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时政新闻报道的采写方法探寻

2022-02-08 21:35
新闻传播 2022年6期
关键词:时政新闻记者新闻报道

刘 博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 哈尔滨 150090)

电视时政新闻顾名思义就是指以报道时事政治为主的新闻,时政新闻报道最能够发挥媒体的核心宣传任务,从时政新闻的特点来看,其一时政新闻具有较强的政治性,这与新闻报道的内容和特性直接相关;其二是具有较强的新闻性,因为本质上还是属于新闻报道的一个门类;其三是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在报道内容上与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直接相关。基于时政新闻上述三个特征,其在新闻栏目中往往作为“头条”和“热点”出现,得到更广泛的社会关注。时政新闻报道中也有很多常见问题,包括报道内容和形式的程式化和概念化,篇幅冗长,采写方法单一,这些都是影响时政新闻报道效果的重要因素,为了全面提升时政新闻报道质量,新闻记者要注重对采写方法的改进。

一、时政新闻的内涵要求与发展瓶颈

(一)内涵要求

1.时政新闻要体现出重要性

时政新闻报道是基于时事政治方面的动态,主要的报道内容包括:党委政府日常活动、重大经济活动以及日常工作动态;国家政治和外交事务、重大会议以及重要考察调研活动;政治性突出的大型晚会、演出活动以及庆典等。报道的核心内容体现了党的纲领、政策。

2.时政新闻要体现出准确性

时政新闻报道涉及的利益群体广泛,要求报道内容精准、全面、客观,不能以偏概全,造成政治错误。要求行业工作者有作为媒体人的基本素养,保持高度的政治敏感性,有作为媒体人的责任意识。

3.时政新闻要体现出时效性

新闻就是要“新”,时效性是新闻的生命力所在,时政新闻更要第一时间报道重大社会事件、政治事件,如发公共安全事件的报道保证信息及时、准确,第一时间占领舆论制高点。

(二)发展瓶颈

1.时政新闻报道内容空洞

时政新闻报道在政治宣传和舆论导向引领上肩负着重大责任、发挥着重要作用,大部分时政新闻报道内容主要以领导活动、会议活动为主,就报道内容来说对观众缺乏吸引力,观众在观看时政新闻节目的过程中对于报道内容感触不深、理解不透。

2.时政新闻报道形式单一

时政新闻报道需要按照特定程序进行采编工作,比如“两会”报道等重大时政新闻的报道要求较高。部分时政新闻记者在新闻采写工作中套用既定的稿件模式,没有体现时政新闻记者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新闻采写创造力,也没有基于新闻内容灵活转变采写方法。

3.时政新闻报道语言呆板

时政新闻报道有着突出的政治属性,主要反映党中央、各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以及中心工作情况,新闻稿件内容主要是基于对现场录音及领导讲话稿的整理,部分时政新闻记者对于新闻语言的特点和转化方法掌握不足,导致新闻稿件语言过于书面化,影响观众对报道内容的理解,很难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二、时政新闻报道的采写方法研究

(一)时政新闻采访技巧研究

1.训练发音,准确表达

新闻采访中记者能够标准发音和准确表达是保证采访效果的基础,也是新闻采编工作者应该具备的基本职业素养,因为只有在发音准确的前提下记者的语言表达目的和观念传达目的才能够顺利实现[1]。因此,要求时政新闻记者能够加强发音训练,培养良好的发音习惯,做到用好普通话,需要制定发音训练计划,从实际工作需求出发,具体考虑工作所在的地域环境以及自身的文化背景,保证发音训练计划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切实提升发音训练效果,在新闻采访中才能够与受访者和观众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达到理想的新闻报道效果。

2.训练表达能力,提升文化素养

影响个体语言表达能力的因素是复杂的,时政新闻记者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其自身的文化素养、思维能力都有相关性,在新闻采编的实践工作中就可以发现,往往具备较高文化素养的媒体人具备更高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新闻采访能力。这就启发我们作为时政新闻记者要着眼于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最直接的和有效的方式就是广泛阅读,养成坚持阅读习惯,通过增加阅读量来丰富语言知识储备,获得语言表达的核心经验,此外,在阅读学习过程中也可以提升时政新闻记者的文化素养。在广泛阅读的同时,要求新闻记者在阅读材料和内容选择上要树立开放性视角,不仅仅局限于对和自身专业相关的内容的阅读,还应该涉猎社会经济、文化、科学、自然等领域的内容,保证自己具备媒体人应该有的开阔视野,这是提高自身新闻采访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2]。

3.重视情感表达,提升采访感染力

新闻采访中情感表达是采访技巧与记者采访能力的重要体现,通过合理、适度的情感表达能提升采访过程的感染力,同时展示新闻工作者的个人魅力。在正式采访之间前,首先,需要采访记者能够做好情绪调节工作,基于采访对象的特点和采访主题内容,用自身情绪去感染受访者,增强采访效果。新闻采访工作中,记者要基于对观众的新闻接受特点和接受能力的考量,建立和观众对话的关系,这就需要情感表达作为纽带,表达真实情感状态,对受访者和观众都会产生感染力,保证新闻报道质量[3]。

(二)时政新闻写作技巧研究

1.保持新闻敏感度,体现时政新闻的新鲜性与群众性

时政新闻写作过程中新闻稿件的内容要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时政新闻记者对于新闻要保持高度敏感性,第一时间捕捉到新鲜的新闻信息,寻找具有新意的新闻报道角度,增加新闻内容对观众的吸引力。首先,时政新闻记者在日常工作中要保持对周围环境、周边事物的高度敏感,对于新闻事件的关键点能够及时捕捉,保证新闻素材新鲜、充足,丰富时政新闻内涵,提高新闻稿件的写作质量;其次,关注自身业务素质提升,具备广博的知识视野,对于各领域的知识都有涉及,提高自己对新闻事件的解读能力,对于各类时政新闻的资料全面搜索、精准使用,写作中深入挖掘新闻事件内涵,既要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也要保证新闻报道的创新性;此外,时政新闻记者要具备高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保证新闻稿件内容严谨、逻辑清晰,能够全面、有条理的阐述新闻事实,同时能够明确时政新闻报道的正确立场;最后,时政新闻记者在书面文字表达能力上要求较高,保证新闻稿件的可读性、客观性、创新性等特点[4],基于时政新闻特点协调好规范新闻语言和创新新闻语言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改变以往时政新闻语言过度刻板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要避免过度使用辞藻,为追求语言创新而造成的新闻语言失真的问题。

2.具有新闻提炼能力,使时政新闻具有吸引力和针对性

新闻的编辑和写作过程中,需要写作者精准提炼新闻内容,选择合适的切入点,这是新闻记者写作功底的体现。首先,体现新闻内容的针对性,要求写作内容客观、真实。由于时政新闻多反映重大社会问题,因此新闻写作的侧重点在于对问题和事件的解释、说明,报道内容要避免泛泛而谈,而是要抓住重点[5],针对性辩证,表明新闻报道的立场,体现新闻宣传的社会功能,达到净化社会风气的目的。其次,新闻报道的角度选择要合理、合宜。尤其是媒体融合背景下,媒体平台泛滥,自媒体数量大幅增加,同一新闻事件会经由多家媒体报道,保证新闻报道内容对观众的吸引力需要选择与众不同的新闻报道角度,时政新闻写作不能沿用传统的写作模板和方式,要体现新媒体人的独特视角,体现新闻报道的深度。

结语

基于时政新闻在内容和职能上的特殊性,时政新闻记者在新闻采编工作中要选择合适的采写方式,体现适度创新的原则,保证新闻内容既具备可读性与客观性的特点,同时还能够打破以往时政新闻采写模式的局限,聚焦社会民生问题,突出专业写作技巧,提高新闻稿件的编辑质量。基于发音训练、语言表达能力提升、文化素养提升等角度,推动媒体人的职业素养发展,保证时政新闻记者能够在新闻报道中发挥更大作用,让时政新闻能够在反映时事、舆论监督等方面突出自身优势。综上,相比较其他类型新闻的采访和写作工作,时政新闻采写模式有所不同,体现了一定的特殊性,因此要求时政新闻记者在采写工作中能够不断寻求创新思路,同时又要兼顾时政新闻报道的原则和要求,让新闻报道对观众的吸引力更强,推动新闻媒体行业发展。本文简述了时政新闻的内涵要求与发展瓶颈,并从时政新闻记者视角出发,分析了新闻采写的几点思路,希望研究内容可供参考。■

猜你喜欢
时政新闻记者新闻报道
2019 新版新闻记者证公示
“她时代”新闻报道中的“时代精神”呈现
论新闻报道中的流行语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全新登场
新版新闻记者证式样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新媒体不当新闻报道的影响
时政
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