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文昌华侨民居厅堂装饰研究

2022-02-11 10:17陈书铭蔡艳华
山西建筑 2022年4期
关键词:厅堂文昌华侨

陈书铭,蔡艳华

(绍兴文理学院,浙江 绍兴 312000)

1 厅堂概述

文昌地区厅堂大多仿制岭南地区的竹筒屋样式,其开间小,进深大。每一间正房明间的厅堂在父母离世之后往往就成为了兄弟们祭祀先人的家祠所在。宅子基本是沿着以前建造的纵轴线向前延伸扩建。祖居往往处于建设用地最高处,越往前地势越低,这既是对长辈的尊重,也有利于排水;尽管越往前院落越低,但是整组住宅的屋脊线却是基本平齐,这就意味着后来所建的厅堂顶部空间较之前的略高。在文昌,普通的住宅三进院落或以上,多的达十多进。站在最前面的一进下厅的中间壁罩位置往后看,当每进厅堂中间的壁罩门都同时打开的时候,就能一眼望到底部上厅中神庵的位置。

厅堂形制如下:

1)下厅:当地最多的还是三开间形式的民居。一般的三开间都设有下厅、中厅、上厅,下厅即正门刚进入的厅堂,通常正房当心间的中厅与下厅隔天井相对,下厅的三开间及左右厢房全部向天井敞开。下厅是等级最低的厅堂,地势也是最低的,平时人们休闲娱乐、教孩子读书基本都在下厅。每逢过节,重大事情的时候,会将下厅与中厅连接成一个大型的活动空间。

2)中厅:中厅作为下厅与上厅的中间部分,中厅最能体现一个宅子的好坏。中厅的结构特别,前廊的装饰最为精细,从中厅中的大梁就可以看出,大梁一般都会雕兽化蛟,用来彰显自己生前的丰功伟绩。中厅是住宅的公共活动厅堂。每逢祭祖,中厅的壁罩及左右腋门全部打开与上厅形成一个通透的空间。上厅是家里辈分高的成员活动场所,为显示家族的等级性,遇到家庭议事或者重大事件,一般会在中厅进行。

3)上厅:在中厅之后就是上厅了,在文昌华侨民居中,上厅作为厅堂等级制度最高的地方,其地势也是最高,用来祭奉先祖。上厅内后檐墙正中设神庵。神庵上放置祖宗牌位,并且悬挂先祖遗照,牌位和遗照的次序都以左侧为尊。

2 神庵

神龛,旧时中国民间为祭祀神仙或者祖先牌位设置的小阁,也是人们宗教信仰中祖先安居的一个场所。在文昌当地,人们把这种陈放祖先灵位的地方叫作“神庵”,和神龛的功能作用一样,只是当地的叫法不一。历代子孙通过神庵祭祀来表达对祖先的崇敬缅怀之情。也是祈求辟邪消灾、乞求福吉等期望的重要表现形式。

神庵整体还包括下方的壁罩,壁罩作为室内厅堂的一种隔断,其实就是我国古代的太师壁的延续和发展,壁前一般放置条案。壁罩从地面直至屋梁,左右两侧的空间可供人同行。这种壁罩一般分为两扇的和四扇的,厅堂宽度较窄的,一般采用两扇。宽度足够大的时候会采用四扇或者六扇式的壁罩。其雕饰和古代门窗中的格扇门差不多,由抹头、格心、绦环板、裙板组成。格心部分的镂空雕饰在文昌华侨民居中可谓多种多样,有采用传统式的回字几何纹样雕饰的,也有西洋式宝瓶状雕刻的纹样[1-2]。从整体来看,中西合璧式广受文昌华侨的喜爱。以蛟塘村邓焕芳宅为例,其神庵见图1。这也能看出他们在回归故土后,既想学习西方的文化,又同时不忘本土文化,不忘祖国的工艺。

2.1 文昌地区祭祀观念

世人把自己祖先死后称为“祖灵”,文昌人民亦是如此,他们对祖灵的寄托更多的是满足祖先“落叶归根”的思想,以虔诚之心祭祀先祖,希望祖先能保佑后代。当地人在祭祀时都会在神庵上摆放先祖遗照,摆放遗照的次序也是依照左为尊的次序。一般男性的先祖遗照放置于左侧,平常在不是重大节日的时候会将遗照取下放置于香几上方,便于擦拭。一到祭祀时候,会将遗照重新挂回,以仰视的角度祭拜祖先,这是对祖先的尊敬。神庵的前梁部分会用一根绳子悬挂当地特色——小金橘,以此代表“金玉满堂”。

2.2 神庵的装饰艺术

华侨民居的神庵纹样种类繁多,但主要还是以传统的植物花鸟纹样为主,几何字型纹样为主。神庵作为厅堂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华侨民居中也是极具特色的存在。他们通过将神庵上的装饰雕刻技艺做到极致的精细,其雕刻纹样的精彩程度和主人的财富多少有关,财富越多的人家神庵上的雕刻纹样越复杂[3-5]。以下分析几组华侨民居的神庵装饰。

2.2.1 普通动植物纹样

普通动植物纹样在古代早已运用。例如陈家宅神庵的装饰主要依靠植物动物纹样构成,最靠近神庵中间部分的是一株长花连绵不断生长,花下小猴子抬头仰望。再往两侧雕刻的松树纹样,树下有鹿与鹤。传说中仙人常骑鹤,又有“鹤寿延年”的说法,“鹿”与“禄”同音,寓意官运降临。最外侧的两边雕刻兰花图案,纹理清晰可见,象征高洁。

2.2.2 字形纹样

“卍”字纹样主要出现在地太村宅子中,它的神庵两边外侧的格扇上雕刻了卍字纹和几何纹组合,内部雕刻一个大型古钱币,上下各用卷草纹连接,寓意财源滚滚、万寿无疆。例如在神庵下的壁罩上雕刻有“福”“禄”“寿”“喜”四个大字,环绕着四个大字的是花纹和花瓶。

2.2.3 龙凤狮子纹样

在文昌普通华侨民居中龙凤纹样是很少见的,但是我们在实地走访的过程中还是发现了极少数华侨民居中神庵装饰上雕刻了凤凰图案。在韩钦准宅的神庵靠近屋顶横梁处雕刻有两只凤凰神鸟,中间一个大的“喜”字,神鸟张开翅膀抱住了“喜”字,边侧还雕刻有百合、牡丹等花。不论是从雕刻的主体物还是雕刻的边角装饰,都能看出韩宅在神庵所雕刻之物并不是寻常百姓之家能比的,纹样的选取、雕刻的细节无不体现出屋主人的高贵。在蛟塘镇邓焕芳宅的香几装饰上则出现了狮子纹。狮子一般作为门前的瑞兽,在装饰中也会出现,寓意护佑、守护,用于吸引运气和幸福。

2.2.4 海洋生物(广曲蛟龙)纹样

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雕刻纹样中还包括了海洋生物,鱼、虾等,这些纹样主要出现在神庵装饰的外轮廓边框,环绕主体物而雕刻。文昌地处海边,海洋生物在他们眼里也是一个不错的装饰选择,这种装饰也有别于其他地方的装饰纹样。通常鱼虾纹样的周围还会搭配荷花纹样,寓意富贵安康。在神庵装饰中运用蛟龙装饰的毕竟不多,从当地木雕装饰中可以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鱼到龙的演化。鱼变龙出自鲤鱼跃龙门。文昌地区神庵上的鱼虾这些作为小的纹样装饰,在显眼位置极少数会雕刻龙纹,预示着华侨在下南洋过后逐步发家的过程,从寒门步入金殿。其主要还是因为屋主人为了突显自己的身份地位、财富。

2.3 西方艺术风格对文昌地区神庵的影响

神庵作为厅堂的核心所在,其或多或少都会受到西方巴洛克风格、洛可可风格、伊斯兰风格的影响。主要影响在当地的壁罩风格上,以邓焕玠宅为例,其正屋一楼厅堂见图2。从调查的华侨民居宅子中,有近一半的壁罩采用洛可可串珠式隔断,整体通风透气,采光也好,和传统的中式壁罩——太师壁形成鲜明对比。神庵作为文昌地区本土的祭祀文化的器物,外来文化对其本质影响不大。我们在走访的绝大多数的神庵中发现绝大部分神庵是传统中式的纹样,说明西方外来的装饰文化在文昌华侨民居中运用到神庵上不多,文昌人对祖先的祭祀场所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对家乡事物的特殊情感。

3 家具陈设类装饰

文昌的厅堂家具主要由香几、八仙桌、太师椅、炕椅、边几和方凳构成,材质主要来自东南亚的实木,包括黑岩木、石盐木、甘青木、菠萝格、花梨木等东南亚热带木。

3.1 家具纹样装饰

纹样无论是在传统家具还是文昌华侨家具上,都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其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和追求。纹样在文昌家具中具有重要装饰家世显赫和提升产品附加值的作用。文昌华侨家具纹样是中国传统吉祥纹饰融入西方特色,中西合璧形成的地方特色明显的一类,巧妙地运用了花草果实、鸟兽虫鱼和符号文字等形象,通过谐音、象征、借喻、比拟和双关的手法,实现“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效果。因此,文昌华侨家具在使用时,除了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坐卧的功能需求,还提供了一种寓教于乐的家庭教育方式,让家中晚辈在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中得到熏陶和成长[6-8]。

在对外贸易的社会背景下,文昌华侨家具纹样传承中式传统题材同时并兼有西方经典纹样。按照纹样的类型可分为植物纹样、动物纹样、组合纹样和其他纹样等。

3.1.1 传统家具纹样举例

文昌地区的家具装饰主要是以传统家具为主,传统纹样装饰在家具装饰中占据七成以上,尽管有好多是典型华侨民居宅子,其内部家具风格多样化,传统纹样占据大部分,这跟明清时期家具的影响是分不开的,中国传统纹样寓意丰富,取材广泛,深受老百姓喜爱,所以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寻常百姓,传统纹样的运用总是会占据主导地位,具体见表1。

表1 传统家具纹样

3.1.2 西方装饰艺术影响下的家具

文昌华侨家具中掺杂了西方洛可可和巴洛克风格。洛可可艺术线条曲折,擅长用曲面弧度,缠绵娇柔。巴洛克主要突出不规则的形式,线条卷曲恣意,柔媚奢华,面的设计多,视觉上增加了厚重感。如图3所示,水吼村客帽椅,视觉上成宽长方形,座面与底部同样成宽长方形,稳重有力,靠背同为宽长方形,靠背边框有明显“S”形曲线,增加了向外的弧度,夸大气势,蓬勃有力。而该客帽椅的搭脑和靠背都雕有吉祥寓意的精美复杂纹样,座位格角攒边,束腰上雕有浅卷云纹,其下牙板沿边起阳线,雕有卷草纹和西洋花纹,凸显妩媚风情。如图4所示,邓焕湖宅座椅将腿足直接采用巴洛克式柱式造型,衔接巧妙,视觉上贯穿一气。

文昌华侨家具的结构装饰在一定程度上没有过多考虑牢固性,更加强调装饰性,如粗壮的椅背边框和重工的搭脑,当然,同样也新增了装饰性更强的狮子脚、涡卷腿、工字枨等,如华侨民居内普遍但具代表性的香几脚部设计改传统家具的直脚为马蹄足、老虎爪等造型,这些造型主要是根据东南亚地区的本土风情以动植物来进行模仿,同时又受西方装饰艺术的影响,两者同时运用。如图5所示,四腿内收成“S”形;如图6所示,向外微做鼓形弯曲,这种腿型的改变使香几结构上显得紧凑而稳重,整体没有锋利的边角,奢华贵气[9-10]。

欧洲的巴洛克式和洛可可式的艺术风格装饰在中国传统家具上都有体现。受到这种风气的影响,文昌华侨家具在造型和结构上“中西合璧”,风格特点有别于常规传统家具。而在受西方艺术的影响下又并不是完全照搬西洋特色,这些家具上的植物纹样好多都是东南亚地区的特色植物,这就说明地域特色的东南亚风格也影响当地家具装饰。总体来看,文昌的家具以传统家具为主,融入东南亚地区地域特色的同时又在其他家具上进行适当“西化”改造,以西方装饰美感融入进我国传统家具中来。

3.2 陈设品类装饰

3.2.1 瓷器类

自古以来,在文昌民居的室内装饰中少不了瓷器的装饰,不仅具有收藏价值,而且也为室内环境起到了很好的装饰点缀作用。在文昌华侨民居的摆放中,一般会放上青瓷花瓶、镜子、钟表等。他们在香几桌上东侧摆放托底花瓶,西侧摆放古镜,取谐音“东平西静”之意。当地人在普遍运用青瓷作为厅堂装饰的同时,又掺杂着一些其他的陶瓷器作为室内装饰,海南捞瓷就是一种典型代表,“捞瓷”是指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的海南西沙海域触礁沉船所遗留的各时期外销陶瓷,它们经海南渔民打捞出来后流散于社会,这些瓷器有被文昌居民当做家用装饰,也有被他们贩卖给外商。

3.2.2 珊瑚石类

珊瑚是一种生活在海洋里体态玲珑,色彩高雅的腔肠动物,名曰珊瑚虫。珊瑚虫它能分泌出红、白等色的石灰质骨骼,并群集相互粘在一起呈树枝状,即人们所说的珊瑚石。文昌地区珊瑚石品纹样多,虽然表面千疮百孔的,但因为石材上面有珍贵的珊瑚化石,所以大量运用具有本土特色的珊瑚石作为家具装饰。

3.2.3 锡纸灯类装饰

在文昌华侨民居中发现有很多灯类装饰,屋顶有仿照西方有巨大的锡纸吊灯,例如吴乾佩宅,吊灯带有明显的巴洛特和洛可可风格,白色的欧式灯罩,灯罩底部雕刻有细致花纹,吊灯外侧是用金属锡材料雕饰的,见图7,选用这种材料雕饰是因为锡物质容易塑造形状,质地柔软,所以当地用的带有欧式风格的灯具大多采用锡材质进行纹样雕饰。洋油灯上白色的玻璃灯罩又带有欧洲中世纪复古的味道,整个吊灯外观大气,像一座盛开的三瓣花朵,“花蕊”部分厚重精细,花纹雕刻精美,是融合于南洋本土风格与欧洲艺术文化的产物。

以上灯具为吴乾朗和叶家宅厅堂吊灯,该灯带有非常明显的南洋风格,主要结构为纯铜支撑,装饰部分为锡器质地,做工讲究,灯罩采用玻璃和瓷器。

3.3 文昌华侨民居厅堂陈设理念

3.3.1 叶落归根

文昌华侨从海外漂泊归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建造房屋,并且将海外的工艺甚至风俗带回本土,不管是从房屋的构造还是室内陈设的习俗,都体现了文昌和海外融合的文化元素,他们回到家乡还是会沿用家乡的风俗建造住宅,在厅堂陈设中也会将南洋中巴洛克风格和洛可可风格的装饰品摆放在厅堂中,在建造自己的房子时,也同样是改造当地生活环境,这种富裕不忘本的精神从小便树立在每个文昌人民心中,以至于他们到老都会想回到家乡,体现了他们落叶归根,对故乡浓浓的情感。

3.3.2 光宗耀祖

文昌华侨大部分都是在外富裕发家之后才回到文昌的,即使病死在外,他们也不忘叮嘱自己的子女把他们的骨灰带回,魂归故土。改造房子,通过豪华的西洋装饰和大兴修建祖坟,也是为了光宗耀祖,让祖先看看自己在外飞黄腾达之后回乡不忘本。

3.3.3 自然的信仰

在经历过外出漂泊回乡后的文昌华侨感慨自然的变化,逐渐对大自然,对道家的道法自然充满了向往,他们崇尚自然,讲究天人合一,追求晚年能够顺应天道,像圣女、水尾圣娘这样的神话人物祖祖辈辈都供奉在文昌人心中,希望家庭能够安居乐业,子孙满堂。

4 结语

文昌华侨民居厅堂形制规整而肃穆,从岭南地区的竹筒屋开间演化而来。神庵作为厅堂陈设的主体部位,装饰艺术带有浓厚的中国传统雕刻工艺,并没有过多运用到西方装饰艺术的特色,仅在神庵下的壁罩上运用到西方装饰艺术。家具纹样、造型有其典型的时代背景性,传统纹样以明清时代的样式为主,适当加入文昌当地的特色。这些模仿西方装饰艺术特色的产物,从本质上来说并不是照搬全抄,他们将其与南洋风俗文化相融合,创造出带有地域特色的南洋风。

猜你喜欢
厅堂文昌华侨
文昌发射场暮色
我的华侨老师
核雕收藏有什么窍门
秋夜(1)
厅堂与旧居
神像与游走:文昌出巡非遗口述史系列之十一
华侨华人贺祖国70华诞: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
海外华侨华人咏盛典
登堂入室
华侨华人庆“国庆”度“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