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学科实践”理念的单元项目化学习
——以Cherries in Our Hometown 为例

2022-02-12 10:02于伟红于建欣
教育实践与研究 2022年31期
关键词:樱桃语言思维

于伟红,于建欣

(1.莱州市第二实验小学,山东 烟台 261400;2.海阳市实验小学,山东 烟台 265100)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英语课程秉持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迁移中创新的学习理念,倡导学生围绕真实情境和真实问题,激活已知,参与到指向主题意义探究的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一系列相互关联、循环递进的语言学习和运用活动中。基于鲁科版英语教材的单元主题语境,设计并实施项目化学习,不仅是对单元内容的梳理与整合,还能为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育搭建平台,实现“学用结合”“知行合一”等新理念。本文以鲁科版《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5 Country Life研制开发的单元项目化学习活动为例,探讨如何开发单元项目化学习,从知识理解、价值体认走向思维运用、价值践行的“学科生活”的路径。

一、单元目标设定

项目化学习具有任务性、统整性、挑战性以及创新性的特点,学生通过创造性地完成项目最终产生一件“项目作品”。因此,项目化学习也是深度学习发生的过程,必须以高层次的认知目标来“导航”。Unit 5 Country Life 单元由四课组成,在Lesson 1 和Lesson 2 两课中,Jenny 和Danny 跟随Guo Yang 来到Guo Yang祖父母在乡村的家,参观乡村美景,并到爷爷的菜园游玩,Lesson 3 讲述了在乡村生活的小伙伴Guo Liang 的学校生活,并介绍了他在放学后和周末的活动,Lesson 4 是对前三课的复习。

综合考虑单元内蕴含的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从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确定了单元目标:(1)语言能力:能够在语境中理解与乡村生活相关的词汇的含义;并能围绕乡村生活主题进行表达。(2)文化意识:能够基于对家乡农村的热爱,产生为振兴乡村出一份力的行为取向。(3)思维品质:能够基于对农村生活主题,沿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路径,整合已有知识结构并输出语言(高层次认知目标)。(4)学习能力:逐步形成理解——实践——创意表达的语言学习方法。把“整合已有知识结构输出语言”目标确定为高层次认知目标,是因为要完成这一目标,学生必然要经历分析、评价、创造等高阶思维活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习兴趣,在兴趣中重构知识框架,灵活运用所学语言表达观点,促进语言的个性化输出。

二、单元整体设计

学科单元项目化学习需处于科学架构的完整的“单元学习生活”之中,我们以烟台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提出的“学科(n+1)”单元项目化学习理念为指导,其中的n 是“单元生活”的若干课例;1,即在真实生活情境中驱动学生将学科知识、思维方法、价值观念融会贯通于“做事”过程中的项目。在明晰学生已有的与Country Life相关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上,以目标从低到高层衔接的角度设计了“学科(n+1)”中的“n 个课例”和“1 个项目”。

(一)链接生活锚定有意义、有意思的核心任务

依据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理念,立足单元教学目标,从单元主题、内容以及单元各部分的联系分析,确定单元项目化学习任务。本单元的话题是Country Life,而学生的乡村生活经历非常宽泛,如果不寻找一个大家都熟悉且有意义、有意思的话题来“做任务”,便容易出现“村边的小河”“爷爷种的菜园”等雷同的体裁,使任务陷入“尬聊”的境地;在语言运用上也容易出现“拾人牙慧”、没有思维含量或者人云亦云的境况。学到这一单元的时候正是五月中旬,烟台地区的樱桃大量上市,烟台大樱桃已在全国享有盛名,在家乡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席位。几番讨论之后,教师和学生一起确定了将“怎样推广家乡特产大樱桃”作为项目化学习任务。

(二)“n+1”活动循序渐进推动高层目标达成

在“n”个课例学习活动中实施学习理解和应用实践类课堂活动,逐步加深活动的思维含量,帮助学生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结构,实现从理解到表达、从获取到应用的转化;单元项目“1”指向迁移创新的学习活动,学生自主构建语篇,表达真情实感,实现知识到生活的迁移运用(见表1)。通过有梯度的活动不断深化学生的思维,不仅可以完善语言结构,还可以提升语言能力、学习能力与文化素养,实现深度学习。

表1 学科(n+1)内容规划

三、单元项目化学习活动

(一)入项与准备

项目化学习的设计不是从项目或活动开始的,而是从期待学生理解和掌握的核心知识出发的。因此,基于本单元的主题情境,做好认知储备,提炼单元核心概念,确立自下而上的知识体系就成为了首要任务。

1.打好低认知基础。英语学习活动是从基于文本的信息输入,到深入文本的初阶输出,最后到超越文本的高阶输出的过程。学生需要在单元学习中以课例学习(区别于项目化学习)为前提,把“底子”打牢,并且在学习中汲取到独特的知识/思维/价值观念。本次项目化学习主要从三个方面做了认知储备:(1)学科知识基础:熟练掌握单元重点句型“There is(are)...How many...do you have?”让学生有话可说。(2)学生认知基础:已有“Animal,Family,School”等相关话题语言输出的经验,具备基础语言输出范式。(3)相关学科及经验支持:学生已有用英语与他人交际的本学科经验,还需要有音乐、舞蹈、演说、视频制作等相关学科及生活经验的支持。

2.上好项目准备课。项目准备课就是学生对语言信息感知、记忆、提取、分析、整合、建构的认知发展过程,也是学生从低阶思维到高阶思维的递进转化过程。由于鲁科版英语教材的编排与本地域的时令相吻合,学习本单元的同时,也是烟台大樱桃大量上市的季节。学生提出了Cherries in Our Hometown 核心任务,即通过英语视频的方式推广家乡樱桃。这一核心任务需要设置三个层次的英语语言实践活动:(1)学生运用已经知道的与乡村生活场景相关的单词、句型及本单元的日常交际用语介绍本地风土人情。(2)用英语去学习自然科学和社会历史知识,从不同角度了解烟台大樱桃好在哪里,找到推荐点。(3)拍摄Cherries in Our Hometown的主题视频,在网络媒体上进行宣传、营销。三个层次的语言实践均指向“用英语”,让语言知识与实际生活实现无缝链接。

(二)论证与实践

接下来,学生在真实任务的驱动下以及资源的支持下,经历了项目的提出、探索、成果展现等完整的学科生活。本项目的实施大致经过了梳理知识结构、创设真实情境、设计进阶任务、搭建资源支架和研制评价量表五个部分。

1.绘制学习导图,分解项目流程。从高层次认知目标出发,分析项目涉及的问题解决能力、高阶思维与文化理解等的建构过程,从而梳理项目所需的知识结构,指导学生绘制项目流程,让学生明确项目任务。这一部分内容在教师的引领下由学生自主完成,目的在于激活学生的已有认知,打通知识与生活的壁垒,感知恰当的语言环境(见下图)。

Cherries in Our Hometown 项目学习导图

2.设计进阶任务,开展主题探究。一个项目需要经历一个发展的过程,由一系列活动组成。在我们开展本次项目化学习之际,恰逢教育部发布《课标》,这给了我们一个学科整合实施的思路,根据劳动课程分类将本项目定性为志愿服务类学习活动。学生走进樱桃园,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如摘樱桃、卖樱桃、管理樱桃等,在自主选择完成不同的任务中体验、观察、设计和表演;根据项目进程,设计具体的进阶任务:(1)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品种,观察或查询资料,了解它的口味、特点和生长过程;(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记录,可以是思维导图,也可以是记录表;(3)选择插画、海报、日记等形式,图文并茂地展示家乡樱桃的颜色、味道、营养价值、地理位置等;(4)整合小组活动成果,制成宣传小册或者拍成视频,通过抖音视频等社交软件发布项目作品。

3.搭建资源支架,启动高阶思维。资源型支架指教师为学生提供完成任务所需的各类资源及资源获取与利用的方法和技巧。在项目化学习中,学生要展开跨学科学习,需要多种资源的支撑以拓宽视野、获得方法、丰富知识,从而真正地提升素养,开展深度学习。本项目鼓励学生自主搜索资料,同时梳理烟台当地的樱桃栽培历史、种植数量、年销量、经济效益等数据,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家乡特产。同时提供给学生故事书制作、短视频拍摄与剪辑的步骤和要求,引导学生在资源支架中完成任务,将学科知识、思维方法、价值观念融会贯通于“做事”过程中。

(三)展示与评价

1.研制评价量表,提高自我效能。根据教学评一致性的原则,结合具体的项目化学习活动设计了评价量规。为了让学生对自己完整的学习过程有一个客观的评价,评价量表应涵盖整个实践过程的关键环节。因此在项目启动之初,便从学生的角度设计了评价量表,教师提供KWH 表,引导学生自主选择、自主评价。例如,一位学生要重点推广樱桃产地的地理环境,设计了具体、贴合的量表(见表2)。

Cherries in Our Hometown项目评价量表

表2:学生自我评价量表

完成了这份自我评价量表,学生便能根据自己要完成的任务,不断尝试运用已有的语言基础和新学的语言进行真正意义上的交流,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2.策划项目出项课,作出评估分析。本项目的公开成果环节,并不限于学生展示项目作品,更重要的是对所学语言运用的经历进行汇报,展示自己与团队取得的知、情、意、行各方面的进步,由教师和其他同学对项目开展作出评估与分析。学生开发了show the cherry orchard,different cherries,pick cherries 等主题项目。有的拍摄视频用英语介绍樱桃园的位置、规模、采摘路线等,有的介绍不同种类的樱桃甜度、口感、适宜人群等,还有的以“吃播”的形式通过短视频平台介绍家乡樱桃,一小时的时间内,小“主播”们流畅的口语、即时的反应能力和风趣的谈吐引来近千名网友关注与购买,真正成为了家乡特产的代言人。

以学科实践活动为载体的项目化学习活动给学生提供了真实的语境、语料和任务,学生通过参与、体验、实践、创造、评价等多元化的实践方式完成了现实性任务,使英语学习真正走进生活,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成长印记。学生在项目学习中不但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而且拥有了学习获得感。教师着重鼓励学生对接核心问题及评价量规,展示并讨论个性化学习成果,体会并分享成果的生活价值,反思并修订学习成果,赋予项目化学习以成长的意义。

四、教学效果及反思

(一)实践效果

1.解决问题的经历也是高层次目标达成的过程。项目化学习最终是要把学科关键能力运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这也是高层次认知目标达成的过程。在本次项目化学习中,所有学生都经历了迁移运用所学英语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有效提升了核心素养。例如,一位学生在项目作品中展示了樱桃成长的全过程,自己为樱桃宝宝配音,从樱桃树苗到花期再到樱桃生长、成熟、上市,参与到很多家庭的聚餐或日常生活,给人们带来很多欢乐等场景。这种创意灵活运用了所学语言描述生活中出现的分析、加工、创作等思维活动,创新思维在项目化学习活动中被激活。

2.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得以绽放多彩的学习个性。一个好的项目能帮助学生发现自我,发现学习的内在乐趣,甚至完成一次蜕变。本次项目中,每个学生都找到了自己的“跑道”:擅长思维导图编制与使用的学生,在采编方面显示了极强的优势,短时间内便完成视频内容的构想与分配,快速投入;在演讲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在录制视频时展现了极强的表演力与表现力,成为视频作品的“看点”和家长关注的热点。总之,本次项目化学习中,不同学习风格、学习偏好的学生均有了量力生长的空间。他们能够在项目化学习的进程中发挥自己的学习优势,为发展英语学科关键能力助力。

(二)反思与改进

1.项目化学习更应打开单元之间的壁垒。首先是单元之间缺乏整体规划。现行英语教材单元话题之间是有紧密联系的,本次项目化学习依托于第五单元Country Life,而之前的第四单元Neighbourhood 讲的是Andy 和Li Ming 在城市社区里的生活场景,这样两个单元的项目化学习活动之间是可以实现链接或者统整的,第五单元可在第四单元的基础上适度整合、拓展、提升。再如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话题是Christmas Day,而第七单元的话题是Spring Festival,西方最大的节日和中国最大的节日编排在一起,可以合并开展项目化学习活动。总之,项目化学习是单元学科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性课程的有益补充,应成为学生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助推器。其次是单元内每课之间缺乏前后贯通。本单元四课之间可以结合学习目标层层递进设置微项目,以保证学生学习的逻辑性和渐进性。

2.单元项目化学习评价应增强主体意识。评价量规是为了促进学生真正投入学习而设,也是帮助学生规划任务完成的基本途径与方法。因此,项目评价量规应该是以核心概念、学习实践以及学习成果为评价目标,评价学生的语言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认知思维等,形成过程性和总结性整合的多元评价量规框架。本项目仅是以语言能力发展为轴,只关注了学习过程,却忽略了学生主体自我反馈与修正的效能,因此需进一步完善评价量规,让学生真正可以根据评价标准进行项目制作,基于评价量规的反馈,还可以反思改进项目作品,在不断地评价与被评价中提升自我学习能力。

猜你喜欢
樱桃语言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樱桃肉,让年味飘香
语言是刀
一树樱桃带雨红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吃不到的樱桃
我有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