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育教学改革背景下的音乐学专业实习成绩评定

2022-02-16 05:14丁亮
艺术评鉴 2022年1期
关键词:评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

丁亮

摘要:高校音乐教學不仅关乎音乐本身,也是适应当下社会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尤其对广大学子进行美育教育普及的重要手段。因此当下高校音乐的教育教学改革肩负着更重要的使命任务,教育教学改革不仅面临着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教学环节本身的调整,也面临着教学对象、教学范围、教学目的等教学理念的调整与重塑,基于教育教学改革背景下的音乐学专业实习成绩评定,应当在教育教学改革的思维基础上,充分发挥评定的导向性、指向性,不断强化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改革做深、做实、做细。

关键词:教育教学  改革  高校音乐  实习成绩  评定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2)01-0101-04

当下音乐教育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和时代价值,对于高校音乐教育的教育教学改革来说,也必须适合时代需要,从根本上、观念上进行革新,以期达到教育改革的目的与初衷,研究指出,“作为当下人们抒发情感的一种有效方式,音乐贯穿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音乐表演的过程当中,人们能够抒发自己的情感,并陶冶个人的情操。伴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对音乐予以关注,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也日益受到重视,同时也遇到了更多新的挑战和问题。高校音乐教学模式随着时代发展进行改革,彰显了与时俱进的音乐教学理念。通过完善高校的音乐教学硬件设施,帮助学生加深对音乐艺术的感悟,从而实现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目标。”这里提到的综合素养,不仅包括学生的音乐能力,更包含美育素养、心理健康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是适应时代需要,符合教育教学改革初衷的人才必备素质。

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重点探讨高校音乐专业教学的教育教学改革模式,从教学模式、教学思路等方面探讨教育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方法,最终回归到课堂本身,分析上述新方法、新模式的具体应用,以及可能产生的有益效果,此类论题立足于高校音乐教学课堂,专注于教育教学改革本身,以小见大、以点带面,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实操性与参考价值;此外,也有研究从音乐学专业实习成绩评定的角度出发,探讨评定的具体方式和注意事项,虽然大多未能系统性的从教育教学改革的视角进行切入,但也为音乐学专业实习成绩评定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另外还出现部分研究成果专注于音乐教育的当下时代内涵,如音乐教育与美育、音乐教育与学生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研究,此类论题是音乐教育当下教育教学改革方向的延伸,具有十分深刻的现实意义。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将从高校音乐教育的教育教学改革入手,通过音乐学专业实习成绩评定作为切入点,以期探索出更加明确的高校音乐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

一、教育教学改革背景下的高校音乐教育现状

教育教学改革背景下高校音乐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新的时代要求、新的人才培养需要,预示着我国的高校音乐教育将面临着更多的机遇,也面临着更多无形的压力与挑战。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音乐教育的不断发展,音乐行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高校音乐教师,应当顺应时代趋势,变‘理论教育’为‘实践教育’,进一步改革传统的音乐教育模式,加强对学生艺术修养的引导,努力培养出综合素质更高的复合型音乐人才。”可以看出,当下高校音乐的教育教学改革已经被普遍关注,无论是其重要性还是影响力,都越来越受到教育领域乃至社会各界的重视,总结起来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当下社会进入到多元化阶段,多元化的社会需要多元化的人才,而越是强调多元化,人与人的个体差异在外在表现上就会变得越明显,而其内在气质与修养,包括审美能力、价值观念、心理素质等反面的因素就会显得更加重要,也就是说,多元化的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并不是外在表现上多么纷繁多样和与众不同,而是能够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恒定不变而又丰富多彩的内在世界。因此,包括音乐教育在内的,能够提升美育度的教育门类就将格外受到重视,这是多元化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二,当下教育教学改革已经成为一个趋势,高校音乐教育在其中不可能独善其身,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是大势所趋,也是必由之路。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时间并不是很长,虽然在不断完善、不断发展,但仍然有很多待完善的领域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要在吸收世界教育先进经验,不断取长补短的同时,开拓符合我国国情的教育之路,这就需要不断的教育改革,而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摇篮,高等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这也就出现了我们前文提到的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改革依然是大势所趋,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第三,音乐教育的影响力已经越来越不局限于音乐本身,且不局限于一代人。高校对于音乐人才的培养,影响的已经不仅仅是这一批学子的音乐素养,而是一种对社会的人才输出,人才是有辐射、影响和带动作用的,无论是对于社会风气、潮流的引领,还是对教育行业的影响,都是潜移默化且又客观存在的,因此教育教学改革背景下的高校音乐教育其辐射面、覆盖面、影响力都已空前增加。

正是由于当下高校音乐的教育教学改革已经被普遍关注,无论是其重要性还是影响力,都越来越受到教育领域乃至社会各界的重视,使得当下音乐教育面临着充满机遇与挑战的现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在社会的广泛关注下,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改革将会被大力推动,许多旧思维、旧路径面临着淘汰的命运,教育者的思维需要不断进行革新,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其二,教育教学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一个艰辛的过程,需要不断“试错”,不断探索,才能持续进步,因此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改革也需要在摸索中不断前行,改革的路径与目标任务需要进一步明确。第三,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改革需要一项项具体的抓手,只有落实好这些抓手,才能让改革成果落实、落地、落细,因此要在教育环节和教育理念当中探索出一些能够体现改革目标,反哺改革成果的抓手,本文是以音乐学专业实习成绩评定与发展方向作为抓手,探索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改革之路。

二、当前高校音乐的教育教学改革路径与目标

要厘清当前高校音乐的教育教学改革路径问题,就首先必须明确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任务,这是前提与基础。而要明确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任务,就必须从当前的社会需求入手去分析研究。前文提到,当下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是更加多元的,更加注重人才的内在修养与内在气质,也就是我们近年来一直在倡导的美育教育、心理健康、品德修养等方面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未来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更加向如上几个方面倾斜。诚然,高校音乐教育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过硬的音乐相关技能与素养,这是无论如何进行教育改革都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也即是说,我们讨论的问题集中于如何在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同时,重视高校学生内在修养的培养,如何通过教育改革去实现这一培养目标。

认清了这一培养目标,我们再来探讨高校音乐的教育教学改革路径,主要路径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以美育教育为突破口,重塑高校音乐的教学思路。近年来美育教育已经成为学界一个较为热门的论题,各个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普遍认识到美育教育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纷纷采取切实有效的方式大力开展美育培育,相关研究也十分丰富,例如有研究探讨高校音乐通识课与美育建设,指出“高校音乐通识课是美育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音乐通识课的开设旨在丰富美育课程中的艺术类课程体系,提升非音乐专业学生在音乐领域内的知识水平,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音乐通识课程内容体系的逐步完善和教学手段的不断革新,对高校美育课程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对于高校音乐教育而言,美育教育应当融入到其教育理念和教育环节的方方面面,应当通过专门性的审美培养,提高学生的美育度,一方面开设美学课程,让学生系统性地掌握美学理论,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增加鉴赏类课程的设置,让学生不仅具有相关音乐技能,更懂得音乐鉴赏和音乐推广的相关知识,不仅能够成为发声者,更能成为鉴赏者、传承者和讲述者。

其二是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要融入我国传统文化元素,中国的音乐教育、中国的高等教育都要有中国特色,而不是照搬照抄,这就要求有中国特色的元素,诸如我国丰富而精彩的传统文化资源应当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元素和手段,融入到高校音乐教育的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包含着丰富的传统思想、民族情感、道德伦理等方面的元素,更是中国民间民族音乐的重要宝库,一方面能够对这些现有的传统文化音乐资源进行充分挖掘与传承,另一方面也能将其作为我国高校音乐教学的标签、特色与优势,从而以丰硕的成果,有效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第三是从理论课程入手,夯实理论与教育教学改革同向同行。研究指出,“基本乐理课程作为高等院校音乐专业体系中最为基础的一门理论课程,在音乐学习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基本乐理教学一直无法摆脱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基本乐理课程教学的有效性。”理论课程是改革攻坚克难的关键点,也是最不易进行革新的内容之一,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要寓教于乐,提升学生的理论学习兴趣,同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互动性,还要加强与其他相关课程的有效结合,增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理论素养,不断增强教育教学改革在高校音乐理论教学中的推广度,从理论课程入手,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切实做到夯实理论与教育教学改革同向同行。

三、音乐学专业实习成绩评定与发展方向

音乐学专业的实习成绩评定与发展方向问题就是本文探讨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改革的落脚点与抓手,选择专业实习成绩评定这一落脚点的原因有三:其一是突出实践环节,教育教学改革归根结底要落到实践上,专业实习这一实践环节与这一实践理念完美契合;其二是成绩评定作为当下人才培养的“出口”,把握住这一环节,其实就把握住了教学环节的全过程,就明确了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的目标和指向;其三是当前高校音乐学专业实习成绩评定等方面存在着薄弱环节,有研究指出,“对音乐教育专业学生而言,实习支教既是对他们教学能力的培养,又是对学校教学成果的检验。以学生实习支教实践反馈的信息来看,存在学习内容与实际教学脱节的现象。学生在实践教学中能够熟练地演唱许多中外艺术歌曲,却完成不了教科书上简单的儿童歌曲弹唱,有扎实的声乐演唱能力,卻缺乏教学组织能力、应变能力等。”这些问题与薄弱环节也是我们亟需通过研究来解决和改善的。

音乐学专业实习成绩评定与发展方向应当有如下几个部分:首先要突出成绩评定的综合指向性。成绩的评定是考核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准,且很长一段时间一度成为考核人才培养质量的唯一标准,因此成绩评定的单一性和综合性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方向和方式。突出综合指向性,才能摆脱单一的人才培养现状,通过对宽口径出口的把控,调节人才培养全程的质量和水平。其次要突出专业实习成绩评定的过程化。所谓过程化就是突出对实习过程的考核,而非单纯考核实习结果,这一方面能够有效把控实习环节的方方面面,提升实习质量,另一方面也能够实现多元化,确保考核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第三要拓展考察内容,将实习考察作为人才培养指标的构成因素之一,形成立体、全面的考核体系,通过这一考核体系的建立促进高校音乐教育改革的全面推进,形成集教育研究、教育培养、实习实践、考察考评为一体的完整教育链条。

四、结语

总览全文,基于教育教学改革背景下的音乐学专业实习成绩评定,应当在教育教学改革的思维基础上,充分发挥评定的导向性、指向性,不断强化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改革做深、做实、做细。当下高校音乐的教育教学改革肩负着更重要的使命任务,教育教学改革不仅面临着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教学环节本身的调整,也面临着教学对象、教学范围、教学目的等教学理念的调整与重塑,这也为我们未来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了有效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刘泽.高校音乐教育现状以及改革途径探析[J].戏剧之家,2021(13):108-109.

[2]王欢.基于核心素养下高校音乐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探究[J].戏剧之家,2021(18):124-125.

[3]刘天华.高校音乐通识课教学改革与美育课程建设研究[J].艺术评鉴,2021(11):100-102+114.

[4]战鸽.高校基本乐理课程教学改革策略研究[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21(03):71-72+15.

[5]刘可英.从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实习支教反思高师声乐教学改革[J].黄河之声,2016(19):20-21.

猜你喜欢
评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
独立学院音乐专业创新学分教学管理策略探究
关于高校音乐作曲理论课程教学的发展及建议
防雷装置检测质量评定方法探讨
高职院校品德教学量化评定的应用
新媒体时代的高校音乐教学改革
石灰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测定的不确定度的评估
论将中医学纳入大学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重要性
医学院校临床药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关于开展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核电厂蒸发器性能监测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