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员工工作幸福感的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2022-02-06 17:20简一单刘维维陆玉梅彭荷芳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2年11期
关键词:幸福感工作企业

简一单,刘维维,陆玉梅,彭荷芳

(江苏理工学院 商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0)

1 工作幸福感理论综述

1.1 工作幸福感的内涵

工作场所幸福感,简称工作幸福感,也有学者将其称为员工幸福感,是指员工在工作场所及工作的过程当中产生的一种积极的主观心理,可以通过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和人际支持三个方面来衡量。目前对于工作幸福感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不断有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界定工作幸福感,但仍未有人能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笔者主要是从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和整合幸福感3个角度对工作幸福感进行解释。

主观幸福感源于快乐论,强调以个体主观标准评价幸福状态,表现为在工作中体验到的积极和消极情绪及满意度,是积极情绪大于消极情绪的一种情感体验,也是物质和精神层面的享受。心理幸福感源于亚里士多德的自我实现论,强调自我发展和完善,是个人价值实现、优秀品质、得到认同和从事有意义的活动带来的积极感受,表现为精神层面的愉悦。人际支持,更侧重于员工的人际关系状况,包括员工与管理者之间的关系和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多项研究表明,员工工作幸福感程度越高,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忠诚度就越高,越不容易离职。

1.2 员工幸福感与企业效益的关系

丁蕾和王忠平通过研究表明,员工工作幸福感程度越高,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忠诚度就越高,越不容易离职。因此,如何使得员工在工作中感受到较高的幸福感是当今的管理者面临的重要课题,是提高企业效益、引领现代化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目前的企业竞争本质上就是企业内员工综合素质的较量,而提高员工的幸福感,不仅可以有效加强员工的凝聚力,还可以实现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完美统一,能更充分地发挥员工的工作能力。根据近期哈佛大学的研究发现,企业如果可以有效提高员工的幸福感,可以有效降低员工工作时的负面情绪,并积极提高工作效率,有效增加企业的营业利润。

2 目前大部分中小企业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2.1 不重视管理体制的完整度

目前,许多中小企业管理体制仍是不够完善的,不完整的管理体系常常会使一个企业陷入窘境。当企业面临变数时,大部分中小企业一般是会去制定一些临时的应对措施,而不是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从而制定出可持续的应对方案;小部分企业是盲目照搬其他同行企业的管理模式,完全不考虑该模式是否与本企业的实际情况相适应。

2.2 对企业的发展定位不明确

部分中小企业一味地追求眼前的利润,而忽略了持续经营的初衷;部分中小企业虽然制定了一系列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却不符合自身发展的实际。不论是以上哪种管理模式,都没办法充分发挥员工的作用,让企业效益达到最大化。

2.3 不能很好地引进与留住人才

不可否认的是,大多数中小企业管理者对各人才市场情报的收集能力还是较强的,但在招聘人才、培训人才和留用人才这方面的能力确实还是有待加强。中小企业的经营作风单一、缺乏新意,思维刻板、缺乏大局观,所以很难出现能留住人才的优秀管理者,加上自身企业文化并不突出,甚至有些中小企业都没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很难培养出员工的认同感和忠诚度。

3 实现管理模式改革创新的建议

3.1 一般的管理模式改革

大部分的企业管理模式改革可采用下面的方式方法进行:

3.1.1 提高员工与岗位的匹配度。为了更有效地开展工作,员工所任职位都应与其工作能力相匹配,通过合理的职位分配让员工能做自己更擅长的事,同时还能体现自我价值,从而提升他们的幸福感,让员工更加积极主动地做好本职工作。

3.1.2 提高员工的薪酬和福利。对于很多员工来说,工资和福利是幸福的直接感受。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建立公平合理的绩效与薪酬结合的制度,能充分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提供的员工福利可以是额外的假期、活动奖金、团建旅游等多样化的福利活动,这也是提升员工幸福感的巧妙手段。

3.1.3 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培训机会。这对于知识型员工来说是毋庸置疑的福利,能有更多提升技能和能力培训机会,才能让他们在工作中更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能使他们更多地感受企业的重要性,增强他们对企业的归属感,从而增强幸福感。

3.1.4 调节企业氛围。如果员工能在一个和谐稳定轻快的企业氛围中工作,整个企业内部不论是上下级还是平级之间都能相处融洽,积极进行团队合作,那便能带动这个员工的积极情绪,积极情绪使员工在工作时拥有良好的状态,更容易产生新想法、产生创新行为,对于其工作热情、工作执行力和工作效率也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3.2 利用“互联网+”进行创新模式改革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今天,信息化技术在不断渗透到各个领域,各行各业在互联网时代浪潮下都在积极寻找升级转型的机会,企业的管理手段也不例外。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作为当前互联网中应用十分广泛的信息采集技术,可以有效帮助企业搜集各类数据信息,有利于促进企业更加了解市场动向和员工需求。

3.2.1 利用“互联网+”改革管理模式。①企业要运用经济管理的技术手段,运用“互联网+”模式来充分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以创新的形式改变传统的经济管理模式。现代企业管理者应积极学习大数据、计算机、数据库等新技术,完善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智能化处理代替传统人工操作。现代企业也需要与时俱进,提高网络技术、发展电子商务模式,让企业得以转型和发展。②企业要以云计算为基础来把握行业动向。云处理可存储大量数据,为大数据提供可扩展的基础,所以可以说两者密不可分,大数据无法离开云处理。企业在经济管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经营管理数据,这时就可以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在海量数据中对所需的数据进行调取,对各种行业数据进行分析。分析完毕即可了解该行业发展的动态,以此为依据对本企业的经济管理措施进行整改。③企业需建立大数据经济模型。在经济发展中,为了能够了解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经济模型的建立至关重要。对企业而言,在其生产经营活动中,可以通过经济模型的建立与分析,准确调整企业的生产经营策略。而大数据经济模型,能够对多样化的数据进行整合,模型建立更加准确、科学,对未来经济发展变化趋势预测更准确,有助于企业经济管理水平的提升,为企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保障。在此方面,一些企业已经开始进行尝试,比如根据对员工性别、年龄、工作年限等方面的数据进行分析,来预测员工的离职倾向,并针对员工离职倾向分析结果及时采取相应的保留措施。微观用人主体的人才流动预测有助于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效果、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强化用人主体在人才争夺战中的竞争优势。

3.2.2 利用“互联网+”增强员工的幸福感。企业可以通过大数据全方位搜集员工的各种常规数据,以及员工在微信、微博或其他社交媒体的历史足迹,形成员工大数据资料库。在此基础上,通过数据分析专家的结构化建模,从而对员工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比如企业可以构建一个基于特定需求的员工分析模型,涵盖员工的专业能力、个人兴趣等。根据这些分析,企业会得到涵盖该员工性格倾向、团队合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发展潜力等方面的分析报告,结合报告再调整适合该员工的职位与管理方式,从而让员工感受到更多的归属感和自我价值,大幅度提高员工的工作幸福感。

猜你喜欢
幸福感工作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
不工作,爽飞了?
选工作
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