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饮食文化闲谈

2022-02-16 18:51孚左
餐饮世界 2022年1期
关键词:鲱鱼瑞典人烈酒

孚左

瑞典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是北欧五国之一,一个充满极光与幻想的国度,资本主义高度发达,拥有高标准的生活,也是著名的诺贝尔奖举办地,拥有自己的航空业、核工业、汽车制造业、先进的军事工业,以及全球领先的电讯业和医药研究能力。在软件开发、微电子、远程通讯和光子领域,瑞典也居世界领先地位。

同时,瑞典还拥有多达十五处的世界级文化遗产,森林覆盖率达到54%,自然环境空灵如仙境,人文艺术氛围也独树一帜,拥有几分不同寻常的时尚格调和为全世界所折服的极简主义艺术风格。

在饮食习惯上,瑞典人比较喜欢每天吃固定的菜品。比如星期一的菜品是“西鲁布拉”,以牛肉的鲱鱼为主要材料。星期四的菜品则是“艾他鲁、米德、佛拉斯克”,这种菜以豆类和猪肉为主要原料。他们还有一种代表性的吃法,即在一张大桌上摆上几十种菜,按自己的爱好分取,菜的烹调质量仅为中等,称之为“海盗席”,也是传说中“自助餐”的来源。

整體而言,瑞典人口味较为清淡,不喜欢吃太油腻的食品,烹饪上较少使用佐料,尽量保持原有风味,比较喜欢吃生的和冷的食品,肉片和鱼块多是半熟的。以面包和马铃薯为主食,尤其喜欢黑面包,喜欢喝浓汤。由于瑞典气候寒冷,不适于植物生长,蔬菜和水果的种类较少,而且价格很高。沿海的地理环境孕育出鲑鱼、鲑鲈鱼等鱼类,菜肴基本上以鱼为主。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讲,人们对瑞典饮食的直观了解可能多源自于宜家家居(IKEA),其实瑞典在饮食方面有几个非常特别的地方,比如对肉桂面包、烈酒和臭鲱鱼的由衷热爱,下面就一一介绍。

肉桂面包在瑞典语中叫作Kanelbulle,其中kanel就是肉桂(cinnamon), bulle就是面包卷(bun)的意思。它是瑞典人下午茶Fika时间的国民挚爱甜点,没有之一。

时至今日,世界各地都能见到各种不同种类的肉桂面包卷。从甜中带有黏腻口感的费城式到内敛传统的瑞典口味,从不含乳制品到无麸质,真的是应有尽有。据瑞典美食杂志ScandiKitchen报道称,每个瑞典人平均每年会吃下316个肉桂卷面包。

肉桂面包最早源自瑞典,每年的十月四号是瑞典的“全国肉桂面包日”,瑞典人真是为了吃不遗余力,连吃都要整个节日。

肉桂卷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尽管瑞典在四年的冲突中保持中立,但瑞典为可能的战斗做了充分准备,对糖、蛋和黄油等几种商品的进口实行严格的限制。

在二十世纪20年代,这些产品开放购买,肉桂卷开始出现在全国的咖啡馆和面包店中。但是,肉桂和小豆蔻的价格昂贵,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负担得起这些配料。

在二十世纪中叶,由于北欧国家经济的蓬勃发展,瑞典人的钱袋子变得充裕,普通家庭突然发现自己能够购买昂贵的肉桂卷配料了,肉桂卷越来越普及。“全国肉桂卷日”的传统并不那么古老,它设立于1999年。

由于国外对瑞典越来越关注,fika传统以及肉桂卷也正走向全球。近年来,伦敦、纽约、多伦多、澳大利亚和新加坡等世界各地纷纷涌现出许多供应瑞典式肉桂卷和黑咖啡的咖啡馆。

瑞典人爱喝酒是出了名的,在斯德哥尔摩这个以“博物馆天堂”著称的城市里,瑞典人竟为烈酒专门建了一座博物馆。当烈酒博物馆(Spritmuseum)于2012年5月24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市中心最美丽的小岛Djurgaden开业时,当地媒体使用了《欢迎来到烈酒的国度》这样的新闻标题。一个国家是有多么热爱酒精,才会为烈酒成立一座博物馆啊!

烈酒博物馆在创建之初就表明关注的重点是由酒精引发的人的行为、欲望及痛苦,并非仅仅陈列展示与酒精相关的历史文物。据说在石器时代,居住在瑞典这片土地上的人类就开始制造酒精饮料,酒精可以说是瑞典文化的象征符号之一。寒冷的高纬度虽不适合种植葡萄,但来自南美的马铃薯却在这里安了家,不但成为了瑞典人多个世纪以来的主食,还为他们酿造烈酒提供了最好的材料。有数据统计,十九世纪中叶,瑞典人的年均酒精消耗量就高达50升。

如今的瑞典对饮酒有着严格限制。瑞典的餐馆只准在晚餐时供应少量的酒。人们想在家里喝酒,也要持“购酒特许证”到指定地点去买。持有这种“特许证”的人,还要交纳数目不小的税款。瑞典政府每年在酒税上可以收入1亿多美元。

除饭店和酒吧外,酒精含量超过3.5%的酒品,由国家控制实行专卖,只能在瑞典国家酒类专卖公司买到。酒精含量超过2.25%的啤酒,只向成年顾客出售。瑞典国家酒类专卖公司的使命是“通过负责任的方式不带利益驱动地售卖酒精饮料,将与酒精相关的问题减少到最低限度”。专卖公司有一种并不“真正”想让你购买商品的奇怪姿态,这里需要成年人持身份证才可以买酒,没有优惠,没有促销,营业时间还有限——每周六下午3点就关门,周日则全天不开门。所以每逢周五下班时,瑞典人总排着长队买酒,热门酒类的货架常常被一扫而空……

瑞典的城乡都设有戒酒医院,社会上对饮酒也有种种限制,如果警察发现醉汉,可以随时拘留,经血液测定酒精含量超过1%时,便将其送入戒酒医院进行为期3个月的强迫治疗。若出院后再次酗酒,则要进行更长时间的强迫治疗。此外,瑞典对酒后驾驶的罚款也很重。

有一些食物的味道并不是那么好闻,除了令人产生不悦的心情之外,有些食物的味道已经不能用臭来形容了,简直就是个小型生化武器。其中,被评为世界上最臭的食物——鲱鱼罐头,最广为人知。如果以臭豆腐和它相比较,臭豆腐的味道都可以说是香味了。

对瑞典人而言,每年的夏末秋初之际是—年中最美好的时光。这时候,天空湛蓝,微风和煦,阳光充足,而瑞典人最钟爱的美食,世上最臭的佳肴——瑞典腌鲱鱼也在这时候悄然上市了。

瑞典腌鲱鱼是一种散发着恶臭、味道偏酸的罐装食品。每年4月到6月鲱鱼产卵的时候,渔民们打捞起数百吨鲱鱼,为腌制鲱鱼准备好原料。腌制鲱鱼的独特之处在于自然发酵,为了保证鲱鱼不会在发酵过程中腐烂变质,制作者们总是把刚打捞上来的鲱鱼放在浓盐水中用文火煮过,再装入罐头中任其自然发酵。据说,这套腌制鲱鱼的工艺已经流传了近300年,当初渔民们也是为了省钱才想出自然发酵腌制鲱鱼的方法,因为这样耗费的盐会少一些。

到了8月中旬,罐头里的鲱鱼变得黏稠多汁,罐头中的气体也因为鲱鱼发酵而膨胀,把罐头撑得鼓鼓的,这就代表鲱鱼已经腌熟,可以上市了。腌鲱鱼最大的特点是其无所不在、难以消散的恶臭。没吃过腌鲱鱼的人常因为它刺鼻的恶臭而掩鼻。

腌鲱鱼虽然气味难闻,但吃起来味道鲜美,只是比较咸腥,近似虾酱蟹酱,且口味更重。瑞典人吃腌制鲱鱼,通常是用一块Kavli薄脆片做底,抹上黄油和酸奶油,再把腌鲱鱼、洋葱和煮熟的土豆一并放上,细细咀嚼或大块吞咽。当然,北欧的烈酒是最好的润喉剂。

虽然是传统美食,但由于恶臭难忍,瑞典政府规定不许在住宅区的室内开启鲱鱼罐头,当地人普遍选择在室外开罐头和进食。餐厅开罐头要在水中进行,开罐前还必须将罐头冷藏,以降低气压,避免臭味四溢。

多个国家的国际航班不允许乘客携带这种罐头登机,因为气压的变化,有可能发生罐头破裂,带来的后果会很严重。即使有各种鄙视,但瑞典人仍然坚信这是一种美食,对腌鲱鱼还是爱不释口,他们会推荐每一个外国人品尝“臭名昭著”的特产,自己则在夏天逝去的短短时间内消费掉数以百万计的鲱鱼罐头。

猜你喜欢
鲱鱼瑞典人烈酒
几百万鲱鱼的集体行动
2019年中国烈酒消费占全球销售额逾两成
独处魅力
生鲱鱼
——勇敢者的游戏
呼叫瑞典
烈酒还是清茶
瑞典臭鲱鱼,臭味指数全球最高
烈酒的芳香
拿破仑的三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