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郑州城市国际化水平的思路与对策*

2022-02-06 14:29郑州师范学院课题组
区域经济评论 2022年2期
关键词:郑州着力国际化

郑州师范学院课题组

城市国际化,是指一个城市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要素、融入国际经济大循环、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向世界城市迈进的过程。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城市国际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重要趋势。郑州作为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和国家支持建设的国家中心城市,加快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是郑州更好地服务和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迫切需要,是郑州在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与竞争中加快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选择,是郑州高水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必由之路。未来,郑州要提高站位,树立国际视野,找准在世界城市网络体系中的位置,对标世界范围内国际化先进城市,以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为目标,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不断完善城市的国际化功能,努力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中提质进位。

一、提升郑州城市国际化水平的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郑州综合实力大幅提升,要素集聚和辐射能力显著增强,城市核心功能不断强化,城市国际化水平再上新台阶,而且具备了进一步提升的良好基础。但是,与国际国内先进城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尽管面临一些挑战,但总体上看,郑州提升城市国际化正处在良好机遇期。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化,共建“一带一路”、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叠加等,都为郑州提升城市国际化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郑州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外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增多,开启了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区域走向全球的历史进程。党的十八大以来,郑州进入高水平对外开放和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经济总量快速扩张,综合实力大幅提升,要素集聚和辐射能力显著增强,城市核心功能不断强化,国际经贸合作与交往日趋密切,区域中心和国际门户枢纽地位日益凸显,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空前提高。2016年,郑州成为国家支持建设的国家中心城市;2019年,郑州晋身全球经济竞争力城市100强、全球营商环境100 强;2020 年,郑州首次跻身全球二线城市行列。

“十三五”时期,郑州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内陆对外开放高地建设持续推进,城市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一是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已开通客运航线245条,客运通航城市132个,基本形成了横跨欧美亚三大经济区、覆盖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客货运航线网络,“空中”辐射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2020年,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完成货邮吞吐量63.4万吨,全国排名第6 位;旅客吞吐量2140.7 万人次,全国排名第11位,客货运运输规模连续4年保持中部地区“双第一”,分别较2016 年提升1.4 倍和1.0 倍。二是“陆上”获批建设中东部地区唯一中欧班列集结中心,中欧班列(郑州)现已辐射30多个国家130多个城市,合作伙伴有5000余家。2020年,中欧班列(郑州)累计开行1126班,累计货值达到42.8亿美元,分别较2016年增长348.6%和231.6%。三是“网上”建立E 贸易核心功能集聚区,全面推进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创新推出跨境电子商务“郑州”模式。2020 年,郑州E 贸易辐射190 多个国家和地区,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133亿美元,年均增长25%以上。全球网购商品集散分拨中心基本建成,并入围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先导城市,发展总指数位列全国第5位,发展创新指数进入前三名,买卖全球更加方便快捷。四是“海上”“郑州港”国际代码获批,与青岛、连云港、天津、宁波、上海等港口无缝衔接,海铁联运班列扩容加密;2020年,海铁联运班列完成1.51万标箱。

一个城市的外贸依存度反映该城市的经济国际化程度。从相关城市统计部门公布的数据看,2020 年,郑州进出口贸易额达到4946.4 亿元,较2016 年增长44.3%;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达到46.6 亿美元,较2016 年增长15.5%。2021 年上半年,郑州的外贸依存度在9 个国家中心城市中排名第4 位,经济国际化程度相对较高。同时也应清醒看到,尽管郑州城市国际化水平再上新台阶,但与国际国内先进城市相比,无论是在GDP 总量、产业形态、科教创新、城市宜居,还是世界500 强企业入驻数量、年举办国际会议场数、领事馆数量、年入境游客人数、国际友好城市数量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虽然郑州已是国家支持建设的国家中心城市,但一些主要评价指标得分在9 个国家中心城市中均排名靠后。郑州进入了全球二线城市行列,但尚属于二线弱城市(Beta-),在进入全球二线城市的13个中国城市中,排在成都、天津、南京、杭州、重庆、武汉、长沙、厦门之后,列第9位,仅高于沈阳、西安、大连、济南。尽管郑州的外贸依存度相对有优势,但由于受到国际化大都市经济发展指数、社会民生指数、文化建设指数、科技创新指数、对外交往指数、生态环境指数排名靠后的影响,郑州在全国21 个国际化大都市发展指数综合排名中名列第15位,在9 个国家中心城市中居倒数第一位,反映了郑州的城市国际化总体水平还不高,郑州的国际影响力在9 个此类城市中较弱。

二、提升郑州城市国际化水平的重点任务

提升郑州城市国际化水平面临着许多任务,这些任务的轻重缓急不同,不可等量齐观,必须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对各种矛盾做到心中有数,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重点任务,并以此带动其他矛盾和任务的解决。从提升郑州城市国际化水平的客观要求看,当前应着力抓好提升城市产业国际化、功能国际化、人居环境国际化,以及提升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水平等重点任务。

1.提升城市产业国际化水平

产业国际化的核心是资源要素配置全球化。一个城市产业国际化的过程,是该城市产业嵌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过程,亦是实现产业发展所需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的过程。提升郑州产业国际化水平,关键是要增强郑州配置全球生产要素的能力,这是提升郑州国际竞争力的根本所在。要全面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着力打造作为国内大循环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的新郑州。要实施更高水平、更大力度的对外开放,着力完善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框架体系,大力发展链接国际国内的外资外企,大力吸引集聚包括总部企业、高端服务在内的多功能、高能级全球服务机构,使郑州成为总部企业的集聚高地、各类流量高频汇聚之地。

企业国际化是产业国际化的微观基础。提升郑州产业国际化水平,必须着力提升郑州企业国际化水平。积极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本土领军企业,做强做优头部企业,支持这些企业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提升研发创新和产业链带动能力。鼓励创新型头部企业运用资本投入等方式打造“双创”平台,带动提升产业链协作配套水平,形成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众多中小微科技型企业蓬勃发展的格局。支持各类社会资本设立创业投资企业,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创新平台建设、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高精尖产业孵化、独角兽企业培育。现代产业体系是产业国际化的重要支撑。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支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要加快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着力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聚焦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新兴材料等重点产业,抓紧补短板、强弱项,加快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相关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努力把郑州打造成在全球有重要影响力的高端制造业基地。着力强化高附加值零部件环节的进口替代和本地化的产业链配套,加快郑州制造业向高级组装、核心零部件制造、研发设计、营销网络等分工层级推升,逐步提高郑州制造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2.提升城市功能国际化水平

城市国际化的核心是城市功能国际化。推进城市国际化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通过完善优化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吸纳、集聚、承载和配置全球资源要素的能力。一是提升郑州经济功能国际化水平。着力推进郑州贸易便利化、服务设施和交往平台国际化水平提升,增强对全球高端生产要素的吸附力、集聚力。充分发挥郑州产业特色明显、产业基础雄厚、技术创新能力较强的优势,坚持科技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导向,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着力提升郑州基础产业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推动郑州产业发展迈向全球中高端。充分发挥郑州经济腹地广、消费市场潜力足的优势,推动产业与消费良性互促,着力培育发展一批国际产品和服务消费新平台,打造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新型消费商圈,加快建设具有内陆地区和中原地区特色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二是提升郑州科教创新功能国际化水平。以更加开阔的胸襟和更加开放的举措向全球招才引智,围绕郑州产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高科技企业、科技创新平台和旗帜性企业作用,面向全球吸引高端创新人才和创新资源。加快推进国际性产学研合作,吸引全球顶尖创新资源落地郑州进行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嵩山实验室”“黄河实验室”建设,着力打造全国领先、全球一流的科技聚集协同科研创新平台。依托自由贸易试验区、高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功能平台,完善创新策源地生态,加快构筑高端科技创新平台,着力提升郑州科技创新国际竞争力。多措并举加快推进高水平大学和特色骨干高校建设,尽快解决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相对匮乏问题,着力补齐郑州高等教育短板。三是提升郑州城市服务功能国际化水平。具有较高国际化程度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是国际化大都市的显著特征之一。作为一个应以建设区域性国际化城市为发展方向的城市,郑州需要在全面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国际化上狠下功夫,并以此来推动整个城市国际化水平的提升。由于各城市的历史文化和资源禀赋存在差异,因此在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国际化方面也不尽相同、各有侧重。从自身的禀赋条件实际出发,郑州应把构建国际综合交通枢纽服务体系、国际商贸物流服务体系、国际金融服务体系、先进制造业服务体系、国际科教创新服务体系、国际社会环境服务体系、国际交流交往服务体系等作为重要目标选项,统筹推进,全面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国际化水平。四是提升郑州城市文化功能国际化水平。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和血脉,是城市居民的精神家园。提升郑州城市国际化,强化郑州文化国际化功能至关重要。要着力强化对郑州历史文化遗存和历史文脉的保护,推进历史文化传承创新,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统筹运用好红色文化、黄河文化、河洛文化资源,充分激发郑州文化的创新创造活力,加快建设更加开放包容、更具时代魅力的国际文化大都市,努力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按照“世界眼光、国际标准、郑州特色”的原则要求,强化城市文化设计,提升城市文化品质,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塑造城市形态风貌。着力繁荣发展郑州文化事业,加快文化产业高地建设,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强化国际文化交流合作,整合各类文化传播资源,向世界讲好郑州“黄河故事”,增强郑州城市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传播力,提升郑州城市文化的国际认可度。

3.提升城市人居环境国际化水平

人居环境国际化既是城市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城市国际化的基础支撑。一个国际化的城市,理应要有国际化的城市人居环境与之相适应。与国内外先进城市相比,郑州城市人居环境国际化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还有很大提升空间。郑州要增强对国际人才的吸引集聚能力,加快郑州城市国际化进程,着力提升城市人居环境国际化。一是加快提升城市公共设施国际化水平。推进郑州人居环境国际化进程,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树立现代化思维,对标国际先进标准,着力提升郑州公共设施国际化水平,全面构筑城市国际化的硬件基础、物质形象和功能内涵。坚持规划引领,加快推进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市政工程设施、园林绿化设施、公共卫生设施,以及城市消防、防空、交通标志等设施建设,着力完善能够满足城市国际化功能需要的现代化公共设施体系。加快推进城市轨道交通线、城际铁路线等骨干型工程建设,以现代化的公共交通基础设施体系为推进城市国际化提供硬件保障。二是加快提升城市生活居住环境的国际化水平。优美的人居环境、优越的生活品质,是国际化城市的标配。要对标国际先进水准,按照功能现代、服务集聚、生态宜居要求,加快推进郑州生态和人居环境的优化和完善,着力强化提升生态环境和居住、国际教育、国际健康医疗、休闲商务、多元文化融合等城市功能,致力于打造宜居宜业标杆城市。在外籍专家、留学归国人员及其子女等居住密集的街区,要加快“15分钟生活圈”内教育、医疗、购物、休闲等国际化高端场所及配套设施建设,着力构建具有浓厚国际化氛围的街区空间体系,打造高品质国际化街区优质生活范本,探索形成具有郑州特色的国际化街区建设模式。积极倡导和推广国际化的社区生活方式,着力打造国际文化交流交融平台,加快构建开放、多元、包容的国际社区文化空间,不断增强外籍人士和留学归国人员对郑州的文化认同。三是加快提升城市治理国际化水平。城市治理国际化是城市国际化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障。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理念,充分发挥市民的城市治理主体作用,强化市民参与城市治理的政策供给,确保城市治理成果由市民共享。准确把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要求,持续推进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强化依法治理,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城市治理难题,让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准则。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健全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的多元共治、共建共享、良性互动的治理机制,提升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提高城市的承载力、包容度和宜居性,增强市民群众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4.提升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水平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着眼经济中长期高质量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作为地处内陆地区的国家中心城市,郑州要提升国际化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必须找准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中的定位,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全面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着力打造支撑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支点和核心枢纽城市,不断提升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水平。一是加快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支点和核心枢纽城市。准确把握郑州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定位,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凸显出“枢纽+开放”的比较优势和显著特征。围绕建设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节点和核心枢纽城市的发展目标,全面推动开放创新,着力打造联通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的新平台,进一步完善产业链、交易链、服务链,加快提升拓展交通枢纽功能,持续放大城市开放功能及溢出带动效应,大幅提高通达世界主要城市的能力,全方位构筑“枢纽+开放”的新优势,把郑州的现代交通枢纽优势转化为贸易优势、发展优势,推动各类要素在郑州高效集聚并向全球畅通流动,积极抢占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创新链体系中的枢纽节点和战略链接位置。二是加快提升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深度。以强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产业合作为重点,充分发挥“四路协同”集合效应,促进郑州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贸易和产能合作。坚持以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为统领,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等各类开放平台建设为载体,在服务业开放、金融开放和创新、投资贸易便利化、事中事后监管等方面先行先试,完善市场准入和监管、产权保护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下更大气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建立健全与国际贸易投资规则相适应的合作共赢体制机制。三是加快打造“四个高地”。打造国家创新高地、国家先进制造业高地、国家开放高地、国家人才高地,是郑州服务和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共建“一带一路”的基础支撑和重要保障。要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加强高端平台建设和先进仪器配备,力争在建设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方面实现突破,加快国家创新高地建设。从郑州产业实际出发,着力打造以智能终端为代表的世界级电子信息先进制造业集群,积极推动生物医药等高附加值、航空偏好型产业发展,做好军民融合发展的大文章;坚持以科技研发为核心、以头部企业为牵引、以配套企业为集群,着力优化产业生态,提升产业竞争力,努力打造国家先进制造业高地。主动适应全球经贸规则重构新趋势,加快推进制度型开放,积极争创开放发展新优势;着力打造各类开放功能型平台,加快构建高水平开放平台通道体系,进一步放大“枢纽+开放”优势,努力打造国家开放高地和国家人才高地。坚持问题导向,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政策体系和制度体系,切实用好现有人才,积极培养青年人才,加快引进高端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三、加快提升郑州城市国际化水平的建议

1.在推进先进制造业国际化上提质进位

一是加快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围绕富士康、郑煤机、中铁装备、宇通客车、汉威电子、明泰铝业等行业龙头骨干企业,着力拓展上下游产业链,推动产业链的纵向贯通、横向链际整合,大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形成产业集聚强大动能,着力提升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制造等优势产业能级,努力将郑州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培育成为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二是加快提升产业层次。产业层次低,产品处在产业链、价值链的低端环节,缺失世界知名品牌,势必影响郑州制造业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的地位及国际化程度。要坚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推进“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加快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大力发展高端制造、智能制造,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要素链、制度链深度耦合,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升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对产业链上下游资源的掌控能力,推动郑州制造业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成为关键环、迈上中高端。三是加快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制造业的核心就是创新,就是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应抓紧制定制造业核心技术发展战略及规划,出台扶持技术攻关的政策,着力构建技术研发创新生态体系。加快布局建立全球研发体系,积极融入全球科技创新体系,支持企业、高校、研究院所与发达国家加强研发合作,引进国外高层次人才和技术研发团队,支持这些单位在境外设立研发机构或离岸孵化基地,就地就近吸引使用高层次人才。进一步完善企业技术创新政策支持体系,推动技术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增强企业获取科技创新要素的能力。围绕制造业重点领域,着力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打造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2.在推进金融服务业国际化上提质进位

一是加快郑州金融岛建设,着力打造金融业改革创新高地。龙湖金融岛是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服务“一带一路”的金融枢纽,也是郑州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核心功能区。要把握定位、完善规划,高标准推进金融岛建设。从空间尺度和形态风貌等方面体现国际化、高端化,既富于中原文化特色,又具有多元文化交融的国际化特质,充分彰显现代CBD 和中原城市的“国际范”。按照打造以高端现代服务业为主体,金融机构集中、金融要素市场齐备、金融服务完善、全国一流的金融总部聚集区的目标定位,积极吸引国内外知名金融机构入驻,引入全球金融高端要素资源,着力打造中部地区金融中枢。一体布局、协同推进金融岛建设和科技城建设,使二者功能互补、相互支撑,形成强大合力。二是加快郑州商品交易所国际化发展,着力提升其服务实体经济功能。聚焦国家战略需要、实体避险需求、产业发展要求,充分利用期货期权等工具进行风险管理,更好发挥期货市场功能,为实体经济提供优质服务。加快建设期货交割库聚集区,着力打造完整的期货产业链,加强期权品种研发,丰富产业链期货品种和工具。加快形成以国际标准为规则的期货市场交易制度体系,推动期货交易与国际市场接轨。加大境外市场推介力度,加快引入境外交易者,推动更多能满足境外投资者交易需求的特定品种对外开放,持续深化与境外市场的国际交流合作,加快期货经营机构主体多元化,努力把郑州商品交易所建成全球重要的大宗商品定价中心,提升郑州期货价格的国际影响力。认真办好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为提升郑州商品交易所国际化水平提供强大舆论支撑。三是加快郑州金融服务业高水平开放。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扩大金融改革开放的部署,加快郑州金融服务业对内对外开放步伐。与国家金融管理部门进行积极沟通,争取首创性金融开放政策举措先行先试,争取在郑州开展金融国际化创新试点。出台更多有利的政策举措,支持中欧班列(郑州)集结中心进行金融服务创新,在运输组织、货源组织、金融和信息服务等方面先行先试。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机构的合作,打造“一带一路”金融服务中心、跨境供应链金融新平台和国际金融合作先行区。支持国外知名金融机构在郑州设立法人金融机构总部,鼓励外资在郑州设立信托、金融租赁、汽车金融、消费金融、货币经纪等银行业金融机构,设立健康保险、科技保险、互联网保险、责任保险等专业保险组织,以及外资控股或参股的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

3.在推进会展业国际化上提质进位

一是高品质打造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国际大型展会承载区。以建设“一带一路”国际会展城为目标,着眼举办重大国际会展的需要,服务国际大型展会活动常态化的需求,按照“全球视野、国际标准、中原特色、科技引领”的发展理念,着力优化空间布局,高标准推进新国际会展中心建设,布局一批国际性会展场馆、大型会议中心、国际高端会议型酒店,完善高端国际展会功能区,优化布局产业会展多功能设施,提升城市会展服务功能,加快形成设施完善、功能完备、机制健全、保障有力的会展服务体系,着力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会展要素集聚区和国际高端会议目的地。高水平办好嵩山论坛、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全球跨境电商大会、国际航空货运发展论坛、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等高端国际会议,巩固和放大郑州的国际影响力,打造世界级高水平论坛和国际公共产品。二是全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会展品牌。充分发挥郑州的区位交通和产业、人文优势,积极创办和申办重要的国际展会、论坛、文旅活动和体育赛事,推动会展业与城市品牌互动,与特色产业融合。发挥先进制造业集群优势,聚焦新兴未来产业发展,高质量举办智能终端、应用电子、软件和信息服务、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等产业展会,积极创办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北斗导航、生物制药、智能机器人等行业展会,培育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品牌展会项目,引进一批在细分行业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世界知名展会项目。支持和鼓励重点会展企业向品牌化、集团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努力打造办展理念和专业技能先进的国际性头部会展企业。在会展活动组织、会展项目策划、会展配套和服务等方面与国际展会标准接轨,为展会提供精细化增值服务,以吸引更多国际会展组织和机构、境外企业和客商参展参会,提高展会国际参与度。三是积极融入全球会展资源配置网络体系。加强与国际展览业协会(UFI)、国际展览与项目协会(IAEE)、独立组展商协会(SISO)等国际会展组织的沟通和联系,重点强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会展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加大对会展企业的招商引资力度,鼓励国内外知名会展企业在郑州设立会展公司,引进国际会展总部企业。鼓励本地会展企业通过合资、合作等方式与国际会展公司联合办展,引导国外会展要素进入郑州市场,引进国际化程度高、全球影响力大的巡回品牌展览项目落地。支持本土会展企业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参加国际性会展行业组织,加强与国外知名会展企业的沟通合作,提升国际办展办会水平。加强与国际各类知名办展机构的联系,借鉴会展业国际营销经验,制定体现郑州特色的国际形象传播方案,推动郑州会展业向国际高层次发展。

4.在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上提质进位

一是着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标志性商圈。开阔视野、拉高标杆,对标东京、伦敦等世界级标志性商圈,加快郑州现代化商圈建设。准确把握商圈发展定位,聚焦特色、重塑地标、打造品牌,以德化街创建全国示范步行街为统领,以加快核心商圈改造提升为主线,聚力打造二七、高铁东站两大国际化核心商圈,着力打造现代时尚的国际化商业街区。强力培育花园路、北龙湖、中央文化区(CCD)等高端化商业中心,提升德化步行街、紫荆山路城市商业大街、农科路酒吧街、健康路体育夜市街等消费街区,打造一批具有中原味、时尚潮、国际范的地标性夜生活集聚区,形成一批专业化、特色化、区域性消费商圈。二是加快打造全球优质消费资源集聚高地。具有强大的消费资源集聚功能,是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重要特征。要加快消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现代服务业高水平开放,全面提升城市消费繁荣度、商业活跃度、交通便利度,努力把郑州打造成汇聚全球优质消费资源的“引力场”。充分发挥郑州现代交通和消费物流枢纽等优势,加快消费平台和流通中心建设,放大现代会展业的溢出效应,积极吸引国际消费流量,着力打造全球消费品集散中心。尽快制定和实施全球消费品牌集聚规划,积极营造现代消费场景,吸引更多国际国内高端消费品牌向郑州集聚,吸引更多国际国内消费品牌总部落户郑州,着力打造面向全球市场的新品首发地、时尚潮流引领地。三是加快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购物天堂”。深入挖掘郑州历史文化价值,增加更多各俱特色消费功能区和公共空间,促进演艺、体育、娱乐、康养、美食等消费业态发展,使国内外消费者在郑州能享受到优质的沉浸式消费体验。大力发展首店、首牌、首发、首秀经济,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标志性品牌、标志性活动、标志性场景。强化顶层设计,谋划举办全球品牌发布、时尚文化节等主题活动,使购物功能与休闲娱乐、旅游观光等功能互动融合,营造具有全球吸引力的消费场境。加快培育壮大各类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推动线上线下消费有机融合,促进在线服务消费、无接触配送、无人零售,促进消费领域数字化转型。积极向国家争取离境退税“即买即退”试点政策,加快市内免税店布局建设,并着力打造多语种服务示范场景,提升外籍人士在郑消费的便利性。

5.在推进国际交通枢纽通达性上提质进位

一是全面构建连接全球的现代化国际化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体系。站位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高度,以强化郑州与全球主要城市互联互通、打造高水平开放平台通道为目标,科学谋划郑州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构建以国际航空枢纽为带动,以米字形高铁、城际轨道、高速公路为依托的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全面提升郑州国际航空枢纽能级。强化郑州机场门户枢纽建设,加快机场三期工程建设,启动第四跑道和南货运区建设,用好第五航权,争取第七航权,推进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优化升级,以郑州为核心、以亚太地区为重点拓展国际航线,着力打造具有世界竞争力、通达全球的国际航空运输枢纽。加快推进郑州中欧班列创新发展和功能提升,着力打造具有亚欧影响力的国际物流枢纽。进一步优化海铁联运枢纽节点布局,完善多式联运体制机制。统筹布局航空枢纽、铁路枢纽、公路枢纽基础设施与主体功能,不断提升郑州枢纽的集疏通达能力。二是进一步强化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对外辐射能级。以“三网融合、四港联动、多式联运”为核心,加快完善直通全球、直连区域、绿色高质的运输体系,努力实现半小时通达郑州大都市圈,1 小时通达中原城市群,2 小时通达周边省会城市,3至5小时通达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成渝等城市群地区。加快推动郑州都市圈范围内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的融合发展,强化轨交站点与周边区域联动发展,统筹线路布局、站点设置,提高全市轨道交通可达性、直达性和速达性。持续加密中心城区和周边新城线路,有序推动向开封、许昌、新乡、焦作等周边城市的辐射延伸。有效提升郑州综合交通网络的对外辐射能级和势能,提升郑州的国际性、通达性。三是加快提升交通运输服务水平和治理能力。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以国际一流水准为标杆,着力推进管理服务方式创新,全面提升郑州交通运输服务质量和规范化水平,打造以全链条快速化为导向的便捷运输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综合交通枢纽标准规范,加快构建功能齐全、换乘便捷的综合交通枢纽和一体化服务体系。加快推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打造综合交通运输“数字大脑”,构建数字出行网络、智慧物流服务网络、现代化行业治理信息网络,全面提升交通运输管理数字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加快构建综合交通运输新型治理机制。全面加强交通运输综合应急管理,着力提升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实时信息获取能力、分析研判决策能力、远程调度指挥能力、综合应急处置能力。

6.在推进制度型开放上提质进位

一是着力营造符合国际规范的一流营商环境。营商环境不仅反映一个城市的软实力和竞争力,同时也体现一个城市的开放度和国际化程度。经过近些年的努力,郑州的营商环境已有较大改善,但与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相比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要聚焦审批服务、创新创业、投资贸易、企业经营、市场公平、法治保障、社会服务、政商关系等重点领域,进一步强化开放规则机制创新。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营造更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外资管理制度,着力营造更加开放便利的投资贸易环境;依法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着力营造竞争更加公平的市场环境。二是充分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在制度型开放中的引领作用。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核心任务是制度创新。郑州提升城市国际化,应以更大力度谋划和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高质量发展,更好发挥其在制度型开放方面先行先试的“试验田”作用。把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同加强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州片区高水平建设衔接起来,赋予郑州片区更大的改革自主权,支持其聚焦商事制度、贸易监管制度、金融开放创新制度、事中事后监管制度等,对标国际通行规则,探索差异化开放路径,致力于首创性探索、集成性创新,推出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在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发挥重要作用。三是以申建“空中丝绸之路”自由贸易港为牵引推进制度型开放。自由贸易港是迄今为止全球开放水平最高的特殊经济功能区。郑州开放通道优势突出,经济腹地支撑有力,申建自由贸易港的基础条件良好。要以申建自由贸易港为牵引,加快郑州制度型开放步伐,进一步加大开放压力测试力度,放宽注册资本、投资方式等限制;加快清理与外商投资负面清单不相符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尽快消除隐性壁垒;加强准入后的行业引导、培育和管理,引入并推行良好的监管实践;在新技术、新产业、新场景等领域,探索新的规则规制,为“空中丝绸之路”自由贸易港成功获批创造条件。

猜你喜欢
郑州着力国际化
聚焦港口国际化
第九届“博博会”将在郑州举办
哥哥从郑州来
哥哥从郑州来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四个着力”让人大履职更出彩
梦启郑州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不断强化责任意识 着力提高办理实效
着力打造智能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