟标记,但根据上下文,背景事件仍然是虚拟事件。例(36)-(37)有虚拟标记“如果”,例(38)有虚拟标记“若是”。

背景事件为假设事件,背景事件和断言在常识上具有显而易见的关系。根据常识,假设事件和断言具有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因此背景事件和断言具有显而易见的事理关系。比如例(35),如果有大汉堡店设置于交通繁忙的城市大街上,那么生意一定的兴隆的,这是由社会常识决定的,是不需要推理和论证的,是显而易见的。

实际上,现实事件和断言的显而易见关系,也一定是符合常识的,因此也受到常识的制约。但现实事件是发生在特定语境中的,由于突显特定语境的制约,常识制约成为次要的,有时比较明显,有时不够明显。

4.3 泛时事件和联想制约

泛时事件是不具有时间性的事件,可以横跨于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时间,具有常规性和真理性(刘丹青2017:449)。泛时事件既有现实性一面,也有非现实性一面。例如:

(39)而哈医大作为培育新的医卫领域的后继者的阵营,不用说,这个地方是神圣而光明的。

(40)儿童是幼稚的,不用说,儿童刚生下来时是无知无识的,到五、六岁懂点事了,但仍然会向你提出“为什么我走路,月亮也跟我走,我停下,月亮也停下”之类成人觉的可笑的问题。

(41)在无形管理的企业,卫生一流、环境一流,不用说,办公室也无抽屉,没待处理的问题。

(42)斗陀螺是壮观的,不用说,执鞭的颇有些自豪,而我却不能感受这一种殊荣。我是左撇子。

例(39)-(42)的背景事件都不是特定时间发生的事件,也不是说话人虚拟出来的事件,而是可以发生在过去、现在、将来任何时间的泛时事件,说话人是对泛时背景事件作出断言。

背景事件为泛时事件,背景事件和断言在联想上具有显而易见的关系。这种联想上的显而易见的关系,既不是语境造成的,也不和常识相关,而是说话人特定联想的产物。如例(39),如果只是从语境或常识着眼,“哈医大作为培育新的医卫领域的后继者的阵营”,未必能作出“这个地方是神圣而光明的”这样一个显而易见的断言,但在说话人的心理世界中这是显而易见的关系,这是说话人的特定联想造成的。再如例(40),“儿童是幼稚的”和“儿童刚生下来时是无知无识的”意义相同,按理说都具有断言性质,但说话人把前者作为背景事件,把后者作为断言,用“不用说”连接,说明二者有显而易见的关系,这也是说话人特定联想所导致的。

说话人的特定联想并不全然是个人性的,实际上,说话人言说背景事件和断言显而易见的关系,心目中还是有接受者的,只不过接受者有一定的范围限制而已。比如,例(39)的接受者应该是了解哈医大或关注哈医大的人,例(40)的接受者应该是了解儿童特点或关注儿童特点的人,因此说话人和接受者仍然有认知协作的互动。

5 为什么“还要说”?——言者和受者

既然背景事件和断言的关系是显而易见的,不用说的,那么为什么说话人还要说“不用说”?除了“断言化”外,说话人说“不用说”,仍然和立场有关,“立场的本质是交际者相互合作共同构建的,具有互动性”(方梅和乐耀2017:19),说话人说“不用说”还在于寻求听话人的认同,这是言者和受者的互动运作。

Verhagen(2014)认为,人类语言除了有交换信息的功能之外,还有对他人进行调控和评价的功能,而且这种功能是更为基本的、第一位的,描述性功能则是第二位、衍生的,毕竟说话人/作者参与言语交流归根结底是想要影响别人的思想、态度或引起对方一个即刻行为反应。具体说来,“发话人的每一句话,都是为释话人推理发话人的心理状态并做出反馈而提供一个论据。而发话人有意识的给释话人提供论据,目的则是为了引导其推理,将释话人引向一个特定的结论,影响其思想、态度,乃至即时行为(包括言语行为)。”(完权2018)具体到“不用说”,说话人用“不用说”这样的话语标记连接背景事件和断言,目的不仅仅在于描述背景事件和断言之间显而易见的关系,更在于通过这样的话语手段对听话人进行调控,使听话人认同自己的看法,因此,即使在背景事件和断言的关系上是显而易见的,是“不用说”的,但说话人“还要说”,目的就是要影响听话人,因为说话人和听话人作为概念化主体,需要有认知协作才能达到对概念化客体的识解平衡(Verhagen 2014:13)。

一般情况下,说话人首先说出一个背景事件,然后用“不用说”引出一个断言,背景事件和断言之间具有显而易见的关系,这不但表明了说话人的主观性,也表明了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的认知协作,即说话人同时邀请听话人共同断言,以此达到双方的交际认同。

从形式看,“不用说”后面可以加上“也知道”,意义不变,如果中间加上一个人称代词,那么最合适的是第二人称代词“你”,即“不用说你也知道”,意义也不变。这实际上正是说话人的意图,即“不用我说你也知道”,如果是“不用问、不用猜”,则是“不用问你也知道、不用猜你也知道”。当然有时会出现形式上的调整。例如:

(43)从提高英语对话水平的口译教程到微软的资格认证,从行情日益看涨的第二外语到企业财务的管理课程,不用说你也知道,文化教育方面的支出是万万省不了的。

(44)来,我们看一下大屏幕。有四个非常经典的话,其实今天也是在反复出现的,“易”枪中的、小巨人、微笑的武士和一“叶”倾城。大家不用猜就知道了,“易”枪中的当然说的是获得首金的易思玲,23岁,前途无量。

例(43)“不用说你也知道”和“不用说”功能相同。例(44)也可以说成“不用猜大家就知道了”,“大家”和第二人称代词复数用法相同,“大家不用猜就知道了”和“不用猜”功能相同。由此可见,“不用说”是说话人邀请听话人协作而产生的。

这种认知协作的形式表现可以通过添加测试得到说明。例如:

(45)a.一群人还没进屋,早有一男子掩面而泣,不用说,是黄民的爸爸。

b.一群人还没进屋,早有一男子掩面而泣,不用说你也知道,是黄民的爸爸。

(46)a.我们全家都要去大姨那里吃晚饭,不用说,一定会有好多好吃的菜,最后一定还有一只大蛋糕。

b.我们全家都要去大姨那里吃晚饭,不用说你也知道,一定会有好多好吃的菜,最后一定还有一只大蛋糕。

(47)a.斌偷偷拉走了军的客户,军也悄悄让斌的客户签了合同。两个人相视苦笑,不用说,友情在尔虞我诈的商业竞争中已不复存在。

b.斌偷偷拉走了军的客户,军也悄悄让斌的客户签了合同。两个人相视苦笑,不用说你也知道,友情在尔虞我诈的商业竞争中已不复存在。

(48)a.来看一幅漫画,这辆车被警察拦住了,不用说肯定是违章了,但有趣的是司机跟警察的对话。

b.来看一幅漫画,这辆车被警察拦住了,不用说你也知道,肯定是违章了,但有趣的是司机跟警察的对话。

如果有听话人在现场,那么例(45)-(48)的a句都可以转换为b句,意义基本不变。但意义的显明程度不同,如果加上“不用我说”,其意义显明程度依次为:“不用说”<“不用我说”<“不用我说你也知道”。

例(45)-(48)中a句都是说话人的独白,没有明确的听话人在现场,例(48)a是电视节目,主持人所面对的是不确定的观众。即使如此,说话人在独白中也会有“虚拟的听话人”存在,因为语言的使用总是有“指向性”(directedness)(耶夫·维索尔伦2003:100)。因此,即使在独白话语中,说话人仍然有寻求听话人认知协作的需求,从而达到言说目的。

6 结语

从意义上说,“不用说”是说话人基于背景事件和断言之间显而易见的关系作出肯定;从功能上说,“不用说”用来“断言化”,使后面的小句成为断言。此外,“不用说”还有异于其他断言标记之处,主要在于其特定的认识立场特征,一是表明说话人对背景事件和断言之间所具有的显而易见关系的认识,一是说话人邀请听话人共同断言,从而达到认知协作的目的。周明强(2015)对整类断言话语标记进行了研究,就断言话语标记的语用功能和认知特征作出了全面分析,这是一种研究路子。另一方面,我们还可以对个别断言话语标记作出研究,找出其个性特征和特有功能,这样可以使研究更加具体化,从而有助于语言教学研究以及词典的编纂。

猜你喜欢
断言话语背景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黑洞背景知识
算子代数上的可乘左导子
关于班级群体的应对策略
Top Republic of Korea's animal rights group slammed for destroying dogs
路、圈的Mycielskian图的反魔术标号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