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共治针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睡眠节律障碍的临床研究

2022-02-12 09:24李春雨金龙涛马玉琴王静
中医药信息 2022年1期
关键词:心脑针法节律

李春雨,金龙涛,马玉琴,王静

(江苏省镇江市第四人民医院,江苏 镇江 212001)

我国脑卒中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1],在发病早期,许多患者存在睡眠节律障碍,表现为昼间嗜睡,夜间失眠,睡眠节律紊乱且睡眠质量严重下降,严重影响患者精神状态,增加护理难度,延长神经康复时间[2-5]。中医学认为,人体之阴阳随自然界昼夜的阴阳变化而相应变化,人的睡眠和觉醒有赖于卫气随经脉流注的阴阳节律变化[6]。《灵枢·营卫生会》曰:“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故曰:日中而阳陇为重阳,夜半而阴陇为重阴。故太阴主内,太阳主外,各行二十五度,分为昼夜。”又《灵枢·大惑论》曰:“……卒然多卧者,何气使然?……邪气留于上焦,上焦闭而不通……卫气久留于阴而不行,故卒然多卧焉。”针灸治疗睡眠障碍由来已久,且疗效确切[7-10]。笔者用心脑共治针法对缺血性脑卒中睡眠节律障碍患者进行治疗,并与口服苯二氮卓类药物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病例来源于2018年1月—2020年12月在镇江市第四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且符合纳入标准的缺血性脑卒中睡眠节律障碍患者60 例。遵循随机原则,利用SPSS 25.0 软件进行分组,先设随机数种子12345,编码1~60,产生60 个随机数,大小排序后,前30个为对照组,后30个为针刺组。本研究按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匹配1~60编码,进入相应分组。观察过程中脱落病例3 例,其中针刺组不能耐受针灸脱落1 例,对照组因出现精神症状专科治疗脱落1例,因骨折疼痛脱落1 例,最终纳入统计分析的病例共57 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镇江市第四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批准号:201712)。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诊断标准

缺血性脑卒中参考《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11]制定;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觉醒障碍(CRSWDs)诊断依据《睡眠障碍国际分类》(第3 版)诊断标准[12-13]制定,须满足以下3 项:①睡眠-觉醒节律失调长期或反复发作,为内源性原因所致;②昼夜节律失调造成失眠或嗜睡,或两者兼有;③睡眠-觉醒节律障碍导致有临床意义的痛苦及损害。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缺血性脑卒中及CRSWDs 诊断标准;②年龄60~95 岁;③阿森斯失眠量表评分为14~21 分;④NIHSS 评分为5~15 分[14];⑤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愿意加入本研究。

1.4 排除标准

①卒中前即存在1 个月以上的睡眠节律障碍者;②诊断为焦虑症抑郁症或其他严重精神疾病者;③伴有心血管、肺、肾等其他器官或系统严重原发性疾病者;④伴有咳嗽、疼痛、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不宁腿综合征等病症严重影响睡眠者。

1.5 剔除及中止标准

1.5.1 剔除标准

①研究过程中依从性差者,不能按时接受治疗,未完成整个疗程;②研究过程中加用其他疗法治疗,影响疗效评价者;③资料不全者。

1.5.2 中止标准

①研究过程中不能耐受针刺治疗或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不宜继续接受试验者;②研究过程中症状持续恶化,经评估须接受其他治疗,不适合继续进行试验者。

1.6 治疗方法

1.6.1 基础治疗

两组患者均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批号:BJ50659、BJ46935)100 mg 与硫酸氢氯吡格雷(深圳信立泰药业,批号:B190265、B200156)75 mg,每日1 次,抗血小板聚集;尤瑞克林(广东天普生化医药,批号:312006131、311904011)改善微循环;根据所患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具体情况,分别予降压、降糖、调脂稳斑块等治疗。

1.6.2 对照组

基础治疗加服苯二氮卓类药物(艾司唑仑1 mg,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批号:20180512、20200320;阿普唑仑0.4 mg,江苏恩华药业,批号:20180809、20190505),据临床症状调整药物剂量,睡前1 次,连续3周。遇住院天数不足的患者,随访至3周。

1.6.3 针刺组

针刺组采用心脑共治针法。主穴:取百会、四神聪、印堂、安眠(翳风穴和风池穴连线中点)、神门和内关。配穴:肝郁化火者加行间、侠溪,痰热内扰者加内庭、丰隆,心脾两虚者加足三里、三阴交,阴虚火旺加太溪、太冲,心虚胆怯者加心俞、胆俞。操作:患者取仰卧位,各腧穴处皮肤用泰尔碘常规消毒,采用直径0.30 mm、长25 mm 无菌一次性针灸针(无锡佳健医疗器械公司),单手快速进针法进针。百会,向前平刺快速刺入帽状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四神聪,针尖朝向百会平刺20 mm;印堂,针尖朝向鼻尖方向平刺15 mm;安眠穴,双侧取穴,直刺30 mm;神门,轮换取单侧穴,直刺10 mm;内关,神门对侧取单穴,直刺15 mm。以上主穴施平补平泻针法。配穴虚证行捻转补法,实证行捻转泻法。留针30 min,隔15 min行针1 次。每日上午治疗1 次,周一至周五治疗,共治疗3 周。

1.7 观察指标

采用阿森斯失眠量表(AIS-8)评分来评价患者昼间夜间睡眠情况;Epworth 嗜睡量表(ESS)来评价昼间嗜睡患者症状情况;对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进行记录,并分析原因。

1.8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采用夜间睡眠时长并ESS减分率评定法[15-16]。治愈:夜间睡眠时长在6 h 以上,ESS 减分率≥70%;显效:夜间睡眠时长较治疗前增加3 h 以上,70% >ESS减分率≥50%;有效:夜间睡眠时长较治疗前增加不足3 h,50% >ESS 减分率≥25%;无效:夜间睡眠时长无改善,ESS减分率<25%。

ESS 减分率(%)=(治疗前ESS 评分-治疗后ESS评分)/治疗前ESS评分×100%

1.9 统计学分析

所有统计资料采用SPSS25.0 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描述统计资料时,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s)表示,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中位数(四分位间距)[M(QR)]表示,计数资料采用例(%)表示。根据数据的性质分别进行t检验、秩和检验或χ2检验,假设检验以α = 0.05(双侧)作为检验水准,检验结果以P<0.05 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阿森斯失眠量表(AIS-8)评分比较

针刺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AIS-8 评分数据经正态性检验为非正态,故采用中位数(四分位间距)[M(QR)]表示,两组治疗前(后)间及治疗前后评分均采用秩和检验进行验证。治疗前两组AIS-8 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AIS-8 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针刺组评分与对照组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效果相当。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AIS-8评分比较[xˉ±s,M(QR)]

2.2 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比较

因ESS 评分部分数据呈非正态分布,故采用秩和检验进行统计验证。治疗前两组患者ES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ES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针刺组评分与对照组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效果相当。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ESS 评分比较(±s)/M(QR)

表3 两组治疗前后ESS 评分比较(±s)/M(QR)

注:与治疗前比较,aP <0.05;与对照组比较,bP >0.05。

组别针刺组对照组治疗后9(4)ab 10(4)a例数29 28治疗前18.58±2.21b 18.5(2)

2.3 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针刺组有效率为96.55%,对照组为85.71%,但经秩和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相当。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总体疗效比较[例(%)]

2.4 安全性分析

对照组出现3例不良反应。其中2例血压波动,多次调整降压方案后,病情趋于稳定;1 例头昏乏力,药物剂量调整后症状缓解。针刺组出现1 例不良反应,为皮下血肿,位于安眠穴,予局部冷敷处理后缓解。患者均未因此退出研究。

3 讨论

3.1 脑梗死引起的睡眠昼夜节律障碍(CRSWDs)与心脑的关系

现代医学认为,脑卒中CRSWDs 与睡眠觉醒系统的解剖结构损害及功能障碍有关。有研究证实,睡眠觉醒节律障碍常见于皮质下区、丘脑、丘脑-中脑及脑桥被盖部的卒中患者[17]。同时也与神经递质或激素失衡有关,部分患者5-羟色胺、褪黑素、皮质醇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失去周期性规律[18-21]。部分脑卒中患者脑窍失养,阳不入阴,扰乱心神而致失眠,而失眠又耗伤阴精,阴不摄阳,两者病因病机相互影响,恶性循环不断,加重病情。脑卒中病位在心、脑,与肝、肾密切相关,失眠病位在心,与肝、脾、肾密切相关,二者病位病机有着内在一致性[22]。脑窍损伤、心神逆乱为因,睡眠昼夜节律障碍为果。

3.2 心脑共治针法的针对性

所谓心脑共治针法,是针对脑卒中CRSWDs 脑窍损伤、心神逆乱的病因病机而主要采用与心脑关系密切的心经、心包经、督脉穴位进行针刺治疗的一种方法。“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心为精神、意识、思维及情志活动的主导,主宰睡眠与觉醒。神门穴为心经之原穴,是宁心安神的首选要穴。内关穴为心包经之络穴,又为八脉交会穴,具有开胸解郁,舒心调神功效。督脉为诸阳之总督,经脉从属于脑,其分支“上贯心”,与心、脑关系最为密切。百会、印堂为督脉穴。百会位居于巅顶,为“三阳五会”之所,是通脑安神要穴;印堂为督脉在前额所过之处,有调神醒脑之功[23-24]。四神聪穴位于头顶百会前后左右旁开各1寸,通督脉,调节一身之阳气,还可以醒脑开窍、填精益髓、潜阳入阴。安眠穴为经外奇穴,安神定志,调和阴阳。

3.3 疗效评定与文章不足

本试验选择了阿森斯失眠量表(AIS-8)及Epworth 嗜睡量表(ESS)作为评定指标[25-26],覆盖对昼夜睡眠状况的观察,更对昼间的嗜睡状态予以重点关注,两个量表的选择,更接近卒中睡眠节律障碍疾病自身发展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心脑同治针法能显著改善卒中患者睡眠节律障碍,改善患者昼间嗜睡状态。对照组服用苯二氮卓类药物,有头昏嗜睡乏力等不良反应,又与其他药物存在相互作用,增加临床用药风险,长期服用具成瘾性。心脑同治针法规避临床常规药物疗法的副作用,疗效又与其相当,彰显了针灸疗法的优势。本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观察样本只有最终的57 例,样本量相对较少;观察时间只有21 d,对疾病全貌的把握上可能存在偏差;评价指标采用的是主观的量表评分,缺乏客观的临床疗效评价体系。之后的研究需加大样本量,延长观察时间,引入客观评价方法。

猜你喜欢
心脑针法节律
董氏奇穴动气针法治疗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后肿胀的疗效观察
揿针穴位埋针法在胸腰椎骨折术后患者便秘中的干预价值
手指飞舞 编出玲珑花边
GmELF3s调控大豆开花时间和生物钟节律的功能分析
卜算子·诗之恋
心脑血脉宁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疗效评价
湘绣针法的英译方法探析
运用节律跳绳,提高跳绳教学质量
爱的节律
睡踏实能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