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生淮南,情系安理

2022-02-10 00:18桑淼
求学·理科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淮南学子校园

桑淼

初识淮南,是在小学三年级的语文课本上,晏子口中的淮水之南,是物产丰饶、有着优越地理位置的富庶之地。多年以后,我从塞北一路往南,途径平原与山岭,跨过黄河与峰峦,经过1200多公里的颠簸辗转后,终于如愿站在了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虽早已深知此“淮南”非彼“淮南”,却依然满心雀跃,激动不已。

淮南是楚汉文化名城,也是煤炭能源之都。因此,在这里浸润了楚风汉韵的安徽理工大学(本文简称“安理”),也秉承了淮南“刚柔并济”的特质,无论是以煤炭矿业为特色的重点学科,还是建校七十六年来一直践行的八字校训,都始终与当地文化一脉相传,承历史余韵,沿开拓精神,以人文之声,汇聚理工之魂。

“那年,我亲手炸掉了母校”

若是有人问:安理的爆破专业到底有多突出?那我一定会骄傲地告诉你,全国第一台爆破技术空间检测仪器就诞生于此,安理在爆破领域的研究也始终处于全国领先地位。高考填报志愿前,我曾在网上搜索过关于安徽理工大学的专业介绍,最终评论区里,无一例外的都被这一“王牌专业”刷屏。

由于爆破专业的特殊性,学校还一度因此荣登热搜。两年前,安理西校区教学楼实施爆破作业,而这次工程竞标成功的,正是十三年前毕业于我校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专业的学生。

消息一出,多家媒体纷纷报道,笑称“太励志!终于用实际行动回‘爆了母校”,甚至还被网友调侃“做了我们多年不敢做的事情,完成了‘儿时的梦想”。调侃也罢,热搜也好,无一不从侧面体现了我校爆破专业的人才领先地位。

建校七十六年來,从安徽理工大学走出的一大批新型爆破系人才早已遍布各行各业,扎根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平时行走在校园中,也经常能偶遇这样一群人:他们抬着各种工具,时而聚精会神、定点张望,时而眉头紧锁、拿尺测量。别惊讶,这正是爆破专业的学子在进行实践测勘,他们用实际行动去检验理论知识,是理工学子严谨精神的最好体现。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作为安徽省单体面积最大的高校,安理在生活环境上也绝不逊色于其他学校。在安理三年,我经历了求学十余载不曾有过的斑斓时光。少时读书,曾念过这样一句诗:“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如今想来,这便是对安理最好的概括吧。在晨起去教室的路上,或是傍晚路过食堂门口,都能看见各种不知名的花木,郁郁葱葱盛放在校园的一角。“仰山路”“皖江桥”“鸿烈大道”……这些沿用徽州文化为地名的校园路标,无一不在彰显着安理随处可见的人文气韵。

安理的校园建筑大多中西合璧,尽显文化交融之美,其中图书馆最为明显。《礼记·大学》中有这样一句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安理的图书馆便沿用其中“至善”二字,意为道德上最崇高的善。且不说图书馆内浩如烟海的典藏,就单单是气势恢宏、厚重大气的外观,也吸引了一大批学子。馆内窗明几净,集数字现代化与传统信息化于一体,沿着玻璃步道缓缓而上,可以看到各类书目分类清晰,还贴心地建有朗诵厅和视野开阔的露台,难怪同学们都一致称其为“皇家图书馆”。

安理地处淮水之滨,这里永远四季分明。若是逢阴雨,就去至善书院选本爱看的书,找个靠窗的位置,听耳机里细细碎碎漾开一把天籁,消磨掉整个下午的时光;若是遇天晴,就去操场上转一转,这里永远有活力的少年,篮球划过的弧度是对青春最好的献礼。倘若运气好,说不定你还能遇见一两支乐队,吉他声起,乐曲悠扬,那是谁的青春又在安理绽放。

三月里绛桃花开,六月底流萤染夏,十月的微雨染红枫林,腊月的黄昏梅花映雪……许许多多个日子里,我曾在厚德馆前走过香樟掩映的小径,也曾在百川河畔看过飞鸟掠过的痕迹,那些天光黯淡时的微雨,暮色四合时的落雪,都是我在安理度过的岁岁年年的见证。

“先有兴趣,而后广博,广博而后深邃”

严谨刻板、心无旁骛、一丝不苟……你眼里的理工学子是不是这样的?来安理后,你便会发现,这样刻板的印象实在是大错特错。上大学之后的第一节课,教专业课的老师便挥手在黑板上写下爱因斯坦的那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希望你们是因为热爱而萌生出对于科学的追求,进而对学习的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老师如是说。

在安理,你永远可以找到自己兴趣的落脚点,无论是课堂上老师们别出心裁亮出的各种“绝活”,还是课外社团活动中举办的各类竞技赛事,都能助你找到自己的心之所向。大二下学期,我曾作为校园记者参与过我校一位爆破系优秀毕业生的采访,他坦言,正是从小就对武器、爆破等内容感兴趣,又得益于安理对于学生专业技能与个人爱好的大力培养,才有了今天的成绩。

多年来,“鼓励兴趣发展,选拔创新人才”已成为安理最重要的教育培养模式之一。航模与科技践行协会、3D创新设计协会、电子竞技协会……这些科技实践类社团的创立,不同于其他高校的普通协会是由学生自发组织形成,安理这些协会是挂靠相关学院的指导单位,与课程知识相辅相成,让学生在课堂内外充分掌握专业技能,使得兴趣爱好与专业知识课程并驾齐驱,展现出青年学子最广博而深邃的思想内涵。

大学三年,我曾作为团队项目负责人参与过答辩汇报,将整个队伍的最终成果呈现到评委面前;也曾作为校园媒体人参与过运动会采访,在迎新晚会的舞台下扛着相机记录了许多精彩的瞬间;还曾作为志愿者深入社会基层,在校园宣讲,在社区服务。没课时的忙里偷闲,比赛时的喜忧参半,实验时的精准测勘,考试周的挑灯夜战……许许多多的瞬间,拼凑成了我青春里最美好的片段。

一场雨将思绪拉回三年前的夏末,那时的我正拿着大包小包的行囊站在安理的校门前,眼里有憧憬也有担忧。第一次跑去流动班级占座位,第一次参与学生组织面试,第一次站在舞台中央……这一切都历历在目,难忘校园的长廊,转角的日光,图书馆的味道,社团里的欢笑。我永远记得在这里的每一次雀跃与欢喜,也永远怀念在这里流过的每一滴汗水和热泪。对我来说,大学既是历练也是成长,在这里,我能一步步遇见更好的自己,在前行的路上闪闪发光。

淮山苍苍,淮水泱泱,乾坤朗朗,大学无疆。年少时从未想过自己会因为一句诗而爱上一座城,进而有了之后的牵扯和羁绊,但不管怎样,淮水之南都已成了我整个青春的安放之所,在这里看过的每一道风景,都是我青春岁月里最美的诗篇。舜耕脚下,山南安理,从此之后,我的故事里,都是你。

猜你喜欢
淮南学子校园
北在哪?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CRADLE OF TOFU BY DAVID dawson
高钙植物肉
淮南王的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