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战邮,一路“邮”你

2022-02-10 00:18余乐山
求学·理科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大学生学校

余乐山

2021年6月,我告别母校南京邮电大学(以下简称“南邮”),毕业离开了南京。今天,刚好下了2021年的第一场雪,我看向窗外,不由得回想起在南邮的每一场冬雪。南京城雪过三巡,白雪深覆,城市的现代化气息被遮盖,仿佛一夜间回到了那个一砖一石堆起来的古都。比起北方的雪,南方的雪似乎多了几分顽固,一落地便深沉起来,厚厚的雪中蓄满了水分,像是整一块厚重的海绵,犹记得南邮的志愿者们用铁锨铲雪的景象……这一切历历在目,仿佛,我从来不曾离开。

南邮的学子们常被称为“柚子”。今天,就让我在这漫天飞雪中,以一名“老柚子”的身份,来讲讲我与母校的故事。

南邮很美,不独是冬天,四季都自有它的魅力。而这魅力的关键所在,便是那许许多多不同种类的花了。每逢花开,南邮便沉浸在一片花海之中,让我今时今日提起笔来,仿佛还能闻到那阵阵花香。

南邮的春天与梅花总是分不开的。三月气温宜人的时候,梅花覆盖了整个鼎山。它们或半开半露,或萼蕊全开,散发出春的气息。远远望去,花海如潮,云蒸霞蔚,真是美不胜收。犹记得同学们一起在鼎山下拍照留念,做志愿者清理垃圾,那一幕幕都是回忆。

南邮的老校区在三牌楼。比起新校区,老校区附近更为繁华,多了几分韵味。每到夏天,荷塘就成了老校区最美的风景。风吹湖水绉,荷花在其中默然地开,它洁而雅,似老校区多年不变的沉稳模样。不浮躁,因为心有坚定的方向;不自夸,因为行路需坚实的脚步。

而在南邮,最出名的莫过于秋天的桂花了。说到南京高校的校花,很多人立刻就会想到南京理工大学的二月兰、南京林业大学的樱花、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向日葵……而南邮呢?没错,桂花!

在南邮,有一个2 万多平方米的丹桂园,是由南邮 1981 级校友李顺成和福建浦城县共同捐建的,位于南邮图书馆的西北角。丹桂代表友谊和高尚的品德。一代又一代的南邮学子在飘满桂花香的南邮校园里奋发努力,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

每年立冬后,学校都会组织学生采摘桂花,并用来自南邮的桂花做原材料,经过加工制成美味的状元桂花糕发放给考研的学子。每一份状元桂花糕上面,都标注着一句考研祝福。“因为我们有梦想,所以这个冬天不会寒冷!”“在通往成功的路上,学校与你共努力!”一句句温馨的标语,让“柚子”们考研的信心倍增。

在你的想象中,上机实验课是不是专属于计算机等专业的同学的课程实践?在其他院校或许是,但在南邮,你要这样想那就大错特错了。无论是文科生还是工科生,上机实验课都是“柚子”们不可或缺的课程教学组成部分。

大一、大二时的我非常反感上机实验,可能是因为需要在課程后上交实验报告,可能是因为像Java这样的课程较难而想要放弃,也可能是觉得自己作为经管类学生没必要学习这些课程。但现在回想,正是母校扎实的教学安排才为我们的深造、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让我感受最为深刻的就是Java课程的学习,除了理论课程,学校还给我们安排了两周的上机实验,让我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一个项目。学习的过程很累,从编程小白到能敲出几十行代码,我收获的不只是最后的分数,更是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和编程语言的锻炼。“编程语言学习已经成为一种软实力,你可以不精通编程,但一定要了解编程。”这是我的一位老师给我们讲过的一句话,当时的我并不理解,但今天回首,我才意识到自己的收获远大于两周的时间付出。另外让我感受最为深刻的就是论文写作课程的实践,从文献综述到经济论文写作,每个阶段都会安排我们上机实验,完成一篇小论文。正是这样的课程安排和练习,使我们在毕业论文撰写的过程中能够做到有条不紊。

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果只学理论,不去实践,就不能很好地掌握一门技术,无论什么专业,基本都是如此。

科研大佬、竞赛大神,这就是“柚子”们

无论你是热爱计算机的工科生,还是致力于市场研究的文科生;无论你是喜欢数学的思考者,还是想要探索信息领域的实践者;无论你是热衷于开发设计,还是想要探索产业经济……南邮都有你大显身手的位置。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不一样的南邮人。

△在2018年“创青春”浙大双创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南邮参赛项目《南京洲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荣获全国金奖。这是南邮学生创业团队首次获此殊荣,也创下了南邮学生参加此项全国性赛事的历史最好成绩。项目《新型太阳能电池的智慧能源应用》同获大赛铜奖。

△2019年华为软件精英挑战赛,南邮“电饭煲火锅战队”斩获亚军,在收获奖金10万元的同时,全队成员被列入华为优才计划。这是“电饭煲火锅战队”第二次摘得华为软件精英挑战赛全国总决赛亚军。

△第八届海峡两岸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总决赛,由南邮管理学院和贝尔英才学院学生组成的代表队(队名:“柚子美少女”)斩获总决赛冠军。

△在“正大杯”第十届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大学生市调大赛中,南邮荣获全国一等奖四项、二等奖一项,还得到了最佳院校组织奖。

△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2020年TI杯模拟电子系统专题邀请赛中,南邮选送的两支参赛队伍表现不俗,双双荣获一等奖。

△2020年度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南邮获全国一等奖6项、全国二等奖6项,这是南邮自2015年获得大满贯成绩以来再获大满贯成绩。由理学院着力打造的“数模文化”已形成自己的品牌,是学校的特色,更是理学院的亮点。理学院利用自身的优势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积极营造数学建模文化氛围、积极打造数学建模文化影响、积极创新实践育人途径,开展“传承—认识-训练-创新”递进式教学体系的建设。

南邮的在校大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成绩斐然,先后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最高奖“索尼杯”和“瑞萨杯”、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最高奖SIAM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冠军等国家级以上重要奖项。

我们知道,红、绿、蓝是光学三原色,而这三种颜色与南邮的发展历程、办学特色深度契合。红色代表学校优良的红色革命基因,绿色代表学校从传统邮政通讯起步,蓝色代表学校鲜明的电子信息特色。

可能你还是不能很好地体会南邮人对“红绿蓝”的特殊情感,不要急,报考南邮吧,校史读本《红绿蓝:南邮的色彩》将会随通知书一起送到你的手里,带你领会学校沧桑厚重的办学历程和学子们矢志报国的赤子之心。

红色代表学校优良的红色革命基因。

“南京邮电大学作为一所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深植红色基因的高等学校,始终紧扣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这是该书的序中所讲的,学校要“让每一位南邮人都能怀揣红色梦想,镌刻红色烙印,流淌红色基因,坚定爱党爱国理想信念,不忘信息报国初心使命,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不负韶华青春,不负伟大时代”。

绿色代表学校从传统邮政通讯起步。

南京邮电大学成立于1958年,连同前身,校史历经70余年。其前身最早是1942年创办于山东滨海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战时邮务总局干部训练班”,1945年7月训练班扩建为“战邮”学校,嗣后,一度称为山东大学邮电专科部及山东邮政专科学校。校址先后辗转在鲁南、临沂、五莲等地。1948年,学校在益都(青州)定名华东邮电学校,隶属于当时华东邮电管理总局。1949年8月,学校从山东济南迁到南京市。在1942年至1949年建国之前的八年间,学校为革命战争培养了一批急需的邮电通信中坚人才。1950年12月,學校扩建成为直属邮电部的南京邮电学校,兼办中等专业和高等专科班。

蓝色代表学校鲜明的电子信息特色。

在南京话里,“nan”“lan”是不分的。从语言中,南邮便紧密地和“蓝”联系在一起。

校徽由蓝色汉字“邮”“电”和传统文化中的回纹及象征着信息、通信的线条等元素综合变化而来,像一只在蓝天中翱翔的雄鹰,以回纹和展翅飞翔的鸟寓意着信息、通讯的畅通和学校的传承、创新、奋进及发展。此外,校标的外形采用盾牌的造型,也体现了学校的办学历史和实力。

蓝色校训寄托着学校对南邮人以身立德、意志坚定、开拓创新、践行所学和服务社会的期望。

喇叭花、二月兰;蓝色窗帘、楼梯、座椅;蓝色乒乓球馆、球服……更多的南邮“蓝”等着你来探索。

信达天下,自强不息。在南邮的衣食住行、在南邮的五颜六色、在南邮的春秋冬夏等着你来感受。

猜你喜欢
大学生学校
只有我一个人在学校是这样吗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学校推介
上学校
新学期大学生网球装备精选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