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线上教学实践探讨

2022-02-16 10:46郝峻弘三江学院建筑学院江苏南京210012
安徽建筑 2022年1期
关键词:规划设计师生课程

郝峻弘 (三江学院建筑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2)

0 前言

受全球疫情影响,2019-2020春季学期我国开展大规模线上教学,相关资料显示,此次“停课不停学”,全国共有52万所学校延期开学,两亿多学生居家进行网络学习,北京师范大学黄荣怀教授将之称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一次在线教育实践”。清华大学于歆杰教授认为,如果在这之前,慕课是一批有激情的、愿意尝试新事物的教师主动作为,那么这次疫情把所有教师被动地推到了在线教学的前台。在线教学环境下,如何使用设备、如何授课、如何与学生互动对大部分教师而言都是新课题。

大疫当前如何实现停课不停学,教师和学生们相约“云课堂”。从面对面、面对黑板到面对屏幕,从教室空间到网络空间,从传统课堂表达到影音化、网络化表达,师生一心共同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下面以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线上课程为例,进行阶段性总结,根据线上教学和设计课程自身特点从选择线上教学平台、拓展教学内容、激发课堂互动、注重课后反馈四个方面进行探索,使“云课堂”的教学真正超越屏幕和时空所限,实现教学质量不缩水。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是建筑学四年级学生的一门专业核心课,设计项目为养老社区的规划与设计。清华大学周燕珉教授的“适老居住空间与环境设计”的慕课课程,供同学们全面学习、了解养老建筑及环境设计的特点和要求。在理论学习平台初步搭建的基础上,如何引导学生开始规划设计是本次线上实践教学环节的重中之重。设计类教学属于过程教学,不同于传统的经验式教学,它的目的不仅是最终的设计成果,也非常重视在设计过程中培养设计者的设计能力,教师需要对每一位学生提出的设计方案给出因人而异的指导意见。

1 选择线上教学平台

刚开始接到线上教学任务时,心情非常复杂,对于设计课程而言,面对面的一对一指导是该类设计课程一直沿用的行之有效的教学形式,那么当教师和学生只能相约在“云课堂”时,如何才能保证教学质量,达到与线下教学目标同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选择合适的线上教学平台对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至关重要。教学初期本人对比分析了雨课堂、课堂派、QQ群分享屏幕等线上教学平台。

1.1 课堂派

课堂派是一款以手机为主要载体的云端口,其最大的优点是手机使用的普遍性和便捷性,创建课程后,学生只要扫描二维码就可以进入课堂。当教师对课程内容进行更新时,学生可以第一时间收到课堂派的推送信息。以往课堂派作为线下课的辅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课前点名、发布多班级通知和课程专业讨论均在此进行。本次线上课前两周教学中,本人对学生的考勤、提交调研报告等环节均在此云端进行。

通过线上教学实践运行,课堂派的优点是其手机端的便利,教师一对一批改学生作业后,学生可以第一时间在手机上查看评语和分数。但是当教师电脑端使用课堂派时非常不稳定,特别是学生的调研报告文件比较大的时候,经常出现闪退现象,不利于教学环境的稳定。

1.2 雨课堂

雨课堂由学堂在线与清华大学在线教育办公室共同研发,旨在连接师生的智能终端,对课前—课上—课后的每一个环节都赋予全新的体验,最大限度地释放教与学的能量,推动教学改革。

年级组有四个班合用的大课堂,教师针对不同组学生的特点,在班级雨课堂中根据规划设计的不同阶段,按期增添课前预习和课后总结以及知识拓展等内容,将其作为课堂教学的沟通桥梁。例如在课程之初,针对疫情之下,学生如何开展居住区调研和案例分析的工作,录制了课程并提起发布在雨课堂。在直播课程中对录课内容的提纲以及重点部分进行详细讲解和强调,直播课程后手写总结该次课程内容,使得学生再次回顾本次课程所学习的内容。雨课堂中上传教学资源较为稳定,并且可以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在后续课程中持续使用。

1.3 QQ群

QQ群分享屏幕教学具有以下几点优势:①QQ作为大多数学生一直长期使用的一款通讯、联系、云端社交的软件,在手机和电脑上运行稳定,各种功能学生较为熟悉;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需要可以在QQ群中上传永久性群文件,方便学生及时下载学习;③学生和教师可以较为精准地看到分享页面,并且把直播教学过程中重点的部分留存在记录中,有利于学生课后的复习;④学生课后有问题可以随时在QQ中留言,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教师会及时解答,组内同学也可以对该问题展开讨论,解决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

通过前两周的教学实践,对比上述三种线上教学平台的优劣,最终选定以QQ群分享屏幕为每次直播课的载体,同时雨课堂作为必要的补充。

2 调整教学内容

选定了合适的线上教学平台,根据居住区规划设计的特点以及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不同,首先对教学内容的编排进行调整,居住区设计理论部分的教学内容进行拆分,微调先后顺序,然后根据学生设计进程,分阶段发布在雨课堂。

同时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丰富线上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专业视角。例如在居住区地下车库设计阶段,本人在雨课堂发布有关地下车库的研究文章,让学生在完成本次车库设计的基础上,能够了解更多的地下车库的布局模式和设计趋势。

3 激发课堂互动

3.1 大胆翻转课堂,师生双主体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按照理论知识掌握的规律和设计实践的特点,参照翻转课堂的模式精心设计各个教学环节。翻转课堂核心理念是利用讨论式学习增强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重新规划课前、课内、课后,通过传递知识、内化知识、巩固知识的颠倒安排,实现传统教学中的师生角色的翻转,有效激发学生课堂的参与度和互动,如图1所示。

图1 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居住区规划设计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规划设计实践的课程,学生们对于规划设计存在一些设计理论方面的知识盲点,针对这个问题,根据翻转课堂的理念,本人在直播课之前发布相关的课件、案例集和图片等,有效解决学生各个知识点疑问,能够顺利运用理论知识指导设计实践。例如场地的总平面设计,学生对于居住区不同级别的道路用地的设计要求产生疑问,什么是规划中的道路红线?路面尺寸?居住小区里面的道路应该怎么设计?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设计,提前将居住区道路专题的PPT(上下)发布在雨课堂,让学生对该知识点初步了解,随后在直播课程中,采取边讲边提问的方式进行授课,不仅系统讲解道路用地的各种设计要点,同时检查了同学课前预习的情况,大大提升了设计课程的效率和学生的参与度。随后每个学生均提出一个或两个总平面设计方案,师生共同从设计要求的满足程度、个性特色、修改调整的可能性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找出最具有发展潜力的方案。

3.2 课堂互动积极,作业完成率提高

采取线上翻转教学模式以来,学生每次课前作业提交率大幅度提高,直播课堂中讨论也较以往活跃。分析原因,一是因为线下教师是一对一单独改图,同学之间的对比较小。线上教学每次分享屏幕,同学之间可以清楚地看到其他同学作业的深度,特别是学霸同学的作业具有很大激励作用;二是教学方式的转变,进一步强化了“做学”,弱化了“听学”,翻转了教学资源提供的时机,激发学生内在理解动机,启发学生在设计实践探究中理解设计理论知识点。

图2 师生互动

4 注重课后反馈

黄阳等认为,“翻转课堂”的关键在于“组织活动、监督指导、反馈评价”。因此对于直播课程后的反馈评价也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每次直播课程完成后,本人首先对本次课程进展进行反馈评价,并且部署下一步任务,有效组织学生深度学习。

5 小结

经过一个学期的线上“云课堂”教学磨合,师生均已能熟练使用云端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作业质量有提升,如图3。

图3 优秀学生作品

但是线上教学方式也有一些不足:首先,因为师生异地学习的状态,沟通难度有所提升,加大了教师批改作业的难度,教师需要比线下课花费更长的时间;其次,在翻转课堂的讨论中学生的活跃程度不一致。在后续教学实践中应重点考虑并解决,以期有效检测每位同学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运用与设计实践的能力。

清华大学校长邱勇院士认为,在线教学一定会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产生持续影响。疫情结束后我们重返传统课堂,但是线上教学给我们每一位老师提供了一个契机,在今后的线下设计教学过程中,仍然应充分利用线上教学的辅助功能,尝试不同教学媒介的使用,进一步探索线下、线上教学共存互惠的混合式教学方式,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实现教书育人的核心目标。

猜你喜欢
规划设计师生课程
住宅小区总平面规划设计要点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体现
浅析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措施研究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麻辣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