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解决问题入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2022-02-15 09:08窦建海
新课程 2022年5期
关键词:周长题目效率

窦建海

(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崔家崖第二小学,甘肃兰州)

教育的主阵地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最基本的途径是课堂教学,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是抓好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追求的是高教学效率。小学新课程实施和推进的重要目的就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但在日常教学中,教学效率不高,甚至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是普遍存在的客观事实。因此,我认为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从解决数学问题入手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是比较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

小学生注意力非常容易被外界干扰,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比高年级要困难,所以紧紧抓捞学生的注意力才能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那么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充满兴趣、并积极主动地学习就很可贵了。

在教学中,教师用生活中常见的数学资源来创设问题情境。例如,学习如何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时,教师可以利用课桌、书、黑板等身边的材料先让学生明白“周长”这一概念,然后教师提出问题:“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学具自己琢磨、研究一下长方形的周长怎么计算?必须要知道哪些数据?”此时此刻学生觉得这并不难,肯定有强烈的探索欲望和积极性。在测量过程中会进一步发现相对的两条边长度相等、有两组长度相等的(长+宽)。在这样的一番动手操作下抽象出的长方形周长计算方法肯定是建立在学生的理解基础上的。紧接着教师追问:“长方形怎样才能变成正方形?”使学生明白长方形、正方形之间的联系,然后抛出下一个问题:“正方形的周长如何计算?”这几个问题的设置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理解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内涵,提升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及推理能力,提高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注重审题、理解与分析能力的教学

当一个数学问题以图片、图文结合或纯文字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时,解决问题所需要的必要信息是隐藏在图或文字中的。需要学生认真观察、仔细阅读,从所给信息中提取出所需的、有价值的信息。这样下一步的理解与分析才有基础、有保障。

在课堂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往往不在意审题从而影响对数学问题的理解与分析,影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图文结合的题目中学生缺乏整体观念容易漏掉信息。有的学生在课堂上齐读题目时注意力不集中或不张嘴,有的学生题目没读完,凭自己的感觉做题。以上种种情况都会影响学生对题目的理解与分析,影响对题目的解答。例如,刘叔叔开车去旅游,车速是72千米/小时,警示牌限速60千米/每小时。如果他保持原速不变,他的驾驶证分数会被扣掉几分?

这道题需要学生认真理解《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否则影响学生正确地解决数学问题,久而久之,影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重视列式与计算的教学

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在小学数学阶段仍是比较薄弱的,但小学数学综合能力的体现,在整个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列式与计算的方法是最常用的。根据数学问题列出的算式是学生对复杂数学问题的抽象化、符号化,更是学生思维的反映,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一个数学问题审题、理解和分析的重要目的就是列出正确的算式,然后计算。在计算过程中,运用看谁算的又对又快、小组团体评分、看谁最后举手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计算准确率和速度。这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计算能力,还为增加课堂教学容量赢得时间。这样教学节奏快,学生参与度高,精力集中,课堂教学的效率自然就高了。

四、提倡多种策略解决数学问题的教学

小学数学课堂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而体验解决数学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通过解决数学问题展现出来的。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和独特性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所以用多种策略解决数学问题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拓展学生思维、深化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有效方法。这在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探索精神。让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深入思考练习题,最常见的就是一题多解,用多种方法解决数学问题。例如,康师傅和丁师傅合作完成354个零件,他们一起干了3小时完成任务。康师傅平均每小时完成78个零件,丁师傅比康师傅平均每小时少做多少个零件?一个问题多种解法,全班学生积极动脑,各抒己见,课堂气氛活跃,学习热情高涨。

解决数学问题是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综合应用和数学思维的不断提高。教师只有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立足教材,从解决数学问题入手,促进学生爱学、善思,实现数学思维的发展,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周长题目效率
周长与面积
巧求周长
巧求周长
提升朗读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关于题目的要求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巧算周长
追根求源
跟踪导练(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