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党史看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2022-02-06 15:25刘一览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8期
关键词:资本主义国家制度

□刘一览

一、研究背景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联系我党几十年来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实施的精准扶贫和抗击新冠疫情的历程,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和认识。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的观点,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认为社会主义必然会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人,如列宁、毛泽东等,在理论上进一步深化发展了社会主义的先进性、科学性和实践性。近两百年来,社会主义运动从欧洲到亚洲,出现在多个地区和国家,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在理论联系实际上进行了不断探索,不断丰富和完善这一伟大理论,展示了社会主义理论在实践中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性和优越性。

新中国成立后近30年,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经济和外交封锁的情况下,我国人民投身社会主义建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集中资源和财力,发展攸关国计民生的基础建设。修路铺桥、兴建水利,成功发射导弹、原子弹、氢弹、人造卫星,第一艘万吨级别远洋轮……硬是把中国从一穷二白发展成了具有一定工业和经济基础的国家,奠定了社会主义建设向工业现代化发展的坚实基础。这在当时恶劣的国际环境下能取得如此成就,除了有党的正确领导外,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已显示出强大的内在优势和生命力。

20世纪70年代,中美建立了外交关系,中国逐步打开了国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试图在经济往来的同时加大对中国文化、政治以及其他方面的渗透,随着中国国力的日益强大,进入经济全球化历史时期,国际上两大制度的多层次、多维度博弈频发,社会主义制度受到严峻考验。

从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看,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由无产阶级来完成的,从而使中国超越了资本主义的历史阶段。历史阶段的超越,还应具备相应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否则长期滞后的经济发展会严重影响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加速生产力的发展和提升,必须赶上和超过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的发展,所以尽快吸收外国特别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生产力,包括科技、金融以及其他方面的一切积极成果,为己所用,才能有效加速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进而巩固、完善并强化社会主义制度体系。

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按照马克思主义根本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一脉相承地不断实施理论创新,果敢地、不断地加大、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一切反映现代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成功地实施了改革开放,推进了现代化建设伟大进程,并取得了辉煌的成绩,甚至在许多领域赶上或超过了资本主义国家,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力的迅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大幅度提升。

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创新和丰富发展基础上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一步回答了经济和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又一次飞跃。不仅再次论证了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也进一步有力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特征。

二、中国社会发展现状

(一)经济飞速发展。1980年,中国GDP总量约0.3万亿美元,世界排名第7;日本GDP总量约1万亿美元,世界排名第2;美国GDP总量约2.8万亿美元,世界排名第1。2019年,中国GDP总量约14万亿美元,世界排名第2;日本GDP总量约5万亿美元,世界排名第3;美国GDP总量约21万亿美元,世界排名第1。曾经的一些社会主义国家抛弃了社会主义制度,照搬西方制度,其经济社会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比较之下谁优谁劣一目了然。

(二)国际地位稳固。近百年来的历史证明,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制度国家的打击围剿从来没有停止过,这从另一方面反证了社会主义制度显现的先进性和优越性对资本主义制度形成了巨大的威胁。我国70多年来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令人叹为观止的成就,充分说明了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成功,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希望所在。面对资本主义西方文化的恶意渗透和围剿,我党坚持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些方针政策有效抵制了西方文化的全面渗透,粉碎了西方图谋中国第三代、第四代和平演变的梦想和计划,社会主义制度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锤炼,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屹立于世界东方。

(三)社会高效运作。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主义制度一次又一次发挥了集中国力量办大事的优势,面对地震、水灾等自然灾害,面对金融风暴等国际上的突发事件,面对美国发起的贸易战,面对非典、新冠等疫情,沉着有序应战。特别是2020年初爆发的新冠疫情,党中央国务院一声令下迅速筹谋举国人力、物力、财力,支援武汉。同时,十几亿人闭门不出,上下一条心,有效阻止了病毒的传播。而反观西方世界,某些国家犹如一盘散沙,内部竟无法达成共识,抗击失当,造成严重后果。同样处在重大疫情之下,优劣对比,不言而喻。

三、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分析

由于资本主义制度存在无法调和的生产社会化和资源私有化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国家不可能真正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以美国为例,每四年一次的总统竞选,两党的竞选人首先考虑的是利益集团,考虑的是如何迎合选民的喜好争取选票。虽然也有关于国家发展的设想,如“让美国再次伟大”、“美国优先”等,但背后还是考虑资本集团的“再次扩大”和“利益优先”。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往往受制于生产资料、资源私有化制度,无法制定长期发展规则、统筹资本主义发展上升时期原有的优势。而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的社会主义制度,则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一)始终坚持共同富裕的道路。社会主义制度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同时坚定不移的坚持“共同富裕”道路,不断探索和完善努力实现这一目标的政策措施。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扶贫工作上国家安排了巨额资金,动员了众多人力,实行精准扶贫,坚决做到“扶贫一个都不能落下”,通过数年的攻坚克难,终于实现了9,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让他们共同享受改革开放的红利,这一伟大工程的成功,得到了世界舆论的高度赞扬和好评。

(二)正确处理和化解社会矛盾。我国制定了正确的民族政策,56个民族共同发展,共享繁荣。而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种族歧视和民族矛盾时常激化(如当今的美国尤为突出),正是社会主义制度为各民族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究其根本,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不是对抗性的,它的解决不需要像资本主义社会那样采取剧烈的阶级斗争的方式,它可以依靠社会主义自身的力量正确处理和化解社会矛盾。

(三)以法制确保资源的合理配置。国家各项基本建设的实施,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由国家统筹考虑,统一调度,确保了诸多重点建设项目的推进和落实,实现了发展的高效率。高速铁路、大桥大坝,用几年的时间就能完成,而西方国家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化制度,资源掌握在少数私人手中,往往由于利益冲突,某个项目几年、十几年、几十年都无法推进建设。这种利益冲突和低效率反映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缺陷和软肋,而社会主义制度下统筹调度、合理高效利用资源,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全民谋福祉,这是制度优势的又一大亮点。

(四)具有自行调整的动能。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地开展反腐败斗争,实施打黑除恶,本质上讲都是在不断自我完善、自练内功排毒炼体,确保坚持社会主义的性质不变,确保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受损害,并力图通过自我完善来提高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向更高层次提升,集聚全民力量,转化为推动社会前进的动能。

(五)可持续发展的远景规划。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资源公有制决定了执政者必须承担设计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合理使用资源,保障人民利益的责任。连一些外国媒体也感叹,中国政府领导人想的是几十年的发展,外国领导人想的是上台几年的政策方针和发展目标,如此差距也从侧面反映了中国发展加速的原因。

党的十九大提出今后数十年的发展规划,第一阶段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九个方面勾画了远景目标。第二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中国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也是世界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伟大实践,它的优越性必定在浩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不断得到升华。随着这种实践在更广泛的范围取得伟大而辉煌的成就,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必将得到历史的证实。

猜你喜欢
资本主义国家制度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把国家“租”出去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逆全球化:资本主义最新动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