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道路畅通工程方案研究
——以桐城市黄甲镇为例

2022-02-16 10:46安徽省城乡规划院安徽合肥230009
安徽建筑 2022年1期
关键词:镇域省道宽度

陈 倩 (安徽省城乡规划院,安徽 合肥 230009)

1 引言

2017年,“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拉开帷幕。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已完成。2021年2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召开标志着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乡村振兴新的奋斗的起点即将开启。农村道路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环节[1],实施道路畅通工程对促进镇域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2],改善农村面貌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1 黄甲镇道路交通现状分析

1.1 区位交通分析

黄甲镇处于合肥都市圈南翼,随着合安高铁的开通,黄甲镇已融入合肥一小时经济圈。安庆、池州均处于黄甲1小时交通圈,桐城、怀宁、舒城处于黄甲半小时交通圈,对区域交流而言有很好的交通基础。

1.2 对外交通分析

黄甲镇作为桐城市西部门户城镇,镇区距市中心10km,目前有省道237、省道337穿境而过,东侧通过省道到达桐城市,西侧通过省道237到达舒城,通过省道337到达唐湾镇、潜山。对外仅有三个方向通道。一是与周边重要通道桐潜公路缺乏交通联系,对外交通不畅。

二是与桐城市区间仅有一条公路,联系不够密切。三是抽水蓄能电站与外界联系不够通畅。

1.3 内部交通分析

黄甲镇内部仅有省道237、省道337两条横向主要通道,省道337宽度为6.5m,双向两车道;省道237路面宽度为4.5m,一个双向行驶车行道;8个中心村之间大多以村道联系,部分中心村之间、黄甲镇镇区与其他中心村之间交通联系不畅,与石窑村直线距离大约1公里,但要先沿省道237出镇域,再转省道337才能到达该村。道路路面建设标准普遍较低,整体通行能力有限。一是省道237道路宽度较窄,仅有一个车道;二是镇区与中心村之间,中心村之间交通不畅;三是镇域内缺乏纵向重要交通通道,难以形成完善路网体系。

图1 区位交通分析图

图2 桐城市域交通分析图

2 规划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公路重要指示精神,着力改善广大农村地区基础设施条件[3]。因地制宜、稳步有序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加快补齐交通发展短板,进一步提升广大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实保障。

3 交通规划方案

3.1 交通规划总体目标、思路

3.1.1 规划目标

提升东西向走廊;新增三条南北连接线;与外部重要通道有效衔接,构成开放式、系统化的内外交通体系。

3.1.2 基本思路

以现状村道为基础,进行道路升级;依据镇域影像图选择合适的道路线型将桂车岭和吴湾、齐大屋段联系起来,形成“三纵两横”的镇域路网骨架,将8个中心村有效连接,实现每个村民组通公路;建设环牯牛背水库的风景道路、绿道。

3.2 交通规划近远期方案

内部交通规划采用近远期相结合的方式。

①近期方案如下:将省道237在黄甲镇镇域内路段进行提升,规划为三级公路;打通断头路,中线(省道237--抽水蓄能电站)规划为三级公路,中线北段规划为乡道;东线规划为三级公路;西线规划为乡道;同时,将联系向阳村、汪河村、黄铺村的道路规划为乡道。

图3 内部交通现状图

图4 交通近期规划图

图5 交通远期规划图

②远期方案如下:将省道237在黄甲镇镇域内路段规划为三级公路;将中线北段由乡道提升为三级公路,实现全线为三级公路;东线规划为三级公路;将西线由乡道提升为四级公路[4]。

4 道路交通畅通工程建设行动

4.1 省道237提升工程

目前黄甲镇237省道为单车道,路面宽度为4.5m,部分路段限速20km/h。237省道作为镇域东西向的重要交通通道,考虑到供机动车行驶同时应兼顾非机动车行驶,考虑将道路路面拓宽,提升道路等级。

省道提升工程远期方案如下:

①道路等级:现将省道237升级为三级公路;②路面宽度:由4.5m拓宽为8米,双向两车道,具体路面宽度在设计中深化确定,不低于237在舒城境内道路宽度;③路面结构类型:沥青路面;④道路长度:约为14000m;

4.2 中线贯通改造工程

目前中线部分存在断头路导致无法畅通,具体位置桂车岭和吴湾段,现将断头路桂车岭和吴湾段连接,形成中线贯穿镇域主要通道。其中断头路段长度约700m,道路全长为约26km。

中线贯通工程远期方案:

①道路等级规划为三级公路;

图6 省道237提升工程图

图7 省道237标准断面图

②路面宽度6.5m,双车道;

③路面结构类型沥青路面;

④道路长度约为26000m。

4.3 东线贯通改造工程

目前中线部分存在断头路导致无法畅通,具体位置齐大屋段,现将断头路齐大屋段连接,形成东线贯穿镇域纵向主要通道。

道路全长约3180m,其中断头路段长度约300m。

图8 中线贯通改造工程图

图9 6.5米宽度标准断面图

东线贯通工程远期方案:

①道路等级:现将村道升级为三级公路;②路面宽度:6.5m,双车道;③路面结构类型:沥青路面;④道路长度:约为3180m。

4.4 西线改造工程

现通过将西线道路改造升级,形成西线贯穿镇域主要通道。近期规划为乡道,远期规划为四级公路。道路全长约22170m。

西线改造工程远期方案:

①道路等级:现将村道升级为四级公路;②路面宽度:5.5m,双车道;③路面结构类型:沥青路面;④道路长度:约为22170m。

5 实施保障措施

5.1 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认识

图10 东线贯通改造工程图

图11 中线贯通改造工程图

图12 5.5米宽度标准断面图

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公路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认识村镇道路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将此项工作作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行动,高度重视、统一思想、认真落实。

5.2 强化组织领导,发挥群众主体作用

政府主管部分应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形成上下联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农民群众主体作用,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村镇道路的建设,并从中获得收益,切实增强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5.3 拓宽投融资渠道,强化资金保障

创新村镇道路建设投融资模式,用好涉农资金整合使用政策,拓宽资金渠道。统筹用好地方财政资金、乡村集体经济收入等各类资金。采取社会捐助、群众筹集等方式多元化筹集资金[5],支持村镇道路建设。争取金融机构依法依规加大金融倾斜支持力度,鼓励与产业、乡村旅游等经营性项目一体化开发建设。

5.4 强化督促指导,确保质量安全

坚持政府监督与群众监督有机结合[6],真督实查、跟踪问效。严格执行村镇道路建设质量、安全监管相关法规规定,强化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监管。落实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强化村镇道路建设质量安全保障工作,确保建成人民群众满意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6 结语

农村公路作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出行最主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在统筹城乡发展、改善农村发展环境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实施乡村道路畅通工程不仅改善了农民的出行条件,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优化了农村的产业结构,也大大加速了城乡一体化进程。必须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优化投资结构,才能把乡村道路规划建设事业越做越好。

猜你喜欢
镇域省道宽度
乡镇尺度下人口老龄化空间演变格局分析
省道S273跨广茂铁路桥防落棚及防护架设计与施工
浅议镇域村庄统筹规划在村庄规划编制中的作用
基层法律服务在助推镇域经济发展转型中的作用
孩子成长中,对宽度的追求更重要
华通动力HM1000铣刨机助力254省道
二次再生混合料在S102省道杭昱线的试验性应用
就地热再生技术在省道沥青路面养护中的应用
你有“马屁股的宽度”吗?