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语境视角下外研版高中英语教材分析*

2022-02-13 07:33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孙溆淼
基础外语教育 2022年6期
关键词:语篇语境新课标

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李 亮 孙溆淼

一、引言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学生知识输入的重要来源,还是连接学生与教师的纽带。《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高中新课标》)指出,对主题意义的探究应成为学生语言学习的最重要内容,英语课程应把对主题意义的探究视为教与学的核心任务(教育部,2020)。透过真实的语言,挖掘背后的主题意义,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Cunningsworth,1995),也可以实现育人价值。本文拟通过分析外研版高中英语必修教材中阅读文本主题语境的整体特征、不同主题语境及其下属主题群的输入顺序和分布情况,为高中英语教师使用教材提供建议。

二、文献综述

国外教材分析研究起步较早,学者们围绕教材评价的方法、内容、理论等方面展开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国内相关研究起步较晚,近年来随着教材建设的迅速发展,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数量不断增加。然而,在某学术平台的高级检索中选定核心期刊,以“高中英语教材” 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发现,2011—2021 年间,高中英语教材评价的相关文献只有8 篇。这些研究中,有的围绕同一出版社新旧教材的文化内容进行对比分析(唐霜,2011),有的对中国文化融入现状进行探讨(何丽芬,2018),有的对北师大版、译林版教材的编写和修订特色、存在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王蔷、王琦,2019; 王守仁、何锋,2019; 吴驰等,2019),也有的从跨学科角度(陈柏华、吴月文,2012)和跨文化交际视野(郑燕、陈雪芬,2015)出发对教材进行分析,还有的对不同出版社同时期教材的文本题材进行对比分析(郭建荣,2012)。对文献检索结果进行简单梳理后可以发现,国内以高中英语教材为研究对象的论文数量不多,从主题语境视角分析教材的研究鲜见。

通过扩大文献检索范围至普通期刊可以发现,以主题语境为视角的研究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从总体分布、输入顺序维度探究文本主题语境(题材)分布是否合理。如丁程(2018)基于Byram 评价标准对外研版、北师大版、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教材中文化内容的题材分布合理性进行了分析; 高铭梅(2019)基于Cunningsworth 的核对表(checklist)理论,对照《高中新课标》主题语境分类对人教版必修五册阅读文本主题语境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另一类对教材进行了多角度分析。如郭建荣(2012)将外研版和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按照文化类、常识类、趣事类、说理类、公告类、科普类、文学类、环保类等二级维度展开,进行多层次对比。

通过进一步分析文献发现,已有研究常对两版教材进行对比分析(丁程,2018; 郭建荣,2012)或对单一教材进行深入分析(高铭梅,2019),且单一教材分析多围绕人教版教材展开,对外研版教材关注不足。为此,本研究以外研版高中英语教材为研究对象,拟探究其主题语境分布的合理性。为了评判其合理性,标准必不可少,而是否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是教材外部评价的重要参照(程晓堂,2002)。《高中新课标》明确指出,主题语境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在实施过程中要呈递进状态。广度指教材主题语境内容覆盖范围,深度指主题语境内涵层次和所需思维水平,要求教材主题语境编排遵循范围由小到大,层次由低到高的顺序(教育部,2020)。本研究故将主题语境分布特征、输入顺序视为教材分析主要维度,考察外研版教材内容、主题编排是否符合《高中新课标》要求,旨在为英语教师使用教材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高中新课标》提到,必修课程为全体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是构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共同基础(教育部,2020)。相较于选择性必修和选修教材,必修三册教材受众更广,更具代表性,故本文将必修课程教材选定为研究对象。每册教材共有6 个单元,每个单元Understanding ideas 和Developing ideas 部分各有一个阅读文本,三册教材总计36 个语篇。

(二)研究方法

《高中新课标》 包括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三大主题语境。其中,人与自我涉及“生活与学习”“做人与做事”两个主题群; 人与社会涵盖“社会服务与人际沟通”“文学、艺术与体育”“历史、社会与文化”“科学与技术” 四个主题群; 人与自然包括“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灾害防范”“宇宙探索”四个主题群(教育部,2020)。上述主题语境、主题群内容为本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具体实施分三步: 首先,将外研版高中英语教材必修三册中的阅读文本与《高中新课标》 中的主题语境进行对照,总结出教材中所有阅读文本的主题语境和主题群(高铭梅,2019); 其次,计算并统计主题语境和主题群出现频次和各类主题群的输入顺序、分布情况; 最后,统计数据,形成相应图表。为保证结果的客观和准确性,两位研究者先分别分析文本主题语境、主题群,然后再将结果进行对比、讨论,直至达成一致,以提升编码的效度(Creswell,2014)。

四、结果与讨论

(一)主题语境分布特征

按照《高中新课标》 的主题语境分类、主题群及相应内容要求,外研版高中英语必修教材阅读文本对应的主题语境与主题群的分布情况如图1 所示。

图1 主题语境与主题群分布频率及占比

从图1 可以看出,三大主题语境中,人与社会出现频次为16,占比最高,达到44.44%; 人与自然次之,频次为11,占比30.56%; 人与自我频次为9,占比最少,为25.00%。下分至具体主题群,从涉及范围来看,外研版高中英语教材涵盖《高中新课标》 中的大部分主题群,但没有涉及“自然生态”方面的内容。从整体分布均衡程度来看,主题群分布不太均衡,其中“环境保护”占比最高,为22.22%; 其次为“生活与学习” 和“文学、艺术与体育”,占比均为19.44%; 之后是“社会服务与人际沟通”“历史、社会与文化”和“科学与技术”,占比均为8.33%;“做人与做事”和“灾害防范”占比均为5.56%; 必修课本中涉及“宇宙探索”只有1 次,占比为2.78%; 不涉及“自然生态”。根据《高中新课标》,“自然生态”主题群的内容要求为了解主要国家地理概况,这部分内容是促进学科融合的重要突破点,能够帮助学生将所学地理知识与英语阅读语篇内容联系起来,形成知识综合体,以丰富拓展学生学习资源和认知视野(赵军、陆启威,2016)。这部分内容的缺席与《高中新课标》提出的必修课程设置应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相悖,故教师需要在教学中补充此主题群相关文本内容。

为了更加清晰地呈现出外研版教材中各类主题语境与主题群的分布情况,笔者统计了必修教材中阅读文本涉及的具体主题语境及相应主题群(见表1、表2 和表3)。

表2 人与社会主题语境的分布情况

表3 人与自然主题语境的分布情况

表1 显示,人与自我主题语境部分中“生活与学习”比重较大,高中生活、英语、家庭、饮食等与学生生活较为贴近的话题内容构成此主题群。B1U3 的“Like father, like son” 语篇讲述了父子因未来职业规划不同产生分歧,最终由祖父调和的故事。B2U1 的“A child of two cuisines” 语篇通过讲述中英跨国家庭中的孩子经历的不同饮食习惯的碰撞与融合,使学生体会到中外饮食习俗的不同。在“做人与做事”方面,B1U3 的“Just a brother”语篇中的布朗利兄弟在铁人三项比赛中的表现展现了他们的优秀品行,而B3U5的“Climbing Qomolangma: worth the risks?”语篇通过讲述攀登者挑战珠穆朗玛峰的故事引发学生对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的思考。

表1 人与自我主题语境的分布情况

表2 显示,人与社会主题语境内容设置侧重节日、运动、文学、影视等文化内容的输入。该部分占比最高的主题群为“文学、艺术与体育”。其中,B2U4的“WhenHamletmeets Peking Opera” 语篇讲述主人公通过欣赏京剧产生与戏剧《哈姆雷特》的精神碰撞,B3U4 的“Han Gan and his horses”语篇讲述韩干与马的故事,表现出教材重视中华优秀文化对学生的熏陶,体现了中国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这些内容帮助学生了解中外文化内涵,感悟中外文化异同,培养学生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社会服务与人际沟通”主题群中,通过B1U4 的“After twenty years (excerpts)”语篇呈现的主人公在约定时间、地点等待重逢的场景,引导学生深入并辩证地理解友谊的内涵和意义;B3U1 的“Absolute agony!”语篇以书信的形式呈现了Ben 在与同学相处时出现的问题和Agony Aunt 提出的解决办法,借此引发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自身在学校生活中遇到的人际关系问题;B3U1 的“Little white lies” 语篇举例说明了谎言即使是善意的也会带来严重后果,由此告诫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要保持诚信、真诚。在“历史、社会与文化” 主题群下,B2U2 的“Time for a change?” 语篇中读者通过书信对于在哪儿吃年夜饭的问题表达了不同观点,借此引发学生思考中国传统习俗是否应该改变。此外,通过B3U2 的两个语篇对于Ryan 公益事业和Nicholas Winton 生平的描述,激励学生深入思考他们两人的社会影响,借此激发学生个人的社会成长。“科学与技术”主题群涉及新型交友方式、严谨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热情激发等内容。通过上述分析可知,相较于社交,必修教材更加侧重文化输入,以拓展文化相关内容的广度,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

通过表3 可以看出,必修三册教材中的第五、第六单元主题语境均为人与自然。其中“环境保护” 主题群占比最大,B1U5 的“The monarch’s journey” 语篇通过帝王蝴蝶迁徙习性介绍和自然奇遇描述告诫人们对动物、自然要有敬畏之心;B1U6 的两个语篇对龙脊梯田和英式园艺的介绍阐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象;B2U5 和B2U6 的四个语篇通过旅行日志的介绍和对鲨鱼、常见环境保护认识误区的讨论,呼吁人们提高保护环境和动植物的意识。B3U6 的两个语篇均属于“灾害防范” 主题群,旨在深化学生对人类生存与环境关系的理解,同时提升其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在“宇宙探索”主题群下,B3U5 的“Twenty thousand leagues under the sea (adaptation)” 语篇呈现了海底景色并描述了在海床上行走的感受,能满足学生探索海底奥秘的好奇心。值得一提的是,该文和前文提到的B1U4 的“After twenty years(excerpts)” 语篇都由原著改编而来,语言原汁原味,难度适合高中生水平,学生可以接触到真实、地道、得体的英语,熟悉多样的语言风格,提升自我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王守仁、何锋,2019)。

此外,笔者将教材语篇主题内容与《高中新课标》 中的文化知识内容要求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教材语篇内容较符合文化知识内容要求,但对于中外文化深入、全面的对比有所缺失,特别是中外传统节日异同比较、英汉语中常用成语和俗语表达方式对比以及英美等国家人们与中国人在行为举止和待人接物等方面的对比缺失,造成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很难恰当、得体地处理日常文化差异,难以实现有效的深度文化交际,更不利于尊重和包容中外文化的多样性。

综上,外研版高中英语必修教材涵盖了《高中新课标》 的大部分主题群,很大程度上符合课标内容设定,但三册教材缺少“自然生态” 主题群相关内容,也缺少对中外文化深入全面的对比呈现。在三大主题语境下,三册教材主题群占比明显不同,在选材上有所侧重,以突出各自的重点。人与自我主题方面,突出“生活与学习”主题群; 人与社会主题方面,突出“文学、艺术与体育” 主题群; 人与自然主题方面,突出“环境保护”主题群。上述对三大主题语境分布情况的总结,可以为教师提供跨单元内容整合参考,有助于学生将知识融会贯通。

(二)主题语境输入顺序

本部分对外研版高中英语必修三册教材中阅读文本的主题语境和主题群的输入顺序和分布情况做详细分析,具体见表4。

表4 外研版高中英语必修三册教材阅读文本主题语境与主题群分布情况

表4 呈现了主题语境和主题群在各册书中的分布数量和输入顺序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出,三大主题语境在每册必修教材中均有涉及。在必修一阅读文本中,人与自我主题6篇,人与社会主题2 篇,人与自然主题4 篇。可见,必修一偏重人与自我主题内容呈现。而在必修二中,人与自我主题2 篇,人与社会主题6 篇,人与自然主题4 篇; 在必修三中,人与自我主题1 篇,人与社会主题8 篇,人与自然主题3 篇。由此可知,必修二、三侧重人与社会主题语境相关内容的输入,且所占比例逐渐升高; 人与自然主题语境内容贯穿必修一、二、三,且比例相对均衡。

从主题语境内部来看,在人与自我主题部分,“生活与学习” 主题群在必修一中占比最多且相较于“做人与做事” 主题群输入较早。这种顺序安排关注到初高中学段的衔接,考虑了教材的可操作性,有利于学生实现从初中到高中的平稳过渡(王守仁、何锋,2019)。此外,《高中新课标》倡导必修教材在主题分布上贴近学生日常生活。为此,“生活与学习” 主题群涉及个人、家庭、学校生活和自我认识、学习与完善;“做人与做事”主题群主要涵盖人生态度、生命价值、职业规划等内容(教育部,2020)。学生从日常生活相关内容中获得知识、总结经验,获得自我提升,最终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价值观,发现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由此,从具体的“生活与学习”主题群到抽象的“做人与做事” 主题群的顺序编排,体现了学生思维水平的提升和进步,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也利于教师引导学生基于现有生活经验,结合课上所学,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对主题意义的探究活动中来,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人与社会主题部分,“社会服务与人际沟通”和“科学与技术”主题群在必修一中出现,相对较早,主要涉及友谊、网络交友等人际关系话题。这些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易于接受和使用(杨黎霞,2008)。学生以日常经验为依托,通过对语篇主题意义的探究,提高相应的思维能力和感悟水准,将所学应用于日常生活中,解决真实问题。“文学、艺术与体育”和“历史、社会与文化”主题群出现在必修二中,相对较晚。学生通过必修一的学习,积累了一定的语言知识,思维能力得以提升,更易接受深层次的文化知识输入,有能力进一步了解社会、历史等层面的文化,可以提高文化认知能力,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丁程,2018)。这样的内容安排符合学生思维发展规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此外,通过表4 还可知,必修三涉及人与社会下属所有4 个主题群,相较必修一、二,涵盖该主题语境内容更广,符合《高中新课标》 对于主题语境实施广度递进的要求。

在人与自然主题部分,由表4内容可知,必修一、二中设置了“环境保护” 主题群内容,必修三中安排了“灾害防范”和“宇宙探索”主题群内容。“环境保护”主题群贴近学生生活,而“灾害防范”“宇宙探索”内容较为新奇,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杨黎霞,2008)。但此类内容较为抽象,学生鲜有亲身体验,加之缺乏背景知识,学生学习、吸收、内化的过程相对较慢,所需思维能力要求较高,需要教师在教学时预先进行背景铺垫和引导。由此,教材中先“环境保护”后“灾害防范”“宇宙探索”主题群的内容安排顺序较为合理,符合《高中新课标》对于思维水平层层递进的要求。

五、结语

总体上,外研版高中英语必修教材在阅读文本选材上话题丰富,较为全面,涵盖了《高中新课标》 中的大部分主题群,但缺少“自然生态”主题群相关内容。从文化知识角度来看,教材中缺少对中外文化深入全面的对比。从主题语境维度来看,必修三册各有侧重。在同一主题语境下,各主题群占比明显不同。此外,主题群输入顺序有较大差异,教材主题内容编排体现出了思维水平、主题语境广度、意义内涵层次的递进性,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和身心成长特点,符合《高中新课标》 的相关要求。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结果,笔者提出以下教学建议:

首先,针对外研版必修三册教材缺少“自然生态”主题群相关内容的问题,教师需要在实际教学中补充国家地理概述等相关材料,以填补教材内容空缺,实现教材话题、内容上的“跨学科性”,促进英语和其他学科有效连接,同时提升语言内容的多元性和丰富性。正如陈柏华和吴月文(2012)指出的,当教材内容不能满足《高中新课标》 的内容要求和学生情感需求、知识要求时,教师需要适当地扩展、删减、替换教材内容,以实现创造性的教材使用。

其次,针对教材中缺少中外文化深入全面对比的问题,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需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中外文化比较的情境下开展语言学习,发展跨文化意识,构建多元文化视角(王守仁、何锋,2019)。《高中新课标》 提出了中外传统节日异同比较、英汉语中常用成语与俗语表达方式对比以及英美等国家人们与中国人在行为举止和待人接物等方面的文化对比内容要求。值得指出的是,B1U2 的语篇中包含大量常用英式地道短语表达,体现了英语的趣味性、多样性和创造性。教师可以在教授本课内容时,增加中文俗语、成语、绕口令等内容,使学生在对比英汉语言的同时,感受不同文化的韵味。

最后,针对跨单元教材内容有效整合问题,教师可以参照本文总结的表1、表2、表3 的内容,从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文化内涵出发,以主题大观念为引领,重新选取和整合从属于同一主题群的阅读语篇。教师可根据主题群确定读写结合话题,从不同单元阅读语篇中获取论点和论据。例如,在“环境保护” 主题群下,首先从B1U5 对野生动物习性和自然环境的介绍中提炼出尊重自然和野生动物的小观念,之后从B1U6 对人与环境友好共生方式的介绍中领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小观念,再通过对B2U6 的“What’s really green?” 语篇的思考获得切实可行的绿色环保方式小观念。最后,引导学生将这几方面内容以“环保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逻辑形成读写教学大观念。这样不仅能启发学生跨单元获取同一主题群下不同角度的论点和论据,丰富读写内容,培养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还能帮助他们将所学知识有效整合,迁移创造出新的知识和意义。

综上,教师使用教材教学时,要摒弃传统“圣经式” 教材观(国红延、王蔷,2013),践行用教材教学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教师在课堂中应积极创设情境,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指导学生在特定主题语境引领下,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和生活经验,使用所学语言解决生活中的真实问题,以此增强语篇理解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日常问题解决能力,最终发展学科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语篇语境新课标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跟踪导练(三)2
初探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听力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