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香穴穴位埋线治疗中重度变应性鼻炎增效作用的临床研究

2022-02-14 03:00尹洪娜夏昆鹏孙忠人
针灸临床杂志 2022年1期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穴位

逄 静,尹洪娜,夏昆鹏,孙忠人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又称为过敏性鼻炎,是一种由变应原刺激鼻粘膜所引起的慢性非感染性炎性疾病[1]。其主要的临床表现是鼻塞、鼻痒和流清涕等,严重者有眼痒、流泪、头痛和嗅觉减退等症状,极大地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2]。随着AR的患者的增多和病情的逐渐加重,给个人和社会增加了巨大的负担。目前,使用西药还是治疗AR的主要临床手段,大部分西药短时间内可以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但是副作用多,复发几率大,远期的疗效不理想,若频繁使用还会出现耐药性[3]。中医药治疗鼻炎的方法很多,疗效逐渐被患者所接受[4]。本研究采用迎香穴穴位埋线配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的方法治疗中重度持续性过敏性鼻炎患者,通过埋线治疗,使针感维持时间延长,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80例中重度持续性鼻炎患者均来自2018年1月—2021年4月就诊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针灸科门诊、耳鼻喉科门诊,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经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伦理批件号:2021K152)。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颁布的《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天津)》中的诊断标准[5]。对于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的诊断:①典型症状(鼻塞、鼻漏、喷嚏和鼻痒)≥2个,且每周发作≥4次,连续≥4周;②血液(特异性IgE)中存在变应原特异性IgE。

1.3 纳入标准

①年龄20~60岁;②符合持续性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③符合中重度变应性鼻炎的标准:临床症状较重或严重,对日常生活质量产生明显影响,TNSS评分≥6分;④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病史≥2年;⑤患者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除患有持续性变应性鼻炎之外,还患有可对本病产生影响的任何其他疾病者;②慢性副鼻窦炎或有慢性鼻窦炎者;有鼻腔器质性病变或鼻部做过手术者;③胸部X片出现炎症现象者;有哮喘等发作性呼吸系统疾病者;有严重的心脑肺部及内分泌系统疾病者;④最近1年之内曾接受过特异性免疫疗法或系统激素治疗的患者;⑤在近1个月内因变应性鼻炎而接受过其他治疗措施者。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在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的基础上配合迎香穴穴位埋线治疗。

迎香穴:鼻翼外缘中点处,当鼻唇沟中。埋线操作:患者取仰卧位,用碘伏以穴位为中心的直径1~2 cm范围的皮肤进行消毒,带无菌手套,持无菌镊子将1 cm长的4-0#可吸收性医用PGLA线[上海浦东金环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沪食药监械(准)2013第2650183号]从埋线针(镇江高冠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苏食药监械生产许可20010244号,7号针65 mm×0.7 mm)针尖处将线体对折。左手拇食指绷紧进针部位皮肤,右手持针,快速穿入皮肤,针下得气后,旋转针体,将PGLA线埋植于穴位皮下组织或肌层内,退针后,按压针孔约1 min后敷盖创可贴。每7 d为1个疗程,每次双侧埋线,共治疗4次。

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内舒拿,MSD Belgium BVBA/SPRL H20140100 每瓶140揿,每揿含抗酸莫米松50 μg,药物浓度为0.05%(g/g)]。使用方法:每次用药前充分振摇容器,每天晨起使用1次,喷双侧,每次每侧喷两次,连续使用4周。注意事项:掌握正确的喷剂使用方法可以控制鼻出血的发生,禁止刺穿喷嘴,告诫患者避免向鼻中隔喷药。

2.2 对照组

仅采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方法同治疗组。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分别在治疗前1 d和治疗4周结束后第1天进行评估和血清免疫球蛋白E检测,治疗结束后1个月进行随访鼻症状总分和伴随症状总分。

3.1.1 鼻症状总分(Total Nasal Symptom Score,TNSS) 鼻症状总分(TNSS)是针对患者鼻塞、流涕、鼻痒和喷嚏等症状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价,累积总分即为鼻症状总分,总分12分。TNSS记录的是每天早上回顾过去12 h的平均情况。

3.1.2 伴随症状总分(TNNSS) 评价与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有关的症状中不在鼻症状总分范围的附加症状,有症状为1分,无症状为0分。

3.1.3 生活质量量表RQLQ(Rhinoconjunctivitis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28个条目,反映鼻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共包括28个条目,7个域。评分越低,生活质量越好[6]。

3.1.4 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 治疗前后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4 mL,抗凝离心后静置取上清液,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血清总IgE水平。

3.2 疗效评价标准

根据患者治疗前后鼻炎症状评分的改善率进行评定。改善指数=[(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改善指数≥66%为显效;改善指数26%~65%为有效;改善指数≤25%为无效[7]。

3.3 不良反应记录

记录各组患者埋线治疗过程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晕针、断针、皮下瘀血和埋线后不适感等。应用药物过程中的头痛、头晕、鼻出血和鼻部刺激感等症状。

3.4 统计学处理

3.5 结果

3.5.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NSS+TNNSS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TNSS+TNNSS积分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前两组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患者TNSS+TNNSS积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均可缓解AR患者临床症状。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TNSS+TNNSS积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改善AR患者临床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治疗后1个月进行随访,治疗组和对照组评分与治疗结束后评分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访期治疗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缓解AR患者症状方面远期效果优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NSS+TNNSS积分比较

3.5.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RQLQ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RQL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患者RQLQ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治疗后均可改善AR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RQLQ评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生活质量方面改善优于对照组。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RQLQ评分比较

3.5.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总IgE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总Ig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总IgE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均可降低AR患者血清总IgE水平。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血清总IgE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降低AR患者血清总IgE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见表4。

表4 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gE检测比较

3.5.4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4 讨论

变应性鼻炎是由IgE介导,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释放生物活性介质而引起的局部炎症反应[8]。在日常生活中,患者经常会接触到花粉、毛屑、粉尘和不良气味等变应原,诱发患者出现鼻通气性差、鼻痒、大量清涕和打喷嚏等临床症状[9]。随着生态环境的逐渐变化,变应性鼻炎的患者越来越多,病情严重的情况还伴有哮喘、鼻窦炎和咽炎等并发症,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10]。

现阶段治疗变应性鼻炎的首选药物是糖皮质激素和抗组胺药物[11]。本研究选用的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是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具有很强的抗炎和抗过敏作用,可以抑制炎症细胞因子和介质的形成,有着起效快、刺激性轻微的优势[12-13]。但是临床应用中发现,单纯使用药物治疗虽然即刻效应良好,但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药物的耐药性、副作用和并发症等,并且远期难以得到满意的治疗效果。故本研究在应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的同时配合迎香穴穴位埋线的方法,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联合应用是否能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

变应性鼻炎属中医学“鼻鼽”范畴,在《素问·脉解》首次提出:“所谓客孙脉则头痛、鼻鼽、腹肿者,阳明并于上,上者则其孙络太阴也,故头痛、鼻鼽、腹肿也。”由于素体正气亏虚,卫表不固,又因常感外邪、脏腑虚损等导致,可累及肺脾肾三脏。迎香穴为手阳明大肠经腧穴,位于鼻旁,是治疗鼻病的重要穴位,大肠与肺相表里,故迎香穴可以宣通肺气、通利鼻窍。《玉龙赋》曰:“迎香攻鼻窒为最。”《玉龙歌》云:“不闻香臭从何治?迎香穴二穴可堪攻,先补后泻分明效,一针未出气先通。”《针灸甲乙经》云:“鼻鼽不利,窒洞气塞,喁僻多涕,鼽衄有痈,迎香主之。”说明迎香穴在治疗鼻鼽中的重要地位。诸多临床研究[14-16]表明迎香穴对鼻鼽的治疗效果显著,针刺迎香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鼻腔内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抑制组胺的形成和释放,减少炎性渗出,从而改善鼻鼽的临床症状。而动物实验研究[17]表明迎香穴穴位埋线可以调节Th1/Th2平衡,缓解AR动物模型的炎性反应,降低了免疫应答效应。 AR的发病特点是易反复发作和病程长,现如今大多数的治疗方法多即刻效应良好,远期疗效优势不明显,所以寻求一种远期治疗效果良好的方法尤为重要。《灵枢·终始》曰:“久病者,邪气入深,刺此病者,深内而久留之。”穴位埋线作为针刺疗法的延伸,是指通过可吸收的外科缝线对穴位的持续刺激作用,产生“长效针感效应”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其治疗疾病的远期治疗效果尤为突出[18]。采用聚乙交酯-丙交酯(PGLA)线体进行治疗,其优势在于其主要成分来源于可代谢分解的食物,在体内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对局部排异反应小,感染风险低,患者不易过敏[19]。穴位埋线疗法不但可以增强局部针感,并且还可以通过线体的刺激、分解和液化起到持久柔和的非特异性刺激,虽然随着线体的吸收对穴位的刺激也逐渐减弱,但是通过间断埋线可以不断地起到治疗作用[20]。本研究选取血清IgE指标是过敏性疾病最明显的实验室指标,不易受其他因素影响,作为观察结果判定真实客观[21],而且有研究[22]表明IgE在血清中含量与AR的发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并指出IgE水平变化是观察病情变化的重要指标[23]。

本研究结果显示,迎香穴穴位埋线配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和单独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均可明显改善AR患者的鼻部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且联合应用治疗较单独使用药物对于IgE水平改善明显,临床效果更好。同时,穴位埋线又能发挥出长效的治疗优势,获得的远期治疗效果颇佳。所以,可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减轻患者痛苦。但本研究局限于样本量小,未开展多中心临床试验,并且在机制方面,还需进一步通过动物实验验证穴位埋线迎香穴是否可能通过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吸收、代谢水平来改变药物的浓度或者生物利用度以提高药物的疗效。

猜你喜欢
变应性鼻炎穴位
自拟苍玉君子汤结合针刺治疗肺脾气虚兼风寒型变应性鼻炎的经验分享
生物制剂治疗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的研究进展
脑梗死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行呼吸康复的探讨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影响穴位埋线减肥效应的研究进展
万物复苏话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方法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误诊变应性鼻炎一例
穴位埋线法治疗肥胖症的中西医机制研究进展
夏季穴位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