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局部溶栓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应用价值

2022-02-10 04:33潘升逸福州市第二医院超声科福建福州350007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2年23期
关键词:周径消肿小腿

潘升逸 福州市第二医院超声科 (福建 福州 350007)

内容提要: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局部溶栓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6月本院治疗的6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依据患者的溶栓治疗为应用超声引导下局部溶栓介入治疗与常规溶栓治疗将其分入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常规溶栓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局部溶栓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溶栓前后患、健侧膝上15cm处和小腿最粗处周径改善情况以及肢体消肿率、溶栓率、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肢体消肿率、溶栓率均明显高于参考组(P均<0.05);两组溶栓前患、健侧膝上15cm处和小腿最粗处周径相比无明显差异(P均>0.05),溶栓后患、健侧膝上15cm处和小腿最粗处周径均显著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患、健侧膝上15cm处和小腿最粗处周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痊愈25例,有效5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对照组痊愈19例,有效6例,无效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0.65%,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局部溶栓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能够获得更好的肢体消肿率、溶栓率及总体疗效,并促进患、健侧膝上15cm处和小腿最粗处周径改善,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创伤患者的常见并发症,是造成患者猝死的一种主要因素。相关研究表明,下肢深静脉血栓属于一类静脉血液回流性障碍病症,很容易造成肺栓塞等严重后果,还可引起血栓后综合征,患肢肿胀疼痛、浅静脉曲张、淤积性皮炎、色素沉着和溃疡形成,大大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1]。所以,在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之后的第一时间需积极采取高效的治疗措施进行治疗,以保障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生命安全[2]。随着近年超声技术的成熟,临床研究表明,超声引导下局部溶栓介入治疗可产生更佳的治疗效果。为此,本文选取2019年1月~2022年6月本院治疗的6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为研究对象,对超声引导下局部溶栓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应用价值进行了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本院治疗的6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依据患者的溶栓治疗为超声引导下局部溶栓介入治疗与常规溶栓治疗将其分入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见表1。

表1.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纳入标准:①本组患者均经临床确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②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③患者全程参与本次治疗和调查,无中途死亡或退出者;④患者对本次局部溶栓介入治疗耐受。排除标准:①患者伴发有程度较重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疾病者;②患者伴发有严重脏器疾病者;③患者合并有认知功能障碍或精神类疾病者;④患者合并有严重全身性感染者;⑤患者存在凝血功能障碍;⑥患者处于妊娠、哺乳期。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局部介入溶栓治疗。①应用超声对患者的病情状况进行检查,本次超声检查所用仪器为GE Vivid E9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前告知患者注意事项,包括呼吸方法等,指导患者保持放松的状态,超声探头选择9L探头,探头频率7.5mHz;超声检查时患者保持平卧,并保持患肢外展外旋的姿势,在对腘静脉进行检查的时候患者保持俯卧,医师根据解剖部位显示所检查的下肢深静脉,顺着静脉的走行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探查,并分别选择纵切、横切及探头对血管加压的方式予以详细的探查,对患者的静脉管腔内径、管壁情况、腔内病变、血流等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明确其是否存在畸形、变异以及了解其血流情况。在患者完成治疗后应用超声检查进行复查,对其血管形态、走行及血流通畅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②注射尿激酶局部溶栓介入治疗:患者保持俯卧,将患肢抬高保持固定,常规进行消毒铺巾之后选择腘窝处近体表易于穿刺的位置实施超声引导下腘静脉穿刺,在超声引导下行腘静脉置管术,患者在DSA床上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后,按Seldinger技术行股静脉穿刺并成功置入血管鞘,然后引入5F-PIG导管,行下腔静脉造影,引入黑泥鳅导丝并交换入Cordis静脉滤器释放系统,于肾静脉下方水平释放静脉滤器,经腘静脉留置鞘管造影,导入长导丝性及Angiojet血栓抽吸导管,注入尿激酶30万U,反复吸出血栓,留置左侧腘静脉导管、鞘,并告知患者保持绝对卧床休息。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溶栓治疗。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①比较两组患者肢体消肿率、溶栓率,其中,肢体消肿率的计算方法为:溶栓前患肢的周径差-溶栓后的周径差)/溶栓前的周径差×100.0%。肢体溶栓率的计算方法为:溶栓前的溶栓评分-溶栓后的溶栓评分)/溶栓之前的评分×100.0%;溶栓评分判定方法为:完全通畅判定为0分,部分通畅判定为1分,不通畅则判定为2分[3]。②比较两组患者溶栓前后患、健侧膝上15cm处和小腿最粗处周径改善情况[4]。③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痊愈:治疗后患者的各项下肢深静脉血栓症状、体征均消失,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显示其血管充盈状况良好,原病变静脉壁光滑;有效:治疗后患者的各项下肢深静脉血栓症状、体征均显著改善但并未彻底消失,存在一定的水肿症状,患者的患肢活动受到较轻的影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显示其血管连续,充盈状况一般,原病变静脉壁光滑度较差;无效:治疗后患者患肢水肿等各项下肢深静脉血栓症状、体征无改善或加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显示原病变静脉内无血流通过[5]。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符合正态分布;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肢体消肿率、溶栓率比较

观察组肢体消肿率、溶栓率均明显高于参考组(P均<0.05),见表2。

表2.两组肢体消肿率、溶栓率比较(n=31,±s,%)

表2.两组肢体消肿率、溶栓率比较(n=31,±s,%)

组别 肢体消肿率 溶栓率观察组 94.22±4.12 66.24±3.15对照组 80.21±3.97 51.37±3.03 t 13.634 18.942 P<0.001 <0.001

2.2 两组溶栓前后患、健侧膝上15cm处和小腿最粗处周径比较

两组溶栓前患、健侧膝上15cm处和小腿最粗处周径相比无明显差异(P均>0.05),溶栓后患、健侧膝上15cm处和小腿最粗处周径均显著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患、健侧膝上15cm处和小腿最粗处周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3。

表3.两组溶栓前后患、健侧膝上15cm处和小腿最粗处周径比较(n=31,±s,cm)

注:与同组溶栓前比较,aP<0.05

组别 患、健侧膝上15cm处 患、健侧小腿最粗处周径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7.24±1.13 3.34±0.24a 4.75±1.63 1.37±0.57a对照组 7.22±1.16 5.46±0.37a 4.69±1.67 2.29±0.75a t 0.069 26.764 0.143 5.438 P 0.945 0.001 0.887 0.001

2.3 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4。

表4.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31,n/%)

3.讨论

随着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案例持续的增多,如何采取高效的措施提升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效果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内容。王传东等[6]研究表明,下肢深静脉血栓在治疗方式上目前仍以抗凝、溶栓以及外科手术为主,虽然以上方式可产生一定的效果,但均未能获得理想的效果,治疗后依然有很多患者出现严重出血。超声引导下实施局部溶栓介入治疗是一种新型治疗技术,该技术通过融合超声技术、溶栓、介入治疗为一体,借助于导丝联合导管开通患者的病灶部位,同时通过注射尿激酶的治疗,大大提高了下肢静脉的开通率,与传统方式相比,溶栓率也明显提高,使得患者生存期得以延长,大大减少了出血的发生率。且通过超声的引导能够实现更精确的定位,避免产生人体损伤,降低了操作难度,对于提升患者疗效和术后快速康复极为有利,且在手术之后患者的出血、肢体麻木等并发症发生风险也更低。

王伟等[7]通过试验表明,局部溶栓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良好的效果,而单纯采用这种方式往往会出现操作期间定位困难的问题,影响到总体治疗效果。而通过在超声引导下实施局部溶栓介入治疗则显著提升了总体疗效。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65%,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证实了以上结论。同时,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肢体消肿率、溶栓率均明显高于参考组(P均<0.05);两组溶栓前患、健侧膝上15cm处和小腿最粗处周径相比无明显差异(P均>0.05),溶栓后患、健侧膝上15cm

处和小腿最粗处周径均显著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患、健侧膝上15cm处和小腿最粗处周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这一研究结果也与赵刘兵[8]所报道的结果相符。由此表明,超声引导下实施局部溶栓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能够获得更好的肢体消肿率、溶栓率及总体疗效,并促进患、健侧膝上15cm处和小腿最粗处周径改善,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周径消肿小腿
自拟消肿方联合冰硝散治疗三踝骨折肿胀的疗效观察
四肢骨折后张力性水疱的处理方法
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膝关节容积率与术后早期膝关节活动度的关系研究
桃红四物汤在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价值
石氏三色膏治疗小腿腓肠肌损伤60例
HPLC法同时测定妇康消肿丸中4种成分
冰硝散外敷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中的应用
我的朋友
赤小豆鲫鱼汤日常消肿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结合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在小腿创面修复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